腫瘤患者營養不良,會降低生存率!

營養不良危害多

腫瘤患者營養不良,會降低生存率!

營養不良加重了癌症患者應激性潰瘍的風險,削弱了機體的抗感染能力,消瘦、嚴重營養不良的癌症患者更容易發生感染。

營養不良的患者胃腸道的吸收能力相對較差,術後傷口的癒合也會延遲。由於營養不良,全身重要器官的功能都會有所下降,接受化療患者的消化道反應更大,還更容易出現骨髓抑制等表現,而對於放療患者,營養不良更容易導致重度黏膜炎。

同時,這些問題或多或少還會給患者帶來一些心理問題,從而出現焦慮、抑鬱等表現。

叢明華表示:“癌症是所有慢病中發生營養不良比例最高的疾病。”

究其根本,代謝異常是營養不良發生的主要原因之一。腫瘤細胞會嚴重影響機體的代謝,其快速增殖造成的最重要的代謝異常是糖代謝異常。

因此,叢明華強調:“要少吃富含精製糖的食品。”但並不是說不能吃主食,精製糖快速升高血糖,腫瘤細胞快速吸收;而主食需要一定消化吸收過程,升高血糖會慢一些,避免了腫瘤細胞快速吸收。

除了腫瘤細胞導致的代謝異常影響人體營養的正常吸收,手術、化療、放療都會不同程度地造成機體的代謝損傷,會加重或誘發營養不良。心理社會因素、患者營養誤區等因素也是造成癌症患者營養不良的原因。

合理進食保營養

腫瘤患者營養不良,會降低生存率!

營養不良監測指標有哪些?第一,BMI(身體質量指數)小於18.5千克/米2。中國人正常的指數在18.5~23.9千克/米2,在疾病狀態下,BMI小於18.5千克/米2,便可認為是營養不良。第二,3個月內體重下降率大於5%。第三,白蛋白低於35克/升。第四,飲食量下降。

短期的飲食量下降並不會引起體重下降,但是持續下降,累積到一定程度,就會出現體重下降,營養不良。有時患者及家屬對飲食量下降並不敏感。

“患者及家屬降低了飲食預期,但實際上腫瘤患者的能量需求更高。”叢明華如是說。

營養攝入不足的患者體重逐漸下降,白細胞低,容易出現貧血。或者患者經過幾個週期的化療,身體明顯消瘦。叢明華稱其為“隱性攝入不足,慢性體重下降”。有些患者要接受較長週期的化療,很有可能因為嚴重的消瘦而無法進行進一步的化療。

臥床的患者每日營養的需要量一般為20~25千卡/(千克·天),能夠離床活動的患者每日營養需要量一般為25~35千卡/(千克·天),60千克的人一天大約需要1500~2100千卡。

叢明華說:“腫瘤患者的飲食模式是有規律的,凡是頓頓吃粥的患者每天的能量攝入一般在800~1000千卡。”而實際上患者每天至少需要1500千卡,如此算來,患者每天虧空500千卡的能量,只能分解身體的脂肪和肌肉,供應心、腦、肺、肝、腎等器官的正常運轉。

放化療飲食有“道”

腫瘤患者營養不良,會降低生存率!

化療期間,患者一般會有噁心、嘔吐等消化道反應。對於原本沒有體重下降、營養不良的患者而言,如果消化道反應2~3天,可以喝水、米湯、菜湯等,不必勉強患者進食,在化療週期結束後可以“吃回來”,只要保證一個週期內的體重穩定即可。

叢明華補充道,如果持續在7天以上,就要進行靜脈營養支持,需要輸入含有脂肪酸、氨基酸等的營養製劑。超過4天以上的消化道反應,患者的體重會下降。

因此,在消化道反應過後,要加強口服補充營養,,要補充超過正常量的營養。對於嚴重的情況,除了通過飲食調整,需要在整個化療期口服營養製劑補充,以增加能量的攝入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