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合肥部分學區劃分出現一些變化,對學區房有影響嗎?

小易論樓市

昨天合肥市教育局公佈了2018年合肥各區學區劃分方案,絕大部分沒有太大變化,只有蜀山區和經開區的幾個學區出現了重新劃分,主要是學區內今年有新建學校。其實今年學區變化,相較往年來講,變動算是大的。

有三所學校對區域內學區產生了較大影響,並引起相關利益方的廣泛關注,甚至造成部分小區對學區劃分方案產生了抗議。這三所學校分別是:奧體小學合作化路中學一六八玫瑰園學校東校區

奧體小學學區劃分

政務區奧體小學建立初衷是為了分攤翠庭園小學生源過載的壓力,其投入使用使得翠庭園小學和嘉和園小學學區重新劃分,一部分原分屬兩個學區的小區,被劃入奧體小學,最終劃分結果跟我之前預測有一定出入。

我在之前文章中分析,奧體小學可能的劃分區域為“翡翠路東,祁門路南,潛山路西,匡河路北”,主要依據是政務區各板塊戶數的測算,還有基於翠庭園小學生源分流的因素(公號“小易論樓市”《合肥政務區房價及奧體小學、50中新校分校學區劃分分析》)。

從劃分結果來看,凱旋門和新地中心兩個小區被排除了,這說明我對天鵝湖南板塊內實際生源數量低估了。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我覺得還要從兩方面進行解釋。

第一個原因是優質學校的“吸血效應”。據統計,合肥市區共有100所左右的初中,成績排名前10的學校學生佔全市的30%,排名前30的學校學生佔全市總數的70%,排名靠後的70所學校學生僅佔全市的30%,出現了生源越來越向優質學校集中的現象。

說明學生總是傾向選擇更為優質的學校,這非常容易理解。一旦學校位次排定,原本屬於差學校學區的生源會通過各種渠道進入好學校上學,比如擇校或者購買學區房,造成生源從差學區往好學區流動的現象,出現了所謂優質學校的“吸血效應”,導致好學校和差學校之間差距越拉越大(公號“小易論樓市”《關於合肥學區房的投資誤區,你被開發商忽悠了嗎?》)。

第二個原因是就近原則。據統計,合肥市區的六所真學區中(公號“小易論樓市”《合肥的真假學區房——最新優質學區劃分及分析》),距離學校越近,價格越高,換手率越高,說明距離學校近的小區更受歡迎。這不難理解,畢竟路上通勤時間大大縮短,學區溢價高一點也是可以接受的。

2017年合肥鏈家共成交106套45中的學區房,其中“南門小學+45”學區房40套,佔比接近40%,價格在合肥學區房中是最高的,要知道這個區域戶數僅佔整個45中學區戶數的1/6左右(公號“小易論樓市”《合肥廬陽區和北城房價分析及購房建議》)。這其中不光有頂級學區生源“吸血”的緣故,更重要的是,這片區域距離小學和初中都是最近的。

我之前文章分析過,由於小學沒有可以量化的指標,合肥小學差距普遍不大,南門小學之所以這麼受追捧,也是沾了距離45中本部最近的光。如果南門小學位置換成西門小學或者東門小學,頂級學區會變成“西門小學或者東門小學+45中”。於是我們看到一種情況,合肥的真學區,尤其是距離學校最近的學區房,價格總是最高,且成交量非常大。

50中新校天鵝湖校區是一所真學區,距離學校最近的幾個小區更容易受到購房者的青睞,相較翡翠路西距離學校較遠的幾個小區,價格也高出一截。因此,我有理由相信,50中新校天鵝湖校區的生源,來自天鵝湖南板塊的可能相對更多更集中一些,這造成生源分佈上的不均勻,所以學區不能簡單地通過戶數來劃分

換句話說,50中新校的生源,可能來自學校旁邊小區的比重相對更大,這也是我之前沒有預料到的一個因素。再加上就近入學原則,導致奧體小學在學區範圍的劃分上比預期縮小,剝離了體量更大、距離更遠的凱旋門小區(約5000戶),同時波及了旁邊的新地中心。

奧體小學真的好嗎?

最近一段時間,奧體小學被炒得很熱,但學區真的就有大家認為的那麼好嗎?有一種說法是,奧體小學的學區範圍內沒有回遷小區,而且學區內房價都很高,這意味著生源不錯,奧體小學有望成為頂級學區。

其實我們看到,翠庭園小學從2004年建校,至今已有14年的沉澱,其管理經驗和師資力量都是經得起考驗的,學區內生源大都來自合肥的中產家庭。儘管翠庭園是一所回遷小區,但該小區戶數僅佔學區內總戶數的8%左右,對學區內整體生源基本不會產生實質性影響。

奧體小學是一所新建小學,沒有什麼沉澱,很多新招老師都是沒有教學經驗的年輕人,其教育質量未必就會好過擁有十幾年建校史的翠庭園小學。因此我認為奧體小學未必就優於翠庭園小學,也不要對奧體小學過於盲目推崇。

儘管如此,我們仍然要對市場產生敬畏,因為理性不能解釋一切,由於信息不對稱,市場有時是不理性的。比如濱湖“46中+師範附小”的學區房,儘管46中搬到濱湖已有十餘年,學區也從原來的一檔退化為二檔,甚至連真學區都算不上,但是目前房價已經2w+

,其學區溢價一點不輸其他真學區(公號“小易論樓市”《2018年第一季度合肥濱湖房價分析和購房建議》)。

有時候市場是盲目的,加上信息獲取成本太高,大部分不知情的民眾只相信品牌和名氣,而不管其實質如何,這是最可怕的。不管怎樣,奧體之爭這場鬧劇以這個結局收尾,奧體小學未見其校,已聞其名,一個未建成的學校竟能引起如此大的風波,這種影響力還是超出了我的想象。

民眾對奧體小學的盲目追崇和期待,有可能客觀上造就一個假想的“優質學區”,再通過中介中間炒作,這種假想可能會影響一大批購房者,加上又是距離50中新校天鵝湖校區最近的小學,存在促其最終成為真學區的可能。

對政務區部分小區的影響

我在之前文章中分析過合肥的學票價值,也就是說合肥目前學區房的溢價,主要體現在學票的價值上。一般房產的價值構成為:

土地價值+建築價值,而學區房的價值構成為:土地價值+建築價值+學票價值

我們大家都知道,房子自建成以後,就在不斷磨損,建築價值其實是一直在貶值的,只有土地價值和學票價值一直在升值。從某種意義上來講,當區域成熟以後,土地價值基本是固定的,學區房升值主要體現在學票價格的上漲

學票價值佔學區房價值的比重越大,學區房升值的潛力就越大,因此我們看到許多老破小學區房的升值潛力不輸新房。面積越大總價越高的學區房,學票比重越低,學區溢價反而越低,即使是頂級學區,升值潛力也不如新房。你投資的主要是學票,總價越高,學票價值佔比越低,投資價值越低。

我前面測算過,政務區50中新校的學票價值大概在22w左右,而政務區戶均成交價格在200w左右(公號“小易論樓市”《2018年第一季度合肥政務區二手房成交分析及購房建議》),學票價值佔比大概只有10%。南門小學+45中的戶均總價130w,學票價值大概在55w,佔比超過40%

也就是說,政務區學區溢價還是非常低的,特別對大戶型學區房來講,不值一提。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潛山路東沿線的幾個小區,比如湖畔徽映閣和天鵝湖一號,儘管學區是50中南校,其成交均價一點不輸50中新校的絕大部分小區,地段價值在政務區也是非常重要的。

學區劃分出來之後,有凱旋門業主找我為他們請願,我覺得凱旋門和新地中心不必沮喪,本來學區就是維持原狀,況且兩個小區戶型普遍偏大,總價普遍偏高,學區對房價的影響非常有限,地段價值對小區貢獻可能比學區更大更重要。

奧體小學學區內的小戶型學區房可能會更加搶手,尤其是90-100平米左右的小三房,或者90平米以下的小兩房。但大戶型,特別是面積超過110平米或戶型不好的房源,影響基本不大,畢竟學區範圍內小區實在太多,依然缺乏一定的稀缺性。

對蜀山區和經開區部分小區的影響

還有一個比較大的變化是50中西校擴容。合作化路中學建成之後,該學校作為50中西校的一個校區與本校劃為同一學區,將原來屬於江淮學校學區範圍內的小區收編,併合並了安大附中的生源。

其實受益最大的是金域華府小區,初中學區從一所差學校直接變為真學區。其次還有通和易居,原本認為合作化路中學跟50中西校毫不相關,而且學區大概率會弱於50中西校,目前看來學校就在家門口,這將成為一個利好。

但是50中西校整體擴容,從某種意義上衝淡了學區價值,存在將部分原本對學區有意向的生源趕往其它學區的可能,或多或少影響目前價格居高不下的安居苑小區。

經開區一六八玫瑰園學校東校區據說跟本部統一辦學統一管理,但是我們看到兩個學區是嚴格分開的,也就是說生源不混用,跟50中西校的兩個校區截然不同。整體上來講,我認為一六八玫瑰園學校東校區比本部可能還是要略遜一點,因為本部生源經過多年“吸血”得到足夠優化,東區仍需時間驗證。

一六八玫瑰園學校之所以厲害,在於它的辦學模式厲害,它的優秀畢業生可以優先輸送給自家高中,而且不佔用重點高中的到校指標,重點高中入學率較高。學區劃分利好的是翡翠路以東、一六八玫瑰園學校東校區周邊的幾個小區,從本部划走的中環紫荊公館可能多少會有些失落(公號“小易論樓市”《2018年第一季度合肥經開區房價分析和購房建議》)。

不管怎樣,目前制度下,不同學校教育質量總會存在差距,優質資源不可能配置得非常均衡,學區劃分也不可能做到絕對公平。合肥學區房溢價較一線城市來講,並不算很高,在民辦學校禁止掐尖以後,相信合肥學區房會越來越熱(公號“小易論樓市”《奔跑吧,合肥學區房!》)。

據我所知,奧體小學學區儘管已經劃分完畢,但目前還沒有完工,從側面可以看出政務區學位的緊張程度。我發現蜀山區教體局編制的學區劃分圖完成時間在6月份,而其他區5月份就已編制完畢,也就是說,在學區公佈的前幾天,蜀山區學區劃分方案還沒有最後敲定。

從學區劃分出臺前後的一些鬧劇可以看出,蜀山區教體局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輿論壓力。實事求是來講,劃分方案已儘可能兼顧統籌學位和就近原則,基本保障絕大多數小區的學區利益,儘量做到不激起更多潛在社會矛盾,教育主管部門在均衡優質教育資源上的努力值得肯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