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玄武門之變中,殺弟及侄兒,霸占弟媳楊氏,那麼楊氏心理上怎麼能承受這種巨變?

聖潔的藍海

很多人都從感情角度分析這一問題。卻忽視了,哪怕到上世紀中葉,婚姻基本都是包辦的。夫妻二人進了洞房,掀開蓋頭才第一次見面。就算是現代,兩人能不能成婚,也要考慮很多因素,愛情只是其中之一。

在古代,尤其是高層,婚姻更是兩個家庭的聯盟。

從東漢末到唐朝中期,一直是貴族門閥的天下。這些貴族自己有地、有人、有刀、有錢。時不時地幾個貴族一聯合就把皇帝給砍了。太子沒有大貴族的支持,以後皇位不穩,腦袋也不穩,而最支持他的家族當屬舅家跟妻家。所以,李建成也好,李世民也好,李元吉也好,必須跟豪門大族聯姻。

弘農楊氏願意壓寶在李元吉身上,所以就把楊氏嫁給他,長孫氏壓寶在李世民身上,所以把長孫皇后嫁給他。反正我是不信,李元吉是對楊氏一見鍾情才娶她的。

玄武門之變是場政變,絕不是李世民讓老爹退休,殺死了一兄一弟就了事的,涉及一大批的人。原來跟誰李世民的人,一大批地雞犬升天,原來跟著這哥倆的一片片的丟官下獄,甚至人頭落地。李世民十個未成年的侄子也在清洗之列。

但獲勝方並不會殺光所有人,因為有的沒必要,有的你惹不起。所以對有些人網開一面,對有些人還要拉攏,比如魏徵。

其中李元吉的妻家,弘農楊氏自東漢起就作高官,歷經魏,前趙,後趙,前秦,北魏,北齊,隋而不倒,可謂根深蒂固。李世民要向他們開刀,可得掂量掂量,一個搞不好,逼得他們狗急跳牆,夠自己喝一壺了。

古龍說過“我殺不了你,就交你這個朋友”。既然不敢惹你,我就拉攏你,你跟我兄弟結盟,以後也可以跟我結盟。為表示誠心,我不但不殺你女兒,還要再娶了她。


再嫁李世民,只不過換了個結盟對象而已,對楊妃來說並不是很了不起的事。不過,從正室降為側室,肯定心裡不爽。


待我施為地煞變

楊氏畢竟也是關隴貴族之後,出生高貴,見慣了大場面,也見多了這種權貴階層之間的你爭我奪,更何況是沒有什麼人情味的帝王家呢?如果說楊氏是被迫接受現實,不如說是順勢而為,那個年代裡,女人政治經濟地位低下,尤其在皇家生活,錦衣玉食之餘,保命是最要緊的。

玄武門之變後,李世民將李建成5個兒子和李元吉5個兒子,共10個侄兒全部誅殺。他即位後的第二年,李世民才把李建成和李元吉以親王禮節改葬,追封李建成為息王、李元吉為海陵郡王。到了貞觀16年,李世民又追封李建成為皇太子,李元吉為巢王。並把自己和李元吉老婆楊氏生的兒子曹王李明歸入李元吉後人,繼承李元吉的爵位,算是對兄弟有個交代了吧。

至於楊氏,李世民殺了她的丈夫和孩子,面對李世民的召喚,也無能為力,她身後有一個女兒以及一個楊氏家族,面對皇帝的命令誰敢不從,楊家很多人都在唐朝做官,她如果得罪了李世民,那整個家族也要遭殃,年幼的女兒也沒有活路了。

雖然李世民霸佔楊氏有點無恥,但除了長孫皇后外,楊氏也算是李世民用情比較深的女人了,長孫皇后死後,李世民一度想立楊氏為後,不過因為長孫無忌和魏徵等大臣反對也就作罷了,長孫家族怕長孫皇后生的兒子儲君之位不保,而李世民也需要長孫家族的支持。

論祖譜的話,隋唐皇帝都是鮮卑族後人,李世民有四分之三的鮮卑血統,包括楊氏也是鮮卑人。胡人相對中原地區的漢人開放的多,包括匈奴在內,父親死了,兒子可以繼承父親的所有小老婆,男人死了,他的兄弟可以娶他遺留下來的妻子,也許漢人會覺得匪夷所思,但是胡人生活環境惡劣,這種傳統也是最大限度保證相對弱勢的女人能有一個可靠的生存保障,保障族群的穩定。

從民族傳統上來說,楊氏跟了李世民,一方面迫不得已,另一方面也不會有太大的思想負擔。


雲中史記

楊氏能有什麼想法,只能逆來順受,甚至是表面情不願,但內心甘願。

按漢人的倫理道德觀,李唐皇室極其骯髒,(有“髒唐”之說)。焦點反映在,唐太宗李世民霸佔了弟媳——李元吉的老婆楊珪媚;唐高宗李治娶了後媽——李世民的老婆武則天;唐玄宗李隆基奪取了兒媳——李帽的老婆楊玉環。

其實,這在當時不算醜聞,李唐皇族有胡人血統,他們的祖先鮮卑人在草原上爭雄時,獲勝者就習慣於接管並佔有父親或兄弟的老婆。

李世民殺了弟弟李元吉,並殺了他所有的兒子,非常血腥,但這是竊權者為杜絕後患的慣用手法,失敗者被攤上了,這並非駭人聽聞。而殺死男丁,收留優待女眷,也是通行做法。

李世民娶了弟弟李元吉的王妃楊珪媚,符合鮮卑人風俗習慣,況且是真心真意過日子,難稱為野蠻獵色霸佔。

楊珪媚原本是長安舊隋世家的著名美人,有很高的品味追求,在上流社會的隨波逐流中,被醜陋邪惡的李元吉獵取,難說是一廂情願。而李世民身材魁梧,一表人才,對女性且穩重寬厚,善解人意。楊珪媚依附這座更堅實的靠山,投入他的懷抱,雖難為情,但會心甘願。

李世民後來給了楊珪媚極大的尊敬和榮譽,她會珍惜並心滿意足

楊珪媚給李世民生了兒子李明,被李世民封為曹王,李世民還追封了弟弟李元吉為巢王,並將李明過繼與李元吉名下,還允許將楊氏稱為巢王妃,這相當人性化,既給了李元吉一個交代,也給了楊珪媚極大心理安慰。

長孫皇后因病早逝後,李世民欲立楊珪媚為皇后,雖因長孫無忌和魏徵的反對未果,但可以看出,李世民與楊妃情投意合,楊珪媚早已走出了愧對前夫的心理陰影,沒有想象中的屈辱和愧疚,更不可能想不開而終日以淚洗面。


諶人

題主忽視了南北朝時期,

北朝三國,無論是北魏、北周、北齊,在貴族主流精神上都是以鮮卑文化為主導,雖然整體上它們看起來就是漢人政權。繼承北周的隋唐,自然也也沒有失去鮮卑文化的特點。

過漢人的生活,守護遊牧精神文明,這應當是我們在看南北朝和隋唐時期不能忽視的一點因素。

無力是匈奴、柔然,還是突厥,父死妻母、兄死妻嫂的原則一直是北方遊牧民族的特色。西漢和親的嫁給烏孫的細君公主在丈夫死後嫁給了孫子,解憂公主和王昭君都在丈夫死後嫁給了兒子。

在北魏、北周、北齊的北朝中,這個原則依然被使用:高歡兒子高澄,在高澄死後去高歡的柔然妻子;高澄死後,高洋同樣想娶高澄老婆,但被其母阻止了。


總的來說,妻母、妻嫂的風氣,在北朝中隨著時間而因為漢人思想的感化出現遞減趨勢,但並非完全消滅。

隋煬帝所謂的妻母、妻嫂,和李世民娶弟媳楊氏,本質上都是對草原婚姻法的尊重,雖然在漢人的禮法看來就是亂倫。在草原婚姻法來看,妻母、妻嫂才是讓母、嫂在殘酷的草原資源爭奪中生存下來的方式。沒有強大的家族、強大的男人的保護,孤弱的女人是無法獨立在草原生存的。因此,妻母、妻嫂是對母、嫂的尊重,保障其生活質量不下降,讓自己的弟弟、侄子更好的生存下去。當然所謂的妻母,並非生母,而是在和自己沒有血緣關係的在輩分上是父親妻子的女人。

題主的是從漢人禮法來看看待這個問題,或者是從從一而終的忠貞角度來看的。北宋以前的中國,忠貞這個詞只用在君臣之間,被要求的對象是臣子,而非女人。北宋之後,忠貞才成為對女人的要求。

最後,結論,李世民娶弟媳為妻,從漢人觀念來看,是都從一而終的忠貞要求的背叛,是女性的屈辱;但在草原婚姻法看來,娶弟媳為妻,是這個女人的榮耀,是這個男人的負責任行為。


歷史哨聲

這個問題史料記載的很少,又是屬於個人情感,怎麼走過這段心理歷程,大概只有楊妃自己知道。


但從她後來頗受李世民寵愛,而且差點封為皇后,並且育有一子中。我們似乎可以得出如下結論,楊氏當在這場變故中,沒有受到很大的傷害。就算有,也只是最初的驚慌失措。



為什麼如是說,有書君分析如下:


個人情感因素


楊氏和李元吉的婚姻,本就是世族聯姻。李元吉容貌奇醜,連生母都嫌棄。雖驍勇,但脾氣很壞,驕傲自大,沒有感恩之心,連救命恩人陳善意也不放過。


李元吉妻妾眾多,又常年征戰在外。陪伴家人的時間,實則少之又少,更不要說對楊氏有多少關愛。兩人之間的感情本就不屬於那種愛的死去活來的類型。


楊氏雖是李元吉正妻,但李元吉死時,楊氏才剛二十出頭,五個兒子大都不是楊氏所生。


故元吉之死,楊氏雖然難過,但不至於造成很大的傷害。及至後來成為李世民妃子後,李世民對她寵愛有加,又有了兩人的親生骨肉,心底的那一點創傷很快就可以抹平。


身份地位的提高


李元吉剛被殺時,想必楊氏是驚慌失措的。畢竟在那個年代,男人是一家之主。沒有了男人,女性的生活就沒有了依靠。但很快,楊氏成為了李世民的妃子。仍然衣食無憂,身份地位還得到了更大的提高。楊妃的心理上或許還有些小小的滿足。



人性本如此。若是後面的婚姻不如前面的,就會陷入痛苦之中。若是後面的婚姻,強於前面的,幸福感滿滿,又怎麼會有心理壓力呢?


家族因素


楊妃出身關隴世家,大概從小接受的婚戀觀,就是政治聯姻。


楊妃的婚姻背後,實質是整個的楊氏家族。楊妃是李元吉的王妃,元吉被殺,楊氏不但沒有被清算,反而變成了皇妃。對楊氏及整個家族來說,只有百利而無一害。


楊妃必定是得到了整個家族的全力支持,或許還可能是家族運作的結果。從李世民想立她為後來看,應該對她的家族也是相當關照的。為了家族的榮耀,那麼這一點傷害,對楊妃來說就不足為道了。


社會文化因素


隋唐初期,剛結束了南北朝分裂,實際上也是一次民族大融合。很多少數民族的文化融入漢族文化。故唐朝是一個思想空前開放的朝代。



再說唐太宗的祖母就是鮮卑族人。


鮮卑族的文化,爭鬥本就是男人的事,不殃及女性。兄弟的老婆,在兄弟死了以後要由兄弟來接收,這反而是一種責任,一種擔當。


楊氏雖說是嫁給了殺夫仇人。但前朝這種事情多了去。如漢文帝之母薄姬,魏文帝之妻甄氏,也都是嫁給了殺夫仇人。這在古代封建社會,它就不叫個事。


那個年代的女子根本無法把控自己的命運,也很少有自我意識的覺醒,無非就是嫁雞隨雞,嫁狗隨狗。


所以說楊妃根本就沒有必要,也不會揹負巨大的心理負擔。


玄武門之變,李世民殺弟及侄兒,霸佔弟媳,被後人詬病。權利的鬥爭都是伴隨著流血犧牲的,但這並不妨礙他成為一位偉大的君主。他在位的幾十年,國家富強,百姓安居樂業,疆土遼闊。看歷史只能看大方向,看人,尤其是領袖人物,更是隻能看大方向。


同時,也可以看出,在封建制度統治下的女性,社會地位十分低下。她們根本沒有獨立的人格,即使是貴族小姐,也難逃厄運。


我們有幸生活在這個民主、開放,男女平等的新時代,當加倍珍惜當下的生活。



有書共讀

李世民“霸佔”齊王妃楊氏後,一度為之著迷,長孫皇后死後,還想立她為後,長孫家族慌了,魏徵也慌了,趕緊來勸諫:陛下應該是堯舜,可不能學那晉文公,娶一個臭脾氣的二婚頭懷嬴啊。弟弟的女人嘛,樂呵樂呵也就是了,封皇后很有點過分呶,李世民這才悻悻作罷。

魏徵是瞎說,齊王妃楊氏雖然不一定似野史中剛烈,但脾氣
一定不會太臭,李世民有三位楊妃,小楊妃(趙王李福之母)、大楊妃(隋煬帝之女、吳王李恪、蜀王李愔之母),還有一位就是被自己殺死的弟弟李元吉的齊王妃楊氏,她沒有跟著李元吉赴死,而是順從的嫁給了李世民,後來還為他生下了曹王李明。

可能是因為當年殺死了十個侄兒(李建成、李元吉各半),李二內心有愧,再加上穩定了局勢,需要做做樣子,先是追封李元吉為海陵郡王,諡號曰剌,後來又追封為巢王,所以齊王妃楊氏又被稱為巢剌王妃

據說李世民心理上無法承受這種鉅變,晚上做噩夢,不敢睡覺,只好安排讓尉遲恭與秦瓊給自己把門,後來哥兒倆成了民間的門神。

李世民為了擺脫心理上無法承受的這種鉅變,還霸佔了巢剌王妃楊氏,殺了人家的老公和兒子,還要睡到人家炕頭上,讓人家來撫慰自己的靈魂與身體。

看來李世民被撫慰的不錯,他還給了大唐一個貞觀之治。

至於楊氏心理上如何能承受住這種鉅變,自然也缺乏正史記錄,但通過之後差一點被冊立為皇后,至少證明她的撫慰工作還是有一定獨到心法與手法的。

無論是對子民的統治還是對女人的統治,“父終子及”、“兄終弟及”原本也屬少數民族傳統習俗,王昭君也按照胡俗做了父子兩代的閼氏,隋朝的義成公主更是嫁給足足四代單于,隋唐皇家鮮卑血統濃重,女人對這檔子事兒也習以為常,僅就齊王妃楊氏來說,她又何嘗擁有其它選擇?


歷來現實

其實在歷史中,玄武門事變並不是因為太子李建成和李元吉要殺李世民才爆發的,而是因為李建成想動李世民的兵權和手下,想架空李世民,所以李世民在手下們的鼓動下,才出現玄武門事件的。

在這場事變中,李世民架空了自己的父親,殺死了自己的哥哥、弟弟以及自己的所有侄子們,只留下了自己兄弟的妻子以及女兒們。

而作為當時齊王李元吉妻子的楊氏,因為早已受到李世民喜愛的原因,所以被李世民納入了後宮之中,受到了李世民的極度寵愛。




楊氏高貴的家族出身使她不會拒絕李世民

楊氏出身於弘農楊氏,家族是隋唐南北朝時期非常有影響力的大家族,是影響著那個時代的利益群體關隴貴族的一份子。

南北朝的西魏、北周,隋朝、唐朝都是在這些關隴貴族們的幫助下建立的,而隋朝開國皇帝的楊堅、唐朝開國皇帝的李淵就是關隴貴族的一份子。

在李淵家族還沒有發跡之前,他們就通過和各大關隴貴族的聯姻,以增強自己的影響,其中李世民的正牌妻子長孫皇后、李元吉的妻子楊氏都是出身於這些有巨大影響力的貴族。

可以說楊氏自出生起,就是見過真正大世面的人,在這樣的大家族中長大成人,受到的教育自然就有些非同凡響了,很多時候她在乎的更多的還是利益,最後才是自己個人的感情。

雖然說她自己的家族勢力很強,但終究是比不上已經準備把握國家大權的李世民的。

她知道如果自己拒絕李世民的話,到時候所能影響的就不是自己個人了,到時候影響到的就將會是自己身後的整個家族,所以為了自己的家族利益,楊氏無論如何都必須得接受李世民。

被鮮卑人感情文化影響的楊氏沒有理由拒絕李世民

最後如果說到當時的文化,楊氏也是不太可能會拒絕李世民的。

楊氏的家族和李世民的家族都是在鮮卑人佔據主要地位的北朝中佔據著重要地位的貴族,雖然他們在名義上是漢人無疑,但是各種血統以及文化卻早已受到了鮮卑人的影響,就連感情觀念也受到了鮮卑人的影響。

在一般古代的草原文化中,一個女人的丈夫死後,她是可以選擇嫁給自己丈夫親屬的,無論是丈夫的兒子還是兄弟,只要不是自己的親生兒子,在他們的文化氛圍中都算是正常的。


在那個時代的感情文化中,忠節烈女根本就不是主流價值觀,楊氏自然不可能會為了和李元吉之間的感情誓死拒絕李世民。

鮮卑人的感情文化在南北朝以及隋唐時期的影響非常深遠,在唐朝開國後,也對唐朝皇室的風氣造成了很大影響。

就比如武則天在名義上算得上是李世民的妾,但最後竟然成為了李世民兒子李治的皇后,更是成為了中國有史以來第一位女皇帝,這在其他不同文化風氣的朝代中是不太可能的出現。

還有唐玄宗李隆基霸佔自己兒子李瑁的妻子楊玉環的事情,其實從唐朝的皇室史來看,我們就可以看出那個時代的風氣和我們歷史中其他許多朝代的風氣是很不相同的。

所以從這方面來看,楊氏是沒有理由和動機會拒絕李世民的,而且我們從楊氏和李世民後面的接觸中可以看出,他們的相處還是很和睦的。

李世民和楊氏感情的和睦

在長孫皇后死後,李世民甚至想冊封楊氏為皇后,不過在魏徵的勸諫下,才打消了這個念頭。


如果不是李世民對楊氏寵愛之深切,又怎麼可能會想冊封楊氏為皇后呢?而在李世民對楊氏寵愛的過程中,楊氏也必定給李世民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大家試想李世民有著三宮六院許多妃子,作為一國之主他是有著自己威嚴的,如果楊氏在進宮之後經常因為李元吉的死亡而對李世民使臉色的話,又怎麼可能會受到李世民的寵愛呢?


所以說楊氏之所以能承受得住這麼巨大的人生波動,最主要還是因為出身以及文化影響的原因,正因為這些原因的影響,在她的丈夫去世後,她可能會傷心,但卻並不會選擇掛死在一棵樹上,不過李世民的一些作法雖然不是很受我們傳統道德觀的認可,但在那個年代來說,卻是很正常的,而李世民本人也知恥而後勇,在殺死了自己的兄弟之後,兢兢業業地支撐起了唐帝國,最終為唐帝國的繁榮強盛立下了不世根基。


孤客生

在古代,貴女們的婚姻只是貴族之間鞏固關係的工具,貴女們並沒有多少選擇權。

在古代,貴族家的貴女們從出生之後就要領到一個終極任務,這個任務將貫穿她的一生,那就是被家族用來與有需求的勢力聯姻,鞏固雙方之間的關係。這種現象從有人類文字記載開始出現,直到今天也沒有消失,而且這種現象不分種族、地域,不分中國、外國。

而具體到李世民的弟媳楊氏,也同樣沒有逃脫掉自己的命運,她在成年之後嫁給李元吉就是一種貴族世家之間的聯姻活動,因為在當時李元吉的父親為了鞏固自身勢力的需要,向當時的楊氏門閥求親以籠絡楊氏門閥。

而楊氏門閥是是當時一股非常強大的勢力,楊氏的祖輩是隋文帝楊堅的侄子,是皇室後裔,如果李淵籠絡住了這股勢力,就等於籠絡住了隋朝降臣們的人心,所以李淵讓自己的三兒子娶了楊氏為妻,就拉到了一股龐大的勢力為自己所用,這筆買賣還是很划算的。

李世民將楊氏納入後宮,主要還是為了鞏固皇權的需要。

等到玄武門之變後,李世民幹掉兄弟繼承皇位,他也遇到了這個問題,那就是如何去拉攏楊氏門閥的勢力,後來李世民在考慮之後,最終還是將弟媳楊氏納入後宮,很顯然也是出於一定的政治考量的原因。

因為李世民所屬的勢力屬於關隴門閥勢力派系,而楊氏門閥也同屬於這個勢力派系,所以收攏楊氏門閥對於穩定這個派系,鞏固自己的政權是有非常大的幫助的。

楊氏很清楚自己家族的未來在那裡,絕不敢自作主張疏遠李世民。

那麼對於楊氏來說,她為什麼不反抗或者作出其他舉動呢?這主要也是因為楊氏很明顯知道自己被嫁進李家是處於什麼原因。所以她在嫁給李元吉之後,與李元吉夫婦恩愛,就是為了鞏固這一政治聯姻的穩定性。

同樣她被李世民納入後宮之後,這個聯姻的任務不僅沒有放鬆,反而變得更加緊要了,這個時候的楊氏已經沒得選擇,要麼接受李世民的“寵幸”繼續完成自己的角色任務,要麼被李世民拋棄,身後的家族因為

自己而遭受磨難,甚至被憤怒下的李世民下令斬草除根,斬盡殺絕。

所以哪怕楊氏對李世民斬殺自己的丈夫、兒子,霸佔自己感到不滿,也不能公開表露出來,反而還要積極的與李世民搞好關係,爭奪他的寵幸。因為她知道自己的身後事關幾百幾千楊氏門閥成員的性命和未來,所以再憤怒也只能藏在心裡,不能表露出來。


落下m

玄武門政變之前,李建成和李元吉合謀架空李世民,當李世民感受到巨大的危險時,選擇在玄武門伏擊李建成和李元吉。一場幾十人的流血政變,改變了大唐的歷史走向。



在政變中殺掉了李元吉之後,李世民隨即派人斬殺了李元吉的5個兒子,並且把李元吉的王妃楊氏接到了宮中,從此成為了李世民後宮中的一員。我們現代人可能覺得楊氏心裡上極為痛苦,但是這件事情恰恰相反,楊氏應該是非常感激李世民的。



李世民對楊氏非常寵愛

李元吉死後,諸子被殺,楊氏被帶到了皇宮之中,命運面臨不測,很可能被充入掖庭為奴,甚至有著被殺的可能。

但是李世民對楊氏非常寵愛,在公元634年生下了李世民的第十三子李福,還有幼子李明。更有在長孫皇后去世之後,李世民想要把楊氏立為皇后的想法,但是受到了魏徵的強烈的反對,所以才被迫放棄了這一舉動,

由此可見李世民對楊氏的寵愛已經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楊氏更不可能會對李世民有任何敵意,反而應該是非常感激。



政治聯姻

這裡的政治聯姻指的是李世民和李元吉都是如此。楊氏是李元吉的原配妻子,但是兩人的婚姻也是政治聯姻。楊氏出身無弘農楊氏,是名門大族,嫁給李元吉就是為了保證弘農楊氏的興旺。

當李元吉被殺之後,楊氏被李世民納入後宮,這樣一來楊氏身後的大族會更加高興,本來只是押寶了一個王爺,如今卻變成了和皇帝聯姻。所以在世族大家的時代,整個家族都會因為楊氏的進宮感到高興,楊氏一介女子既被皇帝寵愛,又能給家族帶來巨大利益,又有什麼可悲哀的。



當時的社會如此

大唐的整個社會仇恨都不是很深。

唐高宗李治的奶媽是大唐的滑州總管杜才幹的老婆盧氏,後不知因何事被誅殺,這時的盧氏被充入宮中為奴,成為了李治的奶媽,此時的盧氏報仇機會一抓一大把,但是其根本就沒有這種想法。

還有上官婉兒和唐肅宗的吳皇后,都是因為父親犯罪被殺,女兒被充入宮中為奴,想動手有著很多機會,但是從來都沒有過報仇的心思。



楊氏當時應該是從心理上非常接受李世民的,而且也應該會非常感激李世民對他的寵愛,根本不會有什麼報仇的想法。


我是越關

帝王之家的婚配嫁娶豈能跟尋常百姓家相比,男女感情是次要的,家族與國家利益才是首選!另外寡婦再嫁,娶後母寡嫂弟妹對於有鮮卑血統的李唐皇族來說,都是天經地義的事。


楊氏出生於關隴武將集團,貴族出生的她雖不是公主但也有公主的認識與義務。李元吉已經死了,李世民已經成了唐帝國的最高統治者,委身李世民不僅自己富貴榮華可得,家族也可以得到發展壯大!再嫁給李世民,不僅生命得以存活,還可以不用守寡,這是一件划算的事。與其說李世民霸佔了弟媳楊氏,不如說是兩人利益交換:楊氏用如花美貌換的楊家富貴;李世民則得一個青春佳麗,且取得了楊家的支持!

玄武門之變是李世民與李建成的權力之爭,李元吉只是站錯了隊,幫助大哥對付二哥,結果被一箭射死了。李世民殺了李建成及李元吉的所有兒子,他們的妻女按說應當一體按謀逆罪斬首,但是李世民放過了她們。一是女眷對皇權沒有威脅且有大大的用處;二是宣揚自己的仁德!

楊氏儘管是李元吉的妻子,且生有子女,兒子被殺,但是她還是有地位與美貌!跟李世民的結合是她重新獲得富貴的捷徑,所以對楊氏來說接納李世民是容易的。秦穆公的女兒嫁晉國叔侄兩君,王昭君嫁匈奴祖孫三代,文成公主也家吐蕃兩王,所以楊氏再嫁李世民何難之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