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購房指南

在一千多年前的宋朝,多數官員享受不到“國家分房”,有貪官為房產丟了性命,清官則只能去住“廉租房”。

宋朝購房極簡史

宋代初期,政府不向官員提供住房,如南宋大學者朱熹所說:“且如祖宗朝,百官都無屋住,雖宰執亦是賃屋。”宋神宗即位後,宰相級別的官員才有官方府邸,而其他官員只能自己解決住房。好在宋代自京城到各地州府都有官房可租,由一個叫“店宅務”的機構管理,官員沒有住房的,可以向“店宅務”申請租房。待商品經濟發達,城鎮發展達到了一定規模,隨著城鎮尤其是大城市的人口增多、經濟繁榮,房價也大幅度增高。一些得勢權貴和豪門富戶廣置房產用於自住或出租,而普通百姓乃至清廉自守的官員卻買不起像樣的房子,儘管宋代官員的俸祿在歷史上絕不算低。

北宋官員王禹偁曾指出當時大城市的房價:“重城之中,雙闕之下,尺地寸土,與金同價,非勳戚世家,居無隙地。”京城房價極高,寸土寸金,絕不是一般人所能問津的。一些有實力的朝廷高官則成了購房主力,所購房產除了自住外,多數用於出租。

宋朝购房指南
宋朝购房指南
宋朝购房指南

抬轎的、騎馬的、看相的、賣藥的、拉縴的、飲酒吃飯的、抱孩子的、當差的……此刻的虹橋,承載著比肩接踵著勞作的人們。

宋徽宗朝的宰相何執中,“廣殖貲產,邸店之多,甲於京師”,多數房產用於出租,“日掠百二十貫房錢”,每日租金收入120貫錢,折算一下,每月房租收入大概3600貫,是他宰相俸祿的8倍。

而被稱為北宋“六賊”之一的朱勔,深得宋徽宗寵信,巧取豪奪,廣蓄私產,“田園第宅富擬王室,房緡日掠數百貫”,絕對是官員中的房地產大戶,後被處死。

南宋初年號稱“中興四將”之一的張俊,不僅在杭州有朝廷分給他的一幢別墅,他還在蘇州、鎮江、紹興、嘉興、南京等五地分別購買和興建豪宅用於出租。有名的奸臣秦檜的房產更多,據說他死後,光他的孫子秦壎的名下就有6000畝地和13處房產。

宋朝购房指南

北宋之汴梁、南宋之臨安,都形成了官民雜處、商民相間的住宅格局。

要說為張羅房產大費心思,宋真宗朝宰相丁謂算是一個。《東軒筆錄》記載:“丁謂為宰相,將治第於水櫃街,患其卑下,既而於集禧觀鑿池,取棄土以實其基,遂高爽;又奏開保康門為通衢,而宅據要會矣。”他投資房產的第一步,是在汴京水櫃街購置了一塊地皮,因水櫃街地勢低窪,經常積水,所以地皮價格便宜。地勢低窪難不倒聰明的丁大人,第二步,他下令在集禧觀裡挖了一個大水池,將挖出來的土用來墊高水櫃街的地基,這樣丁家的房子就建得又高又敞亮,也就意味著房產升值了。第三步,經過一番“科學論證”,丁宰相又向朝廷奏請開闢水櫃街附近的保康門為交通幹道,皇帝准奏,於是,水櫃街一下子就成了帝都汴京城的繁華地段,地價與房價直線上漲,而丁宰相的房子很“巧合”地處於商圈要害位置,“據要會矣”。原來的一塊“白菜價”地皮,硬是被丁宰相運用技術手段和權力之便,炒成了天價,實在讓人驚歎!

宋代還有一個因官員過度留戀別墅生活而誤國的例子。南宋末年的權相賈似道,皇帝將西湖葛嶺的一座豪華府邸賜給了他,他醉心於西湖的別墅生活,“五日一乘車船入朝”,實際上根本不盡心國事,“軍國重事(賈)似道於湖上閒居遙制”,致使朝政混亂,國事日衰,被人嘲諷“朝中無宰相,湖上有平章”(《錢塘遺事校箋考原》)。最後,賈似道因誤國被貶、被殺。

宋朝购房指南

南宋臨安城

生在宋朝,去哪兒住比較好?

再看看兩宋時期清廉官員的住房狀況。宋代大多數官員尤其是清廉的京官們只能租房居住,“自來政府臣僚,在京僦官私舍宇居者,比比皆是”。

《宋史·楊礪傳》記載,宋朝第一個狀元楊礪官居樞密副使(相當於副宰相),不得不租宅店務的房子住,去世後,宋真宗登門悼念,發現楊家“僦舍委巷中,乘輿不能進”,高官楊礪租住的房子位於狹窄巷子深處,連馬車都進不去。

宋真宗朝的宰相寇準一生清廉自守,盡瘁國事。《丁晉公談錄》中記載:“寇準出入宰相三十年,不營私第。”為此獲得朝野讚譽,當時有名的處士魏野贈詩給他:“有官居鼎鼐,無地起樓臺。”以詼諧的筆調,讚揚他為官不謀私利的高尚品質。寇準的清廉都傳到了外邦,一次,遼國使者訪問大宋朝,在國宴上直接就問:“誰是‘無地起樓臺'宰相?”尷尬的是,這時的寇準已經被朝廷貶謫了。

宋朝购房指南
宋朝购房指南

1997年,有一部古裝輕喜劇播出:《寇老西兒》。其中,人稱“寇老西兒”的大宋宰相寇準由葛優扮演。

崇寧二年(1103年),退休的蘇轍終於在小城市許州蓋了新房,欣喜之下,寫詩抒懷:“平生未有三間屋,今歲初成百步廊。欲趁閒年就新宅,不辭暑月臥斜陽。”

北宋著名文學家歐陽修考中進士,工作了好多年後,在給朋友的信中說:“嗟我來京師,庇身無弊廬。閒坊僦古屋,卑陋雜里閭。”意思是說,在京城工作這些年,一直就在小衚衕裡租房子住。

宋代很多官員也嘗試依靠正當積蓄購置房產。

《東軒筆記》記載,熙寧九年(1076年)十月,王安石第二次罷相後退隱江寧府(今南京),在江寧府城東門和鐘山的正中間購置了一塊地皮,“築第於南門外七里,去蔣山亦七里”,他將建造的這座宅子稱為“半山園”,“所居之地,四無人家,其宅但避風雨,又不設牆垣,望之若逆旅之舍”,連個圍牆都沒有,實在與他曾經的宰相身份不相稱。

元豐七年(1084年)春季,王安石生了一場重病後,就把這座“半山園”和附近的幾百畝田產捐做了“報寧禪寺”。而後,王安石全家在江寧城內秦淮河邊上租了個很小的院子居住,再也沒有建造宅第。租的這座小院子實在不怎麼樣,王安石在詩中描述:“火騰為虐不可摧,屋窄無所逃吾骸。”這位宰相和文學大家竟然要為防暑而焦慮,實在讓人為之心酸。他不是沒有條件過愜意的養老生活,而是自己放棄了。

後來,南宋一位宰相李壁在王安石這首詩下批註:“元豐末,公以前宰相奉祠,居處之陋乃至此,今之崇飾第宅者,視此得無愧乎!”

宋朝购房指南

宋神宗朝的名儒邵堯夫居住洛陽時,一幫官員朋友和學生一起湊錢為他買地蓋房,而且也都隨著他在洛陽購置田宅,其中有曾任宰相的好友富弼,“富韓公命其客孟約買對宅一園,皆有水竹花木之勝”(《邵氏聞見錄》),為的是可以經常往來交流學問,“自此可時相招矣”。熙寧三年(1070年),司馬光也在洛陽“買園於尊貴坊”,蓋了座莊園起名“獨藥園”,經常與邵堯夫來往。

北宋末年,有位御史中丞翁彥國說過一句話:“京師戶口日滋,棟宇密接,略無容隙。縱得價錢,何處買地?”看來不光是房子貴,地皮也貴,貴到有錢都買不到。

元豐七年(1084年),蘇軾路過江寧府時,曾經是政敵的王安石把他當成知心朋友加以接待,“盡論古昔文字”,惺惺相惜。王安石還勸蘇軾在金陵城購地建房養老,蘇軾也有這個想法,但是最終沒能辦成。蘇軾寫信給王安石:“(蘇)軾始欲置田(宅)金陵……老於鐘山之下,既已不遂。”(《蘇軾文集》卷五)可見,當時金陵城(今南京)的地皮價格就非一般人所能承受得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