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子≠高血糖,做好這幾點,糖尿病患者也能放心吃粽子!

端午節是我國非常重要的傳統文化節日,在這一天人們要包粽子、扒龍舟、掛艾草、喝雄黃酒......但是許多糖尿病患者在這個節日卻犯了愁:一年一次的端午節,真想吃點粽子,但是又擔心吃了之後血糖飆升......

難道糖尿病患者就註定與美味的粽子無緣了?

粽子≠高血糖,做好這幾點,糖尿病患者也能放心吃粽子!

答案是否定的!糖尿病患者是可以吃粽子的,只要掌握正確的方法就可以啦~

PS:趕時間的、非學霸可以只看黑體字!


包粽子篇:

粽子≠高血糖,做好這幾點,糖尿病患者也能放心吃粽子!

1、選擇多種食材包粽子,避免包純糯米粽!

與煮雜糧米飯同理,包糖尿病患者吃的粽子時,應該在糯米中摻入一兩種雜豆或雜糧,如綠豆、紅豆、花生、糙米、燕麥、黑米、玉米糝子等,甚在還可以粽子的中間加上一整個鹹蛋黃,或者一塊醃好的純瘦肉。

這樣做的原理就是: 雜豆雜糧、鹹蛋黃、瘦肉中澱粉含量均低於糯米,並且這些食物中非糖營養成分含量更高,如膳食纖維、蛋白質、脂肪等,而這些營養成分能夠減慢胃排空的速度、延緩血糖的吸收,從而起到控制和平穩餐後血糖的效果。

推薦:綠豆花生肉粽、紅豆玉米蛋黃粽、糙米肉粽、黑米玉米肉粽、黑米紅豆粽

2、控制粽子大小,不包生重超過75g(一兩半)的大粽子。

相比小粽子,大個的粽子含有的澱粉更多,並且糯米、雜糧、雜豆本身都是難以消化的食材,一次吃下太多粽子不僅對血糖影響大,而且也會加重腸胃負擔,引起胃腸道不適。

小粽子可以起到提醒作用,更好地幫助糖尿病患者控制粽子的食用量。

3、不包甜粽,只包鹹粽。

甜粽子,如:豆沙粽、蜜棗粽的糖含量自然是不用多說,所以甜粽子是絕對不適合糖尿病患者食用的!至於往粽子中加糖,那更是萬萬不行的!


吃粽子篇:

粽子≠高血糖,做好這幾點,糖尿病患者也能放心吃粽子!

1、儘量三餐時吃粽子,並搭配素炒青菜、拍黃瓜等清淡的小菜一起食用。既可平穩血糖,又不會破壞粽子的味道。

2、粽子也是主食,吃了粽子後,當餐飯量要相應地減少。

粽子由糯米、雜糧、雜豆製成,這些食材都含有豐富的澱粉,所以粽子和米飯、麵條一樣,都能為提供人體需要的碳水化合物。因此,吃了粽子之後,如果飯量不相應減少,就會造成澱粉攝入過多,而不利於血糖的控制。

3、堅決避免用粽子蘸糖、蘸蜂蜜的吃法!


吃後篇

粽子≠高血糖,做好這幾點,糖尿病患者也能放心吃粽子!

餐後活動可以改善胰島素抵抗,促進肌肉細胞利用血糖,從而幫助降低血糖,所以吃完粽子後可以做些比較溫和的活動,比如:做家務、散步、做操、逛街等。

最後,預祝所有讀者端午安康!

想要獲得更多有趣又有用的營養學知識?趕緊點關注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