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驅除韃虜、恢復中原”版本,劉知遠為何偏偏挑中了郭威版?

本文是契丹往事番外篇系列第77篇

續:《 》

1

天福十二年(遼大同元年,公元947年)二月,劉知遠在太原稱帝后,馬上作出姿態,親率勁旅奔赴井陘口(河北井陘),聲稱要營救被解送黃龍府的後晉少帝石重貴。大軍行抵壽陽(山西壽陽),石重貴一行已經過了河北,劉知遠“如願”無功而返。

他回師時,留下了一千多人駐守承天軍(山西平定),保衛河東戰區門戶,以防遼軍西進。

三月底,承天軍守軍聽說遼太宗耶律德光北返,都鬆懈了下來。恆州(河北正定)遼軍趁便來襲,守軍倉皇敗走,鄰近州縣紛紛燃起狼煙示警。

劉知遠聞報後倒十分鎮定,他準確地判斷出,遼軍即將撤退,才分兵四出虛張聲勢。他派遣偏將葉仁魯以步騎混合兵團三千人去收復承天軍,順利逐走了城中的遼軍。

三個“驅除韃虜、恢復中原”版本,劉知遠為何偏偏挑中了郭威版?

劉知遠得知遼彰義節度使耿崇美在河陽節度使崔廷勳的護送下到澤州(山西晉城)上任,便派遣武節軍都指揮使史弘肇及先鋒馬誨先行進駐潞州(山西長治),嚇阻遼軍。

耿崇美等人聽說後,果然害怕被武節軍圍城,遂中止行程,轉進懷州(河南沁陽)依附奚王拽剌。

史弘肇命馬誨追擊,大獲全勝。河東全境廓清!

2

五月初七,劉知遠在太原宮召集群臣商議揮師平定中原。多數將領提議經井陘口東進,直接攻打河北重鎮恆州(河北正定)和魏州(河北魏縣)。

他們認為,恆州是虜酋耶律兀欲和遼軍主力所在,魏州是勢力最大的降將杜重威駐地。只要攻破恆、魏兩州,遼軍主力敗走,杜重威或死或降,整個中原的局面就煥然一新了。大軍自此南渡黃河,東西兩京汴梁和洛陽可傳檄而下。

當年後唐莊宗李存勖擊敗後梁,問鼎中原就是大致依照這一行軍路線。

劉知遠少年從軍,征戰三十餘載,老成持重,不像屬下將領那樣樂觀,認為可以一戰定乾坤。

十一年前他跟隨石敬瑭從太原進兵剿滅後唐,是從石會關(山西榆社)經潞州(山西長治)直取孟州(河南孟州),再長驅西京洛陽的,他屬意後晉高祖石敬瑭的這條經典線路。

宰相蘇逢吉等人附和劉知遠,他們指出史弘肇的武節軍已屯駐潞州,王師接踵而進,沿途不會再遇到兇險。

三個“驅除韃虜、恢復中原”版本,劉知遠為何偏偏挑中了郭威版?

樞密副使(國防部副部長)郭威卻表達了不同意見,諸將的“李存勖路線”和皇帝的“石敬瑭路線”他都不認可。

郭威分析道:“耶律德光雖已謝世,但契丹軍勢不衰。尤其在河北,各部夷離堇(統兵大將)各佔堅城大郡,形成一道完整的防衛鏈。倘若我軍直入河北,兵力勢必不足。而且井陘口地勢險峻,稍有不慎,就會受到伏擊。恆、魏兩州附近都沒有友軍策應,只要敵人趁我軍仰攻城池之時,抽調部分兵力襲擾我軍後方,糧餉一斷,崩潰便在眼前。半年之前,北面行營就陷於此種困境而全軍投降,諸君難道都忘記了?”

反駁了諸將之後,郭威又轉向劉知遠說道:“臣以為,從潞州一線進軍也不妥。一是上黨一帶山路險絕,行軍費力耗時;二是沿線地寡人稀,很難就地籌集糧秣,全靠從太原攜帶糧食直入兩京,不現實。”

劉知遠微微頷首,問道:“郭愛卿言之有理,你有何良策?”

郭威胸有成竹地說道:“而今,保義節度使趙暉(駐節晉州、山西臨汾)、昭義節度使王守恩(駐節陝州、河南三門峽)相繼歸附陛下。我軍不若從晉、陝兩州穿過,不僅能夠獲得足夠的軍供,還可以從這兩個戰區得到兵力補充。以臣愚見,由此而進,不出兩旬,汴、洛可定!”

3

劉知遠一聽就明瞭,郭威提出的方案與後唐末帝李從珂自鳳翔起兵,殺奔洛陽的路線差相彷彿。而且,郭威的“李從珂路線”和他的“石敬瑭路線”基於的考量是一致的,郭威比他更加審慎。

正如郭威所言,遼軍的勢力還很強大。如果貿然與之接戰,一旦戰況不利,新生的太原政權就會轟然倒塌。不但遼軍會掂量出劉知遠的虛實,暫停撤軍;就是各地藩鎮也會停止觀望,轉而謀求擁戴他人或者自我成就霸業。

劉知遠就是懼怕硬槓遼軍,指望他們自行撤回國內,才提議南下再東進,以便給遼軍敞開時間窗口。可他擔心明言會影響諸將的士氣,同時暴露自己內心的怯懦。

郭威對此心領神會,將他的版本再升級,擬定了一個略略偏西,接著往南,最後才轉到東向的路線,雖然路程最遠,但是給遼軍留下了充裕的撤退時間。所謂籌集糧秣、補充兵源不過是冠冕的說辭,以免被扣上“畏敵”的帽子。

三個版本的行軍路線,“李存勖路線”最早接觸遼軍,行經井陘口可能就會遭遇惡戰;“石敬瑭路線”次之,抵達孟州時多半要為黃河渡口展開爭奪;而“李從珂路線”離開陝州之境前都不可能發生戰鬥,等大軍繞到洛陽,遼軍主力早已回國,沒有大規模戰事之虞了。

不久,郭威方案又得到“太歲”加持。司天監(古代國家天文臺兼占卜中心)奏報:“直接進軍是逆太歲而行,應依晉州、絳州(山西新絳)、陝州、洛陽的次序收復汴梁,方為大吉!(深度懷疑司天監要麼得到劉知遠授意,要麼被郭威收買)”

三個“驅除韃虜、恢復中原”版本,劉知遠為何偏偏挑中了郭威版?

劉知遠遂採納郭威之議,決定按“李從珂路線”行軍。他昭諭三軍:五月十二日自北京(太原)出師,兵發東京汴梁!(待續)

延伸閱讀:《 》

《 》

參考書目: 葉隆禮《契丹國志》 脫脫等《遼史.世宗本紀》 薛居正等《舊五代史.漢書》 司馬光等《資治通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