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佛教在印度影響越來越小?

斗城一小兵

佛教在印度面臨的情況遠比在中國複雜。事實上自從13世紀,最後一座佛教寺院超巖寺被毀之後,佛教基本在印度就銷聲匿跡。現在在印度很難遇到一位真正的佛教徒。這個有幾方面原因。


一、佛教的真正發源地其實是尼泊爾的藍毗尼園而非印度,我們都誤會了,尼泊爾人對此也耿耿於懷。所以,佛教的真正的根基其實並不在印度而是尼泊爾,雖然尼泊爾信仰佛教的人也並不是我們想象的那麼多。尤其在佛教向外傳播之後,本土的根基越來越淺,甚至是難以為繼。佛陀也被成為溼婆大神的第九個化身,所以有時候佛教和印度教會被混淆。失去了自己的特色。


二、印度本土宗教過於複雜,其本土宗教主要是印度教和伊斯蘭教,還有各種邪教的教派,教派之間,教派內部的鬥爭非常激烈。佛教除了在釋迦牟尼時代興盛了之外,就一直在分裂,到最後甚至完全拋棄了佛教。大部分印度人都在信仰印度教和伊斯蘭教。佛教地位本來就不高。


三、佛教講眾生平等,然後印度的種姓制度根深蒂固,佛教的平等意識曾經對低種姓者產生過巨大的吸引力。商人和低種姓者通過信仰佛教來逃避婆羅門的壓迫。而印度教興起之後革除了婆羅門教繁瑣的祭祀儀式,虔誠派、性力派等呼籲種姓平等、男女平等的宣傳又博得了民心,佛教的優勢便被剝奪。


四、印度佛教比較依賴王朝和政權的推動,比如阿育王朝、膩色伽的大力推動。然而當這些王朝統治衰落,信仰改變時,信仰也面臨重新洗牌和被抉擇的過程。王朝和統治者對佛教的興衰成了雙刃劍。


最後,其實從佛教自身的說法來看,也是看緣分,看和一方土地眾生的緣分的問題,因果顯現,緣法聚合,順應了法的趨勢和規律,佛法才能興盛。若是緣分盡了,那就強求不了。印度應該是和佛法的緣分盡了吧、


李藝泓西平王后裔

佛教史研究的學者一般都認為,公元13世紀以後,佛教在印度的傳承就已經徹底結束了。從這一個時間段開始,佛教在印度就已經沒有影響力了,而不是越來越少的問題。

佛教在印度的衰亡,不是某一個因素導致的,而是在內外多種因素共同作用下導致。

內部主要有兩個原因。第一是僧團的分裂。關於這個問題,中國人普遍不太瞭解。所以在這裡多花一點工夫介紹。

主張堅持傳統的老年僧人和主張改革的青年僧人產生了嚴重的矛盾,雙方各自結集,從此分道揚鑣。老年僧人在僧團內的地位相對較高,因此自稱上座部。青年僧人的數量眾多,所以被上座部稱為大眾部,但是在印度梵文原文的本義中,有烏合之眾之意,本質上是一種貶稱。不過目前的早期史料以上座部保存得較為完整,所以學術界普遍沿用了這種說法。

兩者的爭議焦點,主要包括以下四條。一是佛陀的本性界定,上座部堅持認為佛陀是人不是神,大眾部認為佛陀具有神性。二是偶像崇拜。上座部反對偶像崇拜,大眾部認可偶像崇拜。三是普通人能否達到佛的境界。上座部認為,阿羅漢是修行的最高境界,佛的境界僅限於佛陀本人。大眾部認為普通人也能達到佛的境界。四是守戒問題。上座部堅守佛陀的戒律,大眾部認為應當根據現實需要改變戒律,某些不適合現實的戒律應當被廢除。

分裂並沒有結束,之後上座部和大眾部內部再次分裂。數次分裂之後,佛教的部派總數達到20多個。

幾百年以後,到了東漢時期,貴霜帝國在印度北部崛起。這個時候,大乘佛教開始興起。大乘佛教以大眾部佛教為基礎,吸收了上座部佛教的部分內容,同時又吸收了婆羅門教和古希臘和古代波斯的一些宗教文化。大乘佛教將之前的所有佛教貶稱為小乘佛教。大乘佛教強調度化眾生,和原有佛教強調自我解脫有很大的不同。大乘的本意是指可以同時容納多人的馬車,小乘的本意是隻容一人乘坐的小車,梵文原文中還有破車之意。

貴霜帝國時期,由於佛教各派之間的鬥爭,是佛教思想文化發展的一個黃金時期,但是內耗顯然為將來佛教的衰落埋下了種子。根據大唐西域記的記載,玄奘在公元七世紀尋訪印度的時候,佛教信仰的分裂情況非常嚴重。不同的國家或者地區,信仰不同的佛教宗派。

第二是密教的出現。大乘佛教在發展早期的時候,就吸收了一些婆羅門教的宗教儀式儀軌。到了中期的時候,密教正式形成。到了晚期的時候,大乘佛教的其他宗派已經衰落,密教成為大乘佛教的主體。密教形成之後,就開始大量吸收婆羅門教的宗教文化。發展到晚期的時候,與婆羅門教的相似性越來越高。密教發展的本來目的是為了爭取婆羅門教的信徒,但是婆羅門教的根基遠比佛教深厚,在發展過程最後的結果,反而是自己被婆羅門教吸收。

外部的原因主要有三。第一是沒有了強勢君主的鼎力支持。佛教歷史上,有兩位國王影響力最大。分別是孔雀王朝的阿育王和貴霜王朝的迦膩色伽王。這兩個國王都很有政治能力,統治時期又正值王朝鼎盛階段,加上都很崇信佛教,因此對於佛教有大力的捐助和政治方面的扶持。佛教的外傳和這兩位國王有很大的關係。但是此後就再也沒有這樣的幸運事件發生。

第二是婆羅門教的復興。其中最著名的代表是商羯羅。商羯羅在系統整理婆羅門教文化和深入瞭解了佛教文化之後,系統批判了佛教思想。而佛教當時人才凋零,沒有能夠給予有力回應。這種批判極大的打擊了佛教的發展。

第三是伊斯蘭化的遊牧民族南下的打擊。在這個時候,印度佛教本身已經進入發展的晚期階段,而這種以政治為背景的宗教衝擊,帶來的是致命一擊。隨著13世紀末印度超日王寺被焚,佛教在印度的傳承就此結束。

近代以來,英國殖民印度。一些英國探險家對於印度的佛教歷史很感興趣。比如在中國因為騙取敦煌文書而臭名昭著的斯坦因。斯坦因本人曾經在印度探訪佛教遺蹟。斯坦因還自稱以玄奘為榜樣。他們的考古探險,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印度作為佛教發源國的地位得到了確立。當然,關於這一點,尼伯爾和印度有不少糾紛。印度獨立以後,印度政府開始考慮利用佛教這一國際宗教的影響力,為本國謀取政治經濟文化利益。而其他國家的佛教徒,對於印度,既有朝聖心理,又有感恩心理,因此決定在印度重新傳揚佛教。在內外因素推動之下,印度佛教重新發展。但是印度民眾當中,傳播範圍並不廣,信徒總數不足1%。且有很多人是同時兼信印度教。


zyb38537240

佛教在印度的衰落,主要是因為13世紀前後的幾百年中,印度北方遭到了持續的外族入侵的結果,從1000—1025的二十年中,中亞加茲尼的馬茂德連續17次侵入北印度,光1025年一次,就搶走了大約6.5噸的黃金,此後幾個世紀,北印度遭到持續的入侵,到1190年代,阿富汗的古爾王朝統治者穆罕默德攻入北印度,佔領了德里。此後北印度一直處在中亞軍事貴族的征服和佔領之中。


上圖為加茲尼的馬茂德的畫像,正中坐著聽人讀書的就是他

這些入侵者主要來自於中亞的伊斯蘭教軍事貴族,他們到了印度北方後,大肆搶劫錢財,當然,他們搶東西是不分印度教還是佛教的,但佛教在這個過程中比較合倒黴一些,因為佛教信徒是過著群居的生活,一般是集體生活在寺院裡,寺院有著發達的經濟,儲藏了鉅額的財富,佛像大多是黃金打造,又非常值錢,所以中亞的入侵者到了北印度後,重點搶劫和破壞的就是佛教寺院,當時一箇中亞伊斯蘭王公第一次見到印度的佛教寺廟時,驚歎地說:“如果任何人想要建造出一個這樣的建築物,不花費十萬波斯金幣是不行的,而且還得用最好的工人,幹上兩百年才能做成”。所以他們一見到寺院,就嗨起來了,把所有值錢的東西都搶了回去。

上圖為印度最著名的佛教寺院拉爛陀寺遺寺,這座宏偉的寺廟建築群最盛時有上萬僧人在此聚居,1193年,中亞的入侵佔領了這座寺院,並將其劫掠一空,寺院淪為廢墟。



因為佛教寺院錢多、金銀財寶多。而佛教的集體生活又導致了財富和人口的高度集中,一旦碰到外敵入侵,也很容易被人一鍋端了,這種打擊是致命性的,如此長期的、致命的打擊,讓佛教基本上失去了生存的空間,無法再吸收到人才、資金的支持,最終衰落了下去。


只愛潘多拉

崇高必定墮落,集聚必致消散。聚會終有別離,有命鹹歸於死。

佛言一切無常,正如物理世界要經過的成、住、壞、空一樣,世間任何事物也必然有他生、住、異、滅的因果循環,而且是一刻不曾停留的,這本身便是輪迴的道理之所在。就如同一個循環無端的圓周,無論哪一點都可以當作起點,哪一點也又可以當作終點,當從起點出發,旋轉一週再次回到起點時,便是一次輪迴的結束。這大概也是在佛學中為何喜歡用“無始”這個詞的緣由,因為有始便有終,無始便無終,無論始與終,都是輪迴中的一個點,這個點是無常的,而這個輪迴本身是始終如是的。

而佛教自他誕生那一日起,再到後來的盛極一時,所謂亢龍有悔,盈不可久,本身就註定了它必然走向衰敗、消亡的結局,如同天下無不散的宴席一般,這個冥冥之中的大勢所趨,是誰也無法阻擋的。佛教在印度影響越來越小的現實,又何嘗不是東南亞南傳佛教、以及中國大乘佛教的未來必然命運。這本身便是佛說一切無常之真正道理所在,只是凡人無有慧眼,看不透這其間因果輪迴真相,不等到真正敗亡的那一日,始終是不會相信真的是會敗亡的。

披毳對芳叢,由來趣不同。發從今日白,花是去年紅。豔冶隨朝露,馨香逐晚風。何須待零落?然後始知空!

發並不是從年老時才開始白,而花在最盛開時便是零落的開始,道理雖然簡單,但能真正看得清楚還須慧眼、佛眼。印度人本身並不注重歷史文化傳承,歷史文明缺少相關記載,我們儒家、道家相關典籍也曾搞過梵文翻譯,並曾送給過他們,他們不懂的珍惜又有什麼辦法?再加上他們的國體,本身就未曾真正統一過,書不同文,車不同軌,碰到外來入侵者,原先文化自然難以再興起。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而對於佛教有何嘗不是:天竺何人初遇佛,佛法何年初逢人。千萬年前本無佛教,千萬年後佛教不存,本就是同一道理,其實也不為什麼,而是本來如此,所有的原因與理由,都不過是輪迴中的助力罷了。


方寸清音

1丶印度教早期為婆羅門教,是3000多年前雅利安人最初入主印度地區,為維護其統治地位和種族純粹而建立的宗教。是雅利安人在世俗社會建立的種姓制度在宗教上的反映。其發源地在恆河流域,因此,被奉為聖河。信奉的最高神為梵天丶溼婆和毗溼奴。婆羅門教信仰在雅利安高種姓中根深蒂固。其歷史源流遠遠早於佛教。

2丶佛教誕生於2000多年前尼泊爾。由尼泊爾一個小部落國家的王子釋迦牟尼創立。佛教教義與婆羅門教義最大的不同點是,主張”普渡眾生,人人平等”。在傳播中深受廣大下層民眾的歡迎,迅速得到普及。此時,孔雀王朝崛起,其第三代王阿育王在領土擴張中,以極其殘忍的手段,鎮壓和粉碎了信奉婆羅門教高種姓統治的各個邦國。為鞏固王朝統治,壓制住信仰婆羅門教的諸邦國高種姓貴族的反抗,阿育王將佛教定為國教,大力向各方推廣,其後大月氏人入侵北印度,建立了貴霸帝國,其作為外來政權,也對佛教大力扶持。貴霜帝國來自北方,使佛教持續向北傳播發展。

3丶佛教在印度北部興盛存在發展了1000年左右,開始衰落,及至13世紀在印度本土基本消亡。是什麼原因讓佛教在與古老印度教(婆羅門教)競爭中最終落敗,消亡?根本原因是產生於尼泊爾的佛教在印度“水土不服”。

與印度教相比,佛教在印度地域發展存在自身難以克服的巨大“缺欠”:

(1)神聖性不足。印度教的最高神靈是3大神中的梵天,地位相當於基督教中的上帝,伊斯教中真主。在信眾心目中是超自然的大神。而佛教中的佛祖則是尼泊爾的王子,是凡人轉化成的佛。與超自然的大神差一大截。

(2)丶歷史不夠悠久。在印度,佛教為後發宗教。佛教教義中借鑑了許多婆羅門教義中東西,如“修行”丶“輪迴”丶“輕現世,重來生”等觀念皆來自婆羅門教。婆羅門教改革後改稱印度教,為打垮佛教,將其貶低為抄襲婆羅門教義的一個邪惡的教派。

(3)來自尼泊爾的非正統宗教。雅利安人視恆河地域為其文明中心。我們中國等外面的人看印度教和佛教都產生於印度,沒有什麼分別。可在印度高種姓的雅利安人眼中,佛教是來自尼泊爾邊遠地帶的外來非正統宗教,而印度教(婆羅門教)才是正統本土宗教。

(4)無階級根基。佛教即使在最興旺時期也只是在人數眾多的底層信眾中流行。世俗力量強大的高種姓雅利安統治階級為維護種姓制度,則一直信仰婆羅門教。他們不斷地汚毀抵制佛教,試圖通過宗教改革,積蓄力量,尋機奪回被佛教佔據的宗教統治地位。

反觀佛教,其僧侶集團(精英階層)和經濟財富(金銀寶器)都集中於寺廟。在世俗社會沒有階級根基和世俗依託。集中在寺廟大量財富,成為印度不斷外來入侵者劫掠對象。隨著眾多寺院被打劫焚燬,經濟基礎坍塌,僧侶精英集團四散,廟毀人空。信眾長期失去祭拜場所,漸失信仰。皮既不在,毛之安存?

(5)內部教派的分裂丶對立,消耗了佛教的凝聚力。時間的推移,佛教分裂為大乘教派丶小乘教派丶密宗等眾多派別,內部紛爭不已,對教義丶經書解讀各異,歧義越來越多,互爭正統地位,不能自圓其說,裂痕難以彌合。上述佛教的種種缺欠與弱點,被改革後面目一新的印度教死死地抓住(尤其教義上不足),一舉打垮,在印度無立足之地。

至13世紀,有組織的佛教在印度基本消失。現今印度的佛教是在19世紀後恢復起來的。






趙凡丁201

不喜歡拉扯一堆時間和文獻,我就通俗簡單地說吧:

1.從佛教發展的內部來看: 佛陀圓寂後,佛教派別大體分為原始佛教(又名南傳上座部、小乘佛教),以及北傳佛教(又名大乘佛教)。

小乘佛教修行的嚴守佛陀律法、近乎死守,因此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佛教原始的、最初的風貌。小乘佛教只認可宇宙中只有釋迦牟尼佛這一位導師,且修行的最高果位是阿羅漢(超脫生死輪迴的覺悟者),修行的目標主要是以自我解脫為主。

而與上相反地是,大乘佛教派別和修法頗多且靈活多樣化,他們不僅相信宇宙中不止只有地球上有釋迦牟尼佛這樣的大覺悟者,有許多時空都有佛的存在,而且還有菩薩這類僅次於佛的覺悟者。菩薩全稱“菩提薩埵”譯“覺有情”,即既上求於佛的最圓滿智慧,又有能力來幫助眾生一起覺悟的聖者。然而小乘佛教徒完全不承認這一套。大乘佛教修行的最高果位是佛,修行目標不僅是能夠擺脫生死輪迴,還能將智能踐行到最高境界,返璞歸真與宇宙重新融為一體。

綜上所述,一方面,小乘與大乘互相看不上眼(小乘認為大乘是胡說八道,大乘嫌棄小乘境界太低),導致佛教認識的分裂不得團結統一;另一方面,大乘內部又因為教法的不同而逐漸分裂,而且很多教團越來越傾向於追求過分晦澀玄奧不切實際的理論部分,使其迅速失去了廣大的群眾基礎。

2.從外部原因來看,主要方面是伊斯蘭文明的大量侵入,迅速而強勢地催壞了當時的佛教文明;次要方面是,一直被佛教打壓的婆羅門教(今印度教前身),經過對各種宗教包括佛教教義的研究後,進行了吸收、整改和重組,以新面貌強勢崛起,反殺佛教,迫使佛教文明向其他國家傳播。

我的感想,正如佛陀自身開示的道理一樣,任何事物都逃離不了“生住異滅”的規律,即事物的產生、延續、變質和毀滅,哪怕是被世人不合實際、過分抬高的佛教,佛陀對此是相當淡定的,並在經典中留下了許多關於佛教後續發展的預言。對此,我們應該平和地去了解這一事物發展的普遍規律,而不是幸災樂禍地嘲笑佛教的沒落,試問,小到原子運行、到人類的生老病死、再到國家與社會的變遷乃至整個宇宙的變化,哪有永恆?運動是絕對的,又何必“五十步笑百步”地去嘲笑佛教的盛與衰?

另外,在所有宗教中唯有佛教經典浩如煙海,其他宗教的經典屈指可數,為什麼呢?因為就如孔夫子會因材施教一樣,佛陀也是在根據不同的人、不同的情景、不同的時機說不同的法,其中既有普適的總綱,又有對個性化、特殊性的探討,自然會有針對不同情況的、看似好像矛盾的教法。比如對懦弱膽怯的人說勇猛無畏的法,對蠻橫好鬥的人說溫良謙卑的法,這兩種矛盾的法無所謂孰優孰劣,完全是以人為本、看具體的人。而後事的傳教者,由於有不少人不能把握住“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原則,非要搞出個統一一切法門的教法,只重視事物的統一性而忽視了事物的特殊性,從而導致佛教內部教派的不斷分裂,從而讓自己進入了“生住異滅”中變質和毀滅的進程中……






御靈飛

這跟印度這個地區一直沒有形成嚴格意義上的統一有一定的關係,就印度佛教的那套教義在割據的政治生態下很難獲得統治階層的青睞的,甚至可以說是“一無用處”的。不過,佛教至少是幸運的傳承到了中國被中國的儒家、道家文化影響後形成了一套完整體系的儒釋道文化形態被保留和傳承了下來。中國這塊大地在佛教傳入之前就已經有了“統一”這個民族剛需,而佛教正是非常有利於“統一”後的政治生態所以才會被中國文化吸收和融匯貫通形成一個有相當影響力的宗教在這個東亞傳播。

最後分享一段南懷瑾的總論儒釋道(很能說明問題的):

佛學像百貨店,裡面百貨雜陳,樣樣俱全,有錢有時間,就可去逛逛。逛了買東西也可,不買東西也可,根本不去逛也可以,但是社會需要它。
道家則像藥店,不生病可以不去,生了病則非去不可。生病就好比變亂時期,要想撥亂反正,就非研究道家不可。道家思想,包括兵家、縱橫家的思想,乃至天文、地理、醫藥等等,無所不包,所以一個國家民族生病,非去這個藥店不可。

儒家的孔孟思想則是糧食店,是天天要吃的,“五四運動”的時候,藥店不打,百貨店也不打,偏要把糧食店打倒。打倒了糧食店,我們中國人不吃飯,只吃洋麵包,這是我們不習慣的,吃久了胃會出毛病的。

明月登樓

佛教雖然發源於印度,再但是佛教從來沒有在印度普及開,頂多也是在印度的中部有過那麼一段時間的流行,但隨著也湮滅在歷史的長河裡,可以說佛教是牆內開花牆外香的典型代表。銀印度自古至今都是印度教佔佔絕對通知地位的地位,包括現在也是,佛教只佔很小,小到可以忽率不計的地步。


印度盛行的是印度教,印度教最大的特色就是種姓制度,把人分為婆羅門,剎帝利,吠舍和首陀羅,每個等級之間都有著巨大的權力差距和嚴格區分。

佛教最早提出的眾生平等也主要是針對這種種姓制度而言的平的,可想而知這種主張肯定會得到低等種姓的支持,而高級種姓肯定不喜歡這種理論。可想而知,佛教的主張肯定會得到那些高種姓的反對,而高種姓恰恰是掌握資源和掌握國家的人,這些人極力反對的事情,佛教再在印度的絕滅也在清情理之中。


印度到現在為止,也是個種姓制度盛行的國家,因為掌握資源的高種姓不願意改革,所以哪怕是國家憲法明確寫明人人平等,可阿三的現實卻是種姓制度再在現實社會依然流行。

佛教的眾生平等再在中國能夠得到很好普及,中國自古就有君子之澤五世而斬的說法,還有富不過三代等俗語,中國一向都認為階級和貴貴族都是可以被打破的,所以佛教再在中國推廣至少沒有來自上層的阻力。

整體而言,佛教的發源地印度,佛教已經幾乎沒有任何影響力了。


昭烈名臣

不是越來越小,而是除了幾處遺蹟,幾乎沒有什麼直接影響了,現在總的佛教信仰者在印度不到1%了,可以忽略。當然,其間接影響一直都存在印度其他部分宗教裡面。


印度熊貓

宗教信仰往往會被統治階級利用 印度的統治階級曾經利用對佛教的大力支持而實現對佛教徒的統治 同樣也會為了迎合統治更大範圍的信徒的需要轉而支持印度教的發展 甚至“收編”了佛教中的神成為印度教眾多神明的一部分 連釋迦牟尼都成了他們的一員 可見統治階級對宗教的影響力還是巨大的

另一個例子就是我國西藏的藏傳佛教 傳播過程中同樣為了吸收本土的信徒而將苯教神靈收納為佛教護法 以此吸納苯教信徒 這一過程背後同樣有古吐蕃王國的身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