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個人的詩作可以看出一個人的志向、性情,你從詩中看到了怎樣的唐朝詩人劉禹錫?

酸甜苦辣70826

所謂“文如其人”,一個人的詩作裡,當然暗藏著他的心性和靈魂。劉禹錫得名“

詩豪”,絕非浪得虛名,一個“豪”字,性情已有三分躍然紙上。



大家最熟悉的劉禹錫的代表作,往往是《陋室銘》,垂髫小兒,也能背得出那句“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嚴格說來,《陋室銘》其實不是詩作,而是一篇託物言志的駢體銘文。仕途歷來暢順的劉禹錫在“永貞革新”失敗後,被貶到安徽和州縣擔任通判。通判本是個小官,但按照唐朝的吏制,也該住在縣衙裡,有座三間三廂、還算敞亮的房子。但和州知縣故意刁難他,半年時間,從城南臨江的破宅子到縣城中部轉身困難的斗居,強迫他搬了三次家——你越超然淡定,我越渾身不爽。小房子住著舒服是吧,給你往小裡換。

劉禹錫再惟吾德馨,也忍不下這口沒來由的窩囊氣。他的反擊方式,是著人在斗室前立了塊石碑,上面刻的,正是傳唱千古的《陋室銘》。這位知縣大概沒有想到,此一舉,成就的既是劉禹錫的千古美名,也是自己的歷朝罵名。



比起畢竟還透露著幾分文人清高和憤懣的《陋室銘》,答主其實更喜歡他在被貶路上寫下的那首《秋詞》。

看看古人都是怎麼寫秋天的,宋玉雲“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李煜寫“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白居易說“照他幾許人腸斷,玉兔銀蟾遠不知”;到了劉禹錫這裡,提筆幾句,一掃消沉頹唐,氣象頓起,私以為,只此一首,足見他心中有朗朗乾坤——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他的一生其實算不上大道通達,雖少時成名,一度位極人臣,但三起三落後,最終辭官隱退。好在,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黃沙始到金。那些格調激越、爽利達觀的詩篇,留下了他的氣度和詩名,萬古不朽。


飲水君

劉禹錫的詩自然流暢、簡練爽利,想要了解他的性情,當然要從他的生平經歷入手。

劉禹錫字夢得,唐朝文學家,哲學家,唐代中晚期著名詩人,有“詩豪”之稱。

他出生在一個以儒學相傳的書香門第世家,自幼好學,精通諸子百家,詩文辭賦。在青年時代,可謂一帆風順,平步青雲。

貞元二十一年,永貞革新失敗,劉禹錫突然從人生巔峰跌到谷底,之後他一被貶就長達23年。在此期間,他寫下名作《秋詞》

秋詞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在詩中,他表達的是一種不屈不撓、奮發自立的情懷,給他人以啟迪,給自己以激勵。

不久,劉禹錫被召回京城,已經是物是人非,他對那些趨炎附勢、攀高結貴之徒很不以為然,於是借遊玄都觀寫了一首詩:

元和十一年,自朗州召至京,戲贈看花諸君子
紫陌紅塵拂面來,無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觀裡桃千樹,盡是劉郎去後栽。

這首詩一出來,劉禹錫再次被光榮貶斥。明知如此,他依然樂呵呵地上路了。這次貶斥也造就了另一經典:

陋室銘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
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
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被貶13年,劉禹錫又被召回京城。他想起那個玄都觀的桃花,於是舊地重遊,又寫下了一首詩,來抒發心中的感慨:

再遊玄都觀
劉禹錫
百畝庭中半是苔,桃花淨盡菜花開。
種桃道士歸何處?前度劉郎今又來。

比較前一首詩,這首諷刺更為辛辣,態度更為倔強。這首詩一出,他自然又被貶斥。836年,65歲的劉禹錫朝廷上書辭官,結束了自己的政治生涯。

總而言之,劉禹錫在憂患的謫居歲月裡,確實感到沉重的心理苦悶,但他始終沒有絕望,始終跳動著一顆鬥士的靈魂,不愧是“詩豪”!

希望我的回答能對你有幫助!


唐詩宋詞古詩詞

劉禹錫是唐代大詩人,名齊白居易,世稱詩豪、“劉白”。劉詩豪就是位敢講話的主,進士出身,成分好又有才,登科次年授太子校書,13年後輔佐王叔文政治革新,永貞革新失敗後連連遭貶,先貶連州、朗州司馬。十年後召還朝,又因諷政加貶連州、夔州、和州刺史等。

他的人生經歷與白居易有些相似,二人同齡,同朝為官,都遭過貶降,都當過司馬的官,詩齊名,人相敬,劉禹錫詩豪的名號就拜白居易所賜。劉禹錫在罷官和州(即現在的馬鞍山市和縣),新職未任期間,出去建康(現南京市)閒玩寫了首詩,錄於下面,詩字面淺顯含意很深,友們玩味會比我解的好。

《罷和州遊建康》

秋水清無力,寒山暮多思。

官閒不計程,遍上南朝寺。



手機用戶山丁子

莫道讒言如浪深,莫言遷客似沙沉。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好一個“吹盡狂沙始到金”! 僅此一句,就可以斷定劉禹錫“詩豪”之稱並非浪得虛名。

不過古人逃脫不了時代的侷限, 如同三國時期劉備逢人變道自己的“中山靖王”之後,劉禹錫也自稱是漢中山靖王后裔。

據有關史料記載,劉禹錫為匈奴後裔,其七世祖劉亮曾經在北魏做官,後來隨魏孝文帝遷都洛陽,才開始改為漢姓。

後來父劉緒因避安史之亂,東遷嘉興,劉禹錫出生於此地,因此劉禹錫“家本滎上,籍佔洛陽”。

他的家庭是一個世代以儒學相傳的書香門第。政治上主張革新,是王叔文(753-806)派政治革新活動的中心人物之一。

和歷史上幾乎所有主張改革的人士一樣,劉禹錫當然也沒有什麼“好下場”。一貶再貶,所以詩人才發出“吹盡狂沙始到金”的怒吼聲。

有意思的是,劉禹錫曾經說:“我本山東人,平生多感慨”(《謁柱山會禪師》)。這種“感慨”不僅增加了其詩耐人涵詠的韻味,而且極大地豐富了其詩的深度和力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