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檢察院與阿里巴巴合作破解辦案難題?是真的!

杭州市餘杭區檢察院與阿里巴巴合作

破解辦理新型網絡犯罪案件難題

「关注」检察院与阿里巴巴合作破解办案难题?是真的!

在Alibaba(阿里巴巴)集團公司總部辦公區入口處,擺放著“杭州市餘杭區人民檢察院電商檢察聯絡室”的金色牌匾。

在Alibaba(阿里巴巴)集團公司總部辦公區,“杭州市餘杭區人民檢察院電商檢察聯絡室”的金色牌匾擺放在入口處,特別顯眼。

相隔37公里,就是浙江省杭州市餘杭區檢察院。地理位置的接近,讓這裡成為查辦新型互聯網犯罪案件的最前沿。同時,加速了餘杭檢察院的“科技革命”。

公訴全國首例“打碼撞庫”等案

一款名為“小黃傘”的軟件,可以實現在同一時段使用大批量盜取的用戶名和密碼登錄淘寶賬號,利用有些用戶在不同網站使用相同賬號和密碼的習慣,盜取其在淘寶的賬號和密碼。被告人譚某使用該軟件,在8個月內非法獲取大量淘寶賬號和密碼,僅從其電腦上查實的就有2萬餘組,譚某將非法獲取的淘寶賬號和密碼出售給他人,獲取違法所得25萬餘元。經餘杭區檢察院公訴,2018年5月21日,這起全國首例“打碼撞庫”案宣判。法院完全採納檢察院的意見。

“什麼是‘打碼人’?‘撞庫軟件’怎樣運行?‘打碼’行為能否入刑?”案件承辦人、杭州市餘杭區檢察院檢察官李劍說,在接到案件時,就預感到任務艱鉅。這起案件不僅犯罪手段專業性強,而且沒有判例借鑑。

李劍多次就涉案技術問題與阿里巴巴集團公司和該院專家庫成員溝通、諮詢,逐漸釐清了辦案思路:打碼是一種互聯網灰黑產業。判斷打碼平臺的組織者是否構成犯罪,關鍵要看打碼平臺的組織者是否與實施網絡犯罪的犯罪嫌疑人構成共犯,即打碼平臺的組織者在主觀上是否明知其大量輸入驗證碼的行為客觀上幫助他人實施了網絡犯罪。

在查找打碼平臺的組織者是否構成共犯的證據時,李劍瀏覽了幾百頁聊天記錄,從中找到三條關聯信息,最終形成起訴的關鍵證據鏈。

2017年6月,全國首例“組織刷單炒信”案的宣判,在互聯網企業掀起不小的波瀾。一些從事刷單產業的人在媒體報道的回帖中表示,“以後不敢刷了”。

“刷單炒信,就是在淘寶等電商平臺上虛假交易,並給予虛假好評,目的是提升淘寶店鋪的銷量和信譽,欺騙淘寶買家。”承辦該案的杭州市餘杭區檢察院公訴一部主任徐芬說,隨著互聯網的發展,網絡購物越來越普遍。消費者完全依賴於店鋪信用評價挑選商品,這也為刷單炒信提供了土壤。“組織刷單炒信”行為破壞了淘寶信譽排名機制,嚴重危害了互聯網經濟秩序。

“案件在定性和證據標準的把握上,從一開始就存在較大分歧。”徐芬說,被告人李某的行為是否屬於非法經營活動,是否具有處罰必要性?如果構成非法經營罪,犯罪數額如何認定?要解答這些問題,不僅需要辦案人員打破傳統辦案思維,還需要藉助技術力量輔助辦案。

餘杭區檢察院從阿里巴巴集團公司提供的大量涉案交易數據中,鎖定證據。2016年6月3日,檢察院以被告人李某犯非法經營罪向餘杭區法院提起公訴。2017年6月20日,法院作出判決,認定被告人李某的行為構成非法經營罪,判處有期徒刑五年零六個月,並處罰金90萬元。一審宣判後,被告人未上訴。

阿里巴巴集團公司安全部總監連斌評價說:“全國首例‘組織刷單炒信’案的成功起訴,體現了檢察機關對消費者、電子商務經營者的合法權益以及誠實守信、公平競爭交易秩序的保障,體現了司法機關的責任擔當。”

深度合作融合法律與技術

地處知名互聯網企業的所在地,餘杭區檢察院每年都要辦理大量網絡犯罪案件。據不完全統計,僅2017年,該院辦理網絡犯罪案件300餘件。其中,“一元木馬”“菜鳥裹裹”等系列案件的成功起訴,有力地打擊了同類網絡犯罪。

更有意義的是,檢察院把在辦案實踐中發現的技術防範問題,及時與阿里巴巴集團公司溝通,提出檢察建議。阿里巴巴集團公司迅速強化了支付寶等平臺防範攻擊的能力。

檢察官李劍辦理了多起有影響的網絡犯罪案件。她說,目前挑戰最大的,還是技術問題。不同案件涉及不同的技術手段,不同的技術語言。在向阿里巴巴請教技術問題時,因為技術與法律兩個體系的語言不同,有時不但問題沒有解決,還會產生更多新問題。

如何更好地融合法律與技術,讓線上犯罪適用線下的法律?餘杭區檢察院檢察長陳娟說:“要通過努力打造網絡犯罪案件辦理的餘杭模式,積極參與網絡空間生態治理,努力探索新時代楓橋經驗檢察版在‘互聯網+’領域的創新運用。”她認為,檢察官需要充分了解網絡商業模式,熟悉網絡犯罪手段,掌握新型網絡犯罪的動向,這樣才能在辦案中對網絡犯罪活動的路徑產生條件反射,高質高效地辦理網絡犯罪案件。

2017年4月24日,餘杭區檢察院與阿里巴巴集團公司簽署“懲防網絡犯罪”的深度合作意見,就組建專業化辦案隊伍、建立辦案基地、辦案協同機制,加大人才培訓力度、建立專家諮詢機制等方面達成共識。同時,在阿里巴巴集團公司內部設立“電商檢察聯絡室”。由檢察院分批派出網絡犯罪案件辦案骨幹到阿里巴巴進行實地交流,共同加大“互聯網+法律”跨界人才的培養力度,為懲治網絡犯罪奠定堅實的基礎。

今年4月,檢察官助理梅哲賓結束了在阿里巴巴四個月的脫產學習。重返辦案崗位後,梅哲賓就接手了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的案件。關於公民個人信息的界定,2017年6月1日實施的《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侵犯公民個人信息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中作出明確規定。但是,辦案實踐中,公民信息的表現形式五花八門,有些表現形式非常隱晦。究竟哪些屬於財產信息,哪些是住宿信息,還需要辦案人員甄別。

“如果在以前,我肯定會感到無所適從,經過在阿里巴巴的鍛鍊,我在辦理網絡犯罪案件時,能夠對網絡犯罪行為有獨到的見解,而且對犯罪手段有比較清晰的判斷。”梅哲賓說,這段學習經歷讓他受益終生。

截至目前,餘杭區檢察院已經派出四批檢察官到阿里巴巴集團公司鍛鍊。連斌說:“脫產學習的時間至少3個月,作出這樣的決定,對辦案人手緊缺的餘杭檢察院來說,絕對需要勇氣。”

餘杭區檢察院副檢察長肖清表示:“學習回來的幹警,拓展了視野,能夠主動運用大數據的思路辦案,能夠帶動其他同事,共同應對新型網絡犯罪帶來的挑戰,可謂磨刀不誤砍柴工。”

電子數據還原網絡犯罪路徑

獲取犯罪路徑,無疑是查辦網絡犯罪案件的神器。檢察官助理羅琪在協助辦理一起涉及COOKIE的網絡案件時,就特別希望能夠有模擬犯罪的試驗環境,還原網絡犯罪路徑,這樣有助於理解案情。

“COOKIE”是指某些網站為了辨別用戶身份、進行一段時間跟蹤而儲存在用戶本地終端上的數據。有犯罪嫌疑人利用插件獲取並保存用戶登錄COOKIE,再利用COOKIE登錄用戶的賬戶非法獲取數據。

羅琪在審查犯罪手段時,發現偵查機關判斷COOKIE數量的標準存在疑問,就用自己的賬號和密碼反覆驗證,瞭解COOKIE的工作原理及作用。後來在電子數據實驗室技術人員的協助下,尋找到更為合適的判斷COOKIE數量的方法。整個辦案過程十分周折。

2017年7月13日,餘杭區檢察院“電子數據實驗室”正式掛牌。根據電子數據檢驗鑑定實驗室的建設要求,該實驗室劃分為受理預檢區、證據獲取區、電子數據物理和邏輯修復區、鑑定分析區、手機分析區、存儲區和中心機房等七個功能區域,分別負責送檢設備受理、電子數據獲取修復、證據轉化及鑑定分析等工作,重點加強計算機犯罪取證勘查、電子數據證據鑑定和網絡信息安全保密等方面的研究,同時制定了鑑定規範流程、鑑定人行為準則等配套制度,全面提升了該院打擊和防範計算機網絡犯罪的水平。

據瞭解,電子數據實驗室在電子數據的提取方面功能強大,並在多起網絡犯罪案件中發揮作用。但是,在還原網絡犯罪路徑方面,功能有待進一步提高。

能否研發一個可以還原網絡犯罪的數字實驗室?這勢必有助於網絡犯罪案件的辦理。餘杭區檢察院把想法與阿里巴巴集團公司進行溝通,得到了支持。

連斌說:“儘管困難重重,阿里巴巴仍在和餘杭區檢察院共同研究,力爭早日合作研發出能夠讓辦案人員一看就明白的網絡犯罪演示模型。”但是,演示模型單純靠企業或者技術是做不出來的,一定要兩家合作,把各類犯罪手段環節、鏈路、特徵提煉出來,才能做得出來。

探索青少年網絡犯罪預防

“每一起案件辦得都很艱苦,一定要把辦案經驗積累下來,讓其他人少走彎路。”陳娟說,餘杭區檢察院鼓勵幹警把辦案實踐中遇到的網絡技術語言和黑話拎出來,再用法律語言進行解釋,註明法律適用上的意義,實現網絡技術語言與法律語言的融合。目前,餘杭區檢察院已經印發了七期技術語言彙編。

該院還針對網絡犯罪的特點,設立了侵財型和技術型兩個專案組。目前,《侵犯財產型網絡犯罪案件證據指引》已經刊發,用於指導辦案。《技術型網絡犯罪案件證據指引》,也即將印發。

對網絡犯罪,既要打擊,也要預防。檢察官在辦案實踐中發現,實施網絡犯罪的,大多是年輕人,還有一定比例的未成年人。為挽救涉罪未成年人,檢察機關在多起網絡犯罪案件辦理過程中,對多名涉罪未成年人作出構罪不訴處理。在如何對這些構成涉罪的未成年人進行警示教育方面,餘杭區檢察院想了很多辦法。

肖清介紹說:“前不久,檢察官帶著構罪不訴的未成年人到監獄接受警示教育,目的是讓他們感受一牆之隔的差異。我們最擔心的是,如果相關的警示教育和幫教措施跟不上,這個群體再犯罪的可能性還是很大的。”

據介紹,餘杭區檢察院正在與阿里巴巴集團和杭州師範大學合作,積極探索開展青少年網絡犯罪預防。

應對互聯網犯罪需要有新思路

「关注」检察院与阿里巴巴合作破解办案难题?是真的!

全國人大代表

國浩律師(南京)事務所管理合夥人

車捷

網絡犯罪具有手法新、更迭快的特點,比如餘杭區檢察院辦理的全國首例“組織刷單炒信”案、“打碼撞庫”案,以及一元木馬案等系列案件,這些案件都給司法機關認定犯罪、調查取證、適用法律等帶來難題。

餘杭區檢察院應對新型網絡犯罪的積極探索,也引發了我的思考:

首先,立法執法要緊跟網絡發展。隨著互聯網、物聯網、雲計算等技術迅猛發展,新型網絡犯罪不斷湧現。檢察機關作為打擊網絡犯罪很重要的一個環節,亟須強化對網絡犯罪新動態的研究。單純依靠人大立法肯定跟不上網絡發展的速度,必須緊扣司法實踐,及時出臺司法解釋以及指導性案例。

其次,要建設專業司法隊伍。現如今,互聯網已經成為我們的生活方式,大量交易在網上完成,包括在我們的民商事訴訟中,大量證據都是以電子證據的形式呈現的。這意味著,線下的犯罪逐漸都會在網絡上呈現新的犯罪形式,所以,在辦理這類案件時,需要我們的辦案人員既懂法律、又要懂互聯網,既具備法律思維、又要有互聯網思維,所以建立一支專業隊伍十分必要,如設立網絡檢察官或者網絡犯罪偵查處等。

第三,加強部門間、國際間合作。餘杭區檢察院與阿里巴巴公司的合作,在培養“法律+技術”人才的同時,也解決了很多辦案中的技術難題。面對新型網絡犯罪,技術問題單靠檢察機關難以應對。互聯網是共享的概念,傳播速度快,傳播面積廣,網絡犯罪往往跨地區,甚至跨國界。在這種情況下,實現部門間合作、國際間合作,對有效遏制網絡犯罪,非常必要。

第四,要關注互聯網領域出現的新型商業業態,有效預防犯罪。檢察機關在查辦網絡犯罪的同時,還要研究互聯網新型商業業態,預防犯罪。當然,最重要的是全社會要樹立共建、共享、共治的理念,共同規範互聯網經濟秩序,淨化互聯網經營環境,有效預防、打擊互聯網犯罪。

“餘杭模式”值得推廣

「关注」检察院与阿里巴巴合作破解办案难题?是真的!

全國人大代表

浙江省武義縣青坑村村委會主任

俞學文

隨著信息網絡技術的普及與推廣,以電信網絡詐騙犯罪為代表的網絡犯罪已成為第一大犯罪類型,網絡犯罪隱蔽性、智能性和產業化、鏈條化特點明顯,防範打擊難度大,傳統辦案模式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

浙江省杭州市餘杭區檢察院依託優勢資源,加強與互聯網企業協作,特別是阿里巴巴集團在人才、技術、信息資源上的優勢,加大“互聯網+法律”跨界人才培養力度,對提升辦案能力非常有幫助。

我認為餘杭區檢察院開展網絡犯罪典型案例彙編的做法很有意義。網絡犯罪案件中存在大量的專業技術性語言,正確理解這些專業語言是辦好案件的重要基礎。檢察官在辦案中把遇到的專業術語收集起來,從法律和技術角度詳細闡述其內涵、流程和作用,供其他幹警學習參考,實現網絡技術語言和法律語言的深度融合,達到辦一案教一片的效果,這個做法值得全國推廣。

來源|檢察日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