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清朝調兵最多幾萬,而不像明朝一調軍隊就是幾十萬?

軍情大家談

為什麼清朝調兵最多幾萬,而不像明朝一調軍隊就是幾十萬?要解釋這個問題,就得從清朝軍隊的性質及其日常工作任務說起。

清朝是靠武力征服而建立起的高度中央集權的政權,軍隊是其支柱。但是,當時清朝沒有警察,高度中央集權的體制也不準建立地方性的內衛部隊。這就使得維護社會治安,保持政治秩序的任務落到了清軍肩上。

從外部環境上看,當時的清朝並無強大的外部敵人。顛覆清朝的力量在內不在外。這些決定了清軍的基本職責是防民為主,內衛為主。如果用今天的眼光看待清軍,清軍不是一支純粹的國防軍,而是同時兼有警察、內衛部隊、國防軍三種職能。其中國防軍的色彩最淡,警察的色彩最濃。這一性質決定了清軍的佈防是極其分散的。

清軍駐防主要分為以下四類:一是黑龍江、吉林、盛京一帶,以保衛龍興之地;二是察哈爾、熱河、密雲、山海關一帶,以監視北方的蒙古族,保衛京師;三是戍守西北邊疆地區;四是監視內地各行省。其中監視內地各行省是最重要的,分去了絕大部分的駐防力量。

清軍佈防的分散和承擔的任務使得清軍既不可能全數用於作戰,又被束縛在各地,沒有一支可機動作戰的部隊。一旦戰爭爆發,從各地抽調兵力成了清軍集結的唯一方法。但是戰爭的到來並不能取消各地守軍的平時任務,相反,形勢的緊張往往使統治者認為更有必要監控民眾,防止生變。因此,即使是在交戰地區,當地清軍也無法全部抽調兵力。只能在從各地抽調一些兵力,組成臨時編制的部隊。這就是為什麼清朝調兵最多幾萬,而不像明朝一調軍隊就是幾十萬?


與書居

首先,清朝常備軍總兵力長期維持在60萬至80萬人,只相當於明朝鼎盛時期200萬左右的三分之一左右,基數小決定了清軍每次調兵規模都不可能太大。

其次,明朝之所以保持龐大兵力,一個重要原因是北方邊境防禦需要駐守重兵集團(九邊總兵力長年維持在40萬至60萬,正統年間甚至超過百萬),到了帝國中後期北方邊患、東南沿海倭寇蜂起,明軍不維持一支規模驚人的常備軍也不行啊。

而清朝皇室堅持“滿蒙聯姻”,中前期除了東北沙俄哥薩克入侵和準噶爾搗亂外,自古以來困擾中原王朝的邊患基本得以消除,外敵從海上入侵則要等到19世紀了。

具體到沙俄哥薩克入侵和準噶爾部來襲,這些對手雖然裝備比較精良但兵力都不算多——俄軍只有千人規模,小股竄犯時甚至當地少數民族部落就能將其擊退。準噶爾部與清廷康雍乾祖孫3代皇帝鬥了80年,換了好幾個大汗,也經歷了由盛至衰的過程,但其最強大的時候能抽調出來與清軍作戰的也只有區區幾萬人馬。

也就是說,對手兵力相對弱小讓清朝沒必要為了打一場仗而調動天下兵馬。

最後就是經濟問題——明朝遍封朱姓宗室,到了中後期為養活這群人數不下百萬之眾的寄生蟲集團,國庫就已經入不敷出了,更別提還有各地藩王拼命兼併土地、榨取民脂民膏,萬曆皇帝小兒子福王朱常洵搜刮河南一省還不夠,又把手伸到了山東、湖廣。反正在古代農耕社會帝國每年財政收入相對固定,權貴階層多撈一點,最後分配給國防和軍隊的就少一點。

眾所周知,決定戰爭勝負的並非兵力多寡,而是國防投入和綜合實力——明朝中後期每次大規模用兵(比如萬曆三大徵)對於整個帝國來講都是很傷元氣的,而且很多戰爭都屬於不計成本、挖東牆補西牆來維持的。也就是說,因為明廷國庫空虛,反而每次用兵都要採取孤注一擲、集結重兵以求“畢其功於一役”,最明顯的例子莫過於薩爾滸之戰和松山之戰。

反觀清朝雖然也有八旗生計問題困擾,但總體來講對宗室經濟剝削控制較嚴(這也是清朝中央集權統治空前加強的結果),國家財政收入也較明代有明顯增加,因此得以支撐長期消耗戰——最明顯的就是與準噶爾部對抗了80年,軍事上則採用步步為營的“碉堡”戰術,一點一點蠶食對手勢力範圍,壓縮敵軍迴旋空間和戰略縱深。康熙時解決三藩、收復臺灣也都花了20年左右時間來籌劃、準備。而這樣的打法如果換成明朝,恐怕財政上就吃不消。


網言軍事

“一炮糜爛數十里。。。”從這句正史記載中就可看出古代文人對數字的浮誇,明代一個總兵也就統兵萬餘人(當然臨近1644最後那幾年以左良玉為代表那種兵匪集團不算在內)。我記得以前那部淮海戰役的電影裡那個著名的一鏡到底的長鏡頭表現的行軍場面,非常壯闊,非常震撼,實際上也就是動員了兩萬士兵拍出來的,無邊無際啊!以數百年前的社會生產力、組織能力以及道路交通條件,能夠集中幾萬軍隊行軍、駐紮、佈陣、指揮、打仗已經是極限了。以土木堡為例,五十萬明軍這個數字就是胡話,土木堡離北京不過百餘公里,五十萬軍隊排四路縱隊間隔一米都能從土木堡排到北京城,還沒算糧草錙重,還別說最後被兩三萬瓦剌騎兵包圍在山上因沒水喝而崩潰,說相聲呢?哪個山包能放下五十萬人馬!所以史書上那些動不動幾十萬上百萬的大戰,個人觀點基本要除以十,還可信點!


wjjt73

1 養軍隊,就需要錢。軍隊多了,自然需要更多的錢。這些多出來的錢自然要負擔在老百姓的身上,所以,清朝不敢養太多的軍隊。

2 這個提問本身就是個歷史盲。清朝想一次調動幾萬軍隊,除非是打特別大的仗,比如跟葛爾丹決戰。否則的話,幾千人已經不得了了。舉個例子,第一次鴉片戰爭(中英戰爭),實在無兵可用,從貴州調來80名旗兵,用時半年。

3 八旗加綠營大約八十萬。聽起來不少,但放在當時的土地上(1380萬平方公里),幾乎就找不到了。所以一打仗,往往就出現無兵可用的情況。


晴天140828856

統計口徑不一樣而已。

明朝實行衛所制,戰時一般不徵發民夫,直接用衛所兵裡既不屬於戰兵也不算輔兵的編外丁口負責後勤,所以其實是將戰兵輔兵和民夫全部統計進軍隊人數,基本上戰兵輔兵和民夫的比例是1:1:4,60萬大軍其實披甲戰兵只有10萬而已。

清朝因為初期實行八旗制度,只有入營旗丁才算兵,臨時徵召的民夫不會統計在軍隊數量裡,所以實際上清朝的軍隊只包括明朝的戰兵和輔兵而已,統計口徑只有明朝的三分之一。

所以明朝軍隊200萬人,清朝領土比明朝大,軍隊才80萬。

事實上你們仔細看看明朝的總兵數量就能算出來真正的兵力,明朝末期一個總鎮下屬戰兵不超過三千,全國亂七八糟加起來得有200多個總兵,合計能作戰的披甲戰兵也就60萬到80萬左右。


三隻腳的大大烏鴉

清軍自己的人不多,而且進關後當了主子,戰鬥精神一天天下降,早期已多是用漢軍旗打頭陣,消滅南明政權的主要是他們,以後都是用綠營兵多,滿州八旗今非昔比,可是他們不敢編太多漢軍,原因人盡皆知,連火器也不願作大的發展,漢人如上下一心造反,他們就大勢去矣,所以兵馬調動也很小心的。


戰塲YOK1942419

這問題問得有些莫名其妙了,純粹論調兵,清朝也有很多超過十萬的啊,最次最次,八旗入關、三藩之亂、圍堵葛爾丹之類的都是幾十萬人的調動,不過因為年代較近,具體接戰人數記載比較詳細罷了。調兵數和參戰數是有區別的,那些被記載幾十萬人的戰鬥,核心兵力其實往往就那幾萬人,比如北宋伐西夏一去就是幾十萬,結果就那麼幾萬人在打。

人數多的戰爭最容易出現在內戰或者內線作戰兵力方便輸送的時候,要不沿黃河在開封、洛陽打,要不沿長江成都、襄樊、南京一線調兵水路並進,要不沿運河在南京、北京打,要不割據勢力孤注一擲,再或者唐和吐蕃戰隴右、宋和契丹戰燕雲這種方便吐蕃、契丹集結的地方。一旦遠征,人數就不會特別多,真正賭上國運的作戰其實多在十萬左右這個數量級而且還是分兵,比如明初北伐(對比之前和陳友諒打可以看到,明如果想,兵力完全能過十萬,但徐達等三路就帶了十萬人)、北宋滅南唐、唐滅突厥、北周滅齊、就算魏滅蜀主力鍾會也不過十多萬人分斜谷、駱谷、子午谷進漢中,這都和清的組織力差不多,人自然是可以調動更多人,但現實不是遊戲,並不是越多越好的。再有,比如武帝伐匈奴,兵力總數有變化但除了最後一次,衛霍各五萬之外,河南、漠南、河西之戰,核心兵力其實一直是衛青本部約三萬、霍去病一萬多些,就算所謂“草包”李廣利,武帝給他的騎兵也沒超過三萬,不是不能而是不合適。

遠征時出兵數反而會偏少,這是世界上也是很常見的情況,清也是如此(因為大量民夫甚至綠營的調用沒算兵力),對新疆、對緬甸、對西藏、對安南……,明面上的兵力就那麼2—3萬,不代表它只調動了這麼點人,清朝好歹理論上一直到最後還保有部署遠征的調配能力(趙爾豐出兵西藏),已經不錯了。


晝冕

清軍的制度決定了一切。

清制,60多萬綠營歸屬於多頭管轄關係,臨時調動幾千人就需遷延數月,甚至從千里之外的其他省調動軍隊。

比如,駐南京的兩江總督名義上轄三省,但駐蘇州的江蘇巡撫本身就是分權掣肘的職務,江蘇本省提督有兩位,江北提督駐淮安,江南提督兼江南水師提督駐上海。如此佈局是為了防止督撫串通,事實上造成通訊艱難,兵力調動異常繁瑣。

同時,提督之下總兵、副將,參將,遊擊,都司各自管轄本部兵馬,再之下又分守各汛,而各汛兵馬極為分散,召集起來非常緩慢。很多汛兵本身還承擔地方守備任務,不能調出,只得從更遠的地方調兵。

因此,鴉片戰爭時英軍進攻鎮江,守備軍是駐防蒙古八旗1583人,兩江總督牛鑑花費4天才抽出臨近各地綠營兵2700名增援。可見綠營兵即便近在咫尺也無法通暢調集和運動。

實際就是,總督接到軍情,向巡撫和提督行文下達增援命令,提督向總兵,總兵向參將遊擊都司的管軍層下達命令,再向各汛主官的千總把總下達命令,等逐級彙集起來就是一兩個月過去了。除非總督巡撫提督直接命令直屬隊的督標、撫標、提標出戰,但又兵力不足。

作為主力野戰軍的八旗駐防軍,不歸屬地方體系,如前面的鎮江之戰,駐防青州八旗的責任就是守備鎮江,所以必須死戰。換句話說,如果英軍不是進攻鎮江而是揚州,則鎮江八旗沒有救援的法定義務,總督、巡撫、江南提督無權調動他們去增援只隔一江的揚州。除非是管轄鎮江八旗的江寧將軍下令。


張勇達州

滿清是遊牧民族,是土匪,那幾萬軍隊就是純戰鬥人員,領導也要上陣砍人,其它不用考慮,搶!打贏洗掠,打敗餓死,大明是標準國家,二十萬大軍實際戰鬥人員不會超過8萬,再去掉不上一線的指揮人員,和滿清一線拼殺士卒不會超過滿靼的三倍,一分兵就敗定了。


樂得清閒710408

明朝常備軍規模大,徵兵基數大,兵源總數多!而滿清則明顯少於明朝!

明朝南北軍隊加起來過百萬!

北部邊防需要重兵駐守,抵禦蒙古韃靼,滿清後金的長期性軍事騷擾!

南部也需要養兵用於防止倭寇登岸殺戮百姓!

滿清入駐中原以後基本解決了以前中原王朝一直沒有解決的邊境問題!

這意味著不需要國家養太多兵,以至於消耗國家庫存。


此時的外敵準噶爾叛亂,沙俄入侵等都屬於小規模戰爭,不需要大規模用兵!

沙俄入侵只有兩千人左右,即使裝備精良也抵不住滿清幾萬兵力驅趕!

準噶爾部用兵最多的時候不過幾萬人,大清至於用全國兵力對付它嗎?

滿清用溫水煮青蛙的方式,慢慢熬死對手,而並非用雷霆手段鎮壓對手,因為再怎麼強大的都國力經不起折騰!

例如,康熙,雍正,乾隆祖孫三代人用了七八十年才徹底幹廢掉準噶爾部,當然他們也有好幾代大汗熬死了!

康熙大帝收復臺灣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也用了將近二十載才完成統一國家的霸業!
我是娜迦,知道一點點歷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