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事訪問歡迎儀式的變與不變

昨天下午,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人民大會堂東門外廣場舉行儀式,歡迎吉爾吉斯斯坦總統熱恩別科夫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

國事訪問歡迎儀式的變與不變

習近平在人民大會堂東門外廣場為熱恩別科夫舉行歡迎儀式

《新聞聯播》的熱心觀眾是不是有這麼一種感覺,這場國事訪問的歡迎儀式有些不同,但到底是哪裡不同又說不太明白。

這可是國事訪問歡迎儀式改革之後的首次啟用,調整了包括外賓主車抵達路線並在沿途增加持旗儀仗兵、增加吹奏小號次數、改進儀仗隊、改進軍樂團隊列行進吹奏表演等流程。

變化一:外國元首抵達變換路線

國事訪問歡迎儀式改革之後,外賓主車沿天安門廣場西側路進入人民大會堂東門外廣場,摩托車護衛隊護衛主車至人民大會堂東門外廣場東北口。

在外賓主車抵達沿途還增設了80名手持紅旗的儀仗兵旗陣。

國事訪問歡迎儀式的變與不變

外交部禮賓司介紹,新路線途經天安門廣場這一重要地標,可以更充分展現北京的古都魅力和時代氣息。持旗儀仗兵則可以使歡迎氛圍更加熱烈。

多解釋一下,摩托車護衛是多數國家給予到訪國家元首、政府首腦等政要的一種高級禮遇,也是一項嚴格安全保衛措施。

早在1954年6月,我國就在迎送外國元首儀式中增設了國賓車隊摩托車護衛,由當時的北京市公安局交通大隊挑選了4名交通民警,組成了我國第一支國賓車隊摩托車護衛隊。

他們接到的第一個任務是在1954年10月,為訪華的印度總理尼赫魯一行開道護衛。

變化二:主席出場有號角

改革之前,在外國元首抵達現場時,將有3名號手吹奏迎賓號角。

改革之後,在我國國家主席(夫婦)出大會堂東門時,新增1名小號手和1名軍鼓手演奏儀式號角。

國事訪問歡迎儀式的變與不變

國事訪問歡迎儀式的變與不變

這樣,可以進一步提升現場儀式感,更加莊嚴大氣。

變化三:儀仗隊首次增加女兵方陣

這是此次改革的一大亮點。

我國三軍儀仗隊組建已有60多年,隊員一直是清一色的男兵。直到2014年,儀仗隊中出現了女兵的身影。

2014年5月12日,土庫曼斯坦總統庫爾班古力·別爾德穆哈梅多夫來訪,三軍儀仗隊隊伍中,英姿颯爽的13名女兵正式亮相。

此後,儀仗隊變成了13名女兵與男兵混合編隊的陸、海、空軍三個方陣。

這次國事訪問歡迎儀式改革,大幅增加了女兵人數,將陸、海、空軍55名女兵單獨編成方陣,排在三個男兵方陣之後。解放軍儀仗隊大隊長韓捷介紹,與男兵每個方陣為單一軍種不同,女兵方陣中陸、海、空軍三個軍種各佔三分之一,“這樣可以更好地展現女兵巾幗不讓鬚眉的颯爽英姿。”

這也讓儀仗隊總人數大幅增加,由此前最大規模時的151人增加到224人。“規模更大,氣勢更足。”韓捷說,改革之後的儀仗隊隊形由之前的每列4人、每方陣11列改為了每列6人、每方陣9列。

除了增加人數、調整隊列,儀仗隊的動作也有變化。

改革前,分列式踢腿高度為30釐米,改革後踢腿高度提高到了35釐米。這樣一來,分列式踏地聲音會更加響亮,氣勢也更加雄壯。

此外,儀仗隊的旗隊為25人,全部為手持紅旗,執行隊長行簡單的持刀禮。改革之後,旗隊增至26人,其中中間6人分持中國國旗和來訪國國旗,持刀禮動作也更加豐富。

變化四:吹奏表演隊形重新編排

2014年5月12日,土庫曼斯坦總統訪華,除了首次增加女兵儀仗隊,軍樂團也首次增加了行進吹奏表演。

這次改革,軍樂團也做了多處重大調整。

最明顯的是服裝變化,從原來紅色上衣、白色長褲、金色腰帶改為藏藍色上衣、白色長褲、白色皮鞋、白色腰帶和佩章。這樣在視覺上會顯得更加莊重、沉穩。

表演人員也進行了調整。改革前,總人數為43人,平均身高174釐米,平均年齡42歲;改革後,總人數增加到61人,平均身高增高至180釐米,平均年齡則降至27歲。

相應的,表演隊形也發生了變化。改革前的退場方式是繼續往南行進走出儀式現場;改革後,樂隊在檢閱臺前方立定結束,目送國家元首步入人民大會堂,表演中也減少了旋轉、後退等步法。

還有咱們非專業人士不太容易發現的變化,樂隊指揮動作和《歌唱祖國》樂曲也進行了重新編配。

解放軍軍樂團團長張海峰介紹說,樂隊指揮減少了拋舉指揮杖的動作,新編配的《歌唱祖國》則體現了時代感、儀式感和行進感,還新增了木管樂器、增加了大號的數量,同時重新編排了樂器位置,“由單聲道變為立體聲”,“確保樂隊的演奏層次更豐富、聲音更渾厚”。

“配上重新編排的《歌唱祖國》和新的表演服裝,讓迎賓儀式更有律動、更富時代感。”張海峰說,“從視覺到聽覺,都讓人耳目一新,展現出新時代人民軍隊的蓬勃朝氣和嶄新風采。”

多知道點:那些消失和“曾經消失”的歡迎儀式

1、取消萬人歡迎儀式

在新中國成立之初,國事訪問的歡迎儀式是在機場、車站舉行的。

當時,出於所處特殊國際環境的需要,對建交國派來的使節或來訪國賓,我們均予以高規格、熱情、周到的接待。

比如1957年4月,前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主席伏羅希洛夫來訪,從南苑機場到中南海新華門,有數十萬(也有說百萬)群眾夾道歡迎,接待部門準備了中蘇國旗7萬面,鮮花2萬束,分發給群眾歡迎隊伍。

1972年12月,群眾歡迎外賓有了新規定,外國元首、政府首腦來訪,組織3000至4000名群眾去機場歡迎,在天安門廣場組織4萬至5萬人夾道歡迎,規模比以前大幅減少。如果外賓來訪恰好在寒冷的冬天,就不再組織群眾夾道歡迎。

直到1978年9月,除特殊情況外,不再組織群眾夾道歡迎。

從1980年9月起,歡迎儀式改在人民大會堂東門外廣場舉行。冬季或遇到雨雪大風天氣,則在人民大會堂室內舉行。

2、停止提供專機

1967年6月,贊比亞總統卡翁達及夫人應邀來訪。應贊方的要求,中國派出專機,赴巴基斯坦接送卡翁達總統一行。

這種提供專機的做法,在國際上比較少見,不但花費多還要承擔安全責任,比如在70年代,我國去非洲一架專機,至少要花費60-70萬元外匯人民幣。

所以,在1978年12月,鄧小平等中央領導同志批准了外交部的報告,停止提供專機。

此外,還對國賓訪華的起數,和在華食宿交通免費招待人數和天數做了限定。

自1999年2月起,按外交部規定,每年接待外國元首國事訪問不超過10起,政府首腦的正式訪問不超過6起。

1999年7月1日,中國規定,在對等基礎上招待外國貴賓5天,外國元首級限18人,政府首腦級12人,超出者自費。

3、恢復鳴禮炮環節

禮炮在國家慶祝大典上可增添一種隆重的氣氛。鳴放禮炮作為國際禮節,起源於英國,從1730年開始,英國皇家海軍決定以21響禮炮作為向王室致敬的禮儀。

在國際上,鳴放21響禮炮是國家元首享有的禮遇。

1961年起,中國遵照國際慣例,在國賓的歡迎儀式上設立鳴放禮炮環節。1966年,“文革”開始之初,鳴放禮炮被停止。

自1984年2月起,恢復了為來訪外國元首、政府首腦鳴放禮炮禮儀。

禮炮分別為21響、19響,與國際慣例保持一致。

資料 | 新華社、央視新聞、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校對 | 李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