鬥志不足、固步自封、核心斷檔,德國走下神壇早已註定

縱觀2002年以來的五支世界冠軍,缺乏足夠的戰鬥慾望是共同的致命弱點,贏得世界盃後開始鬆懈,不願意再付出更多,面對熱身賽友誼賽時不夠認真,甚至是吊兒郎當。以這支德國為例,自2017年10月戰平英格蘭以來,德國隊六場熱身賽僅是擊敗了沙特,其餘五場兩負三平,平時心態鬆弛,不緊不慢,到了世界盃賽場上卻想立即恢復到巔峰狀態,怎麼可能?

2014年的西班牙也是如此,自從拿到了2010年世界盃冠軍後就一直在走下坡路,拿到世界冠軍沒幾個月,就先後1比4輸給阿根廷、0比4輸給葡萄牙,2012年勉強拿到歐洲盃冠軍,但已是積重難返,聯合會杯決賽0比3慘敗於巴西,到了南非世界盃上來就是兩連敗小組出局。再往前數,2010年衛冕冠軍意大利開賽前三場熱身賽平喀麥隆與瑞士,輸給墨西哥,到了正賽連新西蘭都拿不下也就一點都不奇怪了。

斗志不足、固步自封、核心断档,德国走下神坛早已注定

胡梅爾斯說:“我們已經很久沒有踢過好球了,上一次還是在去年秋天。”德拉克斯勒說即便在訓練場上,球隊的表現也很糟糕,“我們失去了能量,我也不知道為什麼會這樣,與2014年相比,我們的激情與火花已經不復存在了。”

這樣的表態是如此熟悉。2014年西班牙小組賽出局後,哈維承認球隊失去了動力,不再像2010年世界盃上那樣團結一致,“我們對待比賽不夠嚴肅,缺乏秩序,幾乎沒有辦法獲得激勵。”2006年巴西被法國淘汰,亨利接應齊達內開出的任意球破門時,本應該盯防他的卡洛斯居然在繫鞋帶,就連亨利自己都覺得不可思議:“後來我看了錄像,這真是難以置信。”

固步自封 不敢嚐鮮

當球隊拿下世界盃冠軍,一個問題就會隨之出現,是大膽求變,還是保持穩定?這裡並非單純指球隊陣容——2014年世界盃上西班牙老將太多,但本屆世界盃上德國隊並不缺乏新鮮血液,而是指技戰術打法。2014年世界盃上,勒夫的德國隊用不遜於西班牙和巴西的傳控足球拿到冠軍,四年後這一思路卻撞得頭破血流。

這的確是個艱難的選擇,在經歷了一屆不成功的大賽後,做出改變是很容易的,但在拿到冠軍後就難了,啟用新的戰術意味著推倒重來,已經磨合成型的球隊需要被打亂,選人的思路也會發生巨大變化,此外還要考慮到對各級青年隊的影響。

斗志不足、固步自封、核心断档,德国走下神坛早已注定

去年聯合會杯上,德國隊憑藉犀利流暢的反擊足球拿到冠軍,不少人質疑勒夫為何一年後又要重新踢傳控。問題在於,去年參加聯合會杯的是德國二隊,勒夫可以隨心所欲地改造,但回到一隊,如何在短短一年時間內說服厄齊爾、穆勒、赫迪拉這些習慣了踢傳控的球員改變踢法?

聯合會杯決賽上德國1比0擊敗智利,當時首發的11名球員裡只有基米希與維爾納是世界盃主力,而且那場比賽球隊僅拿到了39%的控球率,射門次數以8比20大幅落後,如果勒夫真讓一隊也這麼踢,成功衛冕自然沒話說,但如果沒能衛冕,又每場比賽都被對方壓制,可想而知會發生什麼。

從某種角度來說,這也是一種慣性,跑得越快,變道越危險。2014年的西班牙何嘗不知道繼續這麼踢有危險,但哈維和伊涅斯塔尚在,怎麼可能在連拿三屆大賽冠軍的背景下改弦易轍?2010年意大利請回裡皮也是無奈之舉——多納多尼的改革失敗,只能重回老路。

新人匱乏 核心斷檔

僅就數量來說,德國隊並不缺乏新鮮血液,近幾個賽季德甲聯賽新人不斷湧現,去年夏天二線隊都能拿到聯合會杯就是最好例子。但數量是一回事,質量又是另一回事,上屆世界盃結束後,拉姆、克洛澤與默特薩克退出,四年過去,勒夫仍未找到前兩者的接班人,基米希與維爾納潛力出眾,但現在還算不上頂級球星,中場施魏因斯泰格留下的空缺同樣無人能補。

在另一方面,相比四年前,赫迪拉、厄齊爾、穆勒等核心球員狀態明顯下滑,勒夫同樣沒有太好的備選方案,畢竟羅伊斯只有一個。就更別說格策、許爾勒這樣特點鮮明的替補了,三場小組賽下來,勒夫能換的人只有戈麥斯與布蘭特。

斗志不足、固步自封、核心断档,德国走下神坛早已注定

這同樣是個慣性的問題。德國沒有出現高質量的新人嗎?有,比如上賽季英超最佳新人薩內。但勒夫卻將薩內排除在了23人大名單之外!

從主教練的角度考慮也可以理解,薩內在俱樂部表現雖然出色,但他僅代表德國隊踢了12場,去年夏天選擇動鼻子手術沒參加聯合會杯,如果選他而不選為去年奪冠做了貢獻的布蘭特和格雷茨卡,更衣室會怎麼想?

2014年的西班牙也是如此。當時所有人都知道卡西利亞斯的狀態是個隱患,但在這位三冠功臣尚未出現重大失誤的情況下,博斯克沒有理由用德赫亞取代他,而一旦失誤出現,就已不可挽回。而在2002年,皮雷與齊達內的相繼受傷固然是意外,但這兩位球員長期佔據核心位置,勒梅爾不可能給同位置的年輕球員更多機會也是不可忽視的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