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人為什麼沒有搞印奴?

至藝

【歐洲人為什麼沒有搞印度奴隸貿易?】其實這事說起來挺扎印度老鐵們的心的,印度人連被歐洲殖民者販賣到美洲當奴隸的資格都沒有,歐洲殖民者壓根就沒有看上印度人,是不是讓歷來很玻璃心的印度人很受傷啊!呵呵!

黑奴貿易現在看來是一個非常醜惡血腥的貿易,臭名昭著,是歐洲殖民者累累罪行的代表。歐洲殖民者在殖民時代幾百年間,先後販賣黑奴總計約有1億人,包括勤勞的華人也被販賣到美洲幹一些最苦最累的活,俗稱“賣豬仔”。這就是晚清時期的華工問題,現在還有很多文學作品中介紹了華工的悲慘遭遇和生活,近代美洲各國還經常出現排華事件。在晚清時期在美國以及美洲其他國家有華工百萬之多。



但奇怪的是,素來就是英國殖民者的忠心奴僕的印度人竟然沒有入他們主子的法眼,沒有印度奴隸貿易之說。其實歐洲殖民者的奴隸貿易再怎麼血腥終歸是一門生意,是生意就要有利潤,要賺錢,最後歐洲殖民者發現,雖然印度人比起黑人獲取成本低了很多,印度到處都有大量的低種姓的“賤民”,地位連奴隸都不如,作為印度統治者的歐洲殖民者可以隨便販賣印度奴隸,不需要花錢抓或者購買,但歐洲殖民者考察過後,放棄了販賣印度奴隸想法。

因為印度人身體不如黑人強壯,也沒有華工勤勞,甚至身體素質連美洲的土著人都不如,根本就是個賠錢貨,奴隸貿易雖然賺錢,但風險也是極大的,特別是在海上運送過程中,隨時都有翻船的風險,導致血本無歸,所以肯定要挑利潤大的奴隸來販賣,印度奴隸則不再歐洲殖民者的考慮之列。

不過印度人也不要傷心,作為大英帝國忠心奴僕,英國主子是不會虧待你們的,隨著英國殖民地擴大,奴僕印度人也跟隨英國主子走向世界,今天在南非、東南亞、南太平洋島嶼上、美洲等地,只要有英國殖民地的地方就有大量的印度人,甚至當年上海英租界裡都有大量看門的印度紅頭保安,包括今天印度這個國家統一都是在英國人幫助下完成的,印度人可是沾了英國主子的不少光。

所以就是“大正”對於該問題的看法,歡迎評論交流,加關注!


大正看世界


當奴隸要符合僱主的要求,有一定門檻的。不是誰想當奴隸就能當奴隸。歐洲人不販賣印奴,是因為他們當奴隸不夠格,想當奴隸都沒人要。

自從哥倫布發現了美洲這塊新大陸之後,歐洲各國陸陸續續進軍美洲大陸,開始其冒險之旅,掠奪財富之旅。歐洲人的冒險開拓收穫了豐盛的回報,各種黃金珠寶,珍奇異物整船整船地搬運回歐洲,滿載而歸,進一步激發了歐洲人的征服野心,他們不僅僅想把美洲大陸的珍寶佔為己有,連比歐洲還要遼闊的美洲土地也成為他們的殖民地。

然而,美洲陸地實在是太廣袤了。歐洲貴族們人數較少,如何經營這個地大物博,刀耕火種的原始部落呢?僅僅靠貴族大人的親力親為,愚公移山,要幹到猴年馬月才能開墾成良田沃土?這苦力活得有人來幹,可是人在哪裡?苦力在哪裡?

歐洲人在發現美洲之前,已率先發現非洲大陸和亞洲大陸。身強力壯,老實幹活的非洲人被歐洲人販賣到美洲大陸,勤勞樸實的華人也被歐洲人販賣到美洲大陸。主要工作是開荒墾田,修建公路、鐵路,在礦山挖礦、淘金等等,都是苦活、累活、髒活,用自己的辛勤汗水換來殖民者財富的快速增長。

奇怪的是,歐洲人並沒有販賣印奴,為什麼?印度被歐洲人殖民了幾百年,想販賣印奴是輕而易舉的事情,為什麼不販賣自己手下的順民?印度的種姓制度根深蒂固,延續了幾千年,想販賣低種姓的“賤民”易如反掌,甚至連價格都不用談,只要下一道命令,“賤民”們絲毫沒有討價還價的機會,唯有絕對順從一條路,誰叫他們是“賤民”,“賤民”的命運不掌握在自己手裡,主子叫做什麼,就得老老實實去幹,就象一條忠誠的什麼。

但是,歐洲人經過實地考察,反覆商量,最終還是放棄了販賣印奴,他們確實達不到做奴的資格。他們身體健壯嗎?不是。他們勤勞踏實嗎?不是。他們聰明能幹嗎?不是。他們比美洲的原住民表現更好嗎?不是。

那麼,販賣他們能創造勞動成果,創造財富嗎?不能。他們在自己本國的土地上,什麼都創造不出來,送他們去美洲大陸,他們能幹點什麼?送他們去外國觀光旅遊嗎?免了吧。


桌椅亭

說個比較搞笑的事,雖然販奴公司很多都是英國人開的,但英國是禁止奴隸交易的,不僅本土禁止,殖民地也禁止。

這也是當年美國人要獨立的重要原因,因為英國發布了禁奴法令,北美殖民地的奴隸主們不幹了。

所以你們仔細看看,用黑奴的主要是美國和西班牙葡萄牙殖民地,英國殖民地不管是加拿大還是澳大利亞,都沒黑奴這玩藝,就算是南非,人家也就是搞搞種族歧視,但真沒把黑人當奴隸用過。

所以為什麼沒有印奴就很好解釋了,因為印度是英國殖民地啊,人家禁止販奴,而且也沒人敢抓大英帝國的人(哪怕是殖民地的土著)當奴隸。


三隻腳的大大烏鴉

你以為奴隸是隨隨便便抓一個就可以了,那麼你就錯了,我們來看看同時期的印度和非洲吧,非洲大部分國家和地區就是未開化,愚昧和落後,黑奴的構成體有從附近村莊劫掠,侵略時遇到的抵抗軍的戰俘,所在地區的罪犯,只能說黑奴不是殖民者的一個殘暴罪行,當地酋長也會為了得到利潤制定嚴苛的法律獲得更多的罪犯賣與貿易者。所以這個貿易是個骯髒的貿易。同時期的印度就像是一個聯邦制國家,雖說是一個莫臥爾王朝但是王朝內部各邦彼此之間都在互相攻伐,英法人進攻印度利用的是印度土邦間的內亂,假如把那個時候的世界比喻成一個商業市場的話,那麼非洲是提供部分原材料和人力的一個市場,美洲地區是一個原材料市場,印度是加工廠,那麼中國呢是市場,所以分工不同,自然殖民者的做法也不同,相比較黑人我想印度人是少有那麼健壯的體格吧,其次就是黑人不得病,這些對比印度人而言印度人就被非洲人甩在了身後,也就導致了非洲長達了幾個世紀的黑奴貿易。




假如你是美洲的農場主你會選擇那些人呢,是體格健碩的不得病的黑人,還是體格矮小勞動強度不高的印度人呢,我想這麼一對比你或許就知道了吧。

印度那個時候也不是沒被壓榨,印度當時處於英國的高壓之下,當時印度爆發了民族大起義,


章西女王就是死於那場轟轟烈烈的起義當中。自那時起印度就成了英國的乖寶寶,英國當時對華戰鬥中你可以經常性的見到頂著印度頭巾的英國士兵,這些都是印度人,到了二張後期英國又把印度拆成了一大堆國家,印度,巴基斯坦,克什米爾,孟加拉,斯里蘭卡等等。


史地菌

首先,有印奴的。印度的種姓制度就是奴隸制的產物,高種姓印度人在上世紀印度未廢除種姓前,對低種姓人是予取予奪的(現在情況也沒很大的改善),特別是最低種姓的印度人,其實就是奴隸。那麼有被販賣到印度外的印奴嗎,有的,只是不多,比如從印度回去的英國貴族、官員、富商就帶有印奴回英國的。為何印奴不象非洲黑奴那樣被大規模的販賣到北美呢?原因主要有這樣幾個:

一、印度是英國殖民地。英國雖然在全世界大搞殖民地,視殖民地的人民如奴隸,但是大英帝國自詡是最早的民主國家之一,門面還是做得十足的,他們有一條奇葩的法律,就是禁止販賣奴隸。這樣,象在非洲那樣在印度到處抓人、明目張膽的販賣黑奴就不好使了。不過你千萬不要以為英國人就仁慈了,其實販往北美的黑奴有70%以上就是英國人的傑作,因為北美本來就是英國人先在那立足的,在北美的英國莊園主對黑奴需求最大。

二、印度是英國最富庶的殖民地。曾有人說過,英國的工業化進程,是英國在印度獲取的經濟財富基礎上支撐起來的,可見當時印度對英國的重要性,而且英國人還幻想永遠統治印度呢。那麼英國人會傻呼呼的在印度到處抓人賣奴隸、搞得印度雞飛狗跳麼?當然不會。

三、路途太遠。相對於非洲以及中國,印度要跨過兩個大洋才能到達美洲,印奴的利潤就比黑奴的少得多了。那麼,在非洲黑奴充足的情況下,自然就輪不到印奴了。

中國勞工到美洲比較特殊,為何人們都稱他們為華人勞工,而不稱為華奴呢?因為當時前往美洲的中國人,基本上是被騙或迫於生活前往美洲的,真正被強抓去並不佔大多數。儘管他們在美洲的處境並不比黑奴好多少,但畢竟還是有自由身的。


50後男人

看了下其他答案,說得都不太靠譜。

題主的問題是“為什麼在美洲缺人的時候,搞非洲黑奴,沒有搞印度奴隸/勞工。”

回答是:因為這樣做不能榨取到最大利潤。黑奴買賣僅僅是“環大西洋三角貿易”中的其中一環。三角貿易完成後一般利潤可以翻3倍。

今天的中國人,對當時的“環大西洋三角貿易”幾乎都沒有理解。

我們翻開地圖,會發現西歐、美洲、西非,這三個區域都圍繞著大西洋,在1750年,英國所有的商業城鎮從一個環大西洋的經濟循環中受益:

一,首先英格蘭生產的工業產品如烈酒、布匹送往西非沿海城鎮,與西非本地商人交換黑奴。

二,然後把黑奴運輸到新大陸,用這些奴隸在種植園中工作,生產糖、木材、穀物、棉花等等。

三,最後從新大陸把木材、糖、棉花、穀物等產品運回英格蘭,生產更多的工業品。

在這樣一個經濟循環中,英國為代表的西歐無疑是最大的得益方,來自西非的黑奴和美洲的資源都為英格蘭服務,幫助英格蘭的工業化前進。

除了英格蘭,其他歐洲國家,如法國,也在這種貿易中得益,不過相對來說沒這麼方便而已。這種貿易還出現了副產品,就是著名的加勒比海盜。

而印度呢,當時蘇伊士運河還沒開通,從歐洲和印度需要繞過大半個非洲,去印度一次花費的時間,差不多超過整個一次三角貿易循環所需了。把印度人運到美洲,這時間和成本遠遠太高啊。。。


紅楓歷史觀

歐洲人為什麼要搞印度人當奴隸啊,而且我大英反對奴隸的存在的。

要知道印度是什麼,是女王皇冠上的明珠,是女王皇帝尊號的來源。



而且印度人技術不咋滴,好拿到底吠舍和首陀羅,聽話倒是聽話了,說勤勞,英國人覺得虧心啊,因為印度這個怎麼說呢,一兩千年的種姓制度,下面那兩個階級基本上就是奴隸,所以就算要對外輸出,算了,技術水平愛護再說不足啊。

而且歐洲人在發現美洲之前,已率先發現非洲大陸,

當時的清朝麼不用多說了吧,大批人出去其實是謀生去了,只不過殘了點,畢竟華人很勤勞的。

老實幹活的黑叔叔被歐洲人販賣到美洲大陸然後被送去主要工作是開荒農田,這個華人擅長啊😊,所以華人乾的不錯。

修建公路、鐵路,這兩個也好學,雖然體魄沒有黑人好,但是勤勞肯學啊,所以嘛華人,用自己的辛勤汗水換來殖民者財富的快速增長也自己攢了點錢。

至於印度,算了吧實在是懶得過分了,當奴隸都不是好奴隸。印度人民歡樂多啊。獨立以後發展什麼的實在是一言難盡啊就差倒退了😊


尋找丟失的方向盤

奴隸要有以下幾方面要求:

1、安全(不易反叛)。

2、便宜或性價比高。

3、好用。

陌生的環境讓人不敢反叛,畢竟逃了也是死,或過的更不好,人是害怕面對可能導致自己死亡的未知的。這樣的奴隸會很安全,非洲印度人都符合,且他們的語言不一樣,部落很多很雜,尤其是非洲人。

要想廉價,就得易得,批量穩定收購。在這方面,非洲的奴隸由當地人代為捕捉,且本來就長長爆發鬥爭。而印度者挺和平的,還是個名義上統一的國家,制度較健全,想賣人?難。

印度非洲人差不多,當然不是指體力,是用的情況。甚至印度更好,畢竟較矮。

但只有非洲人才符合三點。

奴隸貿易是在特定的歷史環境下形成的特定的人文環境所出現的。它是罪惡的,它無論怎樣被洗刷,怎樣的被裝飾,都無法讓人看到其它東西。


李清字先開

英國是在1840年左右徹底吞併印度,但那是英國已經開始世界第一個廢奴運動了。後面是契約勞工。美國已經獨立,英國不可能賣印度人到美國去當契約工人,一般只賣到自己的殖民地。澳新經濟基本是畜牧業不需要(跟阿根廷,烏拉圭一樣畜牧業沒使用奴隸,一般需要奴隸的是種植園經濟,種甘蔗,香蕉,咖啡,橡膠什麼的),非洲更不需要,南非還在跟布爾人搶資源也不需要,新加坡馬來西亞緬甸香港斯里蘭卡尼泊爾錫金不丹去了很多,南美多巴哥,英屬圭亞那,非洲的毛里求斯也去了很多,以上已經包括英國的所有殖民地了,還有些加勒比和大洋洲,非洲很小的島,只是戰略軍事用途,沒打算開發,也沒土地開發。還有印度是封建社會,非洲是原始社會。封建社會你是地主或者土邦王公你會把依附於自己的農民或者屬於自己的農奴大量賣給別人嗎?那誰來種自己的地。還有一點,印度人都信教,不像非洲原始崇拜,最主要三個是印度教和伊斯蘭教,錫克教,這三種教都不會賣自己人的。而且這些宗教都有牢固的組織,參與政治經濟生活生產各個方面,英國人幹什麼不是說怎麼樣都可以,有些要遵循印度人自己的規則,不然隨時都有可能暴亂或者出現恐怖分子的,印度是當時英國殖民經濟最主要財源(不包括英國本土工業),一個穩定統一的印度才是利益的根本


小小貓帥

1、離得遠,奴隸主要用於種植園經濟,以美洲的需求為大頭,按黑奴的運法從印度運回去哪怕是到歐洲也都死的差不多了;

2、離得遠,統治主要靠當地土邦間接執行,拉人家的壯丁這事情不好操作;

3、離得遠,往更遠的地方開疆拓土更需要人手,訓練後直接編入當地的生產和武裝比拉到七遠八遠的地方當奴隸用划算多了;

4、和非洲相比,印度畢竟還是要強大和文明的,歐洲人進來的時候臥莫爾帝國、馬拉塔聯盟、邁索爾王國什麼的都還在,輪不到歐洲人直接上來就做規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