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六月第三個週日的想念|薦讀

來自六月第三個週日的想念|薦讀

今天是父親節,朋友圈“曬爹大賽”還在火熱進行中。社交媒體的時代,我們很幸運、也很幸福,可以用這樣一種張揚的方式表達對父親的感情;反觀父親,往往深沉,甚至是沉默,但正是這種無言的愛,成為我們人生道路上最堅實的依靠。

評論君推薦一組回憶父親的文章,讓我們再對父親道一聲感謝。

來自六月第三個週日的想念|薦讀

來自六月第三個週日的想念|薦讀

湯用彤

(1893年-1964年)

字錫予,著名哲學史家、佛教史家、教育家、國學大師。湯用彤是現代中國學術史上少數幾位能會通中西、接通華梵、熔鑄古今的國學大師之一。

來自六月第三個週日的想念|薦讀

湯一介

(1927年-2014年)

湯用彤之子,當代中國哲學界代表性人物之一,曾任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儒藏》編纂中心主任、中國哲學與文化研究所名譽所長。

來自六月第三個週日的想念|薦讀

他的休息,一是逛琉璃廠的書店,買一點不太貴的書,二是每一兩週都要到中山公園春明館或來今雨軒和錢穆、蒙文通、熊十力諸位老伯坐茶館,喝茶聊天。這時候他總是帶著我和妹妹,我和妹妹都很喜歡吃那裡的包子,父親給我們買包子吃,然後讓我們在公園裡自己去玩。到昆明後,一九四四年秋我妹妹一平去世,對我父親來說是很大打擊,因為他最喜歡的就是我的這個妹妹。這樣,我們家只剩下我和比我小十歲的弟弟一玄。

一九四五年一月我自重慶回到昆明後,感到他把對我妹妹的慈愛轉到我弟弟身上。那時我弟弟才八歲,他喜歡玩一些機械性的東西。在昆明南屏街一帶是美國軍用剩餘物資的集散地。雖然我們因戰亂生活很困難,但父親仍然常帶弟弟到南屏街去買一些弟弟喜歡的小機械零件。有時父親也買一兩包美國煙和一兩本簡裝本的英文偵探小說。

父親對我們的學習很少過問,也很少對我們有什麼要求。但是我們可以通過他的為人處世受到教育:例如他對吃、穿等等從來就沒有什麼特殊要求;他從來沒有當著孩子們的面說過別人的壞話,也沒有在孩子們面前發過脾氣;他對我們家的幫工非常有禮貌,而且可以和車伕坐在門檻上聊天;他拒絕傅斯年先生給他兼職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北平辦事處主任的兼職薪金,因他認為既然拿了北大的一份工資,就不應再拿中央研究院的錢:他對伯父湯用彬在抗戰期間曾任偽職一直沒有原諒等等,可以說對我們都有潛移默化的影響。

來自六月第三個週日的想念|薦讀

馮友蘭

(1895.12.04-1990.11.26)

字芝生,中國當代著名哲學家、教育家。他的著作《中國哲學史》、《中國哲學簡史》、《中國哲學史新編》、《貞元六書》等已成為20世紀中國學術的重要經典,對中國現當代學界乃至國外學界影響深遠。

來自六月第三個週日的想念|薦讀

宗璞

原名馮鍾璞,馮友蘭之女,當代作家。著有長篇小說《南渡記》、《東藏記》,中篇小說《三生石》、《四季流光》,短篇小說《紅豆》、《我是誰》等,散文集《丁香結》等,童話集《風廬童話》,另有詩歌、譯作多種,編有《宗璞文集》,作品被譯為多種外國文字。

來自六月第三個週日的想念|薦讀

父親曾提出,大學教育的目的之一,是要讓人能夠欣賞古往今來美的東西。他本想在完成《中國哲學史新編》這部大書以後,寫一些藝術感受,題名為《餘生札記》,已成一篇《論形象》,從杜甫的《丹青引》談起,討論美術創作。可是,《新編》以後的餘生很短,他已經淚乾絲盡,不得不帶著滿腦子的“非常可怪之論”遠去了。那些發光的“非常可怪之論”,究竟還有多少,內容是什麼,能夠給人的精神世界增加怎樣的活力,永遠不能為人所知了。這不能不說是我們的遺憾。

父親的趣味很廣泛,對文學藝術有許多見解。他告訴我,崑曲音樂中直起直落的變化,稱為“方筆”;北京城裡鐘樓和鼓樓的氣韻不同。他講過,一位朋友看晚年程硯秋的演出,程一出臺,甚顯胖大,這位朋友“哎呀”了一聲,心想:這怎麼受得了!聽了幾句之後,覺得完全受得了,再聽再看,覺得很願意“受”。這裡沒有直接稱讚程氏的表演藝術,卻讓人感到程的表演之高超。我們每年春天要去頤和園,看玉蘭,看海棠,看桃花。後山的桃花映著松樹,又活潑又莊重,是一幅永遠難忘的圖畫,我們常流連在這幅圖畫中。父親卻不讓任何一種趣味成癖,絕不玩物喪志,他離不開的是哲學。

來自六月第三個週日的想念|薦讀

馬裕藻

(1878-1945)

字幼漁,北京大學教授。他是中國第一部官方正式頒行的法定漢字注音——注音字母的首倡者,對漢語正音、傳播國語作出了突出貢獻。

來自六月第三個週日的想念|薦讀

馬珏

(1910-1994)

1910年出生於東京,馬裕藻的長女。

父親一生別無所好,惟喜購書、讀書。我們家曾搬過兩次,每次覓房都有兩個要求:一是要有足夠的書房,至少要有三四間,室內四周都是大書架,還有大書桌;再一是離北大要近。父親除了上課以外就是總在他的書房裡。他的藏書大多是用紅朱標點過的。讀書備課,這是他一生最大的樂趣。父親去世後,按照他的心意,藏書獻給了北大圖書館。

……

父親對我們兄弟姐妹的教育是從國家民族的大局來設想的,這些想法今天看來可能有些幼稚,但那時確實體現了父親的赤誠苦心。我們姐妹六人,除了小妹、小弟是父親去世後才上的大學,我大哥從中學時代就留學日本,我三弟也是從中學時代就留學德國,父親的意圖大概是想讓他們到這些強國去汲取振興祖國的營養吧。對我和我二妹兩個女孩子,父親的安排是讓我上政治系,讓我二妹上法律系。他說“中國婦女地位最低,你們出來要為爭取女權做些事情。”他又曾對我們說笑話:“你(指我)出來可以當公使,現在都是公使帶夫人,你這個公使可以帶丈夫嘛;你(指二妹)學了法律,將來就是離婚,也可以保護自己的權益。”

來自六月第三個週日的想念|薦讀

來自六月第三個週日的想念|薦讀

鄧廣銘

(1907-1998)

歷史學家,宋史學界的一代宗師。1950年起任北大歷史系教授,在此期間,修訂出版了《辛稼軒年譜》、《稼軒詞編年箋註》,先後兩次重寫了《岳飛傳》,並寫成《辛棄疾傳》、《王安石》等書。

來自六月第三個週日的想念|薦讀

鄧小南

北京大學歷史學系教授,鄧廣銘之女。主要研究領域為宋史、中國古代官僚制度史、唐宋婦女史。主要學術成果包括《宋代文官選任制度諸層面》《祖宗之法——北宋前期政治述略》《朗潤學史叢稿》《宋代歷史探求》等。

在提及自己的學史經歷時,我最怕聽到的是“家學淵源”。在這方面,我清楚自己的差距太遠。我是在而立之年才真正接觸到歷史學科。我知道,我走上史學道路,父親是感到欣慰的。但在我的青少年時期,父親從未刻意培養或限制我的興趣;對於我的志向選擇,也從未過多幹預。這是出於父親的開明,或者他心中可能曾有什麼顧慮甚至難言之痛,以前我未曾想過。回頭來看,父親對我最深的影響,應該說是薰陶漸染的“平日不言之教”。

……

對於後輩,父親有嚴格要求的一面,也有盡力護佑的一面。他不僅愛才惜才,孜孜於培育史學人才,而且希望人人都能得到良好的教育、合理的機會。60年代前期,我的一位初中同學因湊不齊學雜費而輟學,父親聽說後,當天即讓我趕到同學家中,把應該繳納的費用帶給她。此後的兩年中,每個學期都是有我的一份,也有她的一份。

父親說他的家鄉“是真正的窮鄉僻壤”,對於農村考入北大的學生,他通常多一份勉勵。80年代後期,他早離開了歷史系的教學與行政崗位,卻仍會為學生的遭際牽腸掛肚,寢食不安。1989年夏,有些學生臨時決定回家卻無從籌措路費,父親知道後,毫不猶豫拿出積蓄幫助他們。畢業班學生找工作困難,父親不管是否熟識,都想方設法為他們幫忙。父親去世之後,學生們回到母校,曾到父親遺像前彙報他們的成就,一個個動情失聲。

“文革”結束後父親付梓的首部論文集,是1994年面世的《鄧廣銘學術論著自選集》。當時我曾幫他校訂整理舊作,處理過一些魯魚亥豕的問題。該書正式出版後,父親在扉頁鄭重地寫上“小南吾兒存念 父字”數字。看著這遒勁而略帶顫抖的字跡,到今天還是忍不住落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