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月齡 vs 矯正月齡,我在美國不斷被糾正的概念

實際月齡 vs 矯正月齡,我在美國不斷被糾正的概念

早產媽媽們,你們遇到過最困惑的問題是什麼?如果問大J,大J一開始覺得最搞不清楚的就是,小D的兩個年齡,矯正月齡和實際月齡到底什麼時候用?好在美國的醫生非常注意區分這兩個年齡,我每次搞糊塗了,他們還會糾正我,過了一年多,我也終於明白了什麼時候用什麼月齡了。今天就把我的學習筆記分享出來。

如何計算矯正月齡?

所謂矯正月齡,就是如果寶寶沒有早出來,實際該多大。計算矯正月齡,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把寶寶的實際月齡減去他早出來的時間;或者從寶寶的預產期算起看寶寶多大。比如,小D實際13個月了,她早出來3個月,所以她的矯正月齡是10個月。再比如,如果寶寶的預產期是3月1日,而實際出生時間是1月1日,現在是6月1日,那麼寶寶的矯正月齡是2個月,實際月齡時5個月。

為什麼要用矯正月齡呢?

因為寶寶在媽媽肚子裡的程序是設定好的,即使寶寶提前出來了,也無法重新編制程序。我們需要給寶寶一段追趕時間,讓他慢慢趕上來,這就是矯正月齡的作用。

實際月齡 vs 矯正月齡,我在美國不斷被糾正的概念

寶寶的發展里程碑是用什麼月齡?

在美國,早產寶寶出生的前三年,醫生都是用矯正月齡來評估寶寶的發展是否按時達到里程碑。這裡的發展里程碑包括了五大指標:大運動、精細運動、語言能力、社交能力和認知能力。所有關於這五大指標的評估都需要根據矯正月齡。(《一歲以內,如何看我的寶寶“正常”嗎?》看關於這五大指標的具體文章)。記得小D出生6個月左右,開始能笑出聲了,如果按照小D矯正月齡,她是在矯正3個多月就能笑出聲,這用社交能力和語言發展的里程碑來看,這是完全達標而且還有一點點超前的。所以早產寶寶一定要用矯正月齡來評估發展里程碑,以免引起不必要的焦慮。

衡量體重身長和頭圍用哪個月齡?

在頭一年,醫生會先用矯正月齡看寶寶的體重、身長和頭圍。通常早產寶寶出生後的前六個月是“追趕期”。一年以後,基本上就用實際學齡來衡量體重、身長和頭圍了。

大J曾經在生長曲線的文章裡介紹過一款app用來記錄寶寶的體重身長和頭圍,早產寶媽們一定要搞清楚,你輸入的應該是你寶寶的實際預產期,這樣評估寶寶長得是否好才合理。(《寶寶是不是太輕了?——美國營養師教我看懂生長曲線》,看如何讀懂生長曲線)

實際月齡 vs 矯正月齡,我在美國不斷被糾正的概念

添加輔食看哪個月齡呢?

輔食的添加也是參考矯正月齡,注意,大J這裡用的是“參考”。為什麼說是“參考”呢?因為更重要的是看寶寶是否滿足添加輔食的條件:

  1. 有好的頭部控制,包括可以穩定地把頭保持在正中央或者轉頭表示不要再吃了;

  2. 有支撐可以自己坐穩;

  3. 推舌反應逐漸消失了;

  4. 對大人食物開始感興趣

每個寶寶滿足以上這四個條件的發展時間是有快慢的,早產寶寶在這方面可能更會慢一點。寶寶4到8個月添加輔食都是合理範圍內的。所以各位媽媽們,千萬不要在寶寶還沒準備好就急著加輔食,強行喂輔食,寶寶吃的不愉快,媽媽們也糟心。(《挑戰輔食添加原則——紐約餵養師帶我重新解讀》

,看添加輔食原則)

那什麼時候看實際月齡呢?

  1. 在美國,寶寶的疫苗注射都是看實際月齡的;

  2. 三歲以後就沒有“矯正月齡”這個說法了,會一直用實際月齡上學讀書。所以寶寶們過了三歲以後,就只有一個生日了,那就是實際月齡

實際月齡 vs 矯正月齡,我在美國不斷被糾正的概念

是不知道如何回答還是不想回答?

其實說了那麼多理論上關於早產寶寶的年齡,大J一開始還有一個非常尷尬的場景,就是出去總有人會問,小D多大了?每次大J總是要猶豫一下,到底怎麼回答。說實際年齡吧,她怎麼看都比實際年齡小;說矯正年齡吧,我又不想和一個陌生人說那麼多故事。所以每次都要猶豫,一猶豫,對方也覺得挺奇怪,一個當媽的怎麼連寶寶多大都需要想半天。

如今,大J已經完全不猶豫不尷尬了。大J的方法就是看對方問的意圖以及大J是否願意分享小D早產的故事。比如說,去看醫生,那大J一定會說清楚小D的矯正月齡和實際月齡。但如果遇到不是那麼熟的人,比如電梯裡的鄰居、路上的行人等,大J不想和她說太多小D早產的故事,那大J就會直接說,“小D10個月了”(其實說的是矯正月齡)。

現在回頭想想,當初對於小D的兩個月齡的猶豫,其實正好說明了自己還沒準備好面對“早產”這件事。如今,當我真的能坦然正視了,我反而會特別驕傲地和小D說,“你知道嗎,你一年會有兩個生日,這是上天給你們這群了不起的小鬥士們的獎勵呢!”

  • 我的寶寶“正常”嗎?(寶寶五大發展指標解析)

  • 寶寶是不是太輕了?--美國營養師教我看懂生長曲線

  • 挑戰輔食添加原則 -- 紐約餵養師帶我重新解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