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雲計算市場的玩家們:戰略、基因、技術與新規則

前言:最近歐盟GDPR開始實施,引發了全球的關注,數據隱私及數據產權必然影響雲計算市場的發展,野蠻生長的雲計算需要調整新規則,而誰能夠在未來嚴格遵守商業規則,保護好客戶的數字產權,誰將贏得市場。

壹:分析的結構

中國的雲計算市場是兵家必爭之地,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可以預期的高增長態勢吸引了很多雲計算玩家,他們依靠自己的資源稟賦和結構性優勢,從不同的角度進擊這個市場。

中國雲計算市場的玩家們:戰略、基因、技術與新規則

雲計算的玩家們

一般來說,市場的生態和遊戲規則一般都是有大玩家們決定的,他們彼此競爭和妥協,形成雲計算生態的基本遊戲規則,並決定這競爭的烈度和行業利潤。

所以討論中國雲計算市場的玩家們,我們必須把目光聚焦在大玩家身上。毫無疑問,阿里巴巴、華為、騰訊和亞馬遜,都可以入選。

在我看來,瞭解這些雲計算大玩家,最好建立一個分析的結構,有效的結構才能客觀的瞭解這些大玩家的競爭力,關於分析結構,我將採用如下結構:

1、 戰略定位,或者說叫戰略野心,用來分析雲計算玩家對自己在雲計算市場的定位和認知、預期;

2、 內部資源稟賦結構,獨有的、能夠對雲計算帶來差異化競爭優勢的技術、能力、資源

3、 外部生態構建模式,圍繞自身產品與雲計算上下游夥伴協同的模式、規模

貳:戰略定位,智能社會對決普惠科技,聯接VS連接

早在2016年華為就公開表述了自己的雲計算戰略:成為智能社會的使能者與推動者。這個戰略可以分解為三個層次,產品層面華為將“聚焦ICT基礎設施,做創新的雲技術提供者”,客戶層面將“做企業雲化、數字化戰略的使能者和優選合作伙伴”,生態圈層面將“秉承開放、合作、共贏的原則,做雲生態的積極貢獻者”。

華為雲在2017年開始強化了自己的邊界,提出“上不碰應用,下不碰數據”,不碰應用是對產業夥伴的承諾,這被解讀為華為雲不會做傷害合作伙伴利益的事情,而不碰數據是對客戶的承諾,實在數據資產及其安全日趨重要的今天對客戶重大利益的承諾,這被解讀為華為對客戶數據資產產權的尊重和嚴格保護。

華為對不碰數據的承諾推動行業向好發展,這種承諾,可以說很大程度上也順應了源自歐洲的數據保護大趨勢,必將成為客戶選擇雲計算廠商的重要標尺。

阿里雲的戰略定位是致力於以在線公共服務的方式,提供安全、可靠的計算和數據處理能力,讓計算和人工智能成為普惠科技。阿里雲從服務內部業務開始,逐步擴展到阿里生態的中小企業,通過自主研發的方式成為中國公有云計算市場的頭牌,與其準確的戰略定位密不可分,更重要的是長期的戰略堅持。

騰訊雲的定位是信息高速公路的“修路者”,騰訊雲希望可以修建一條連接到智能未來的信息高速公路。這一戰略定位可以看作騰訊連接戰略在雲計算領域的具象化,其目標是為“連接政務與民眾,連接企業與個人,最終連接到客戶價值”提供基礎設施。

馬化騰的原話是:“雲時代要求我們做好全平臺的用戶的連接,騰訊過去最強的就是連接人和人,但是現在還要連接企業內部的員工,包括政府裡的很多用戶,也就是說要從C端拓展到B端和G端的用戶群”。

戰略定位表述的不同,本質上反應的各個玩家對市場的認知和自身競爭優勢認知的不同,本質上是殊途同歸,只不過進入市場的角度和策略不同而已,我們可以看到騰訊雲試圖發揮的是個人用戶規模的優勢,華為雲仰仗的自己多年的B端市場和產品技術優勢,阿里雲則仰仗自己在電商領域積累的中小企業生態優勢。

叄:內部資源稟賦結構,電信基因PK互聯網基因

所謂內部資源我是指雲計算的玩家們所獨有的、能夠對雲計算帶來差異化競爭優勢的技術、能力、資源。阿里雲、華為雲、騰訊雲的確各有千秋。

阿里雲作為中國最早認識到雲計算價值的玩家,經歷了長期的戰略投入,其核心產品走的是自主研發的模式,而且在近幾年開始對部分核心硬件和服務器開始定製,在國內雲計算市場可謂獨樹一幟,國際上也主要是AWS可以比肩,走的自主研發模式。比如阿里自主研發的飛天系統就獲得了國家級的認證和認可。

在雲計算產品研發中,華為對開源社區貢獻最多,比如在2017年OpenStack基金會公佈了一項對全球用戶的調查結果,華為入圍OpenStack十大廠商,並推出了推出了基於OpenStack的完整的雲計算解決方案;同時華為還是CNCF(Linux基金會旗下的非營利組織,旨在推動Kubernetes及容器的發展)初創及白金會員,在2017年10月,華為獲得Kubernetes社區首屆指導委員會(Steering Committee)席位,其在在容器和編排技術的貢獻和實力獲得業界認可。

客觀的說,這種技術路線各有優劣勢,自主研發具有極強的可控性,無需產業協調,可以快速的按照自己的戰略響應市場的需求,但是在開放性上不如開源系統。開源系統則是經歷了產業技術專家的全球範圍的協同,具有較高的開放度,目前全球500強公司接近一半已經基於各種OpenStack發行版建立了私有云。但是相比商業雲計算系統集成度和複雜度較高,響應市場較慢。

國內另一個玩家騰訊雲核心雲計算系統基於OpenStack,採用的是開源+部分自研的模式,比如大規模調度系統,騰訊曾經宣稱是自主研發。但是騰訊在雲計算領域的技術實力和華為與阿里相比還存在較大的差距,比如在客戶層面華為雲經受住了歐洲運營商嚴苛的考驗,是德國電信的雲計算夥伴;阿里雲自身在場景上每年的雙十一壓力測試也為阿里雲的進步提供了機會,而騰訊則缺少這樣相似的實際驗證,當然,在遊戲領域,騰訊雲也有驗證機會,但是與阿里雲和華為雲所面臨的環境是完全不同的。

從企業基因上看,華為雲和阿里雲具有相似性,但是又不同,騰訊雲則是完全不同。華為和阿里從誕生之日起就是以服務B端客戶(企業)為主的,不同在於華為一開始服務的是大型運營商客戶、政府客戶和大型企業集團,阿里一開始服務的是中小企業客戶,但其組織結構和業務流程都是以服務B端客戶構建的,所以到了雲計算時代,對阿里和華為來說,只不過是在企業價值鏈上疊加一個新的戰略機會點,無需動筋骨。騰訊在不同,一開始服務的個人客戶,C端用戶,對企業、政府、行業涉足較晚,業務涉及的深度和行業涉及的廣度,都無法與阿里和華為相比,關鍵是其組織結構和業務流程需要重新再造,以匹配服務政企客戶的要求,這使得騰訊雲面臨內部基因上的劣勢。

客戶關係維度是評估雲計算玩家的重要維度,在這方面,大型企業客戶和政府機構,華為雲無論是放在全球視野還是中國本土市場,都具有明顯的優勢,這主要得益於華為在電信業務發展過程中所獲得全球化基因,尤其是與全球運營商在雲計算領域的合作,使得華為雲在遵從本地法律和文化具有先發優勢。在這方面阿里雲可以看出在快速補齊短板,一方面在海外加快了數據中心的建設,另一方面伴隨著阿里生態業務出海,阿里雲在也在出海。

政企客戶對雲計算的需求有一個特殊的地方,即大都希望是端到端的解決方案交付,電信業務起家的華為在軟件研發、硬件設計及製造和解決方案交付方面已經積累了三十多年的經驗,尤其是遍佈全球和全國的線下服務團隊,是其雲計算業務拓展優勢組織要素,這也是企業客戶尤其是政府和大型企業客戶看中的能力。

華為雲的官網數據顯示,其擁有分佈全球的OpenLab,400+行業解決方案合作伙伴,120000渠道合作伙伴;170個國家和地區全球支撐團隊提供全球服務。

阿里雲也已經認識到線下交付團隊的重要性,並開始組建線下的服務機構,比如阿里雲以認證區域服務提供商的方式認證了37家,並由21個區域服務提供商提供本地化服務。

在這方面,騰訊雲則還有很長路的要走,其服務模式還是以線上服務為主,並沒有組建線下交付和服務團隊,這可能會給騰訊雲在服務大型企業和政府客戶時面臨競爭的劣勢。

肆:生態模式:和我一起搞雲VS隨我一起搞雲

在與外部生態的合作上,阿里、華為、騰訊其本質都是異曲同工,但是由於技術路線和市場策略不同,卻又採取了不同的生態整合模式。

華為雲既然上不碰應用,下不碰數據,那麼其必須採取開放的合作策略,依靠合作伙伴完成基於雲的解決方案整合,以解決方案為例,華為就是依靠合作伙伴,提供提供基於華為雲的軟件產品或服務,包括企業應用,開發平臺,管理軟件,行業軟件,比如與拓維信息聯合面向政府和企業打造九大公有云行業解決方案。

在雲計算底層技術上,華為與芯片廠商/服務器巨頭通過戰略和深度合作,為雲計算的技術先進性提供保障,比如與Intel合作,把英特爾針對公有云的最新技術應用於華為的雲操作系統、在HPC領域與行業領先的廠家如達索系統、ESI、ANSYS進行合作;

騰訊雲在生態合作定位是隻做“連接器”,即騰訊雲自己是“骨”,專注於IT基礎架構服務建設,合作伙伴則是“肉”,在構架服務基礎上研發提供雲計算應用和服務,這符合騰訊所宣稱的半條命交給合作伙伴的理念;而在雲計算底層技術和系統的整合,騰訊選擇的模式與雲計算領域底層優秀廠商建立戰略伙伴關係的模式進行合作,比如與英偉達在人工智能計算領域、思科在網絡解決方案與服務領域、與中軟國際在綜合軟件與信息服務都是採取此種模式。同時騰訊雲也是OpenStack基金會黃金會員。

阿里雲在生態夥伴方面主要分為渠道、服務和技術三類夥伴,其中技術合作夥伴需要基於阿里雲之上提供SaaS層的應用,此類夥伴以獨立軟件開發商為主,比如SAP公司名列阿里雲官網技術夥伴之列,阿里雲的服務合作伙伴主要是幫助客戶向阿里雲遷移。阿里雲自己提供會提供很多應用,比如其ET大腦針對航空、城市等行業推出行業應用,在這方面阿里雲主要是依靠自己的力量,這一點與華為和騰訊不相同,所以我們看到華為和騰訊與在某個行業深耕的系統集成商或者軟件開發商合作,阿里雲這類的動作就比較少見,就是因為他們的產品戰略不同。

我們也看到,阿里雲在雲計算底層技術上也在佈局,比如戰略投資ZStack,一傢俬有云開源廠商,但是總體而言阿里在雲計算底層技術上主要是自主研發為主。

華為和騰訊雲在生態夥伴上則需要雲計算應用的提供商,其優勢是可以縮短進入行業的學習週期,快速的進入行業,不足之處是需要利益協同和技術協同兩個協同的平衡,協作成本相對較高,阿里雲則需要較陡峭的行業學習曲線,但是如果沉澱成成熟行業解決方案,複製成本就會比較低。

伍:中國雲計算市場競爭趨勢展望,數據安全和商業規則將影響未來競爭格局

業內有觀點認為雲計算的發展已經進入Cloud 2.0階段,不同於Cloud 1.0階段,雲計算主要是生於互聯網企業,由亞馬遜這樣的公司從解決自己的需求開始發展起來的,在Cloud2.0階段,主要是各個大中型企業、行業開始把業務向雲遷移,雲成為數字化轉型的標準配置。

Cloud1.0階段,具有互聯網將基因的亞馬遜雲、阿里雲具有先發優勢。其市場份額和產品都已經獲得了市場的認可。比如在中國市場阿里雲是最重要的玩家,而且極可能是在未來幾年是雲計算的頭狼。

Cloud2.0階段,則是大中型企業行業客戶開始向雲遷移,由於華為這樣的公司具有多年垂直行業數字化和信息化經驗,在理解行業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則獲得了彎道超車的的新機會。或許這是華為宣稱要做全球五朵雲之一的底氣來源。

Cloud2.0階段,混合雲和行業雲繼公有云之後最重要的發展趨勢,也是Cloud 2.0階段主要發展的領域,其背景是大型政府和企業客戶對數據和業務安全有更多的考量,所以我們看到一些領域專家在多個場合開始倡導多雲模式,所謂多雲就是一個客戶部署多個雲計算廠商的產品,再通過統一的架構對業務層提供統一的服務,好處至少有兩個:避免單一雲計算供應商綁定;選擇不同雲計算服務商最強的產品和技術。

當然,還有一個潛在的好處是多雲模式可以給客戶的數字資產保護和業務安全提供相互監督的能力。

在這方面華為雲的優勢明顯,如前所述,其在歐洲與德國電信合作,經受了德國嚴苛的隱私和數據保護考驗,為華為雲遵守商業規則沉澱了行業知識,所以華為雲提出“尊重數據主權,不用客戶數據做商業變現”。而電信運營商電信級的服務質量要求和華為自己過去三十多年服務電信運營商過程中積累的大型系統運營所積累的穩定性和可靠性方面的經驗,也是華為雲的優勢基因。

因電信運營商業務帶來的全球化基因,常年的經驗積累和本地化政府關係。與全球多個運營商合作合營雲,海外市場遵從性強。

這些為華為雲服務大型政府和企業客戶提供了競爭優勢,過去一段時間,我們已經看到華為雲陸續與多地方政府和大型企業、中央部委簽約的消息。但是同時在服務中小企業客戶,尤其是小微企業客戶上,華為雲在靈活性和快速響應以及端到端的滿足數字化需求方面還有一段路要追趕。

騰訊雲當然也是重量級的玩家,並且騰訊也在積極拓展行業和政府客戶,但是騰訊雲的問題在於其產品能力和服務能力與華為和阿里相比還存在明顯的差距,尤其是在服務政府和大型企業客戶方面存在劣勢,所以騰訊雲在未來能夠抓住騰訊生態裡小夥伴的數字化轉型,為自己在雲計算市場站穩腳跟打下基礎。

中國市場的雲計算將來必定是巨頭們的天下 ,阿里巴巴、華為、騰訊都是大玩家,亞馬遜也是,誰能夠走得遠,走的深,取決於產品能力、商業合規性和技術領先度,也取決於生態的規模,讓我們繼續拭目以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