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經典商戰之破壟斷

這是一個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經典商業戰爭故事。


溴是一種化學元素,普遍被用於感光劑、阻燃劑等多種工業場合,從19世紀開始,溴的工業化生產就被德國壟斷。壟斷自然就帶來了市場定價權,當時德國就在全球定下了相當於49美分每磅的價格。所有需要用到溴的企業,要麼接受這個價格,要麼就要關門大吉。

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美國有一家創業公司自己研究出了提取和生產溴的方法,並且開始在美國本土銷售,這家在當時基本無人知曉的公司,就是現在全球數一數二的化工企業“陶氏化學”。

陶氏剛開始售賣溴的時候自己定價是36美分每磅,德國人暗地裡給陶氏遞話,意思是說“你們自己在本土賣著玩也就算了,但你們可得給我小心點,敢走出美國有你們好看。”

陶氏當時規模小的可憐,也確實沒有和壟斷巨頭一爭的權利,於是就安安穩穩的在美國本土做起了生意。直到1904年,陶氏公司在美國本土生意的現金流出現了問題,於是冒著風險不得不開始進軍海外市場。所以,這年英國的市場上首先出現了售賣36美分每磅的溴。

德國人發現後當然不幹了,就派了一個人氣急敗壞的到美國找陶氏算賬。“我們可掌握了充分的證據,能證明你們在歐洲賣貨了!我們不是說好了你們只能在美國賣麼??”這個人對陶氏的創始人說。“啊?有這回事情嗎?我們從來不知道啊。”陶氏這時候開始用裝傻的方式來回應,並繼續在歐洲各國售賣,甚至還把戰線拉長到了日本。

不久,憤怒的德國人的反擊到來了。德國人開始用15美分每磅的價格在美國本土進行傾銷,我靠,這不就是典型的巨頭補貼然後要把其他玩家趕出市場的行為?這一幕我們現在也屢見不鮮啊。德國佬其實就是想給陶氏一個警告,讓他們知道誰才是市場的老大。

結果,沒想到陶氏的創始人這時候走了一步險招。你不是想把我美國的市場都搶走嗎?好,那我就不做了。所以陶氏的第一步是對內宣佈,暫時關閉美國本土市場的銷售。然後,他的第二步是開始找全美的經銷商,幫助他們購買德國人的低價貨,買進來後,陶氏對所有的貨品進行重新包裝,然後以27美分的價格再賣回到歐洲,而且這次可不只是英國之類的那麼簡單,他們直接把貨賣到了德國人的大本營。

這一步棋現在說起來也許有點平凡無奇,但在當時操作起來可是非常複雜,而且關鍵是在20世紀初的時候,真的從來沒有人這樣做過。德國人一開始也完全沒有想到會有這樣的局面,所以德國人一開始還特別驚奇,一是為什麼美國本土的需求這麼大,有那麼多人買貨,二是為什麼德國本土出現了那麼多低價貨?(他們甚至想,是不是因為自己的某家渠道商串貨,把低價貨賣了回來?),三是為什麼陶氏還能活的好好地。

有很多人看到這裡也許會覺得不可思議,說德國人會這麼蠢嗎?其實現在這個時代串貨都很正常,廠商都禁止不了,因為對供應商和渠道的把控確實是非常難的事情,更別提100多年前了,那是什麼年代?那可是固定電話都沒普及的年代啊。。。所以也可以看出信息流通的重要性有多大。

於是,糊塗的德國人竟然又出了一個昏招,就是為了把陶氏趕出市場而繼續降價。從15美分降到12美分,最後又降到了10.5美分每磅。而陶氏則繼續在美國本土收貨,在歐洲賣貨。

一個賠錢,一個賺錢,就這樣直到德國人最終發現到底發生了什麼。但那時為時已晚,德國人甚至不知道該如何回應和應對當時的情況,而陶氏也已經在全球市場立穩,不再害怕德國人的壟斷。就這樣,一個壟斷市場被打破,所有市場上的玩家都享受了很久的低價貨,並且再也不用擔心壟斷市場的高價產品了。

這就是100多年前的時候,在那個信息閉塞的年代發生的經典的商戰。

參考文章:Herbert Dow, the Monopoly Breaker [Mackinac Center]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