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連養豬的工作都沒留給你

2月6日,阿里雲與四川特驅集團、德康集團宣佈達成合作,將對ET大腦針對性訓練與研發,最終全面實現人工智能養豬,項目投入的費用將達數億。

人工智能,連養豬的工作都沒留給你

四川特驅集團養了總計有1000萬頭,依靠傳統人工養豬的方法,"已經沒辦法養了",假設一個人看管1000頭豬,那麼他們需要1萬員工!

如果用人工養豬,這裡不僅僅會產生大量的人工成本,更重要的是:通過人眼,根本無法真正分辨養豬場裡有多少頭母豬、多少小豬出生,甚至,很多小豬在剛出生時候就被母豬壓死。

而馬雲的養豬場通過AI技術,可以輕鬆自動分析和記錄豬的種類和數量,並利用AI數據去判斷母豬應該是順產還是需要助產,在小豬被母豬壓住後,AI技術通過小豬的尖叫聲,去判斷小豬的位置,並通知管理員去把小豬救下來!

不僅如此,AI還可以通過視覺識別技術為每一頭豬建立檔案,包括豬的種類、重量、飲食情況、運動強度等。這些數據有可以用於對豬的行為特徵、進食特徵、料肉比等進行綜合全面分析。

人工智能,連養豬的工作都沒留給你

"每年每頭母豬多生崽3頭,死亡淘汰率降低3%",胡曉明宣佈這個結果時不無自豪:"中國基本上所有的養豬企業都在跟阿里雲聯繫,希望能把這一技術應用到養豬的流程當中。"

騰訊也不甘示弱,4月1日發佈消息,騰訊籌劃的AI生態鵝廠目前已經正式在貴州貴安新區落地,主要養殖平壩灰鵝,未來技術成熟後會考慮養殖企鵝或者天鵝。

按照規劃,5000只貴州平壩灰鵝將首批入駐。隨後,將逐步擴大養殖規模至20萬隻。而騰訊自主研發的T-block技術,可滿足廠區實現各式定製化的擴容,並可實時動態地可視化管理和遠程操作。

人工智能,連養豬的工作都沒留給你

騰訊的人臉識別團隊,正在研發鵝臉識別,以實現精細化管理。為打破鵝與人的溝通壁壘,騰訊翻譯君團隊已經著手研發"鵝語翻譯"

人工智能,連養豬的工作都沒留給你

前有馬雲養豬,後有騰訊養鵝,只要找到合適的應用場景,人工智能潛能無限。

目前人工智能開發主要集中在在機器人、神經網絡、語音識別、圖像識別、人臉識別、機器學習、計算機視覺等領域。

人工智能,連養豬的工作都沒留給你

1、機器人:人工智能技術把機器視覺、自動規劃等認知技術、各種傳感器整合到機器人身上,使得機器人擁有判斷、決策的能力,能在各種不同的環境中處理不同的任務。

2、神經網絡:是一種模仿動物神經網絡行為特徵,進行分佈式並行信息處理的算法數學模型。這種網絡依靠系統的複雜程度,通過調整內部大量節點之間相互連接的關係,從而達到處理信息的目的。

3、語音識別:語音識別是自然語言處理的一個分支,其側重於處理人類語音的聲音剪輯及分析提取語音派生的含義。將語音轉化為文字,並對其進行識別認知和處理。語音識別的主要應用包括醫療聽寫、語音書寫、電腦系統聲控、電話客服等。

4、圖像識別:圖像識別,是指利用計算機對圖像進行處理、分析和理解,以識別各種不同模式的目標和對象的技術。

5、人臉識別:基於人的臉部特徵信息進行身份識別,用攝像機或攝像頭採集含有人臉的圖像或視頻流,並自動在圖像中檢測和跟蹤人臉,進而對檢測到的人臉進行臉部的一系列相關技術。

6、機器學習:機器學習是計算機基於其提取現有數據運行計算程序的一種技術。專門研究計算機怎樣模擬或實現人類的學習行為,以獲取新的知識或技能,重新組織已有的知識結構使之不斷改善自身的性能。

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無人工廠、無人超市、無人汽車等相繼出現。未來,AI會是無處不在的。也帶給我們更多關於人類未來、關於智能、關於人類的"存在"的深度思考。我們要做好準備,勇敢迎接一個人機共存、人與機器共同進步和進化的新時代。

職場高薪區(zcgxqu)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