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子,原本與屈原無關——數千年前的端午習俗

其實在舊俗中,端午、中秋、春節為三節,那時的生意人多於這三節結算賬目。

而宋代一文人所寫的《端午即事》,則將古代端午節的習俗大都寫入其中:“卯飲緣佳節,昌陽薦一卮。兒諮射團事,妻誦賜衣詩。懶檢三閭傳,爭纏五綵絲。平生幾端午,隨分作兒嬉。”

粽子,原本與屈原無關——數千年前的端午習俗

端午節日裡,唐代宮中有一種遊戲:“宮中每到端午節,造粉團角黍貯於金盤中,以小角造弓子,纖妙可愛,架箭射盤中粉團,中者得食。蓋粉團滑膩而難射也。都中盛於此戲。”

粽子,原本與屈原無關——數千年前的端午習俗

梟羹,以梟肉制的羹湯。

端午節這天,皇帝賜臣下飲用,寓有除絕邪惡之意。

蘇轍曾作《學士院端午帖子太皇太后閣》一詩:“舟楫喧呼招屈處,禽魚鼓舞放生中。百官卻拜梟羹賜,兇去方知舜有功。”

粽子,原本與屈原無關——數千年前的端午習俗

採藥,是最古老的端午節習俗之一,上古時代,屈原還沒有跳江之前,農曆五月五日的採藥,有道家的採藥,也有醫家的採藥。

道家,所謂“採”,就是“採取”;所謂“藥”,是指在修煉時所發動的體內真氣。

醫家,則認為農曆五月五日“此日蓄藥,以蠲除毒氣。”《荊楚歲時記》:“五月五日,競採雜藥,可治百病。”

其實,因端午前後草藥莖葉成熟,藥性好,才於此日形成這一風俗。而醫家採五藥,主要是:草、木、蟲、石、谷。因此《齊民要術》中,還有五月五日捉蛤蟆製藥的記載。

端午日收蛤蟆,刺取其沫,製作中藥蟾酥;在農曆五月五日於蛤蟆口中塞墨錠,懸掛起來晾乾,即成蛤蟆錠,塗於膿瘡上可使消散。

粽子,原本與屈原無關——數千年前的端午習俗

鴝鵒,俗稱八哥。早在《春秋·昭公》中就有記載:“有鸜鵒來巢。”

端午節,人們剪去出生不久的小八哥的舌尖,待其長大後,皆能學人言語。

花蕊夫人曾有詩云:“小院珠簾著地垂,院中排比不相知。羨他鸚鵡能言語,窗裡偷教鴝鵒兒。”

粽子,原本與屈原無關——數千年前的端午習俗

在端午這天,宋代的人們會塑張天師像,以青艾為須,稱之為天師艾。後人們就將其視為辟邪的艾符,在端午日,將艾蒿束成人形,懸於門戶,以祛毒氣,保家宅平安。

還有人在端午日,採艾草浸酒,認為飲之,可以祛邪;還有人以艾汁和粉,製成艾糕,認為端午食之,可祛毒;還有人在端午日採艾葉,合綿線制入衣中,認為穿這艾服,可以祛散邪毒之氣。

粽子,原本與屈原無關——數千年前的端午習俗

彩絲為端午的必備吉祥之物。

人們認為,五月五日以五彩絲係臂,可辟邪崇,又名“長命縷”、“續命縷”。

唐朝的宮中,也常於端午日,以彩絲所結長命縷賜予諸臣:“繡額朱門插艾人,羞將角黍近香唇。平明朝下誇宣賜,五色香絲係臂新。”

端午節,幼兒的脖子上,會係一種手編的,墜有小飾物的項索:“綵線,垂金錫若錢者、若鎖者……”視之為祈福免災的端午索。

粽子,原本與屈原無關——數千年前的端午習俗

端午吃粽子的習俗,原本與屈原無關。

晉代《風土記》載有:“午日烹鶩,又以菰葉裹粽黍,以象陰陽相包裹未分也。”

粽子,箬葉或蘆葦葉等裹米,狀如三角,故稱角黍。

當時的粽子不是用大米、酒米制作,而是用黃米,比小米大一些,有粘性的穀物,周邦彥曾作《齊天樂·端午》詞,贊曰:“角黍包金,香蒲泛玉……”

粽子,原本與屈原無關——數千年前的端午習俗

一提到端午節的賽龍舟,大部分人會認為,划龍舟是為了驅散江中之魚,避免魚吃屈原的身體。

其實,早在屈原之前,就有農曆五月五日划龍舟的習俗,那是一種祭巫儀式的活動。後人們則藉此活動,祈求風調雨順、去邪祟、攘災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