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劇作家走進山藝——編劇作家走進山藝

編劇作家走進山藝——編劇作家走進山藝

5月22日,由國家電影劇本規劃策劃中心組織的2018年電影編劇研修班山東採風活動,今天來到山東藝術學院進行輔導交流。上海電影集團藝委會專家審讀委員會主任,電影《生死抉擇》編劇宋繼高、國家一級編劇,中國音協會員,中國劇協會員,電影《潘作良》《雷鋒在1959》《郭明義》《張麗莉老師的故事》《鏡泊湖的槍聲》編劇黑繼文、國家一級導演,原山東電影製片廠廠長,《沂蒙六姐妹》《孔繁森》《金婚》編導王坪、國家一級編劇,《彩雲追月》《冒險島》《大年三十》編劇錢勇、影視編劇,《清水的故事》《歲歲清明》《喊過嶺的故事》編劇程曉玲、中國編劇委員會理事,電視劇《歡慶農家》《喜慶農家》編劇津子圍、中國作家協會會員,解放軍軍事文學研究中心研究員,《靈朽》《穿越蘑菇雲》的編劇廖建斌、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電影家協會會員,《左利軍》《,神秘指紋》等多部影視作品編劇胡金嵐、八一電影製片廠,文學部編劇,《音樂家》《大愛暖龍城》編劇張遂遂、影視編劇,《鉅額來電》《共青城》編劇柳樺、著名導演,網絡劇《廢柴兄弟》,電視劇《香瓜七兄弟》,電影《日常幻想指南》,小品《不差錢》《海燕》導演尹琪、《楊善洲》聯合編劇董丹蕊、著名散文家劉培國等二十幾位國內著名編劇、導演、作家,與山藝傳媒學院、戲劇影視學院的學生們進行了多方面的交流。

編劇作家走進山藝——編劇作家走進山藝

劉培國與同學們交流的主題是,鄉土文學的影視轉化創作中需要把握哪些要點,才能保留原汁原味的鄉土氣息和藝術氣質?

劉培國首先對鄉土文學進行了界定,他說,狹義的鄉土文學是指以農村和農民為題材的文學,是文藝作品對相對於工業文明的農業文明的關注和表現,廣義的鄉土文學涵蓋了鄉村、城鎮題材以及大中城市以外的地域性文學表現,更多的作家、藝術家都是從鄉村、城鎮向城市聚集,眷戀故土的情結和憂患的意識、對鄉土的關懷式批判,推動著他們把鄉土文學作為藝術表達的主導方向,為中國的現當代文學史留下了輝煌的鄉土文學畫卷,從魯迅,臺靜農,沈從文,汪曾祺,趙樹理,孫犁,到高曉聲,葉辛,再到王安憶,劉震雲,莫言,賈平凹。

編劇作家走進山藝——編劇作家走進山藝

劉培國說,進入新世紀以後,隨著鄉村日漸空心化,鄉土文明崩潰,鄉土文學逐漸式微。

他強調,新時代來臨,新農村建設步入快車道,鄉土文學積澱百年的濃厚民族特色,重新被看見和喚醒,鄉村文明在重建,人們意識到,只有民族性才有世界性,越是在地球村,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時代,民族化基因更純正、更典型的鄉土文學原來具有那麼頑強的生命力和表現力,新時代鄉土文學從碎片化的低迷中露出新生命的端倪,必將會促進中國鄉土文學傳統的迴歸。

編劇作家走進山藝——編劇作家走進山藝

他說,這樣一來,鄉土文學的影視轉化,就是一個前所未有的,又要必須做出回答的問題。作為一個普通的寫作者,一個普通電影觀眾,我有三點認識,與同學們交流,算作拋磚引玉吧!

編劇作家走進山藝——編劇作家走進山藝

“一滴水可以反映世界”。在我的身邊,有一位工藝美術大師,他成名之前,是很寂寞很潦倒的,在改革開放之處,工人堆裡的知識分子還被另眼看待,他叛逆生活的小故事有很多,這是一個人對命運不公的抗爭,也是民間藝人獨有的個性表現。舉兩個例子,咱們喝茶都是泡在杯裡的,他不,抓一把茶葉咹在嘴裡,嚼嚼,再端起一杯白開水喝上,以肚子為壺悶茶,說,這樣悶茶才提神。第二個例子。吃螃蟹。螃蟹放在冰箱裡,時間一長忘了,找出來的時候都黑了,堅決不扔,防治中毒腹瀉,先吃上幾片痢特靈,再吃蟹子。

編劇作家走進山藝——編劇作家走進山藝

第二,一個編劇心目中鄉土影視作品鄉土氣息的保留,我覺得還是要把主人公的性格和命運最為最有效的抓手,塑造典型環境中的典型人物,他的遭遇,苦惱,拼爭,焦慮,走投無路,柳暗花明,他與環境,他與別人,他與自己的對立與衝突,或者是“唐吉坷德”,或者是“哈姆雷特”,但使他們成為“唐吉坷德”和“哈姆雷特”的不是西班牙的大風車,也不是八世紀的丹麥王室,而是現實鄉土中國新舊交替、繼往開來過程中的矛盾衝突,既有舊秩序的積習沉痾,也有撥亂反正、開闢未來的正義之聲,有困難挫折面前的嗟嘆,更有建設新生活的力量和信心。抓住了這一點,就是對鄉土影視氣息的最大保留。

編劇作家走進山藝——編劇作家走進山藝

與國家劇本中心規劃策劃中心主任蘇毅

第三,在影視作品中原汁原味地保留鄉土文學的鄉土氣息和藝術氣質,語言(人物對話,獨白)是個重要因素。

從無聲電影到有聲電影,人物對話的作用是顯而易見的。國產電影的發展,語言的使用也經歷了從規矩到巧的過程,我還清楚地記得年輕的時候看過一位著名編劇的文章,他在文章中批評一些劇作使用“學生腔”,那時候還沒有動車高鐵,火車還是綠皮的,六個人對面坐。他是這樣說的,他說這樣六個人,如果就像你劇本上寫得那樣說話,主謂賓定狀補語一個不落,滿車廂的人都會說這幾個是神經病,生活中人們是怎麼說話的,電影中的人物就應該怎麼說話。去掉“學生腔”,是我們要突破的第一道屏障。然後是方言的使用。

編劇作家走進山藝——編劇作家走進山藝

與國家劇本中心辦公室主任馮錦芳博士(左2),山東影視傳媒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山東省電視藝術家協會主席

中國特定的遼闊地域和語言差異,給影視作品出了一道難題,就是用普通話,還是用方言?

漢語不像英語,英語是樂高,是隨著需求隨意拼插的,而漢語不是,形成一種語式就會極其穩定,幾百年上千年不會變,中國的古漢語沉澱了幾千年,一百年前才為之一變,成了今天的白話文。車同軌,書同文。不論是古漢語,還是白話文,都已經不是語言本身。古漢語不用說,白話文不是白話,從語言成為文字的那一刻,就是對方言俚語的整合整理,古代文人傳承至今的經典詩文無一不是以官話思維寫就的。因此,方言俚語的生動性、會意性和傳神性,需要在普通話思維上展開,才能避免觀賞障礙、閱讀障礙,形成更通暢的表達(宏森局長語)。

編劇作家走進山藝——編劇作家走進山藝

與山東電影家協會主席於海豐

然後,在普通話思維之上,我們可以適度使用方言,讓方言俚語成為一種有效的調適、補充、激趣,自然可以為電影藝術的進步拓寬道路。

不少優秀當代電影對此有很好的探索和實驗。從《鬼子來了》到《瘋狂的賽車》,到《金陵十三釵》,南京方言的使用還原了當年刻骨銘心的情景。《手機》“做人要厚道”成為方言經典臺詞,幾十部電影展現了方言的獨特魅力。

編劇作家走進山藝——編劇作家走進山藝

“去年我們離分(婚)明明索(說)好是四(是)假的。你怎麼連僧(聲)招夫(呼)都不打就變卦了呢?”這是《我不是潘金蓮》中范冰冰的江西婺源方言。《天下無賊》中的王寶強的河北方言,就演活了傻根這個經典農民工。《唐山大地震》中的元妮,也使用了唐山話,強化了地震中的歉疚和之後的感恩。可見在特定環境中,方言的適度運用給電影帶來了活力和突破,讓人物更真實,讓故事更生動。

編劇作家走進山藝——編劇作家走進山藝

與國家劇本中心辦公室主任馮錦芳

劉培國最後強調,不是所有的方言俚語都適合做影視人物語言,適合的,度的把握至關重要,一味地關注地域風情,忽略了觀眾的接受度和認同度,讓大多數觀眾聽不懂,那是自毀長城。我的家鄉有很多生僻的詞彙,地域內的每個成員聽上去即熟悉又生動,如果出現在紙質文本的文學作品中,藉助於註釋的幫助或者是一個特色,但應用在影視當中,就是個很大的問題,例如稀粥、稀飯,我們那裡叫“啥哈”,厲害叫“促狹”,水的上游,山的上風口叫“直上”,有沒有時間、有沒有工夫叫“容過不容過”,方格襯衣叫“格格(gei)襯衣”,這些沒有通識基礎的方言俚語使用是需要警惕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