巧妇九妹:她是全村的希望,帮乡亲们卖出300万斤水果

巧妇九妹:她是全村的希望,帮乡亲们卖出300万斤水果

网红

有两个九妹。

电视里的九妹绑着精致的麻花辫,穿着崭新的绣花红衣服,白面红唇,正在央视《回家吃饭》栏目宽敞亮丽的厨台上做菜,她抬起头来,有些夸张地大声介绍自己:“大家好!我是九妹!我来自美丽的水果之乡广西灵山。”随后是她标志性的哈哈大笑。电视一侧标注着她的身份——大山走出的美厨娘、致富带头人。这里的九妹自信、爽朗、光彩照人。

另一个九妹坐在床边看着电视里的自己,一脸平静。广西灵山苏屋塘村已经进入深夜零点时分,山野漆黑无光,九妹和老公刚刚忙活完,得空坐下看白天错过首播的节目转播。他们的家在山坳里,触目处尽是山水。九妹家是一个有两间屋子的平层砖房,卧室里只有床、茶几、梳妆台3件家具,显得空荡荡的。

这是九妹第一次上央视,并不是不高兴,而是农村人惯有的羞于表露,老公不好意思夸,九妹不好意思听。而且,两人都觉得里面那个九妹不太真实,跟平时的九妹太不一样。

第一次见九妹,我几乎没有认出她来。她站在门边大老远朝我招手,比短视频里看起来要矮小得多,皮肤黝黑发亮,随意向后扎起的头发有点乱,上身穿的是西瓜视频赠送的黑T,下身黑裤子和军绿色解放鞋都沾着泥。在装修一新的酒店大堂里,显得不那么融洽。

是最最普通的农村妇女的样子,人群里不起眼的那一类。很难将眼前的她与她的另一身份叠加——短视频网红、坐拥粉丝200万、网传年收入过千万,并且刚刚登上过央视的舞台。

巧妇九妹:她是全村的希望,帮乡亲们卖出300万斤水果

九妹对自己的“网红”身份缺乏认知。她觉得自己不过是一个农村妇女,每天还是照样得早起干农活、做饭,甚至比以前更忙累。这显然是她的一个错觉。在另一个世界——以今日头条为主阵地的网络平台上——以九妹为主人公的“巧妇九妹”账号已经成为三农短视频领域数一数二的大号。

去年5月,九妹开始以“巧妇九妹”的称号在今日头条上发布短视频,视频多在5分钟左右,分享九妹的拿手家常菜和干农活的日常。一年来更新从未间断,粉丝迅速滚至200万,如今,“巧妇九妹”每天的视频更新维持在2-3条,平均每条点击量在30万左右,最火的达到过500万。

九妹拥有一群忠实的粉丝,他们像习惯邻家大姐一样习惯了九妹在自己生活中的存在,乐于观看九妹的生活点滴,并且十分信任她。得益于这份信任,九妹渐渐在平台上开始销售家乡的特产,做起电商。迄今,“巧妇九妹”品牌已经通过网络卖出超过300万斤水果,成为灵山县最大的电商。

一年前,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开始拍摄“巧妇九妹”短视频时,谁也没想到会获得如此大的成效。“巧妇九妹”的成功,并不是九妹一个人的成功,严格地说,是一个富有头脑和眼光的返乡大学生、一个善于抓住机会拥抱世界的农村男人和一个勤劳热情的农村女人共同作用下的成功。

或者说,这是一个跟时代脉络有关的故事

2017年,短视频成为最大的风口,今日头条、腾讯、阿里等大企业纷纷重金入场。伴随着互联网在农村的发展普及,短视频迅猛下沉,渗透进还是一片空白市场的小城镇,至此,城市与农村之间的阻隔被撕开一条口子。

“巧妇九妹”迎面而出,赶上了。

进出

巧妇九妹:她是全村的希望,帮乡亲们卖出300万斤水果

九妹以前不叫九妹。村里人都叫她阿琴(原名甘有琴),或者随着老公的称谓——她老公在家族排行老九,被称九哥,她便被叫做九嫂。

决定做短视频时,几个人凑在一起想名字,想取个“巧妇XXX”,先想了“巧妇阿琴”,又想到“巧妇小琴”,都觉得不太响亮,最后想到一首“九妹九妹,漂亮的妹妹”的歌曲,阿琴在娘家恰好也排老九,叫起来朗朗上口,便定下来。

阿琴成为九妹之前,是广西农村众多妇女里普通的一个。她在不富裕的农民家庭长大,有三个哥哥两个姐姐,全家勉强支撑她读完初中。1997年阿琴16岁,一个人带着家里给的90块钱到东莞的电子厂打工,每个月收入300多块,要寄200多回家,存着给哥哥们盖房子娶媳妇用。

在外打工时,阿琴与同在广东打工的初中同学九哥相恋,不久后嫁到与娘家相邻的苏屋塘村。九妹开玩笑说,当时结婚她是犹豫的,因为九哥那个村“条件不好”,离县城有十几里路,她娘家的村离县城只有几里,村里人都笑她“只有嫁出山的,你还往山里面嫁了”。

到苏屋塘村走一圈便知,这基本是个空心村,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了,只留下老人和小孩。一栋修缮一新的五层楼房里,两个老人静默地坐在门口,一坐就是一天。根据九妹的估算,村里100多户人家里,有年轻人在的不到10家。

广西灵山是久负盛名的水果之乡,以荔枝最为著名,故有荔城之称。村子里,家家户户基本都种有几十亩水果,传统农民以卖水果谋生。在植被茂盛的丘陵上,种满了荔枝树、桂圆树、柑子,有的已有上百年树龄。

交通是阻碍当地农业经济发展的原因之一。至今,灵山县仍然没通火车,没有高速公路。几年前,水泥路还没修进村子,水果的唯一销售渠道是县城的大市场,果农们半夜两三点,用摩托车或自行车,一车百来斤地往外运刚摘下的水果,没来得及运出就过季的水果,只能任由它烂在林子里。

货多买家少,加上交通不便,水果不值钱,果农辛苦又收入低,到广东打工成为年轻一代的集体选择,走出村子就是进步。

2008年,苏屋塘村出了一位高材生。九哥的侄子张阳城以全县第五的成绩,考取一本去大城市天津读大学。

同年,阿琴结束打工生涯,返乡务农。唯一的儿子马上要上小学,阿琴不忍心让他做留守儿童。不久九哥也回家了。左邻右舍闲话道:“回来有什么出息,活该穷!”

一出一进的交错之间,谁能想到这两个轨迹迥异的人,会在大约10年之后成为事业上的伙伴,在时代的风口上,以身边的人也许一辈子都无法理解的方式,共同打造出一个自媒体号,并赚到了身边的人们也许一辈子也没法赚到的钱。

张阳城读影视专业,毕业后在光线传媒等公司做艺人统筹,一直做到艺人总监。他把户口迁到天津,原本打算扎根于此。后来因家人身体抱恙,他迁回广西,平时接一些视频或政府宣传片的拍摄。逆着城镇化发展的浪潮,张阳城成为大学生返乡创业的一员。

张阳城发现,自己的一些朋友试水自媒体,都获得不错的收益,张阳城寻思着,自己有经验有资源,不如拉拢几个朋友,也搞一个。

“当时正值自媒体发展,野蛮生长的阶段,农村题材的还不多,我是想用一二线城市的经验,来做六七八线地方的事。”有传媒基因的张阳城,敏锐地捕捉到了风口的气息。

九妹和九哥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这件事做成现在这样子,多亏了侄子。”

排斥

巧妇九妹:她是全村的希望,帮乡亲们卖出300万斤水果

第一条短视频发布在2017年5月19号。视频里画面很黑,九妹展示了自制肉蛋挞的做法,可以感受到她的紧张,没有多余的话,必要的步骤说明也讲得磕磕巴巴,像小学生背课文一样,全程没有笑,也几乎没有直视镜头。

这条5分多钟的视频拍了整整一下午,肉蛋挞反复做了五六遍。视频里,刚开始只是光线不好,到最后九妹说再见时,天色已经完全黑了,衬得九妹黝黑的皮肤上反着暗沉的油光。

九妹是排斥的。九哥给她说这个提议时,她第一反应是拒绝,“对着镜头不好意思啊,不知道说什么。”她想不通为什么要做这个事,“有什么用?影响我干活。”

有什么用九哥也说不上来,但他相信侄子的判断。九哥劝她,试试看嘛,时代不一样了,要跟着时代走,“听说有收入的”。九哥信侄子,九妹信九哥。几年前,是九哥挨家挨户走访村民,劝大家同意修路,又跑到政府里提出修路的要求,自家多掏钱,促使苏屋塘村的公路比邻村早修好三四年,发展得也比别村快。

九妹勉强同意配合。更大的排斥来自村里人。有几次他们想到别人家的园子里拍摄,村民死活不同意,一边往外赶一边嘟囔“不正经的”。语言也是九妹经常被嘲笑的点,当地人习惯说方言,听见九妹在田地里大声地说着普通话,大家都笑她“北佬”,装北方人的意思。小孩子路过张牙舞爪地学九妹说话——“大家好!我是九妹!”

九妹觉得压力很大,总说不想干了。但她生性韧劲儿强,埋怨过了,第二天她又主动提起,“走,拍摄吧!”

当陌生的事物进入农村时,多数人的本能反应是排斥的。有接纳和尝试的勇气的人,最后摘取了机会的果实。

前期是基本没有收入的,张阳城介绍说,前几个月最多只有三五百收入,四五个朋友全是免费帮忙。

九妹的活儿比以前更重了。除了干以往的那些农活,她还得想内容,组织语言,同一个活翻来覆去干好几遍,效率大大降低。有一次太阳很大,三四个人围着她拍摄,她总也说不顺一句话,在地里往返了好几遍,九哥急了,说她太笨,九妹着急得掉眼泪。

意外

巧妇九妹:她是全村的希望,帮乡亲们卖出300万斤水果

6月6日,九妹收到西瓜视频寄来的包裹,是粉丝突破一百万的奖牌。九妹家有一个宽敞的露天厨房,院子的面积比两间屋子合起来还要大。屋子一边是鱼塘,一边是小山坡。九妹站在院子里一边拆快递,九哥一边拿手机拍摄,说到“我太高兴了,从小就没得过奖”时,毫无预兆地,九妹哭了。

谈到“巧妇九妹”如今取得的成绩,每位当事人都提到了“意外”二字。

选到九妹做主人公本身就是一个意外。在张阳城最初的经验和设想里,能赢得市场的人,应该是“长得年轻一点,能唱歌跳舞那种”,或者很有特点的。他和九哥寻觅了一段时间,始终没有找到预想中合适的人。

有一次张阳城去外地办事,回来时九哥去机场接他,路上两人讨论拍摄对象的人选,九哥提了一句:“干脆让你九嫂来试试,反正现在找不到人。”张阳城一听觉得正合意,平时朋友几个老爱去九哥家里钓鱼,九嫂负责做饭给他们吃,大家都夸她手巧,菜做得好。

摸不清市场口味,起初的时候,他们做了3个号,一个是“巧妇九妹”,另一个是位大爷,说白话,带着体验农村生活,还有一个是胖胖的,比较喜感的角色。

翻看九妹早期的视频可以发现,她主要是分享美食,他们给自己的定义也是美食类短视频,在标题里给九妹打的标签是“农村美女”的角色。

第一条肉蛋挞的视频放上西瓜视频,效果意外地不错,在没有推广的情况下,没几天就达到了20万点击,粉丝一天从0增长到200多。他们每天坚持更新,粉丝每天都以几百上千的量增长,“最高一天涨3万”,九妹有些自豪地说。

10月底,“巧妇九妹”的淘宝店铺开始预售当季水果皇帝柑,正值今日头条推出“边看边买”的活动,短视频下方可以外链到店铺。他们预计的销量是10000斤,预售挂出去一个礼拜,订单一路飙升到90000多斤,大大超过他们的备货,不得不赶紧下架产品。

“我之前一直在考虑粉丝数的真实性,有多少人愿意买你的产品?”这次预售后,张阳城真正意识到,这个号做起来了。

伴随着走红,九妹经历了很多第一次。第一次坐飞机,第一次看到雪,第一次路过天安门,第一次吃自助餐,第一次在大学里演讲,并且,即将第一次走出国门去美国。

如今,当张阳城复盘经验时,才渐渐摸清了脉络。无意之间,“巧妇九妹”迎合了一群巨大的潜在受众,而这个市场还几乎是空白的。张阳城介绍说,“巧妇九妹”的用户画像中,有5成以上在广东,其次是广西,然后是北京天津。由此可以分析出粉丝由3类人组成:外出打工的农村人、有着同样背景的老乡、向往纯天然生活的城里人。

有着同样农村经历、并在外打工的人构成三农自媒体的粉丝主力,加之外面世界对农村的窥探,共同推动了农村原生态类型短视频的崛起。这群通过互联网向外界展示传统农村的吃螃蟹者,被时代冠以了特定的名字——“新农人”。

责任

巧妇九妹:她是全村的希望,帮乡亲们卖出300万斤水果

这个细节让张阳城印象深刻,背着九妹他感慨说:“很多事情,由不得她了。”

我问过九妹,她想要的是什么样的生活。她交叉腿坐在床沿边,还是穿着带泥的黑色裤子和半旧解放鞋,小声地回答:“其实,我就想做点小生意,想去哪儿就去哪儿,想吃什么好吃的就去吃。”

“有时候我真的想跑到大山里,躲起来。”她抬高声音有些激动,随即又话锋一转,“但我不能,责任太大了,我不想让他们失望。”她揉捏着手里的卫生纸嘟嘟囔囔,“人是很矛盾的。”

她所说的责任来自几个方面。

一面是粉丝。做电商后,他们比以前更忙,现在正值荔枝上市时节,一个平凡的工作日,拍摄完视频收拾完屋子已经10点了,九妹会再到仓库去帮忙发货,回到家12点左右,再挨个回复粉丝的留言,一直到困得睡着。

为了满足粉丝的要求,他们把每天的视频更新量从2条提升到3条,这意味着九妹需要更多的时间来拍摄和想内容。粉丝的评价总是让九妹小心翼翼。粉丝说,“九妹再也不是以前的九妹了,完全商业化了。”她耿耿于怀。粉丝说,“留言肯定不是九妹回复的”,九妹就尽量抽时间自己回复,她不会用拼音打字,用手一笔一划地写。粉丝说,“九妹出名了就飘了”,她诚惶诚恐,出门见了认识的人总是首先打招呼,生怕被人说傲慢。

到县城买菜,卖家认出她是九妹,惊喜地问:“你是那个九妹吗?”九妹害羞得不知道该说什么,原本就不爱逛街的她,更不喜欢出门了。空闲的时候,她就喜欢到村里,跟老年人们聊聊闲天,或者在家坐着发呆。

不想拍视频的时候,九妹就劝说自己,还有那么多粉丝在等着自己更新,不能不管他们。200万粉丝压身,她一点也不敢松懈。

另一方面是家乡人的期待。

“巧妇九妹”的走红对家乡的带动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往年,果农们的销售渠道只局限在县城市场,外来的老板到市场买货,人家出多少价就是多少,不愿意卖就只能任由水果滞销烂掉。电商的发展为果农们带去了更广阔的销售渠道。

以当季的荔枝为例,张阳城估计,今年整个灵山县的荔枝产量大约有1亿斤,其中质量中上等、适合外销的大约有1000万斤,而“巧妇九妹”一家就可以帮助消化100万斤的量。比起市场价,他们通常会每斤多出5毛左右。

县长、副县长频频造访九妹团队,拍着肩膀说,我们县今年的销量就要靠你们努力了。

一些特产滞销了,政府也会找到九妹。邻村一位50多岁的单亲患病老人,常年靠低保生活,在政府的帮扶下培养了几百斤蜂蜜,到头来却卖不出去。政府给九妹发了一封函,让九妹在网络上帮忙卖。市场收货价是35元一斤,九妹给了老人45元一斤,把几百斤蜂蜜全销出去了。

产品质量让九妹担心。第一次销售皇帝柑时,由于受预售时间的压力,他们提前3天采摘果子,粉丝收到水果后,部分反馈水果口感不好,在网络上掀起一阵群嘲,九妹团队挨个退了款,重新发货,损失数万元,此后他们对水果品质慎之又慎。

目前上市的荔枝,为了保证口感,都是当天上午采摘,下午发货,早上5点九哥就带人到山上查看果子质量,对大小、成熟程度都有严格把控,“我们的荔枝是绝对不打保鲜剂的”,九妹反复在视频里强调,生怕粉丝有异议。

这些责任带给九妹极大的压力,“我觉得自己的能力达不到”,她不止一次地说。

但同时,他们给家乡带来的改变也让九妹感到欣喜

灵山一年四季都有水果卖,电商的打包运输板块,为村里人提供了日均50个兼职岗位,最忙的时候能提供150个岗位。比较轻松的打包,他们会请村里50来岁的妇女来做,每天下午开始干活,一天70块工资。较累的搬运工作薪资给到了150元每天。

以往,年长的妇女们除了带孩子通常无事可干,偶尔接点做小纸伞这样的手工活,一个月能赚上几百块。如今,“巧妇九妹”的仓库里,一到下午,可以看到一群妇女专注地给水果称重装箱,孙子孙女就在一旁自顾自玩耍。

销售渠道扩张后,一些果农把30亩的果园扩张到80亩,更有一些年轻人选择回到家乡,承包一大片果园创业。张阳城的小学同学阿涛便是其中一个。阿牛原本在贵州打工,母亲去世后,父亲一个人在家照顾十来亩果树,他一直想回来,又担心回家赚不到钱。“巧妇九妹”这个机会让他坚定地回了家,一边在这边帮着干事,一边可以兼顾照料家里的老人和果树。

“家里的经济发展好了,年轻人可以回到家乡,不要让老人和孩子留守在家里。”九妹每次讲到这个话题,都喜上眉梢。

对于做网红这件事,九妹很少体会到开心,更多的是缺乏安全感。她明白热度永远只是一时的,“不可能一辈子这么红”,万一没有粉丝了,大家的期望怎么办?她总觉得自己的能力匹配不上网红的高度。

九妹早已不是一年前的农妇阿琴了。只是她自己没有意识到。

村里人对拍视频习以为常了,看见他们举着手机,他们甚至会对着镜头招招手,配合地说几句。

巧妇九妹:她是全村的希望,帮乡亲们卖出300万斤水果

去年冬天,九妹第一次坐飞机去了北京。从北京回来,村里人围着她称赞,“九妹不得了啊”,“九妹现在能干了”,婆婆骄傲地给外人介绍说:“这就是我儿媳妇啦!”

九妹从北京带回来别人送的宽粉,一种广西没有的食物,分给乡亲们吃,人人都夸赞好吃。“去北京是我们这里人最大的梦想”,九妹自己也觉得光荣,“我们村的妇女里只有我一个人坐过飞机,去过北京。”

村里人好奇地问九妹:“北京怎么样?”

九妹说:“北京好大,路又多,晚上出门,冷得骨头痛。”

村里人又问:“坐飞机是什么感觉?”

九妹想了想,说:“其实没什么感觉,比火车还稳。很平常。”

互联网对农村的进击,在农村与城市之间古老的隔墙上撬开了一个窗口,一边是好奇的探望,一边是惊喜的冲破。

央视节目在苏屋塘村取景时,一位老人对着镜头,用方言郑重地说:“感谢九妹,让我们村可以被县城的人知道。”

老人不知道的是,在那枚小小的镜头背后,他面对的不仅仅是县城,而是整个中国。

巧妇九妹:她是全村的希望,帮乡亲们卖出300万斤水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