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從強制性學習到自主性學習?

梅碧巧

孩子不主動學習一直要讓家長在後面催促的被動學習,是很多家長很是頭痛的一件事情,而一個學生如果不是主動學習,即使被家長強制性的逼迫坐在書桌面前,也是人在心不在的熬時間,進行著出工出力不出活的低效率學習甚至是無效學習,那麼怎樣做才能轉變孩子的學習態度,從爸爸媽媽要我學習轉變為我要學習呢?家長可以從以下幾點做起:

第一:讓孩子明白為什麼要主動好好學習的重要性,讓孩子明白貪玩不學習的行為是幼稚的,是不懂事的,是錯誤的行為,中考和高考過後必然懊悔不已

初中面對中考,高中面對高考這是兩個很重要的考試,是一個學生求學歷程中的兩個很重要的轉折點,尤其是中考直接決定著這個孩子能否繼續上高中!因此一定要抓住機會勤奮努力的學習,然而很多孩子非要在錯誤的時間,錯誤的地點做錯誤的事情,他們痴迷於遊戲之中無法自拔,每天遊手好閒,貪圖玩樂不好好學習,學習和打仗一樣:“先下手為強,後下手遭殃”,遲遲不肯下手進入學習狀態,而是這樣的學生並不是個例,而是有很多很多,放眼望去這樣的學生就在你我身邊,很多初中的孩子面對學習一拖再拖,初一不下手,初二不下手學習,初三了知道中考的重要性了想下手好好學習了,但是時間已經不夠用了,很多高中生也是如此,高一不下手學習,高二不下手學習,高三了想學了,才發現自己已經學不懂了已經太遲了,更嚴重的是這種一拖再拖不主動學習的態度只會把這個學生的學習拖入越來越差,越來越聽不懂老師講課,學習越來越吃力的惡性循環狀態!最後在中考和高考過後被淘汰出局,帶著懊悔的心情兩手空空一無所有!因此多年來我總結出了《心智成熟教育法》來教育不主動學習的初中生和高中生,諄諄告誡這些孩子:

總不能一年又過一年,一年又大一歲,年年都不懂事,年年分不清主次,年年還是那麼幼稚,年年都是青少年的身體,兒童貪玩不學習的思維,詳細內容下圖所示:

作為家長一定要讓孩子明白:都是同齡人,一個是主動學習一個是被動學習,其根本原因就是主動學習的孩子早早告別了幼稚,早早在做事情中分清了主次,他們明白學習是主要的玩是次要的,而那些被動學習的學生,恰恰相反,他們在做事情的時候遲遲分不清主次,如上圖所示有的孩子即使上了高中了就要參加高考了,依然還像小學生一樣不懂事,每天都要看動畫片,這樣的案例舉不勝舉。

第二:主動學習重要的是要堅持下去,不受身邊不好好學習的同學影響,因為成功的道路並不擁擠,堅持下去的人並不多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不主動學習的孩子往往會志同道合聚在一起成為好朋友,而一旦和這些孩子交了朋友混在一起,就會被他們越帶越遠,學習成績只會越來越差,而且即使你想下決心好好學習不理他們的時候,也由不了你,因為你不找他們了,他們會找你,他們會在教室門口,小區門口等著你,叫你一起玩,這樣的學生多年來我遇到很多,比如其中有一個孩子每天奔波於這些瑣事之中,找他的同學一波又一波,有小學同學,初中同學,同學的同學,跨年級跨校的同學,他根本就無法安心學習,最後沒辦法只好轉學到異地上學。

同時無論是在小學,初中還是高中總有一部分孩子不但自己不好好學習,還要干擾其他好好學習的同學,面對勤奮努力的同學總會說出一些冷嘲熱諷的話語比如:“人家可是好學生,和咱們不是一路人”,“人家要好好學習,咱們可得離人家遠一點”,“人家可是乖孩子”等等之類的話語,這個時候要裝作聽不見,前文講了不學習的孩子他們思維幼稚根本理解不了:作為一名學生你不學習,你來學校幹什麼?所以無論在幾年級,學習成績優秀的人就是那麼幾個,再次驗證了:成功的道路並不擁擠,因為堅持下去的人不多,很多孩子在中考和高考的時候就已經被淘汰出局了! 有些孩子原本學習不錯,但是遇到了同學的冷嘲熱諷以後,覺得面子上掛不住,錯誤的認為不學習很正常,自己好好學習反而是一件不合群不光彩的事情,結果開始不再努力的學習,學習成績開始下滑,這樣的學生多年來我遇到好多個,我告訴孩子們:不要在意別人幼稚的話語,你只管好好學習,他(她)只是你三年初中和三年高中的一個過客而已!一定要與他們保持距離,面對身邊不好好學習的同學就兩句話:“我學我的,你玩你的”!“你幼稚,我不幼稚”!你不上高中不上大學,我要上高中還要上大學!

第三:願意主動學習了就要有勤奮吃苦的品質,要做好初中三年和高中三年勤奮吃苦的思想準備!

學習本身就是一件吃苦受累的事情,學習和家長工作一樣:“多勞多得,少勞少得,不勞不得”,而這一點也是大千世界芸芸眾生中動物的生存法則!很多學習成績優秀的學霸和狀元都是在勤奮刻苦的努力中採取的了優秀的成績!比如山東省的雙胞胎姐妹春晚都不看最後考上了清華大學,我們再看看聞名全國的衡水中學的作息時間表,就知道優秀的成績背後是辛苦的付出,所以家長要培養孩子勤奮吃苦的品質,詳細內容下圖所示
不能吃苦受累已經成為很多孩子的通病,其中原因有家長的溺愛也有孩子自己嬌慣自己的成份,比如進入初三和高中面對著中考和高考,勤奮的學生會早早起來聽英語,每天晚上要學到十一,二點,而那些不能吃苦受累的學生,每天早上賴在床上不起來,爸爸媽媽不叫個三五遍不起床,晚上草草寫完作業就上床睡覺了,星期天和寒暑假更是早上睡懶覺能睡到九點多十點,可想而知這種在學習中不肯勤奮付出的學習態度又怎麼可能獲得好的成績呢?因此古人講“惜子莫送學”,家長不要嬌慣溺愛孩子,要從小培養孩子勤奮吃苦的優良品質,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勤奮吃苦才是一個學生能夠獲得優秀成績的根本保證!


家庭教育感悟

孩子的學習問題,是家長們一直討論並且煩惱的事情。很多的孩子都存在不愛學習,不能自主的去學習的問題,家長只能強制性的去約束他們學習,但這種做法對他們的學習質量沒有好的效果,甚至還會造成他們的反感,產生厭學的情況。要他們能夠自主的進行學習還要採取正確的方法來進行。

家長要先轉變自己的觀念,做他們的引路人

家長要先認識到強制性學習的錯誤行為,需要讓他們樹立有主動學習的觀念才是重要。作為家長是他們的啟蒙之師,所以要先對自己進行觀念的改革,做好他們的引路人,指引他們找到正確的方向。

家長要培養好他們,就要進行自身提高,注重自身學習,自身的約束,言傳身教的做法是最具有顯著作用的,對他們的影響是最多的。

注重習慣培養

一般自主學習較差的孩子會表現:不會做課前預習;上課不能集中精力,好動;學習不主動,不會進行檢查及複習。

他們的自制力差,這就要家長根據他們的情況來培養他們形成自主的習慣。為他們做一份適合他們的學習計劃,監督他們遵守及完成情況,在他們放鬆自我約束的時候,及時提醒和指導他們。時間長了他們就會慢慢形成主動學習意識。

學習氛圍及興趣

要給他們製造一個好的學習氛圍,有助於他們學習,尤其自控力差的孩子如果在受到學習環境的影響,根本就不能約束自己自覺的去學習。

要想他們可以積極的去學習就先對學習產生興趣,家長平時多鼓勵他們,多對他們給與肯定,帶動他們積極性,讓他們感受到學習給他們帶來榮譽感,一點點對學習產生興趣,從而自主的去學習。


決勝網

要想讓孩子對學習不畏懼是很困難的,到感興趣又是一個飛越。學本身就是個認識事和物的一個過程,更何況小、中高到大學都是理論或者稱之為抽象的內容,每一步均是跨越。解決孩子會學的問題首先要注意跟上或叫不掉隊。這裡我要提出個問題!學習考的好孩子是學得好,還是教的好?我的認識首先學的好,決非教的好。教一定要居第二位。教者師也,領路的人。我們不時會聽老師說xx真笨…其實是老師能力不足的表露,他教的叫孩子不懂嗎!會教的能帶百樣的孩子、越差帶得越少。北大也吧,請華也好∵不都是學的好。小孩學學習是兩個階段:一是學階段,二是習階殷又叫鞏固或複習或叫練習,工作上稱之為便用。學習更要掌握方法,也就是說要使用工具。比如過河要用船或者橋,要麼水線可以趟,水深了最次也耍會游泳才行;比如吃飯,吃麵條就得使用快子才好喝~就得用勺,也是用具區別……。好的老師就該使學者用對學習方法,方能事半功倍。學懂了才有興趣,否則說什麼不難和願意學。這裡關健是似懂非懂,日積月累就把孩子誤了。比如學數學,就非常抽象麼。生活中誰見過具體的1,2,3……不都是把後過量詞去掉了嗎?這個就是抽象。比如說學語文,語是說,文是字,


rwgrwg

俄國大教育家烏申斯基也指出:“沒有絲毫興趣的強制性學習,將扼殺學生探索的慾望”。其實我們現行的義務教育,也被稱為強迫教育和免費義務教育。義務教育具有強制性、免費性、普及性和世俗性的基本特點。而與自主學習相對的強制性學習是學習者自身未意識到學習的重要性,沒有學習方法,靠死記硬背去完成各類強行而來的考試、檢測,這種效果往往比較差。


自主學習教學法是一種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教學方法,是一種獨立的學習、主動的學習、元認知監控的學習。托爾斯泰說:“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興趣。”自主學習是一種通過合理規劃達到一定目標的學習形式。這裡講的是針對學習者自身開展學習任務,並非教師課堂運用的自主學習教學法。

要實現自主學習的預期效果,學習者需具備以下基本條件:

1·賦予激情,持續動力

2·確立可行的學習目標和計劃

3·自主評價學習效果(自評與反思)

4·交流、改進、總結

5·持續意志,習慣養成

讓學習者學會自主學習對其一生都是有幫助的,學習並不是一勞永逸的任務,而是一個人不斷成長的需要,所以學會自主學習,懂得享受學習的樂趣,這才是目的所在!


Co姐日誌

說起學習這個話題,這是讓很多家長都頭疼的一個問題!

二十年前,我從兒子現在的學校畢業,今年又把他送到了我的母校讀初中了。週而復始,就這樣開始“輪迴”!孩子進入我曾經的校園,也讓我回憶起我曾經美好的校園時光!




我們那時候學習方面的壓力相對要小些,父母很少有管理作業的,來自學校的壓力也相對要小,現在的孩子學習負擔比較重,國家一直在要求減負,但是教學的質量還是要有的,所以,校內校外要聯合起來提高孩子的學習質量。家長也不想讓自己的孩子輸在任何一個地方。所以在學習上孩子承受的壓力也不算小。

課後或者假期孩子還要上各種輔導班,特長班,所以孩子很少有自主玩耍的時間,不像我們小時候,放了學,做完作業,早結伴玩去了。那時候公路上沒車,沒壞人,家長也很放心!不像現在孩子放了學就走進高樓大廈封閉起來,沒有小夥伴,沒有開心的瘋跑,只有枯燥的學習和補習!他們對於學習的興趣都已經被抹殺,對於探索的慾望已經被我們無情的砍掉。他們怎麼會對學習有動力,有興趣!

心理學中曾經講過由個體需要引起的動機是內在動機,由於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意義而努力學習的動機是內在動力。只有有內在的動機才會是積極有效的動機。

那麼當孩子沒有了內在動機,他們怎麼可能會主動學習呢?

說到這裡我們應該知道了我們的努力方向,我們應該引導孩子產生對學習的興趣,讓他感受到學習雖然是枯燥的,但是還是有很多樂趣的!比如和孩子動手做知識卡片,做有趣的學習教具……既能拉進我們的親子關係,還能讓孩子從動手中獲得學習的樂趣!慢慢的孩子對學習有了興趣,我們還用強制他學習嗎?


真心如如媽

1.激發學習興趣

托爾斯泰說:“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興趣。”興趣是學習最好的老師。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習興趣的水平對學習效果能產生很大影響。學生學習興趣濃厚,情緒高漲,他就會深入地、興致勃勃地學習相關方面的知識,並且廣泛地涉獵與之有關的知識,遇到困難時表現出頑強的鑽研精神。否則,他只是表面地、形式地去掌握所學的知識,遇到困難時往往會喪失信心,不能堅持學習。所謂“強扭的瓜不甜”也就是這個道理。因此,要促進學生主動學習,就必須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2.建立和諧融洽的師生關係

教學實踐表明,學生熱愛一位教師,連帶著也熱愛這位教師所教的課程,他會積極主動地探索這門學科的知識。這也促進學生自主學習意識的形成。教育名著《學記》中指出“親其師而信其道”就是這個道理。所以教師要努力把冷冰冰的教育理論轉化為生動的教學實踐,真正做到愛學生,尊重學生,接納學生,滿足學生。

3.合理分配每天的學習任務

把自己的學習任務分解成每天能夠完成的單元,並堅持當天的任務。當天完成,無論如何不能給自己以任何藉口推遲完成原定計劃。

4.合理規劃每天時間

把必須完成的工作儘可能安排在工作時間內完成,把既定的學習時間保留出來,養成利用每天的零星時間學習的習慣。

5.按照既定的時間表行事

學習時間表可以幫助你克服惰性,使你能夠按部就班、循序漸進地完成學習任務,而不會有太大的壓力。

6.及時複習

為了使學習能夠有成效,應該養成及時複習的習慣。研究表明,及時複習可以鞏固所學的知識,防止遺忘。

7.向他人提問

在學習中碰到疑難問題,要及時向教師和同學請教,無論你認為自己的問題是多麼簡單、多麼微不足道。應特別注意經常向周圍同學請教、交流。

8.養成做筆記的習慣

做筆記既可以幫助你集中精力思考和總結、歸納問題,加深對學習內容的理解和記憶,又可以把學習內容中的重點記錄下來,便於以後查閱和複習。


Use鋪

  1. 強制性學習現象存在的原因是什麼?缺乏目標?缺乏樂趣?缺乏信心?目標沒有,學習很難有動力,樂趣沒有缺少意義感,信心沒有害怕沒有結果和失敗。學習的樂趣和信心很關鍵,相信自己能學好是基礎,找到樂趣是突破口。有了信心,會逐步改變。有了樂趣會有持續動力。進而自然會接近學習的目標,甚至發現和體會到更大的目標。

  2. 如何有信心?如何有樂趣?先講樂趣,樂趣可以培養,樂趣可以發現。學習的終極目標就是找到樂趣和實現人生目標。比如說高考,高考的學習是枯燥的,考到好學校是有難度的,但無論如何還是要找到學習的樂趣,你可以想像以後在大學裡的場景(一幫好友,一幫良師,一個喜歡的專業,豐富的校園文化和活動,等等),那麼你在高中的學習會變得有樂趣和動力。比如考心理諮詢師證,這也是不容易的事情,學習起來有難度。如果你想象拿到諮詢師證後,服務那些心理有障礙的人,解決一個問題有一個問題,幫助一個又一個人,那麼你會變得更加陽光和憧憬,樂趣也自然充足很多。

  3. 還有就是找到好的學習方法,形成好的學習習慣尤為關鍵。畢竟學習是終生的,學習是持久戰。好的學習習慣和方法,會讓你事半功倍,效率很高,這也自然讓你更加有信心,樂趣會更多,學習的鬥志更高昂。養成學習習慣容易嗎?當然不容易,也沒有捷徑。好的學習習慣,一是要有學習計劃,二是能做好執行能破解外界干擾。學習計劃體現在學習目標和學習時間表。做好執行在於做好專注,少玩手機,少玩遊戲,少煲劇等等。


《讓畢業後的你,感謝現在的自己》噹噹網首發。上線十天就進入噹噹新書熱賣榜前10。

上了大學如何才能擺脫平庸?如何才能讓自己變得優秀?如何才能更好地面向未來?

《讓畢業後的你,感謝現在的自己》結合了大學生典型的問題和疑惑,為任何專業的大學生指明瞭讀大學的方向——打好基礎,挖掘天賦。為什麼要讀大學?從大學裡帶走什麼?如何帶走?書中一一為你揭曉。


鮑金勇

經歷過應試教育之後,一提到學習,多數人只會想到在學校的“學習”,為了考試而完成的“學習”。所以才會出現“強制性學習”的狀況。

如何從強制性學習到自主性學習?

第一、學自己想學的東西

我們每個人天生就好奇心十足,對萬事萬物都想有所瞭解。

但有時候進入學校學習之後,反而因為學不好某些學科,喪失了學習的自信和好奇心。這是我們首先應該反思的問題。

自主學習,一定是自願原則。

我們熱愛的事物,投入再多時間,都像是享受,都像是遊戲,都容易沉浸其中無法自拔,從而進入心流狀態。

學我所愛,無往不利。

而且換個角度說,我們自己或是孩子常常沉迷遊戲,為什麼學習就不能像遊戲一樣吸引人呢?

原因就是學習很多時候並非自願。

而遊戲有一個經典定義:遊戲,就是自願克服不必要的障礙。

當我們自願學習的時候,再難的問題都會是吸引人的挑戰,而不再是讓人痛苦的障礙。

第二、設定能激勵自己的學習目標

從強制性學習到自主性學習,實際上在於學習驅動力的轉化。如果能將來自社會、家庭、學校的外在的學習驅動力,轉化為自己內心對知識的渴望,讓自己變得強大的衝動,甚至是改變世界的使命感。

目標越是高大上,反而越能專注於眼前的小事。

如果我的目標只是定在下次考試全班前三,或是期末考試拿到90分,一開始還是有效的,多來幾次就會倦怠了。

儘早立志很重要。特斯拉和XSPACE的創始人馬斯克,很小的時候立志要“拯救人類”。看起來多麼荒誕不經啊,但這卻激勵他自學了數學、編程、能源、航空航天等各種拯救人類需要用到的知識,成就了現在的他。

第三、勞逸結合,找到適合自己的自學法

當然,有時候我們學習喜歡的東西也會有邁步過去的坎,有時也需要下決心逼自己一下。

這種時候,需要有經驗和技巧,比如給自己設置一些小獎勵。

即使是面對課本知識,自主性學習也是要找到原始驅動力和適合自己的方法,努力發現樂趣。

獲得新知原本就是能讓人得到愉悅的方式。希望我們的教育能放大這一點,而不是相反。


曉題大作

作為一名四年級孩子的家長,我也在經歷這種困惑。

為了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一二年級的時候我要求的比較多,盯的很緊,孩子做的也很好,但是我很快發現這帶來一個問題,一旦不盯孩子就很快鬆懈下來。

我反思其中原因,有以下幾點:

一,孩子的內外動力未被真正激發出來。一直被父母要求做這做那,漸漸的,自己去思考的主動性就會退化,消失。尤其是對學習的規劃方面,父母插手多的孩子顯然不如父母放手多的孩子。

二,孩子對榮譽的渴望不夠。也就是孩子好勝心不強,導致孩子在學習方面隨大流,上課不積極回答問題,考試不願挑戰高名次。究其根源,我認為問題在父母。父母對孩子學習目標設置的太高,孩子幾次努力達不到後,挫折感強化,導致自信心受到打擊。所以,作為父母我們要設置一些孩子跳一跳就能夠到的目標,增強孩子的信心。

三,激發孩子學習的主動性,還要從孩子的興趣入手。以我的孩子為例,他的興趣就是電腦編程和摺紙,那麼我就給他買了許多這方面的書,因為他習慣,沒事他就去自發的去讀這些書,這不就是主動學習的萌芽嗎?

四,增強孩子主動性,還要控制好電腦遊戲,手機遊戲。絕不能讓孩子沉迷其中,試想,孩子習慣了電子遊戲的強刺激,他還對讀書,學習這種弱刺激感興趣嗎?

總之,教育孩子是我們做家長的最大的事業,必須要重視起來,當然也得給孩子留下自我發展的空間,保護好孩子的主動性。


讀史明目

從強制到自主學習的教育思想,好像是孔子的主張。所以過去中國教育叫教化,要教化學生,教化子民。教化本身就有點強制的意思。

從強制到自覺的過程,孔子是分階段實施的。小時候叫做玉不雕不成器。家長和老師要認真耐心的雕刻。雕不好就是父母和老師的責任。子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而且還特別注意生活環境對孩子影響。再大一點兒了,就是物質和精神激勵。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再大一點兒了就要進行勵志教育。當官發財光宗輝祖,齊家治國平天。這種辦法應該說有作用。因為人畢竟生活在現實社會,食色性也,人之本性。現在有些辦法我們還在用。

現代的教育思想是因材施教。強調要根據孩子的身心健康情況,興趣愛好,能做什麼就做什麼。不必每個人都走獨木橋,當官發財。新的教育更強調,興趣,愛好,引導成才。

其實人一出生就充滿了好奇,就在學習。孩子三歲以前,不知不覺就懂得了那麼多。三歲基本過了語言關,看看大人學一門外語多麼困難。所以,尊重孩子的好奇心,引導孩子發展是教育的第一要務。家長老師的言傳身教非常重要。我記得我們初中的地理歷史老師,上課只有兩根粉筆。講的內容,不僅超過了課本,而且生動活潑,學生都充滿了尊敬和好奇,不費勁的學完了兩門課。誰也沒有感到有任何壓力。

尊重孩子的好奇心,引導學生的興趣愛好,幫助學生規劃人生,家長和老師必須做。

對於孩子教育不可能放任自流。必要的懲戒和強制是需要。孩子從小就應該知道要遵守紀律,國有國法,家有家規。尤其是對少數熊孩子的教育更不可少,遺憾的是我們在這方面處理的一直不是很好。需要總結教訓不斷改進。

中國傳統教育的方法是師傅帶徒弟。孔子的學生最多也不過3000。鬼谷子的學生就幾個,但個個都是呱呱叫。

現在學校教育是大工業化的產物。批量化,標準化生產,整齊劃一。

兩種教育方法各有利弊,師傅帶徒弟的辦法是屬於精英教育,現在研究生還在用。大眾化教育無法採用師傅帶徒弟的辦法。一是沒有那麼多的教師,二是每個教師也沒有那麼廣泛的知識。所以現在學校教育的弊端改來改去都很難克服。

教育是最複雜的一門學科,人人都可以說幾句,真能成為教育家的也沒幾個,還都帶著各自的偏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