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菜難吃給Wi-Fi

飯菜難吃給Wi-Fi

在商業飛行的早期,一次洲際旅行要耗時20小時,你在飛機上只能讀書、睡覺、吃飯。那時飛機上可沒有電影看,你只能看窗戶外面的雲彩。航空公司要和火車、輪船競爭,提供很好的餐食。二戰之後,乘客們在飛機上能吃到有前菜、主菜和甜點的豐盛的一頓,另一大樂趣就是喝酒。航空歷史學家德錫恩Guillaume de Syon說:“螺旋槳飛機並不靠譜,如果飛機中途降落到某機場,乘客們多半會很高興,因為他們可以大喝一頓。後來,飛行的價格便宜下來,乘客增多,航空公司發現,要餵飽那麼多乘客太不容易了,餐食的水準就下降了。給60個做一餐飯是一回事,給4個航班上的600個人做飯,是另一回事。”

1952年,航線上開始有“經濟艙”這個東西,其鮮明特色就是飯菜質量下降。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nternational Air Transport Association開始討論,怎麼給經濟艙乘客做大鍋飯。頭等艙的乘客還能吃上點兒好的,可是飯菜質量也隨著航空技術的發展而下降。老式螺旋槳飛機又慢又顛簸,可機艙內不用增壓,今天的噴氣機巡航高度35000英尺,但增壓後,你感覺是在海平面6000到8000英尺上,這樣才呼吸順暢。增壓的結果是味蕾麻木,食物嚐起來寡淡。機艙內的環境根本就是“反美食”的,空氣溼度一般在20%以下,正常室內環境應該是30%以上,這時候你的鼻子發乾,口渴,嗅覺也變弱,而嗅覺和味覺緊密相聯。機艙內的空氣每兩分鐘到三分鐘就循環一次,這使得食物在機場內迅速變幹變冷。如果你在飛機上要了一塊雞胸肉,很快雞胸就變得像木頭一樣。

解決之道就是調味汁,調味汁能讓機上餐食加熱、上桌的時候還沒完全變成木頭。1973年,法國航運協會讓法國大廚奧利弗Raymond Oliver給航空公司設計菜單,大廚建議三道菜——紅酒燴牛肉,紅酒燜雞,奶油汁小牛肉。三道菜有一個共同點,都是在調味汁裡泡著的。其原則就是“溼乎乎的就是好的”。這一原則原本是針對肉菜的,可貫徹下來,素菜也給弄得溼乎乎.

德國人也以科學研究的精神對待飛機餐食,弗勞恩霍夫研究院Fraunhofer Institute建造了一個模擬機艙,壓力、溼度、溫度、噪音、震動、光線都與飛機上一樣。他們在2010年交出了一份研究報告,主要內容是,飛行中,鹹味和甜味受到的影響最大,苦味和鮮味受到的影響最小。(這也許能解釋,為啥很多乘客在飛機上喜歡喝西紅柿汁,西紅柿汁有鮮味。)報告顯示,白噪音也對味覺有影響。弗勞恩霍夫研究院建議航空公司不要為了味覺而加鹽加糖,給乘客來點兒辣味的,咖喱汁不錯,有味道,而且溼乎乎的。

紐約一家學校的公共衛生課程教師Charles Platkin,對多家航空公司的餐食進行採樣研究,算出來2013年平均飛機上一餐,卡路里含量是360大卡,比之2012年388大卡有所降低。他說:“我們希望飛機餐有味道,但很少有航空公司提供健康飲食。許多研究表明,食物與情緒相關,乘客吃太多脂肪和糖,會變得消極,重口味食品雖然讓乘客更易下嚥,但他們在航行中的脾氣會變得更壞。

想在飛機上吃好,這事兒太麻煩。所以很多公司開始取消飛機餐的供應,要想吃,您就花錢買點兒花生或者三明治。德錫恩說,航空公司明白了,與其花力氣改善飯菜,不如給乘客多提供點兒娛樂節目。座位上的屏幕大點兒,電影多點兒,再給他們裝上Wi-Fi,有了這些,乘客們就乖了,沒別的什麼要求了。調查顯示,乘客看兩小時電影,或者在互聯網上玩耍,都比吃一頓飛機餐要高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