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探索丨農村產權交易模式的新探索

樂清是全國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試點市,運用“政府引導市場,市場公開交易,交易規範運作,運作統一監管”機制,通過創建農村產權交易平臺,引入市場服務機構,打造“政府+中介”農村產權交易模式,規範農村產權交易,取得顯著成效。2017年至2018年5月,全市農村產權交易592宗,成交金額3.73億元,進農村產權交易平臺交易項目43宗,成交金額1437.4萬元,平均溢價率為26.79%。當地農業局與浙江農林大學聯合成立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課題組,對此進行了調研。

基层探索丨农村产权交易模式的新探索

一、主要做法

構築“政府+中介”模式,規範農村產權交易流程。一是建立產權交易平臺,引入中介。在現有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與鄉鎮(街道)招投標中心的基礎上,搭建政府農村產權交易平臺,配置集體資源資產,為全市農村產權交易提供場所設施、信息發佈、交易諮詢、組織交易、產權鑑證等服務。二是健全產權交易制度,規範行為。以規範農村產權交易行為為核心,全面系統探索推進農村產權交易制度建設,制定了《樂清市農村產權交易管理實施辦法》《樂清市農村產權交易轉讓方、受讓方辦事指南》《樂清市農村產權交易流程圖》等規章制度,嚴格規範交易流程,使其具有更高的公信力。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農村產權交易制度體系。

依託“政府+中介”模式,拓展農村產權交易形式。一是委託實體中介,增強產權交易意識。以溫州市嘉誠拍賣有限公司等實體店為專業中介機構,代理開展業務諮詢、培訓與農村產權政策宣傳。二是委託網絡媒介,拓寬資產處置渠道。2017年10月,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入駐淘寶網資產處置平臺,以此為媒介,開闢了農村產權交易頁面。利用淘寶網絡流量接口,使交易信息得到更多潛在競買人的關注,擴大交易信息發佈渠道與範圍。創新農村產權交易活動服務理念,競買人隨時可以在網上報名、報價,參與方式更為靈活。

鎖定“政府+中介”模式,落實農村產權交易保障。一是以網絡落實交易安全保障。以互聯網為依託,利用淘寶網交易新模式的探索,使全市農村產權交易更透明、公正,在陽光下運行。二是以中介落實業務服務保障。準確定位農村產權中介機構的作用與職責,開展業務指導與服務,為農村產權順利交易創造條件。同時,成立農村產權交易監督管理委員會,負責組織協調全市農村產權交易工作,並通過定期統計各鄉鎮(街道)農村產權交易數據,瞭解全市產權交易情況,督促各村集體產權交易“入籠”。目前,已初步建立了較完善的市場管理體系。

二、取得成效

提高了農村產權交易效益。以“政府+中介”的農村產權交易模式,改變了原來政府部門單打獨鬥的局面,利用中介機構擴大了影響力,提升了農民開展農村產權交易的意識,有效提高了農村產權交易效益。2017年,全市進農村產權交易平臺交易項目6宗,起始價276萬元,成交金額471.9萬元,平均溢價率為70.97%,其中一宗項目的最高溢價率達到183%,實現了進農村產權平臺交易零的突破。2018年1-5月,全市進農村產權交易平臺交易項目38宗,同比增長37%,其中流標9宗,成功交易29宗,起始價827.7萬元,成交金額965.55萬元,平均溢價率為16.65%。

減輕了農村產權交易成本。市農村產權交易平臺是公益性的政府交易平臺,為集體經濟組織無償提供交易場所,減免集體經濟組織交易成本,避免了其他地方由企業搭建交易服務平臺而帶來平臺投資運行經費與盈利等問題,有效減輕了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產權交易費用。截至目前,已啟動集體經營性資產交易項目38個,減免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村產權交易費用近9萬元。

保障了農村產權交易安全。利用淘寶網絡交易新模式,資產處置拍賣中競買人信息以隨機生成的競買號替代,在拍賣結束之前,任何人均無法知曉競買人身份信息,有效預防圍標、串標。成交款進農村產權交易平臺賬戶,待交割完畢後,平臺轉交給村集體經濟組織,促進交易資金安全。全過程記錄電子交易,建立電子檔案,實現數據可追溯的功能,真正實現了產權交易信息與資金的安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