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街亭不失,蜀漢有實力擴大戰果嗎?

李蕾

先說說我的回答吧,如果街亭不失,蜀漢都沒有可能擴大戰果。為什麼我這麼說呢?諸葛亮是盡起蜀漢全國之力北伐的,軍隊只此一支,失去了蜀漢則滅亡。所以亮不敢孤軍深入,更沒有同意魏延的子午谷奇計突襲長安。



1、蜀漢羸弱,只能東連孫權,以功為守

在三國中,看地圖就能知道,蜀漢雖然據守天府之國,易守難攻,但居西南,為三國中人口、經濟、交通等都居末,根本上和其他兩國沒法比,也很難再有突破性進展,只能在外交上東聯孫權,北攻曹魏,以攻為守。

而且蜀漢能征善戰者在夷陵之戰已損耗殆盡,已無大將可用,有句話說得好,“蜀中無大將,廖化為先鋒”,當然,有老將趙雲、魏延,這相比其他兩國的青年將領根本沒法比,比如吳有陸遜父子,魏有曹真、司馬昭,就連姜維都是投降過來的。


2、街亭若在,攻取長安不能勝

諸葛亮北伐,一直是步步為營,穩紮穩打,從不冒進,這樣雖好,但每此攻取城池總要找人來守吧,如果這樣的話,守軍從何而來,有人說:從當地募兵,這樣真的可行嗎?

我的答案是,不行,這都需要糧草呀,蜀漢大軍自己都沒有糧草吃,何況守軍,所以諸葛亮五次北伐退回蜀漢的時候把攻佔的城池都放棄了,原因正在於此。

再加上蜀漢有一致命的要害,那就是劍門關,就是街亭的後一關,不管你諸葛亮如何攻佔城池,只要我司馬懿率一軍攻克劍門關,蜀漢軍隊便是死無葬身之地。

街亭守一次可以,那麼十次呢?難道司馬懿不會勝一次,只要勝一次,蜀漢就會大敗。這就是地形的優勢,這就是天命。

3、天時、地利、人和,均不佔

雖然北伐打著漢室恢復中原的口號,但老百姓需要的是和平和盛世,北方經過曹魏兩代君主早已鞏固,全民歸心,現在諸葛亮來犯,老百姓會答應嗎?人和第一個就不佔。



地利前文就有說過,根本不佔只會敗得更快而已。天時也不佔,為什麼這麼說呢?諸葛亮也通奇門遁甲,自然知道其中道理,在最後一次北伐天降大水救司馬懿就可以看出,漢氣數已盡,他只是為報劉備知遇之恩,逆天而行罷了。

此文只代表個人觀點。


閣中論史

諸葛亮第一次北伐中原,沒有采納魏延的計謀取子午穀道路直達長安,並不僅僅是因為諸葛亮謹慎,而是因為諸葛亮的戰略目標並不在長安。

從地圖上看,曹魏帝國最細的部分,也是和西域的連接,就在於隴西,也就是天水、安定和武威三郡。而街亭,就是曹魏大軍進入隴西的咽喉。一旦馬謖能守住街亭,擋住張頜,那麼諸葛亮就能夠從容的佔領三郡。斷絕雍州和涼州和中原的聯繫,從而慢慢的蠶食和消化這兩個州。而雍州和涼州民風彪悍,又是養馬的地方,諸葛亮佔據了雍涼,就等於有了很好的兵源和養馬地。

然後等天下有變,從雍涼和漢中兩路出兵,夾擊長安,勝算就大大的增加了。

很多人的一個誤區就是,認為曹魏佔據天下最精華的十分之七,所以蜀國和吳國是沒有希望的,這是完全錯誤的。在古代,國家實力和動員力其實關係並不大,如果國家實力代表一切,那麼金朝就根本不能滅了遼朝,而清朝就根本不可能取代明朝了。

事實上當時的曹魏,雖然家大業大,但是也三面受敵。同樣可以從地圖上看出來,諸葛亮是一路,東吳陸遜是第二路,北方的鮮卑可汗柯比能是第三路。曹軍兵分三處,中央軍大約有四五萬居中調度。諸葛亮第一次北伐,都已經讓曹魏窘迫的只能靠天子親征才能穩定下來局面,並且當時曹魏的首都洛陽都亂成一團,還有傳聞說天子已經在長安駕崩,要擁立雍丘王曹植為皇帝……

魏略曰:是時鬥言,雲帝已崩,從駕群臣迎立雍丘王植。京師自卞太后群公盡懼。

所以曹魏遠遠談不上佔據多大的優勢,就差馬謖這一點點,三分天下可能就是完全不同的結果。結果,在最不應該出問題的地方,馬謖捅了一個大簍子,不但捅掉了自己的性命,也斷送了諸葛亮北伐形式最好的一次,真是讓人唏噓不已。


經史通義

理論上有可能擴大戰果!

諸葛亮第一次北伐,首要進攻目標就是甘肅地區,也就是當時的隴右和涼州,蜀漢的戰略計劃是利用魏國的防衛疏忽,守衛軍隊主力過於集中在陝西南部,也就是漢中前線,蜀漢集中主力突然向西挺進進入隴右地區,如果戰事順利,可以進一步向北推進進攻涼州,如果這一方向的戰事順利,蜀軍完全可以揮軍東向殺入關中!



但這一系列軍事計劃的前提是,當蜀軍主力在隴右地區作戰時,在關中和漢中前線的魏軍主力也會察覺蜀軍的進攻意圖,會立刻向西進入涼州和隴石地區展開救援,街亭就是必經之路,對於蜀漢還是魏國,街亭都是要爭奪的目標,蜀軍佔領此地,進可殺入關中,退可阻擊來自關中的魏軍,切斷涼州隴右地區與關中的聯繫,從而為蜀漢贏的時間一點一點吃掉整個涼州和隴右。

可蜀軍偏偏就在街亭這一重要位置出了問題,由於馬謖的臨陣變化,造成本來已經佔領街亭的蜀軍,不費吹灰之力,又丟掉了這一重要戰略位置,造成關中的魏軍長驅直入殺入隴右,在魏國主力壓上的情況下,還正在隴右地區相持的蜀軍主力,既怕與魏軍主力在甘肅平原上展開決戰,又怕被魏軍主力直接抄了後路,只能提前選擇撤退。



如果馬謖能守住街亭,關中魏國的增援部隊會被死死拖在關中地區而不能西進,即便選擇北上從甘肅北面南下增援,也需要繞遠上千裡,路程和時間耽誤太多,這樣也可以為諸葛亮贏得足夠的時間來吞併整個隴右五郡,隴右地區一旦被蜀漢整個拿下,沒有複雜的山脈阻擋,蜀漢可以以隴右地區作為跳板進一步攻下整個涼州,贏得大量土地和至少幾十萬人口,即便拿不下涼州,未來蜀漢兵伐長安,也可以避開漢中這一不利的山脈地域阻擋,魏國的防衛負擔將更進一步加重,同時拿下隴右和涼州地區,也可以徹底打通蜀漢政權與西北的聯繫,爭取到地方少數民族的支持,屆時魏國的關中地區將會遭受來自西面和南面的雙重壓力。

只可惜諸葛亮歷經五年的籌劃和佈局,最終因為街亭的丟失而葬送了一切努力,馬謖落下了一個身損人亡的下場。


遼寧資深球迷

如果街亭不失,蜀漢有可能階段性的擴大戰果,但假若蜀軍繼續深入魏境,則會有加速蜀國滅亡的危險。

我們都知道,說是說三國鼎立,其實是曹魏一家獨大,蜀漢與曹魏相比國力相差懸殊,況且當時魏國國內政治穩定,經濟繁榮,兵強馬壯。我個人認為蜀漢不具備打敗對方的能力,而北伐初期的所謂勝利只不過是趁當時曹魏政權對蜀漢防範疏忽,在隴西地區實力又相對較弱的而取得的暫時性戰果,一旦曹魏傾全力對付蜀漢的時候,蜀漢離敗亡就不遠了!


決定戰爭勝負的往往是規模和實力,其它的因素固然能取得戰術性和局部勝利,但難以改變最終結局,正如日本鬼子在二戰時打贏了大多數戰役卻最終輸掉了戰爭一樣,自身定位錯誤導致戰略方針出現偏差註定只能是失敗下場。我一直認為在當時的三國之中蜀漢最為潺弱,它應該堅持在夾縫中求生存的外交方針,要不左右逢源,要不就坐山觀虎鬥,反正就是要讓自身在韜光養晦中徐圖發展,而不是今天伐東吳,明天又伐曹魏,將本就不多的本錢揮霍一空,蜀地相對中原和江南經濟落後,人口稀少,資源匱乏,這是先天不足,而主政者任何一個失誤決策都足以帶來滅頂之災。

諸葛亮的前後《出師表》寫得慷慨激昂,令人振奮,作為一個丞相搞出這樣個東西服眾是可以理解的,但在條件尚不成熟的情況下急著實施就是犯了戰略性錯誤了,而且作為一個政治領導人過多過細的干涉具體的戰術性軍事事務也是不應該且不必要的!


說了那麼多我並沒有想要詆譭諸葛先生的意思,只是就事論事時說開了而已,記得讀書時有老師說過這樣句話:沒有諸葛亮一樣會三分天下,有了諸葛亮蜀漢亡得更早。我當時和所有同學一樣不以為然,在心裡甚至罵老師瘋了!但現在想來,很多的事跳出慣性思維,換一個角度去看問題也許還真能看到不一樣的精彩!

個人觀點,不喜勿噴!謝謝高抬貴手……


湘中明珠Zxp

歷史上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沒有采納魏延風險極大、不可控因素更多的所謂“子午谷奇謀”,而是聲東擊西,進取隴右。諸葛亮先是命令趙雲鄧芝率一萬疑兵揚聲走箕谷,假裝攻擊郿縣,成功吸引曹魏大將軍曹真所率大軍陷入崎嶇難行的箕谷。與此同時,諸葛亮以七萬之眾,號稱三十萬,突然兵出祁山,聲勢浩大,關隴震動。隴右五郡中的天水、南安、安定三郡望風歸服,曹魏雍州刺史郭淮退守上邽待援。消息傳到洛陽,曹魏朝廷震恐,魏明帝曹睿立即大舉出動,坐鎮長安。

鑑於曹真大軍深陷箕谷,曹睿於是命令張郃帶領五萬精銳的中央騎兵軍團前往隴右救援。諸葛亮安排數千軍隊攻打(實際就是看住)幾欲投降的祁山堡,並命令魏延帶領二萬部隊圍攻上邽,同時命令馬謖為主將、王平為副將帶領二萬軍隊作為前軍迅速趕往街亭據守,同時讓高翔帶領五千軍隊把守列柳城,以阻斷隴西郡等其他魏軍對街亭張郃的接應,保護馬謖側翼安全。這個時候,曹魏涼州刺史徐邈帶領數千軍士開始攻打南安,諸葛亮在安頓各種事務的同時,派遣少數軍隊去招降隴西郡,未獲立即成功,答覆一個月後投降。

但是,馬謖率軍緊急行軍到達街亭後,卻拒不接受王平的勸阻,違背此前軍事會議上諸葛亮安排好的防守方案,不下據城,擅自駐軍南山,意圖採取攻勢防禦:若此後張郃軍隊長時間圍山,則必然會疲憊不堪,己方以逸待勞,可居高臨下、一舉擊潰魏軍。然而由於馬謖缺乏實戰經驗,忽略了取水通道的重要性,使得幾天後山上的蜀漢軍隊被魏軍截斷取水通道而乾渴難耐,只好提前下山去衝擊尚未疲憊的魏軍,結果潰敗,街亭被張郃軍團成功突破。此時,郭淮帶領一支數千人的軍隊突出上邽,衝出魏延的包圍,殺奔列柳城,驅走高翔。魏延率軍追擊,途中被已經突破街亭的張郃騎兵截住,魏延退走。當時諸葛亮親自率領的大概一萬五千後軍已經緊急趕來,距離街亭只有數里路程,得知街亭已失,進無所據,只好退兵,立即收拾部隊,拔天水數千戶居民返回漢中。

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期間,馬謖率領前軍如果遵照諸葛亮的戰前部署,在街亭當道進行防守,設置堡壘,鋪設扎馬釘等等,做好防禦,必然能在街亭多堅守一段時間,諸葛亮率領後軍將足以來得及抵達街亭。

當時隴山北側的安定郡已經歸服蜀漢,如此,張郃軍團將會陷在隴山之中,糧道不穩,並可能會遭受前後夾擊,只能迅速撤走,否則會被殲滅。期間魏延另外所率領的蜀漢軍隊即可殲滅曹魏雍州刺史郭淮和涼州刺史徐邈所統領的軍隊(總計不超過一萬人),隨即隴西郡、祁山堡必然先後投降,蜀漢即可佔領隴右五郡,並進而控制整個涼州和部分雍州。

涼州人口眾多,是著名的產馬區,盛產小麥等糧食,蜀漢實力將因此暴增,經過休養生息、訓練大批騎兵後,以隴右為前進基地,居高臨下威懾關中,在漢中軍隊的策應下,即可輕易奪取整個雍州和關中。如此,曹魏之滅亡就是時間問題了。


紅色星河

如果街亭不丟,諸葛亮有實力擴大戰果嗎?

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 六年春,揚聲由斜谷道取眉,使趙雲、鄧芝為疑軍,據箕谷, 魏大將軍曹真舉眾拒之。亮身率諸軍攻祁山,戎陳整齊,賞罰肅而號令長明,南安、天水、永安三郡叛魏應亮,關中響震。魏明帝西鎮長安,命張邰拒亮,亮使馬謖督諸軍在前,與邰戰於街亭。謖違亮節度 ,舉動失宜,大為張邰所破。亮拔西縣千餘家,還於漢中,戮謖以謝眾。



建興六年(228)諸葛亮放出風聲,將由斜谷攻眉,並派出趙雲,鄧芝出箕谷,引誘曹軍主力,魏大將軍曹真果然被吸引。諸葛亮率主力攻祁山,軍容嚴整,賞罰顯效,進展神速。南安,天水,永安三郡降蜀,關中地區震動,魏明帝曹睿親率大軍趕赴長安,令張郃抵擋諸葛亮。諸葛亮派馬謖率軍與張郃戰於街亭,馬謖沒有遵照諸葛亮安排,被張郃打敗。諸葛亮只好遷徙西縣一千多戶退回漢中,後斬馬謖以贖過錯。



從這些過程看出,馬謖在街亭一戰中存在過錯是肯定的,而不是諸葛亮故意叫馬謖背鍋的說法。至於街亭守好,能否再擴大戰果,這有個過程,以當時蜀國實力,面對魏國皇帝親自出馬,舉國動員的氣勢要立即就擴大戰果肯定比較難。但是,我覺得穩定一段,先慢慢經營已經奪取的幾個郡還是可能的。第一,街亭是一個關鍵隘口,如果不丟,新投靠的三郡就能穩定,張郃只是一介武夫,從後來木門道被射身亡看,並非不能戰勝的神話;第二,姜維是當地人,熟悉民情,有一定人脈,運用的好能廣泛爭取民心;



第三,僅西城縣近郊就有一千多戶,天水,南安,永安三郡人口估計不會太少,是一個值得經營的地域 ,說不定強於人口被曹操遷走的漢中;第四,治理國政是諸葛亮長項,只須數年就可收到成效,如與漢中,西川連通將產生巨大效能。第五,如在三郡站穩腳跟,就不僅免除了後面的幾次勞而無功的北伐,效費比十分可觀,而且能侍機逐步向東發展,只要抓住機會,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流譽後


暫時性的擴大戰果是可能的,守住街亭,並有了和魏一爭長安的可能,因當時魏司馬懿上任不久軍心丶將心不統,雖說蜀軍人數少於魏,但孔明乃軍心所在,將帥一心。所以蜀魏總體實力差距不大。



最重要的問題不是能不能攻下長安,而是守不守的住,古人云"打江山易,守江山難",就算守住了街亭,攻陷了長安,但是每一座城都需要分兵把守,分兵太散難保司馬懿不會逐一蠶食回來,再加上孔明盡起西蜀之兵伐魏,朝中大臣不和。東吳也不會看你蜀國強大起來,若此時陸遜發難,孔明必定回兵救援,祁山以東又能否守得住司馬大軍,都是未知數。




總之歷史錯綜複雜,一切只有時世中人才清楚,我們只需細細品味三國之中的精彩味道。

以上純屬個人觀點,不喜勿噴哈🌝🌝🌝


宅禿頭的佛系90後

我們可以對比一下兩國的實力,蜀漢全國只有十萬軍隊,而魏國僅在西面對抗諸葛亮的就有二十萬軍隊,雙方的軍事實力就不在一個檔次上。諸葛亮第一次北伐取得一些戰果,主要是打了對方一個措手不及,等對方反應過來,調集大軍前來應戰,蜀國就有些力不從心,加之運糧困難,後退只是時間問題!

就算派魏延守住街亭,蜀軍面對數倍於己的魏軍,能保住現有的戰果就不錯了,擴大戰果是不可能的。

關於諸葛亮北伐中原。諸葛亮是以攻為守,以進為退,他自知,以己方弱小的實力,攻滅魏國是天方夜譚!


用戶93958594536

未必會擴大。

首先我們從國內角度出發,當時的蜀國因為失去荊州在糧食方面比較吃緊,街亭不失,只不過是給沒有糧食的蜀軍一條後路而已。


其次從國外角度出發,就算可以擴大戰果,東吳方面也不可能放手看的,極有可能就是坐看二人打鬥,企圖收漁翁之利,這樣魏國就可以放手於其相鬥因此有可能無法擴大。


張子淵1

街亭很重要,就等於諸葛亮第一次北伐,奪取南安,天水,安定三郡成為事實戰果,武都,陰平二郡已成甕中之鱉。

關鍵是涼州與中原曹魏隔離開。如果蜀漢諸葛亮利用馬超與馬岱在西涼對少數民族的影響力,幾乎兵不血刃就可以得到涼州,諸葛亮錯用馬謖,馬謖違背諸葛亮的戰略部署私自與魏軍決戰,有幾點是諸葛亮沒有考慮清楚的,其一,魏明帝曹叡沒有被嚇到,親征長安,穩定了曹魏的軍心和民心。其二,名將張頜反擊速度快,又是曹魏主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