緣起緣續大巴山——羅中立《父親》背後的故事

緣起緣續大巴山——羅中立《父親》背後的故事

《父親》不僅是羅中立的成名之作,也是一個時代的記憶。在“傷痕藝術”的潮流中令人矚目。這件作品與羅中立的農民情結息息相關。其創作過程也是幾經波折。

羅中立雖然沒有出生在農村,但對他農民的生活,對廣大農村有著深厚的情感。他進行這次創作的靈感,就是在大巴山的農村找到的。

緣起緣續大巴山——羅中立《父親》背後的故事

大學時代的羅中立

大巴山裡的老農民

1968年,15歲的羅中立從四川美術學院附中畢業,他志願報名到大巴山區的達縣鋼廠工作。在一次實習中,他第一次離開了土生土長的家,走進了大巴山。

一個大年三十的晚上,羅中立正苦於構思農民的形象。甚至在去廁所的路上,頂著呼呼的寒風,他還在腦海裡忖度著所有關於他對農民一生的記憶。

緣起緣續大巴山——羅中立《父親》背後的故事

大巴山民寫生

忽然間,他看到廁所旁的小棚子裡,有一個農民在昏暗的燈光下抽旱菸,守護財物一般在看守著糞坑。當時的糞肥都是集體所有,每個糞坑都有專門人員看守。那個守廁所的老農,看得出是一個非常老實、厚道的老人,他的眼神和抽菸的動態在昏暗的燈光下使他的內心產生了一陣猛烈的震動。那種同情和憐憫很長時間一直停留在腦海裡。這不就是他一直想要找的農民題材嗎!

緣起緣續大巴山——羅中立《父親》背後的故事

《父親》老人素材

他興奮的跑回家後,立刻把這種感覺記錄了下來。接下來的一個多星期,他一直都在畫農民和糞的這種構圖,畫了很多很多的草圖。這時他的構思和構圖已經決定下來了。但怎麼畫的形式他還沒有找到,所以羅中立一個人又到大巴山去了一次,收集了一大批關於老頭的形象素材。其中很多都是寫生的,也有照片,目的是尋找他心中的那個農民形象。

緣起緣續大巴山——羅中立《父親》背後的故事

鄧開選老人

當時知青下鄉的規矩是,由公社的幹部念一個名字,老鄉領走一個同學。鄧開選老人就是那個把羅中立領回家的人。當老人領著他進屋時,滿屋都是旱菸的嗆人的刺鼻的味道,在座的人都睜大著眼睛,非常地興奮的看著他。而在那群裡面,鄧開選老人卻很沉靜。他包著白頭巾,留著長鬍子,吸一根很長的旱菸。但是他一說話,周圍人對他敬重,就讓羅中立知道他是這個村裡面德高望重的一個人。

緣起緣續大巴山——羅中立《父親》背後的故事

《父親》老人素材

幾度易稿

剛開始構思的時候,羅中立想要表現的是農民、肥料、土地、糧食的主題。因為農民是城市人的衣食父母,是農民在養活這個國家。圍繞著這樣的思路畫了一圈後,他在原有的構圖上進行了放大處理。

到第二稿的時候,他給這件作品起名叫《粒粒皆辛苦》。畫面背景是豐收的糧食,農民在曬場上撿剩下的糧食。但這樣的設計還是有些情節化,他最初的設想是要把農民放在中華民族歷史這個分量當中的,所以顯得還不夠厚重。

緣起緣續大巴山——羅中立《父親》背後的故事

《父親》草稿之一

有一次,他把《粒粒皆辛苦》畫中的老農民的頭像用畫框框起來了。這時候他的眼睛一下子亮了——畫一個農民頭像的特寫不是更有分量嗎!不是更具有中國農民的代表性嗎!當即,他就把所有多餘的東西全部去掉了,這樣就算是又向前推進了一步。現在畫面上人物的身份也明確了,於是羅中立就決定畫一幅巨大的農民肖像。

緣起緣續大巴山——羅中立《父親》背後的故事

繪畫中的羅中立

那時無數大巴山農民的形象在他的心中已經昇華為我們這個民族的形象了,他越來越深刻地認為只有他們才是歷史的主人。在這種思想的鼓勵下,他就毫無顧忌地採用了高2.80米,寬1.78米這樣過去只屬於領袖畫像的尺寸,來描繪一個農民。這在當時其實是一個大膽的舉動,因為它的出現,意味著一個“神”的時代的結束,普通人終於成了時代的主角。這幅油畫,也因此成為新中國美術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作品。

緣起緣續大巴山——羅中立《父親》背後的故事

《父親》創作各階段的草稿

廢寢忘食的創作

1980年夏天,羅中立在一本《國外美術資料》雜誌上看到了關於“照相寫實主義”的介紹,第一次知道有人這樣繪畫,他十分激動,當下就開始著手按照他想象的樣子進行了創作。但當他真正見到查克·克洛斯的畫時,發現查克的畫法和自己還是不同的。那個時候,他把這幅畫命名為《我的父親》。

緣起緣續大巴山——羅中立《父親》背後的故事

繪畫中的羅中立

畫《我的父親》的時候正值夏天,重慶的溫度已經達到了40℃,羅中立每天就光著脊背穿一條短褲在宿舍裡面畫畫。那時候沒有電風扇,白天和晚上都只能開著窗戶通風。完全進入狀態的羅中立沒日沒夜的畫畫,晚上為了涼快就睡在水泥地上,連吃飯的時候都是看著畫布吃,吃完把盆子往旁邊一扔就繼續畫。整個暑假,羅中立每天就這樣憋在學生宿舍畫畫。有一次,住在他對面房間的唐雯打籃球回來,滿臉都是汗水。恰巧羅中立正要畫“父親”臉上的汗珠,就把他叫進屋觀察汗水在臉上流淌的樣子。“那個汗珠是照著我畫的”唐雯說道。

緣起緣續大巴山——羅中立《父親》背後的故事

《父親》素描稿

一件作品要送交全國美展需要三個審核步驟,學校初選,全省篩選,最後才是全國範圍的選拔。當時中國美術家協會四川分會主席李少言建議在“父親”耳後加一支圓珠筆,以表現他是新中國的農民。後來圍繞這支筆要不要加上,有很多的爭論。比如全國青年美術作品展覽的評委吳冠中就建議他去掉那支筆,並且更名為《父親》。最後這幅畫拿到了金獎。

緣起緣續大巴山——羅中立《父親》背後的故事

《父親》成稿

不論時代在《父親》的畫布上埋下多少陰差陽錯和機緣巧合,它確實是“文革”後最早出現的觀念性作品之一,也突破了當時國內畫界對於寫實主義的理解和運用,以充滿靈氣的方式借用了超級寫實主義。同時,它開啟了中國當代藝術畫人物的大頭像模式,一批藝術家從此開始繪製巨幅頭像。

如有疑問請聯繫我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