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喜歡的文章該怎麼寫 –Results

SCI喜歡的文章該怎麼寫 –Results

Results部分可以說是文章的 “心臟” ,這部分的描寫應該儘可能地清晰簡明地描述結論。聽上去似乎很簡單,但其實是科研寫作新手們最常犯錯的地方。這部分長度的拿捏很難掌握:寫得太多,把一些該寫在Material & Method甚至discussion部分的信息羅列在這裡,更壞的一種情況就會是列入了一些不必要的細節。寫得太少的話,就會錯過和忽略了某些必要的的細節,容易在後期文章的評審過程中為自己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如果你認為,添加圖表可以更容易地闡述的你結論,那麼圖表應該是非常清晰,並且可以獨立於文字描述來傳達主要意思的。切忌把圖表的註釋部分照抄一遍又放在正文中。

一般來說,你的應該準備留一部分專門用來探討和總結,那麼在Results部分就不要進行詳細的猜測和解釋這些猜測。

如何有效地組織和展現Results部分呢?給你介紹兩種方法:

•第一種方法是介紹結果,並在正式進入Discussion部分之前,添加一個簡短的總結。對於比較直接和簡單,並具有連續性的研究型論文,這種寫法是非常常見的。

•第二種方法是先提出一個部分的結果,然後來給出一個總結。接下來再簡要討論下一個部分。 這種方式通常用於較長的論文,而且接下來的Discussion部分也會遵循相同的結構。

不管是哪種方法,在描寫Results的時候,主要分為“四步走”。

步驟1:提供研究人群的基本描述統計(在前瞻性研究中),如果有不同的群體存在,可以對群體進行比較,如性別,年齡或其他變量。 在文本,表格和/或圖形中顯示描述性統計信息。

例如:

“One hundred forty-three patients had complete CT information (CT and pathologic examination or surgical standard- of-reference forms)…The specificity of CT in predicting resectability was 0.50 (11 of 22 resectable lesions), the sensitivity was 0.77 (93 of 121 unresectable lesions), and the accuracy was 0.73. The specificity of MR imaging in predicting resectability was 0.43 (nine of 21 resectable lesions), the sensitivity was 0.74 (87 of 117 unresectable lesions), and the accuracy was 0.70. The specificity was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between the two modalities (P = .99) and neither was the sensitivity (P = .84). (Megibow et al. Radilogy, 1995)”

步驟2:基於研究問題/假設的數量和統計分析的類型,為每個假設或分析類型進行一個段落的描述。如果要提出幾個方面,可以在提供每個小節的詳細信息之前,在概括性段落中提供整個結果的總述。也就是說,應分別提出涉及t檢驗,方差分析,相關性等的結果。

例如:

“Vascular Invasion

One hundred eighteen patients with suspected vascular invasion had complete standard-of-reference and CT information....

Liver Metastases

Approximately 15% of patients had liver metastases, limiting our ability to accurately fit ROC curves. CT helped identify liver metastases in five of 19 (26%) patients; MR imaging helped identify metastases in eight of 19 (42%) patients (P = .10) (Table 2). Comparable specificities were 0.91 for CT and 0.86 for MR imaging (P =d were not considered statistically different. (Megibow et al. Radilogy, 1995)”

步驟3:介紹測試,程序和實驗結果的結論。將此結論分類,並指出數據多樣性的方法。

步驟4:描述數據有效性的測量和統計分析結果。對於單一的結果,除了具有統計學顯著性之外,還要指出幾種因素用於評估臨床重要性的影響。

步驟3和4的例子如下:

“ROC analysis.—There was no difference in diagnostic performance for each of the readers between the two protocols. With the use of definition 1 for clinically significant prostate cancer, the AUC range for readers of the short MR imaging protocol images was 0.84–0.94 (83.8% CI: 0.77, 0.97) and that for the standard MR imaging protocol was 0.88–0.93 (83.8% CI: 0.82, 0.96). Similarly, when definition 2 for clinically significant prostate cancer was used, there was no difference in diagnostic accuracy for each reader between the two protocols: the AUC for the short MR imaging protocol was 0.67–0.75 (83.8% CI: 0.61, 0.81) and that for the standard MR imaging protocol was 0.69–0.80 (83.8% CI: 0.63, 0.85).

(Barth et al. Radiology, 2017)”

其實,Results部分還可以以多種方式組織,但應特別注意具體期刊的風格。無論哪種風格,這一部分的描述都應當佔據6-10個段落,每段都涉及一個具體的想法或目標對象,並由一些敘述以及必需的圖、表。從邏輯上講,Results通常是從一般發現轉向更具體的發現。

說完了推薦的寫法,接下來就要再次強調一下最容易出錯的地方:就是在Results部分給出太多的信息, “too much information”。Results部分不以任何方式解釋結果,這部分應該在Discussion裡呈現。 Results部分應該嘗試不帶有任何解釋或者評價口氣的來敘述發現,而不是直接快速進入Discussion部分。

例如,在分析結果時,你可能已經注意到兩個變量之間的異常關聯。 在Results部分中指出這一點是正確的。推測為什麼這種關聯正在發生,並且假設可能發生的事情屬於Discussion部分。一不留神就會在Results部分寫了太多,並將真正該寫的發現掩蓋在無關緊要的地方。

除了上述的例子,還有其他類型的“too much information”,比如:

•把實驗得到的所有結果都寫出來,包括那些與論文無關的;

•將當前的結果與過去的結果進行比較(這明顯屬於Discussion部分);

•在文字和圖表中重複相同的結果:如果你用表格來描述結果了,就不要再畫蛇添足地添加文字來著重突出,只需要告訴讀者去參閱哪個表格即可,切記不要重複信息(重要的事情說一遍就行啊,千萬不要說三遍);當然也可以不太具體的引用表格裡的數據,例如,如果表1中的結果顯示為48.9%,則可以用文字描述為:表1顯示了幾乎一半的... 這樣不會給讀者以數據的壓迫感。

當然,除了“too much information”這個問題,還有其他的問題需要注意,比如:

•表格不一定要大而全,通常短小的,信息明確的表格更能幫助文字來描述結果;

•使用markedly, greatly, huge, robust等詞語;

•使用太多的圖表,或者過於複雜的圖表。

綜上所述,我們來總結一下Results部分的重點注意事項:

•按照客觀發現來描述Results,切記寫太多無關的信息,如實驗細節,具體討論等等;

•主要分四步來寫Results部分:介紹樣本及變量,介紹假設及分析方法,介紹實驗結果,介紹數據有效性;

•避免寫的太多,避免重複,避免複雜化。

Results部分如上所述,掌握方法應該不是難事。

轉自:科學寫作那點事

語言不過關被拒?美國EditSprings--專業英語論文潤色翻譯修改服務專家幫您!

SCI喜歡的文章該怎麼寫 –Results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