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一直缺貨的原因是什麼?為什麼華為可以現貨?

亮亮28394124

主要的原因大家都說得非常清楚了,我就不再重複,現在說一點不同之處。

小米缺貨而華為可以現貨,最大的區別應該是兩方的經營模式的區別。

小米以互聯網銷售為主,且定位於互聯網企業,基本上是輕資產而重營銷,它的最大優勢就是能盤整各個環節做出最大效益,而最大劣勢則是因為缺少了核心技術導致自已的話語權不足,只能看別人眼色行事而無法主導。

故之,你可以認為小米是一個組裝廠,為了成本控制以及本身的薄利多銷的市場打法,資金鍊的控制就非常重要,存活比賭博要更重要,所以它也無法大幅度壓貨。

華為則不同,其是屬於製造業,本身在製造方面執牛耳。即便是採購再多的備件做庫存,東邊不亮西邊亮,總有消化的地方(華為是全球通信設備製造商的No.1),比如說現在的部分手機產品還偶見EMMC5.1的閃存應用。同時華為還有自研的麒麟處理器,不怕別人卡脖子,大不了自已快乾硬上。

小米敢嗎?肯定不敢,因為小米一直打的時間差,過了時間優勢,其競爭力就一文不值。


互聯網俊明說

大多數人都知道小米手機的售價要低於大多數廠商,這主要得益於小米一直奉承的互聯網營銷模式。

互聯網模式的優點就是壓縮中間成本,經銷商的層級會少很多,所以可以讓用戶享受到貨真價實的性價比手機。

而雷軍此前也對自家的互聯網模式和產量不足的問題進行過解釋。其表示小米手機的利潤控制的很低,所以不能承擔太大的庫存積壓,利潤低的同時假如一款手機的銷量不好,產生了庫存積壓,那麼對於整個公司來說都是毀滅性的打擊。所以小米手機的經銷模式一直是現產現銷來保證資金的流量和控制庫存積壓、現金積壓等帶來更多的成本。


此外除卻雷軍對於產量不足的解釋,在網上還有公認的另一個觀點

一款手機的初期由於生產工藝等諸多原因,成本會比較高。如果手機發布後就大量出貨到隨時都能買到的程度,小米會承受很大的成本壓力。所以前期少出貨,然後再將產品炒熱,等生產成本降下來一直,在開始大規模鋪貨,這時產品的名氣上來之後,買的人更多,利潤也會更高一些。


當然,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手機相關部件的短缺


小米在國內一直首發驍龍處理器,但前幾代驍龍處理器一直由三星代工,並且三星的市場佔有率也要大於小米。所以在處理器產能不足的同時,高通首先會保證三星的供給,小米能拿到的貨就會相對少一些,這也一定程度上造成手機的短缺。


而小米和華為相比較的話,華為的利潤本身就會比小米要高,在成本考慮方面可以接受更多的庫存積壓和現金積壓問題。並且華為有自家的生產線和自家的處理器,在手機生產過程中,華為可以更少的受制於其他廠商。

最後有任何購買數碼產品(手機、筆記本、耳機等)的疑問歡迎在下方留言,無邪會在看到消息的第一時間進行回覆的。想要獲得更多產品資訊、科技圈動態也可以關注無邪哦


無邪數碼科技

首先從今年手機行業我們可以看


出驍龍845真的一點也不缺,努比亞,魅族,錘子,oppo,vivo,小米,聯想,一加全部拿到了,請問作為高通的親兒子能拿不到貨,一加22天出貨量破百萬,竟然成了最暢銷的845旗艦,在搞笑嗎?人家都能現貨小米就是不能,為什麼?


用心生活的小Q

這是企業戰略選擇問題,說工廠產能不足和產品太火供不應求是糊弄鬼。

小米選擇耍猴模式有其優點:

第一,小米可減少庫存,減少資金佔用,加快資金週轉。

第二,減少失敗產品大規模的滯銷和返修售後風險。

哪怕小米上市籌的款多至花不完,仍是會供應短缺而搶購的情況。

傳統企業銷售方式是先做市場預估,然後計劃生產相應數量的產品,如蘋果新機上市,首批量多是上千萬臺,全球鋪貨仍不會有貨短缺。小米不這樣搞,首批只生產少量的產品,然後再根據市場情況確定後續生產訂單量的大小,按理說小米這麼多年了,錢也掙了,首批大批量鋪貨絕不會是問題,最多是佔用資金多些時間長些。

這就是企業選擇的問題,是選擇佔用資金,承擔滯銷風險,還是繼續耍猴。小米肯定估算了各種情況,選擇了後者。哪怕這樣,小米仍有機型出現滯銷,就是那款採用自家一代處理器的那款機,一整年都沒清光庫存。

華為或榮耀雖也會出現短缺,一般是某個顏色或內存容量的缺,不會像小米整個產品線短缺,而且缺貨時間長,耍你半個月,一個月。

最重要的事華為有自己的製造工廠,不要說深圳坂田總部基地,東莞松山湖製造工廠佔了一大片地,規模龐大,製造排程是自己能完全掌控的,小米是輕資產模式,真正的固定資產只有一些辦公實驗設備。小米委外製造,蘋果,360,錘子也都委外呀,工廠不只為你一家做。工廠忙不過來又不願擴大生產線,小米也可多開發供應商呀,製造短缺只會是短期問題,小米開張多少年了,還短缺就是根本想持續短缺下去。

至於小米這麼玩能玩多久很難說。




英訊

小米手機倒不至於會一直都缺貨,但是新產品上市前一兩個月搶不上是加上便飯,讓很多人覺得小米手機究竟是存貨太少還是買的人確實太多了?

小米手機性價比高是毋庸置疑的,在同樣的硬件配置下能賣到更低的價格原因在於小米的互聯網營銷模式:

1、主打線上銷售,中間環節極少,成本低。

2、小米產品生態鏈已經形成,可以通過其中的廣告營銷和龐大的產品覆蓋來賺取利潤。

3、小米願意通過價格低廉的硬件來覆蓋更多的用戶,薄利多銷,同時有利於小米整個生態鏈的長期建設。

以上這些的確使小米手機成為了國產手機性價比的標杆,但是小米的低價戰略也帶來了一些難以迴避的問題,導致小米新機頻頻缺貨。

1、產品前期硬件成本高,利潤幾乎沒有或者極低,需求也不明朗,不敢放開了生產備貨,需要“有計劃”的組織批次,也會根據市場反饋情況進行調整。

2、小米的大部分資金都是流動資金,賣完一批拿所得的錢又來生產下一批,所以要求寧願手機不夠賣也不能壓貨(儘可能降低倉儲成本),還有萬一前面批次的產品出現什麼棘手的問題,小米也好儘可能降低最大損失。

3、因為小米新機性價比極高,往往每次都能引來國內眾多黃牛爭搶,導致真正的用戶正規渠道買不到手機,有些人不得不在淘寶等平臺加價購買小米手機。

4、像小米新手機的驍龍處理器、閃存芯片這些都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成本下降,前期故意控制一下產量,等到成本下降到一定程度,而且市場需需求也沒那麼熱了,就可以加大批次進行生產,以求得更高的利潤。

所以說小米新產品前期總是難以買到,但是一般兩三個月以後就會容易得多,再加上小米現在主推的線下店,提前打電話預定或者瞭解情況往往也會有驚喜。

至於華為手機也不是沒缺過貨,像之前的Mate系列就經歷過好幾次缺貨,更多的還可能是因為麒麟芯片的備貨不足,畢竟臺積電的10nm工藝產能也是有限的,華為手機本身銷售量也很大,碰上熱門機型前期供不應求缺貨也屬正常。

眾所周知,華為除了網絡銷售以外,也擁有數量龐大的線下店,通過這些線下店,華為前期就可以更大批量的備貨,肯定要比小米多得多,這樣即使線上搶不到,所在城市眾多的線下店也很有可能買到,總之確實比小米手機好買多了。


嘟嘟聊數碼

小米缺貨是個偽命題,我們通過數據最容易看清!!!看看小米公佈的銷量18年一季度報告。小米的絕大部分銷售產品都是中低端產品,也就是紅米或者是小米x系列。

而這些賣的好的產品根本不存在缺貨的現象。那麼為啥小米的旗艦會總是缺貨呢?真的是845的鍋嗎?



同樣的845產品,一加6僅僅用了22天就銷售百萬。以今時今日小米和一加在高通眼中的地位,小米要拿到845的芯片,難度會比一加難?

這可能嗎?

所以,小米不是存在缺貨不缺貨的問題,而且小米根本不敢備那麼多貨。



再加上,如果小米都可以完全現貨,失去了一定意義上的搶到成就感,更有機會讓人貨比三家的機會,反正都是現貨不急著買。其實對小米旗艦銷量的傷害會更大……

所以,小米根本不是缺貨,而且小米不敢。因為小米也深知自己的主力出貨靠的是什麼,旗艦也想做,但有點無奈。


諸葛臥龍

小米不是缺貨,也不是耍猴,而是先收錢再下單給工廠,華為是準備了現貨,小米沒有現貨,是將已經收錢的訂單交給代工廠生產。好多人幾萬字沒講清楚,說一大堆都說不到重點,不如我這幾十個字清楚明瞭。


西格瑪的化學

原因是:這個配置,這個時間,這個價格,這個機子賣不出來。但是又要證明自己有這個實力做出大家以為的產品,矛盾的是等到能正常購買的時候,這個配置,這個時間,這個價格,這個機子大家又沒有這麼高的購買慾了。即使缺貨也能讓小米賺了大量的眼球。

我也是在用小米,(個人想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