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城!山水桂林下的瑤族“穀倉”

說起桂林!很多人印象裡只有灕江和灕江之下的區縣。比如象山、臨桂、陽朔。但是有個地方他遠離城市喧囂,為我們保存下來了歷史文化和美食。今天靈犀想和大家聊聊恭城!聊一聊這個出油茶的瑤族自治縣。

作為廣西有限的幾個瑤族聚居區,恭城有著豐富民族旅遊資源。來到恭城高鐵站,並從當地最常見的摩的,引出來到恭城的相關見聞感受。當然,還有不能錯過的恭城文武廟,恭城油茶、蓮花紅巖村農家樂等。但是靈犀更關心的是恭城的美食。一直以來在廣西人印象裡桂林恭城的標誌性美食就是油茶。恭城油茶在廣西可以說是遍地開花。有單喝油茶的有添加或者其它配料開發出的新美食。甚至有老闆還把油茶湯做成了火鍋。靈犀就在南寧吃過油茶湯做的雞肉火鍋。苦中帶鹹味道還是可以接受的。那正宗的恭城油茶製法特別講究,通常是以恭城特有的茶葉為主料的,先熱鍋,茶葉在打之前要焯一次水,以去掉雜質和一些苦澀味,再用恭城特有的茶鍋油茶鍋里加點油,把茶葉捶碎,加入生薑、大蒜、蔥、、花生米,要用油茶錘慢慢捶打,這就是打油茶。味濃而澀,澀中帶辣。恭城的油茶味道多了醇厚少了澀,並因打的時間恰到好處,使恭城油茶被舉為各地油茶之冠,享譽桂北和廣西各地。油茶這是一種茶王陸羽寫出《茶經》之前,唐朝人的一種飲茶方法,是融合北方遊牧民族飲食方式的一種飲品。自從《茶經》問世清茶也就慢慢的取代了油茶湯原有的位置。而恭城的瑤族人因為環境閉塞依然保留下來這種飲食方式。讓我們能和古人同品一壺茶真乃幸也。


恭城!山水桂林下的瑤族“穀倉”​​說到瑤族“穀倉”當然要講一下當地特產——恭城月柿。每到深秋時節,豐收的氣息便會瀰漫在整個恭城!一串串大紅柿子在枝頭高高掛起,紅彤彤,圓滾滾,像極了喜氣洋洋的紅燈籠。恭城地處丘陵地區,正是符合柿子生長環境。恭城人喜歡柿子喜歡把柿子做成各類美食。每年雙十一的時候也是恭城柿餅集中上市的時候。將削皮的柿子在陽光下晾曬,柿子含有的果糖和葡萄糖慢慢溢出在果肉表面凝結成一層白霜。可別小看這層霜柿餅的表面有一層白霜,就像是從麵粉裡走過了一樣,其實那不是麵粉,而是柿子的果肉在經過風乾的過程中滲透出來的果糖和葡萄糖,中醫上稱為柿霜,別小看這柿霜,它可入藥,尤其對口瘡很有療效。如果你有口腔潰瘍可以用棉籤將白霜刮下塗在患處有能夠有清熱止痛的效果。

恭城!山水桂林下的瑤族“穀倉”

靈犀介紹的第三種吃食其實是一種我們都常見的農作物——玉米。玉米在我們看來只是一種雜糧在減肥人士的眼裡一根玉米相當於一碗飯。但是是在瑤族同胞眼裡這就是糧食。我們大家都在菜市買過玉米,但是在靈犀看來這些雜交玉米總是缺了一種本地土玉米的鮮味。特別是靈犀吃到恭城本地的糯玉米之後。恭城本地土白糯玉米比雜交玉米個頭小結子率低。顏值上和雜交玉米低好幾個檔次的東西。但是就是這個個頭不大的東西口感絕對軟糯香甜。靈犀出差到恭城正好吃到這種不能稱為美食的美食。頓時決定買了兩顆乾的玉米種苗回家讓老媽種上。雖然是一方水土養一方玉米回到南寧的玉米味道還是沒變多少。就是和其它玉米一起種被風給強行授粉品質有點差了。如果您正好去到恭城靈犀建議你先放棄各種粑粑!找根本地玉米啃一下絕對讓你不虛此行。​
恭城!山水桂林下的瑤族“穀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