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魂,我們如何科學的解釋下這兩個字?

正信的佛教,並不接受靈魂的觀念,因為這在緣起緣滅的理論上不能成立,站在“生滅無常”的立足點上,看一切事物都是生滅無常的,物質界是如此,精神界亦復如此。用肉眼看事物,往往會發生“成而不變”的錯覺,若用精密的儀器去看任何事物,無不都在剎那變化之中,易經所說的“生生”,其實在生生的背後,也包含著死死,也就是生滅變化。

1907年,美國馬薩諸塞州哈佛山的鄧肯·麥克杜格爾(Duncan MacDougall)醫生將六個奄奄一息的病人放到一個特製的床榻上,在他們離開人世的那一刻測量其體重。根據麥克杜格爾實驗結果,人死後的那一霎那的體重和死前比輕了21.3克。麥克杜格爾還在相同條件下對15條狗進行了測量,結果發現它們的體重並未發生可以察覺的變化。他通過這些實驗得出了這樣一個結論,即人的靈魂有重量,而狗確實沒有靈魂。麥克杜格爾的實驗曾發表於《紐約時報》和一些醫學雜誌上。

靈魂,我們如何科學的解釋下這兩個字?

有趣的事實:麥克杜格爾在雜誌上抱怨說他不能找到死於自然原因的狗,有人由此懷疑他為了實施這個實驗毒死了幾條狗。另外,這些實驗還為一部名為《21克》的影片提供了創作靈感,該片由肖恩·潘擔綱主演。

後來更多的類似實驗表明,人死後,重量並未立刻減輕;目前最有可能的解釋是人在死亡過程中,體內細菌產生的熱氣體有時會逸出體外,使得秤臺上的空氣對流,導致指針移動。熱氣偶爾排出體外的說法,可解釋Duncan MacDougall的實驗結果:當空氣撞擊秤臺,重量就增加;當空氣離開秤臺,重量就減少了。因而Duncan MacDougall的實驗被視為錯誤,說法為偽科學。

對靈魂這個問題,晉朝阮宣子不相信人死後會變鬼,他的反駁角度很獨特:聲稱見過鬼的人說鬼魂穿著生前的衣服,難道衣服也有鬼嗎?東漢王充也曾反駁:如果死後靈魂不滅,死去的人要比活著的人多得多,現在應該到處都是鬼了。

靈魂,我們如何科學的解釋下這兩個字?

部分科學家認為靈魂是主宰人的思想、行為、精神、感情等潛意識的一種未知的非物質因素,每一個人都有他獨特的靈魂,並能伴隨著其成長髮生變化,隨著個體的死亡消失。

生理醫學家證實:通過研究大腦神經細胞(神經元)突觸之間信息之間的傳遞,認為靈魂(意識)是大腦特定神經細胞的活動。

人一死,大腦活動終止,所謂的靈魂也就跟著消失。

這是靈魂不存在的科學依據。

靈魂,我們如何科學的解釋下這兩個字?

卡爾薩根的解釋:瀕死體驗其實是對出生體驗的記憶回顧。

大腦有套處理信息的機制區分幻覺和現實。這套機制挑選最符合各種已有信息(穩定)的模型作為”現實”。莊周夢蝶,夢中大腦挑選”蝶”的身份作為現實,因為這個身份符合當時所有條件。而醒來後,同樣機制挑選“人”做身份,匹配環境和記憶。瀕死,感官信息來源被切斷,現實模型不穩定了。為了穩定現實模型,大腦只能用已有信息(記憶)構建現實。而記憶中的事件,有一個特點,都是鳥瞰視角。試著回憶上次在沙灘散步的場景,大部分人頭腦出現的是鳥瞰自己的畫面。於是瀕死體驗就是大腦生成的現實模型,這就是腦補假說。

瀕死體驗腦補假說解釋了離體感,認為舒適感是瀕死壓力刺激腦分泌安多分引起的,隧道感是視覺皮層噪音增加的結果,總之一切都可以用生物化學解釋。甚至還發現可以刺激大腦特定區域產生靈魂出竅感。這是往大腦裡塞了一百個電極,挨個區域測試測出來的結論。

靈魂,我們如何科學的解釋下這兩個字?

研究人員首次創造外感知和內感知信號之間的衝突以誘發這種幻覺。“這顯示內感知信號對於自定位和自我認同感非常重要。” 海德里希說道。

研究自我感知的哲學家、德國美因茨約翰內斯古滕博格大學的托馬斯-梅岑格(Thomas Metzinger)對這項實驗印象深刻。“它告訴我們人類的自我意識深深受到了內感作用的約定,這種錨定的方式比之前人們承認的還要更強烈。”這項研究將發表在期刊《心理科學》上。

1962年,因為和其他科學家一起發現了DNA雙螺旋結構的弗朗西斯·克里克,1976年後,開始將他的研究方向正式轉向腦科學和意識。通過他一系列的研究,他堅信,獨立於身體之外的靈魂(意識)是不存在的,沒有生命就沒有了靈魂。克里克的研究是通過對大腦神經細胞(神經元)突觸之間信息之間的傳遞而得出結論的。他在1994年出版的《驚人的假說:對靈魂的科學研究》一書中說:“你的快樂和你的痛苦,你的記憶和你的雄心,你的個人身份和自由願意的感受,不過是一大群神經細胞及其相關分子的群體行為。”

也就是說,人的靈魂(意識)是大腦特定神經細胞的活動。

生物的進化能夠產生髮達的大腦、高超的智能、複雜的精神活動,卻不可能產生沒有物質基礎的靈魂。人類只是地球上億萬個物種中很成功、但也並不神奇的一個物種,與其他物種、特別是類人猿並不存在本質的區別。類人猿不僅在生理上,而且在心理上,都與人類不存在截然的界限。它們也是有感情、有語言能力、能推理的智能生命。如果人死後有靈魂,那麼就沒有理由不認為類人猿死後也有靈魂。那樣的話,天堂、地獄不僅要充斥著自古以來死去的人們,還要充斥著自古以來死去的猩猩、大猩猩、黑猩猩,

亞利桑那大學的斯圖亞特·漢姆拉夫用量子理論解釋了瀕死狀態。

靈魂,我們如何科學的解釋下這兩個字?

2006年,漢姆拉夫參加了第一屆“超越信仰:科學、宗教、理性和倖存”的跨科學研討會,面對在座的物理學家,他介紹了自己的觀點,卻遭到尖銳批駁。

(他認為,意識的量子成分在人即將死亡之時離開了神經系統,進入了宇宙,如果人重新被救活,這些量子組成的意識會重新回來,而如果未被救活,則人的意識將以量子的形態在宇宙中永遠存在下去,也就是宗教中所說的靈魂。這種理論容易讓人聯想到宗教神學,類似哲學中的“唯心論”。)


  當時在場的曾任奧巴馬科學顧問的著名物理學家勞倫斯·克勞斯待他講完後說:“從物理學角度說,你說的所有一切都是胡說八道,也許我太有禮貌了點。”現場一片鬨堂大笑,這讓漢姆拉夫非常尷尬。

  科學界的質疑主要集中在這一方面,物理學家認為,量子態通常在低溫乾燥的情況下出現,而大腦過於潮溼暖和,不可能像量子計算機一樣工作。

  麻省理工學院物理學家馬克斯·泰格馬克是這樣批駁漢姆拉夫的理論,他說,量子存在的微觀世界和宏觀世界幾乎是完全不相連的層面,量子態呈現的特性,不可能在宏觀世界中表現出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