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州區金堆鎮:奇特的金堆人口源流

奇特的金堆人口源流

華州自明朝大地震後,本地人口銳減,明朝廷採取從外地遷移的方法填充人口數量。在華州民間,普遍流傳著老家為山西大槐樹的說法。然而,在華州東南端的金堆地區,卻有一個奇特的現象,這裡的居民有一部分來自廣東,安徽等南方地區。

華州區金堆鎮:奇特的金堆人口源流

石可村新貌

金堆地處秦嶺深處,東北與華陰市毗鄰,西接藍田、南靠洛南。唐朝時因其向官府日進"鬥"金,修建潼關城而取名金斗。明《華州志》載:秦嶺左右峪中多錫砂,又南四十里至白樺嶺,即土人名金堆城者,其地礦穴百出,銀砂稱盛,或淘取黃金之砂。。。

華州區金堆鎮:奇特的金堆人口源流

寺坪街道

金堆城的人口組成分三部分:一是金堆鉬業公司職工及其家屬,二是從事服務業的個體經營者及外來打工人員,三是當地居民。

當地居民也有兩個源流。一是秦嶺山區原住民,當地人稱“本地人”,二是清朝康熙、乾隆年間受“招墾”政策吸引,遠道從廣東、湖北、安徽、江西等省輾轉播遷而來的墾荒者,俗稱“下戶人”。如任家灘村的李姓、羅澗村的詹姓、武坪的曾姓等來自安徽太湖,鐵爐村的肖姓來自湖北浠水,羅澗蔡姓來自河南上蔡,芋坪村的陳姓來自湖北黃梅,等等。

華州區金堆鎮:奇特的金堆人口源流

任家灘村

“下戶人”區別於本地人的最明顯的特徵是語言,說話蠻聲格拉,語調抑揚頓挫鮮明,富有音樂感。因此本地人稱其為“蠻蠻”。“下戶人”肯動腦子,精幹機靈,善於謀劃,本地人又戲稱其為“蠻子鬼”。但蠻子話僅限於他們自己人之間的交流和對話,他們和當地人講的仍然是通行的當地話。

華州區金堆鎮:奇特的金堆人口源流

東坪疙瘩上

“下戶人”往往聚族而居,頑強的保留著原居地的風俗習慣。如過年祭祖寫“香火”,敬的是“天地君親師”,而本地人敬的是“爺婆卒子”,即祖宗牌位。兒子媳婦過門後必須“改腔”,即學習他們的方言,否則不“發家”,要受到責備;不過隨著時代的變遷,有的“下戶人”長期與本地人雜居,新媳婦不改腔的越來越多,子孫後代不會說“蠻子話”的也越來越多。

(注:本文原素材選自“荒原夜行人”的QQ空間,特向原作者致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