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慌,這支德國隊還有救

別慌,這支德國隊還有救

“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這是一個最壞的時代。人們正踏上天堂之路,人們正走向地獄之門。”

狄更斯在《雙城記》中如是說,如今,用這一句來形容這支德國隊恰如其分。

別慌,這支德國隊還有救

衛冕冠軍才華橫溢,被視為奪冠的最大熱門,趾高氣昂的他們在俄羅斯的首場演出就被墨西哥“打回原形”。

90分鐘前,德國隊還是媒體報道中的天之驕子;90分鐘後,德國報紙各大版面都心有靈犀般齊齊掛上了黑紗,分列兩排,為德國隊提前舉行了葬禮。

媒體總喜歡用一些煞有介事的標題來吸引讀者的眼球,這樣的行為未免有譁眾取寵的嫌疑。

這不是一支狀態最好的德國,但是日耳曼戰車的威力猶在。

誠然,俄羅斯從來就不是德國人能夠征服的烈土。

從德意志第二帝國打到德意志第三帝國,橫掃歐洲的日耳曼鐵騎在這個東歐苦寒之地屢屢吃癟。

百年沉浮,學聰明瞭的德國人選擇在夏天抵達莫斯科,孰料,墨西哥人精心準備的一場暴雪,重新將他們帶回到了噩夢般的漫長冬天。

德國人就這樣輕易地將腹地暴露在了墨西哥人的炮火之下,任他們來去自如,策馬揚鞭。

別慌,這支德國隊還有救

克羅斯和赫迪拉成為了拉雲和埃爾南德斯最忠實的“擁躉”,目送著二人疾馳,只留下煙塵滾滾,眼神飄然,似有繾綣。

條頓騎士軍團和俾斯麥用鮮血澆築的鋼鐵戰車,硬是被勒夫開成了給墨西哥勞軍的鬆垮牛車。

千里之堤潰於蟻穴,德國人的問題不是一天產生的,但好在還不算不致命。

一張合影引發的“血案”

別慌,這支德國隊還有救

向來以集體性著稱的德國隊,卻因為政治和文化認同問題產生了分歧。

厄齊爾和京多安與飽受西方爭議的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的會面已然玩火,京多安振臂一呼的

“我的總統”更是直接點爆了這個因移民問題早就暗流湧動的國土。

指責蜂擁而至,京多安委屈“這是我的自由,並不涉及政治”,德國人憤怒“生於斯,長於斯,你卻心向土耳其”

一場涉及移民、宗教以及文化認同的大討論旋即而至。對陣沙特的熱身賽,德國球迷罕見的將噓聲送給了自家球員,巨大的爭議甚至驚動了德國總統和總理。

“我認為兩位球員沒考慮到和埃爾多安總統合影會帶來這麼大的影響。我想我們現在需要他們,這樣國家隊才能有好的表現。如果球迷們能為他們鼓掌的話,我會很高興的。”

默克爾很識大體,表達相當富有智慧,但德國球迷貌似並不買賬,他們甚至將怒火撒向京多安的豪車。

四年前帶領德國隊贏得世界盃的拉姆也站出來表示,自己對於兩名球員很瞭解,他們始終為了國家隊全力以赴。

除此之外,包括主帥勒夫在內的國家隊成員先後力挺二人,算是明面上解決了潛在的隊內危機。

為什麼不帶薩內?

別慌,這支德國隊還有救

6月5日,德國隊世界盃23人大名單一出爐就引發了巨大爭議。

在俱樂部發揮出色的薩內“意外”落選,名不見經傳的布蘭特卻幸運搭上了末班車。

關於勒夫用人唯親的非議一時間甚囂塵上,不少球迷大喊“六月飛雪”,並奔走相告為薩內喊冤。這種情況在德國隊首戰爆冷輸給墨西哥後被推至高潮,

“讓你不帶薩內,這下輸了吧”

在回答這個問題前,我們需要先回答一個問題:作為主帥,你是否會徵用一個12場0助攻的邊鋒?

如果不會,這就是勒夫不帶薩內的最重要理由。雖然在曼城表現出色,甚至榮膺PFA英超最佳年輕球員,但回到國家隊的薩內總是遊離在體系之外。

戰術而論,薩內在場上持球過多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球在中前場的運轉傳遞,這也與強調整體配合的德國隊相背離。

警鐘之下,勒夫執迷不悟

別慌,這支德國隊還有救

俄羅斯的土地似乎有著制約德國人的魔力,德國人一旦踏上這片遼闊的土地,總會犯一些愚蠢的錯誤。

由於缺少前場爆破點,陣地戰中,勒夫不得不在前場堆積更多的進攻球員,赫迪拉和胡梅爾斯的頻頻前插是勒夫的既定要求,也是無奈之舉。

前場投入的兵力過多,必然導致後場防守空虛。

這就需要前場球員在丟球時第一時間壓迫上搶,給隊友的補防爭取時間,或者就地犯規,阻止對手反擊。

對陣沙特,對手就頻頻利用反擊打穿德國隊中場,直接威脅禁區。這已經給勒夫敲響了警鐘,但勒夫好像並未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對陣墨西哥,勒夫為他的固執付出了代價,幾乎同樣的陣型和戰術選擇,被墨西哥攪了個天翻地覆。

是的,德國隊狀態很差。

別慌,這支德國隊還有救

36年世界盃首戰不輸球記錄就此作古,這支志在衛冕的德國隊尷尬的刷新了自己的下線。

誠然在德國足球最青黃不接的新世紀之初,在歐洲盃連創恥辱記錄的他們也不敢在世界盃舞臺上放飛自我,但這支冠軍班底打造的德國隊做到了。

克羅斯在後場碌碌無為,傷愈復出的厄齊爾精神渙散,博阿滕整個賽季都狀態一般,穆勒倒是在積極跑動,只是這一次,隊友再也找不到他的方向。

勒夫麾下是一隻暮氣沉沉的德國隊,令人陌生,令人驚恐。

但即便如此,這支德國隊也從來不是一支任人宰割的球隊。

別慌,這支德國隊還有救

永遠不要懷疑德國人的意志力,這是一支創造過“伯爾尼奇蹟”的球隊,這是一個兩度被戰爭摧毀,但又兩度在短時間內崛起的民族。

戰鬥是流淌在日耳曼人骨子裡的基因,在危機面前,他們往往會迸發出更加強大的鬥志和意志力。

撤下赫迪拉,換上防守能力出色的魯迪,在保護好中後場的同時,也能解放克羅斯的進攻創造力,從而更好的梳理球隊的攻防。左邊路,撤下德拉克斯勒換上羅伊斯,小火箭的單兵爆破能力更強,進攻牽制力更大,能傳、能射、能突破,“歪臉帥哥”是德國衛冕的最大王牌。

德國隊需要調整的地方並不是很多,衛冕冠軍的核心成員幾乎是從小一起踢球長大的,他們知道球隊在逆境下該如何調整。

是的,俄羅斯並不是德國人的福地,既然不是,那就打服他們好了。

(文:aoi)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