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政要聞」學誠法師:佛教領域商業化問題的形成原因與治理思路

「時政要聞」學誠法師:佛教領域商業化問題的形成原因與治理思路

尊敬的汪洋主席,

各位副主席,

各位領導、各位委員、各位專家學者:

佛教領域商業化問題,主要是指商業資本等非宗教主體介入佛教領域,將佛教寺院、佛教活動或者某些佛教教義等變為牟利工具,牟取經濟利益。主要有以下突出表現:

一是景區高價門票問題。有的地方為發展經濟,熱衷打造佛教文化景區,將寺院圈入景區內,出售高價門票,佛教教職人員和信教群眾進入景區內的寺院參加宗教活動,也要反覆購買門票,引起社會廣泛詬病,損害佛教形象,景區內寺院的合法權益也難以保障。

二是一些組織或個人違規濫建露天大佛,吸引信眾遊客禮拜參觀,收取門票和宗教性捐獻。

三是一些非宗教組織或個人,比如企業、村委會、老人會、商人老闆等,亂建寺院,以佛教名義進行一系列斂財活動。

四是一些非宗教團體、非宗教活動場所違規設置功德箱,收取宗教性捐獻,甚至僱傭假冒僧尼,引誘、欺騙、脅迫遊客花高價燒高香,開展迷信活動等。

五是亂放生,滋生借教斂財,危害生態安全,催生“放生利益鏈”。

六是佛教原有的教風問題,在商業化影響下,有的地方呈現發展蔓延的趨勢,有的地方出現了一些新的表現形式。

商業化問題的成因,從佛教外部來說,“文革”結束後,大量佛教寺院歸文物、旅遊、園林等部門所有或由其管理、使用。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和宗教信仰需求的增長,佛教的精神、文化價值就轉化成了經濟價值。在巨大的經濟利益驅動下,一些地方政府部門為了發展旅遊,支持商業資本介入佛教領域,不斷對佛教進行商業運作,牟取經濟利益。非宗教活動場所的寺院也紛紛借教斂財,以教牟利。

從佛教自身來說,傳統的中國佛教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商業化、全球化、信息化時代。然而,佛教的人才培養、修學體系、制度體系、寺院管理、組織建設遠未完成現代轉型,佛教應對現代市場經濟、抵禦商業化不良影響的能力依然不足。

從思想認識方面來說,社會上的功利主義、商業化、娛樂化氾濫,對精神領域不斷侵蝕、衝擊,宗教不知不覺就被待價而沽,成為特殊商品與牟利工具。其結果嚴重傷害了世道人心,破壞了宗教信仰,腐蝕了民族精神,消解了佛教信仰的根基和民族文化的自信。

治理商業化應重點解決兩個問題:

一是明確治理商業化問題的統一主體。治理佛教領域商業化問題的法規規章文件已經比較健全,關鍵是如何落實。建議明確治理佛教道教領域商業化問題的牽頭部門,明確地方黨委政府的主體責任,由地方黨委政府統籌協調、綜合施策,推動相關政策法規落實。

二是明確治理商業化問題的致力方向。佛教並不反對市場經濟和商業,歷史上、現實中佛教都曾經而且將繼續為市場經濟、商業活動提供精神指引、倫理規範與文化調節。佛教自身的生存發展以及服務社會、利益人群也需要必要的經濟基礎來支撐。治理商業化問題的致力方向,不應是將宗教與經濟一刀兩斷、完全隔絕,而是要明確企業、宗教界與政府各自的定位,審慎地劃清三者之間的界限。

佛教界也將持之以恆加強自身建設,探索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當代佛教修學體系、制度體系、教育體系,推動寺院管理現代轉型,努力開創佛教中國化新境界,自覺抵制商業化不良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