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次“死亡” 揭開比特幣無人挖礦會否“死亡”的真相

比特幣再次被宣告“死亡”,這已經是第300次了。

近日,在外國網站99bitcoins 的比特幣死亡名單中,比特幣被宣告第 300 次死亡。而這次的訃告來自於 5 月 30 日,福布斯的一篇文章《Bitcoin’s Need For Electricity Is Its「Achilles Heel」(比特幣對電力的需求是它的「致命弱點」)》。

第300次“死亡” 揭開比特幣無人挖礦會否“死亡”的真相

第300次“死亡” 揭開比特幣無人挖礦會否“死亡”的真相

在歷史中比特幣被“死亡”的原因有很多,例如技術因素、政府管控、名人唱衰、媒體唱衰等等。而這第300次所說的“死亡”,是因忽略了比特幣的挖掘中對全球能源的消耗,報告中強調了偷電和挖礦成本越來越高的問題。

在早期,比特幣可能在普通筆記本電腦上就可以被開採。但如今,可能需要大型採礦農場來進行,比特幣迫切需要大量便宜的電力供應。如果沒有充足的電力,比特幣挖掘就無法繼續下去,如果沒有挖掘,比特幣就會“死亡”。

第300次“死亡” 揭開比特幣無人挖礦會否“死亡”的真相

第300次“死亡” 揭開比特幣無人挖礦會否“死亡”的真相

比特幣對電力的迫切需求源於其工作證明(POW)協議。POW經常被描述為比特幣礦工必須解決的“複雜難題”,以便獲得驗證交易塊的權利並要求(當前)12.5個新比特幣和交易費的採礦獎勵。

當然即使電力充足,在當前,生產一個比特幣估計需要花費大約5000至8000美元,包括能源和硬件費用。目前比特幣價格在7500美元左右波動,如此來說,其實對於礦工來說,已經沒有多少的利潤可圖了。在這樣的情況下,是否也有很多礦工停止了挖礦呢?

在這裡就要從礦工的收益來分析了,而這也算是個博弈論的問題。假設你的挖礦成本高於收益,但是很多人退出以後競爭就變小了,用更低的成本就可以挖到比特幣,那麼又會有人開始挖礦。幣價和挖礦成本是有相互影響的,兩者可高可低,但大多數情況下,成本低於價格。如果不是這樣,挖礦難度係數會再次降低,直到這個算法成立。

另外,每個比特幣交易中,如果所有輸出比特幣小於輸入比特幣,則差額部分作為交易費,由礦工收取。目前,交易費是自願的。隨著交易越來越多,希望快速確認的人會多付交易費。隨著時間的推移,挖礦本身的獎勵越來越少,而交易費會越來越多。如果能達到動態平衡,則一直會有人挖礦。

所以,你並不需要擔心無人挖礦,比特幣就會死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