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水青山」石油“花”上建起了“林海公園”

「绿水青山」石油“花”上建起了“林海公园”

「绿水青山」石油“花”上建起了“林海公园”

石油“花”上建起了“林海公園”

「绿水青山」石油“花”上建起了“林海公园”

這是一篇刊登在人民網上的文章……

「绿水青山」石油“花”上建起了“林海公园”

圖片截取自人民網

「绿水青山」石油“花”上建起了“林海公园”

“小王你看,這是我在林海公園外面拍的遠景。”

“曹姐,這一大片樹林長得太好了,裡面肯定特別涼快。”

“那可不,還沒走近呢,那涼風就撲面而來了。”

6月20日,端午假期剛過不久,家住新疆克拉瑪依市南泉小區的曹靜正拿著手機,和同事分享假期裡在克拉瑪依市區周邊林海公園遊玩時的照片。

「绿水青山」石油“花”上建起了“林海公园”

原料林基地鳥瞰圖

種樹是幾十年的渴盼

其實在20年前,照片裡的地方還是一片荒蕪人煙的戈壁。上無飛鳥,下無走獸,黃沙漫天,不見絲毫綠色。

“那時候的克拉瑪依地被非常貧乏,戈壁荒漠上除了白茫茫的鹽鹼就是偶爾點綴著零星的梭梭柴。”新疆油田造林減排作業區普林生態科技園負責人李冬民說。

自1958年建市以來,位於祖國西北邊陲的克拉瑪依,在許多人的眼裡除了石油井架,就意味著戈壁和荒漠,像《克拉瑪依之歌》裡唱的那樣:茫茫的戈壁像無邊的火海......沒有草沒有水連鳥兒也不飛.......沒有歌聲沒有鮮花沒有人跡......

那時新疆油田的石油人不僅是為祖國找石油,更是克拉瑪依的建設者。面對惡劣的環境、脆弱的生態,他們在為祖國奉獻能源的同時,毅然決然承擔起植樹造林,改善當地生態環境的重任。

但由於克拉瑪依降水量少,城市附近又沒有水源,許多剛種下的樹苗,尚未來得及紮根土地,就被肆虐的風沙吹倒,或者枯死。“家門口的樹苗年年種,年年死,每年能活下來那麼一兩棵就很不錯了。”李冬民回憶。

因為沒有水,幾代人的努力都換不來一片綠洲。

直到2000年8月18日克拉瑪依河引水工程的竣工通水,克拉瑪依才有了水。石油人40多年來對建設“戈壁綠洲”的希望才真正有了盼頭。

「绿水青山」石油“花”上建起了“林海公园”

林間套種

“擼起袖子加油幹”

2001年,在國家政策扶持和自治區林業廳的大力支持下,“三北”防護林四期、荒山荒地造林和重點公益林保護等項目陸續啟動,處在資源型城市轉型期的克拉瑪依決定實施造林綠化基地建設。

當年1月15號,43個突擊隊、300多臺大型設備在茫茫戈壁開始了平地會戰。

新疆油田綠委辦高級農藝師陳新是當年第一批參加造林綠化基地建設的突擊隊員。從最開始的規劃、種樹,到後來的維護、壯大都有他一路走來的痕跡。17年後的今天,他依舊堅守在這片土地上。

提起建設之初的辛苦,陳新依然記憶猶新。儘管環境艱苦,可也許是大家太渴望見到一絲綠色了,就算沒路、沒水、沒電,突擊隊員們仍舊熱情高漲,加班加點抓緊建設,實現了當年平地、當年種植、當年成林的奇蹟。

可植樹造林終究不是一件一蹴而就的事情。

“當初,我們為了儘快成林,只選了速生楊這一個樹種,並進行了大面積覆蓋性種植。”陳新邊回憶邊說,“但由於沒有經驗,又急於求成,造成了種植密度太高,3、4年過去了,林子中間的樹長不起來,建設效果不好,維護費用卻逐漸增高。”

面對資金的困難,新疆油田公司毫不猶豫伸出了援手,並想方設法提供人力物力技術的支持。

可是就在大家以為已經走出困境的時候,2009年一場病蟲災害,讓本已經初步成林的速生楊一夜之間遭受了幾乎毀滅性的打擊

“難受、心疼......精心呵護了8年的樹,就和自己的孩子一樣。眼見著就要長大長成了,可幾個小蟲子讓我們的心血忽然全沒了。”說起那場病蟲害,陳新的眼眶還會有些溼潤。

但難受歸難受,問題總還是要解決的。看著劈開後幾乎千瘡百孔的樹幹,陳新整夜整夜地睡不著覺,思索著問題所在以及解決方案。

樹林也要轉型升級

考察調研、請教專家、科學論證......在經歷過多種綜合考量後,上級管理部門終於拍板決定要給樹林轉型升級。逐步增加種植了榆樹、白蠟等37種樹種,由單一的人工純林向混交生態林轉變,提高了樹林綠地對病蟲害的防禦能力。

轉型後,2010年的病蟲害防治效果就達到了滅殺率75%以上,我們還根據林地的實際情況,進行天敵人工投放和飛機防治。目前為止已經達到了一個平衡,危害也控制在了可控範圍內。”新疆油田造林減排作業區森防站站長牛春林介紹說。

現代化的防控手段有效地減少了病蟲害,也提速了林海公園的林區建設。在自治區持續加大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工作力度的大環境下,克拉瑪依荒漠植被保護規模不斷擴大,這條東西綿延27公里、寬700米,擁有10萬畝林地的造林減排基地(林海公園)成為了克拉瑪依市與準噶爾盆地戈壁沙漠之間的綠色屏障,有效遏制了土地沙化的進度,氣候條件也得到了明顯改善。

據克拉瑪依氣象臺統計,近五年,克拉瑪依市年降水量多次達到了200毫米,大風近十年大於十級的日數只有1次,整體氣候變化趨好,更有利於人類居住

「绿水青山」石油“花”上建起了“林海公园”

石西油田鳥瞰圖

沙漠“盛放”荷塘月色

除了克拉瑪依市周邊的戈壁建起了“林海公園”,新疆油田公司還讓生態環保工作緊跟油氣勘探開發的腳步,延伸至了中國第二大沙漠古爾班通古特沙漠腹地的石西、陸梁、克拉美麗等油氣田。

其中,石西油田的沙漠綠化被稱為“沙漠明珠”,而最負盛名的景色,就是員工們依靠自己的雙手,在沙漠中建起了一片荷花塘。

「绿水青山」石油“花”上建起了“林海公园”

石西油田作業區荷花池

“許多人來我們這裡之前總以為能見到‘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景色。可當他們來到這裡,才會發現石西油田周邊沙漠的防風固沙做的非常好,茫茫綠植幾乎覆蓋了目所能及的沙丘。”石西油田作業區黨委書記丁亮說,“我們在搞好周邊防風固沙的同時,也號召員工參與到改善沙漠生態環境中來。”

20年的時間,石西油田的員工隊伍由最初的100人變為了如今的700人,而在員工們的努力下,石西油田的綠化面積也逐漸增加,苗木成活率由原來的40%提高到了90%。

據科學測算,石西油田防護林建成以後,防護林內的風速對比防護林外最多可以減少75%,颳風時空氣含沙量可以減少90%,夏季防護林內地表溫度要比防護林外平均低8℃-15℃,在員工生活環境不斷優化的同時,沙漠生態環境也得到了極大改善。

如今的石西油田,4月李花灼灼,5月鶯飛草長,6月刺玫盛放,7月荷塘飄香......每一份獨特的景色,都成就了古爾班通古特沙漠裡那顆最璀璨的明珠,而作為造就這些奇蹟的新疆油田石油人,也將繼續十年如一日紮根這片土地,為準噶爾盆地生態環保工作作出新的貢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