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一年稅收僅為宋朝的1

用戶6432147873794

根據《明史》《宛署雜談》等典籍中記載,可以看出明朝的稅收並不繁重。

明朝的商稅原先是30取1,也就是3.3%。後來明朝皇帝與大臣考慮減輕國用以減少百姓負擔,萬曆時降到了1.5%。小生意、小商小販、年營業額在40兩白銀也就是在營業額少於26432元以下的免稅。農業稅在洪武初年,原先有三至四鬥,後來民田稅收減為每畝一斗米,約合18.9斤,官田為一至-三鬥多一點。

為什麼明朝的老百姓稅收少,這跟明政府機構精減有一定關係,但發生戰爭時費用較大,崇禎時期,為求一點兵費,皇帝幾乎四處求告。但也有觀點分析認為,明代之所以低農業稅和商業稅更低的原因,其實是文官集團和士大夫階層中的工商業利益代言人,從自己所在的集團利益出發,在政府內部推行低稅政策,抵制一切試圖增加稅收的尤其是商業稅收的行為。據說,農業稅是可以商量的,增加一點甚至在特殊時期增加的比較多,還屬於文官集團勉強可以接受的,但商業稅就不同了。

有學術界研究資料顯示,萬曆年間最好收成時,全國財政一年有200萬兩白銀,還是張居正改革搞來的,當時總人口約6000萬,人均年負擔稅支0.033兩白銀,約合人民幣22元。張居正於萬曆九年(1581年)在全國內推行“一條鞭法”,通過賦役合併、折銀徵稅、以銀代役、稅分兩處、官收官解等手段,簡化徵稅科目,降低損耗,避免勞逸不均,方便了國家財政體系運行,防止了官員貪汙加派。

不僅如此,明朝稅收低還有一個原因是,明政府規定親蕃受封田地,載於金冊,免繳全部稅糧,免於差役,導致大量佔有土地、田產等資源的王公貴族、官僚階級遊離於稅收體系之外。到了明後期,免稅的土地面積越來越大,公元1502年,全國可耕土地面積8357485公頃,實際繳納田賦土地只有4228058公頃,僅佔一半。

為了保證稅收不縮水,明政府也實行了一系列稅收政策,開始加派田賦。萬曆四十六年(1618年),朝廷對每畝加徵田賦3釐5毫,後來又追加了3釐5毫,再過兩年又增加了2釐,稱之為遼餉。後來又增加剿餉、練餉,三餉之外還開徵了礦榷稅,引發了嚴重的社會危機。


史說新傳

古代的稅收,是一個很複雜的系統,很難用一言以概之。不過農耕社會的財政收入,可以用主要指標,比如糧食、絹帛和白銀作參考,宋朝的這幾項指標其實都不如明朝。

宋朝1.6億歲入的理解誤區

關於宋朝1.6億的歲入,很多人都以為是1.6億兩白銀。其實,宋朝的稅收,並不是單純貨幣收入,而是貨幣和實物的總收入

。也就是說北宋所謂的歲入1.6億,並不是收了1.6億兩白銀或者1.6億貫銅錢。

至於收了些什麼東西,看錶說話:


這是北宋至道三年的總歲入,右下角是當年的稅收合計,數字是八千萬左右。

請注意列表中左上角的“錢”(就是白銀和銅錢的稅收)。看清楚了,是465萬!

明朝張居正改革之後,國庫收入雖然只有一千多萬兩,但這一千多萬都是真金白銀。清朝光緒年間的八千萬收入,也都是八千萬兩真金白銀。能取得這個數字,還是因為美洲的白銀大量流入中國造成的。宋朝三百年的合計,白銀都沒有1.6億兩,怎麼可能歲入1.6億兩呢?

宋朝的稅收只是看起來很嚇人!實際上最值錢的三項收入:谷、錢、布絹綢加起來,連四千萬都沒有,巔峰時期也不到七千萬。所謂的歲入1.6億,要看這1.6億裡面都包括了什麼東西。

比如說“芻茭”(前面列表中用藍色的線框出來的),國庫一年收了三千萬捆。知道芻茭是什麼東西嗎?


其實就是牲口吃的飼料。這個玩意,城裡的孩子沒見過,農村的孩子應該都知道。就是鄉下堆得老高的草料。那玩意值錢嗎???宋朝一年收三千萬捆。不懂宋朝稅收統計的人,還以為是三千萬兩銀子呢!

(這就是宋朝國庫歲入三千萬的芻茭……)

宋朝與明朝的對比

如果按照宋朝的這種貨幣和實物,混合統計稅收的方法,明朝的數字比宋朝更高。

大明弘治八年(公元1495年)歲入:

稅糧:2775萬石;布帛、絹:132萬疋;綿、棉花:278萬斤;草料,就是宋朝的芻茭:3984萬束;水銀:229萬斤;鹽課:204萬引;戶口鈔:8842萬貫;雜課鈔:7392萬貫

其它的雜類不統計,就統計上面列出來的實物和寶鈔稅收就有2.25億!如果把寶鈔的統計扣掉,也還有7500萬的稅收(按照宋朝的稅收統計口徑)。

並且還有兩點要指出來:

宋朝的糧食統計單位,也就是“石”的容積比明朝的要小。

宋朝一石糧食,只有明朝一石糧食的三分之二。那麼宋朝的歲入3000萬石,在明朝就只有2000萬石左右。

宋朝絲線和綿是按兩記錄的,而明朝是按斤記錄的。比如北宋至道三年,歲入棉花517萬兩;明朝弘治八年棉花歲入278萬斤。把斤化為了兩,1斤16兩。明朝僅棉花一項就有三千多萬兩,是宋朝的六倍。

這樣看,明朝和宋朝的差距很大嗎?其實也沒有多少差距。宋朝確實富,但明朝也不窮。之所以出現宋朝的稅收是明朝八倍的怪論,完全是因為不懂宋、明兩朝稅收統計口徑造成的。



說到這裡插一句。

很多人說宋朝與遼國的澶淵之盟,每年賠的那點歲幣並不多。宋朝每年一億的稅收,每年才賠三十萬,零頭的零頭,不值一提。

大錯特錯啦!

說這種話的人,這就是我上面說的,把每年歲入,收的三千萬捆牲口飼料,誤以為是白銀了的偽宋粉。



北宋真宗年間的絹帛年入也就一百萬匹,其中有二十萬匹要送給遼國,相當於八分之一!這還不夠多嗎?

而且,西夏還笑著說,我還有份呢!每年十五萬匹絹,七萬兩銀子。

契丹人跟西夏人又不傻!宋朝歲入的那些不值錢的銅錢、木炭、柴火、草料,人家根本就不要,就要最值錢的白銀和絹帛。宋朝的歲幣負擔,尤其是白銀負擔,其實是很重的。

明朝與清朝的對比

清朝確實比明朝有錢,這是沒疑義的。因為清朝自雍正以後,改變了明朝以及明朝以前歷代王朝的一個弊政。

明朝之前存在一個弊政,有三類人是不用向朝廷繳稅的:

(1)在職官員;

(2)退休官員;

(3)有功名的人(秀才、舉人)。

這樣一來,地方上的財主就跟官員和有功名的人相互勾結,大肆兼併小農民的土地,並把自己的土地寄存在官員和有功名的人的名下。憑藉官員免稅的特權,不向朝廷繳納稅賦。

稅賦的壓力,就全部轉嫁到中小自耕農的身上了。明末流民遍地,與朝廷財源枯竭,不得不加大征斂力度有關係。因為朝廷的徵稅再怎麼厲害,官紳是免納稅的,與他們無關。受苦的是老百姓。



雍正皇帝之後,深惡痛絕,在全國推行了三大改革:官紳一體當差一體納糧、攤丁入畝、耗羨歸公。一舉扭轉了明末張居正改革,想改但是沒有改成功的遺憾。

尤其是第一項,免除了官紳和讀書人免稅的特權。規定官員和讀書人,也必須繳納賦稅,使國庫的收入大大提高。

這項改革,宋朝和明朝都想改。但是改革阻力太大,都沒有成功。明朝比宋朝更慘,國家窮的要死,特權階層有錢,但是他們一個大子兒都不掏。皇帝從其它方面開闢稅源,比如說像宋朝一樣收高額商業稅。結果導致文官集體抵制皇帝,並且大肆讚揚抗稅的人是英雄。罵皇帝是昏君!

抗拒徵收商業稅,誰才是最大受益人?是小老百姓嗎?小老百姓一年才掙幾個錢?有錢人才是最大受益人。

哪些人最有錢?必須是大官僚和大地主。這些人不光有錢,而且還有權,能動用輿論的力量逼迫朝廷降稅。起義軍進北京後,從這些蛀蟲家裡搜出來的白銀,是國庫的幾倍之多。

最後他們一死以謝天下,被民間奉為英雄,皇帝被黑了幾百年。

當然了,清朝的改革也並不是雍正一個人幹成功的。實際上清朝絕大多數時間,賦稅並沒有達到明朝的幾倍以上。

因為明朝有腐朽的藩王制度,清朝也有腐朽的八旗制度。藩王和八旗,是比官員和士紳更有特權的人。這一點,明清兩朝半斤八兩。宋朝相對來說更好一點。



清朝的賦稅大幅度增長是兩個時期:洋務運動和《馬關條約》之後。

清朝因為鴉片戰爭,被迫的加入了世界經濟體系。國際貿易的限制從數量上到地域上都被打破了,清朝的關稅從道光之前的四百萬兩,迅速飆升。光緒時期,達到兩千萬兩左右。宣統時期達到四千萬兩左右。

馬關條約之後,因為要賠日本兩億三千萬兩銀子,朝廷迫於財政壓力,放開了民間辦工廠的約束。

民間能辦廠了,這一下子,全國各地的工廠數量嗷嗷上漲。借工業的生產力,中央的財政也翻倍式的增長。宣統時期,清政府的中央歲入突破了1.9億兩。

注意了!清末將近兩億的財政收入,並不都是真金白銀,同樣也有很多是紙票子。

宣統二年,上海爆發了金融危機。上海道臺蔡乃煌等人緊急上奏朝廷救市,府庫裡只有印出來的票據,沒有現錢(白銀)。如果朝廷繼續印票子,上海的股市的不認。因為股市交割需要貨真價實的白銀。

這種只有紙票子,沒有現金現象,宋明清三朝都存在。就比如上面提到的明朝弘治八年,歲入1.5億貫寶鈔,很多都是紙票,朝廷並沒有1.5億貫銅錢現金。

所以。說宋朝有錢,這個不可否認。但是明朝也不窮,並不像經濟學者所說的,有八倍,甚至是十倍的差距。而清朝,因為已經是近代化社會了,歲入遠超明朝是很正常的。(讓明朝步入近代化,也能取得這個歲入水平。)


Mer86

明朝政府的治理能力和從社會上公平汲取稅收的能力很弱。

根本原因是朱元璋自鳴得意的弱智制度設計。明朝的稅收一直是田賦為主,但田賦的收入基本沒變,甚至在整個明朝呈下降趨勢,不是因為人越來越少、土地越來越少,而是人口越來越多、土地越來越多。為什麼?明朝的親王很多消耗了大量不納稅的土地,大量的官戶和地主採用各種手段隱瞞田產、偷稅漏稅,還要額外敲詐農民的稅收。這些稅都轉嫁到貧苦農民頭上,最終逼出來了一群李自成、張獻忠。

我們看一組數據就知道了:朱元璋的1393年,田賦收入3227萬石。到明朝末年的萬曆十五年,田賦收入2663萬石。

明朝的鹽政崩潰,一年的鹽課收入才200多萬兩。茶稅更是崩潰地令人好笑,浙江一個產茶大省一年收的茶稅才6兩銀子!

我們對比宋朝,宋朝雖然軍事積弱,但有良好的財政系統,可以維持更長的壽命。

從北宋中期開始,田賦已不是國家的主要收入,僅佔20%左右。鹽茶榷收入才是宋朝財政的大頭。

宋神宗元豐元年鹽稅2230萬貫。(宋朝是銅本位,一貫銅錢相當於一兩銀子。)到了南宋只有半壁江山,宋高宗趙構還能搞到1920萬貫的鹽稅。岳飛的十萬岳家軍一年要花費800萬貫,而趙構養了差不多四支大軍,也難為趙構了!宋朝一個鹽稅差不多就相當於明朝的總收入了!

宋朝不閉關鎖國,每年的海外貿易稅收也有幾百萬貫。

明亡第一步就是財政崩潰!

本人是沂藍書院趙月光,主要研究宋史和近現代史,繼承章太炎學派唯識史觀學說。


沂藍書院趙月光

明朝商稅收不上來,免稅的群體又太多,自從太祖定下優容讀書人的政策之後,各種人變著法的把土地掛在讀書人名下,這下好了免稅了,國家傻眼了,但是呢皇帝毫無辦法,因為明朝是與士大夫共天下,加上宗室也是負擔。

讀書人不想讓朝廷收他們的稅,那就只能變著法的把稅加在那些沒有門路的最底層的農民身上了,可是這些農民本來日子就不好過,這下可就更是活不下去了,尤其明朝末年氣候異常,欠收無收都是常有的事,活不下去不造反才怪,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大明的讀書人也還是寸步不讓,皇帝想要俺們的錢死了這條心吧,我就是給闖王給滿清也不給你老朱家繳稅。


七個名字真不容易

這個問題你要問朱重八,明王朝建立後就是個朱重八設計的小農國家。明王朝的三大收入分別是農賦包括糧稅和徭役、鹽課、榷關。農賦以實物徵收為主稱之本色,折算成絲帛蘇木香料銅錢銀兩的稱之為折色,你所說的二千多萬兩其實大頭是米麥小頭才是銀兩。鹽課就是商戶拿糧食運送邊關後換取邊關支出的鹽引到鹽場領取鹽在再販賣這流程中國家通過鹽引獲取的收入,開中法後鹽引制度其實被破壞了,鹽課收入只有幾百萬兩。榷關實際就是買路錢,明王朝沿商途設立了十幾處鈔關,根據貨物價值收取買路錢,每年也不過幾十萬兩。明王朝沒有現代意義上的工商稅,朱重八定下的規矩是三十抽一,即使崇禎年間逼不得已加徵到了十五抽一每年也是聊勝於無。宋遠超明在於宋的海外貿易發達,泉州廣州等都有市舶司,宋從中獲利非淺。清遠超明是由於漕運不暢後啟用了海運,英國人赫德領導下的海關每年給清朝帶來二千多萬兩的收入。明海禁嚴厲造成走私貿易旺盛,巨量的白銀收入多集中到了走私海商以及與海商關係密切的沿海士紳和收取海商賄賂的官僚手中,國家並沒有獲得多少利益。


遠處吹來陣風

首先,宋朝的財政收入有五種,分別絹絲,米,布,銅錢和白銀五種,其中白銀一年就三十萬兩左右,這五種的總和估值,不是白銀1.6億兩白銀,而且北宋財政收入最高收入是宋神宗十年的7078萬貫,沒有1.6億那麼多,按照購買力的換算一兩白銀等於三貫文錢或者四貫文錢,換成白銀2000萬兩上下。真不知道頭條那麼多宋吹腦殘粉。


孤風斷月

明朝以農為主 稅多源於地租 農業是不穩定的產業 無論如何發展 有極限 而且不可突破 只有擴大耕地和提高產量 宋朝以商業為主 稅收來自流通稅 地租比例不高 商業發展只會累積擴大 沒有上限 屬於持續擴張產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