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三千年後,中國人還能讀懂詩經,而英國人卻讀不懂莎士比亞?

布衣的荒野

中國的漢字是由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註、假借共六種方法所造,專業術語叫六書。

比如"月”、"日″、"大"這三個字都是象形字;"刀"在鋒上加一點變成"刃"就是會意字。但千萬不要忘記漢字80%是形聲字。

和漢字不同,包括英語在內的世界多數國家的文字都是表音文字。

《詩經》距今有三千年歷史,但不經過一定階段的專業訓練,誰讀得懂?以為只要認識上面的字就懂詩中的意思,這叫望文生義。其結果必然是差之毫釐謬以千里,成為笑柄!

就算經過一定階段的專業訓練,對《詩經》懂的程度也存在一定存異。是似懂非懂,還是真的懂,這懂得分層次。倘非如此,古文翻譯、詩詞導讀還有什麼存在價值?!

中國人能讀懂《詩經》的人根其有限,籠統地說中國人能讀懂《詩經》是極不負責任的結論。

莎士比亞是中世紀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文學大師,距今僅五百年左右。

英國有多少能讀懂莎士比亞,很難說,僅這與英語是表音文字關係不大。要讀懂莎士比亞,不可或缺的是足夠的文學修養。

在民國時期,中國就有人把莎士比亞的一些作品翻譯成中文了。這即是說,英國不僅有不少人讀懂了莎士比亞,且懂英語的中國人對莎士比亞也很推崇,所以才有人把它翻譯過來讓中國人閱讀。這才是合理的邏輯。

再重複一遍,迄今為止不要說很多國人讀不懂《詩經》,連魯迅的作品很多人也讀不懂。《康熙字典》有幾個人會查?

至於英國有些人讀不懂莎士比亞,再正常不過,值不得大驚小怪!

能否讀懂《詩經》或莎士比亞,和漢字、英文沒那麼大的關係!


北斗星2013727

這個題目的提問方式顯然是很有問題的。

中國人還能讀懂《詩經》,到底是有一部分人能讀懂,還是幾乎所有人都能讀懂?英國人讀不懂莎士比亞,到底是所有英國人都讀不懂,還是隻有一部分人讀不懂?

當然再往深了問的話,那就是一個基本問題,到底怎麼樣才算是讀懂?

其實我們不要因為“碩鼠碩鼠,無食我谷”就認為《詩經》不難讀,更不要因為“所謂伊人,在水一方”進入了流行歌曲,就覺得《詩經》跟大白話也差不多。《蒹葭》收錄在《秦風》當中,按照毛傳的解釋是“刺襄公也,未能用周禮,將無以固其國焉”。那麼我們至少得知道秦襄公是秦仲之孫,莊公次子。因為周幽王時犬戎之難,諸侯無人援助,秦襄公出兵送周平王東遷洛邑而有功。於是平王將岐山以西封為秦國,讓襄公率軍攻伐犬戎,於是秦國才正式進入諸侯之列,襄公則是秦成為諸侯國之後的首任國君。

這樣的話,按照毛傳的歷史邏輯,《蒹葭》收入秦風,又列在《駟鐵》、《小戎》之後,就絕不可能是什麼愛情詩,而是針對襄公朝政的諷喻。這樣的話,所謂伊人,在水一方,說的就不是什麼水邊的美女,而是以一種轉喻,來說明賢人都不靠攏秦國,而是遠在河水的另一邊。

當然,由於毛傳的歷史建構過於複雜了,後來解詩的人就希望去除掉其中的政治色彩。於是這首詩慢慢就變成愛情詩的代表了。但是,假如我們要琢磨,它為什麼要被安排在《秦風》當中,以及它前面為什麼《小戎》,後面為什麼接《終南》?如果試圖解釋這種編排的必然性,並且說明《詩經》何以為經的整體存在意義,我認為毛傳的這種解釋方式仍然是不可迴避的。

所以,我們真的都能讀懂《詩經》嗎?


pku小動物

首先我想請大家捫心自問一個問題:如果遇到一個未經證實的,問外國文化為什麼不如中國文化的問題,我們的做法到底是先論證這個問題是不是真的,然後才開始解釋,還是不假思索的,就以自己理解的中國文化和自己想象中的那個外國文化,在自己的知識體系裡找各種證據,開始鴻篇鉅著呢?

相反,如果遇到一個未經證實的,問中國文化哪裡哪裡不如外國文化的問題,我們的做法到底是先論證,然後再解釋,還是不假思索的就開始認同,並且解釋呢?

不幸的是,在這兩個問題裡,我看到的答案基本是雙標的。遇到外國不如中國的問題,往往不去求證這是不是真的,就開始回答(即使理由看起來有理有據),遇到中國不如外國的,那可炸了天了,不找出點兒漏洞,或者不從其他地方找出點兒旁逸斜出的中國某個地方強,那就是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了!

我們還沒有在購買奢侈品、創造力,各個科學成就上找回民族自尊心,就已經開始從這件事情上完全找回民族自尊心了——畢竟,與自己這代人拼命努力,在現在這個世界上贏回外國人相比,挖掘自己祖先的文化比外國人厲害,這種辦法難道不是既方便,又快捷,還不用成年累月?——如果說要成年累月,那就是成年累月的挖就是了。

“我祖上比你們強多了!”——這句話是不是這麼耳熟?魯迅的《阿Q正傳》的話。

然後我來說說,我在網上查到的關於“英國人讀不懂莎士比亞”的類似描述,或者報道。

首先,小子不才,能找到的相關具體報道實在太少,所以以下都是在所找的描述裡儘量沾邊兒的:

第一個直接在2009年說這條報道(英國人讀不懂莎士比亞)是謠言。——當然,這個說法就如同今天一樣,引起了很多人的反對,至於是自己查證過的反對,還是情感上接受不了的反對,就不得而知了。

第二個,知乎上的,問題是:“英國人連十八世紀的詩都看不懂”,類似的這種說法是真的嗎?——針對這個問題的答案並沒有直接的就開始比較漢英兩種語言體系甚至上升到誰優誰劣的地步,基本有三種聲音,第一種聲音:別說十八世紀,十四世紀的都看得懂——進而列出了十四世紀的語言;第二種聲音:取決於具體的內容;第三種聲音:直接否認,說這是個偽命題。

第三個地方,可能是最接近題主所謂的英國人讀不懂莎士比亞的報道,因為是英文的,我來摘抄幾句給大家看看:

But British people understand and like the works of William Shakespeare significantly less than those abroad, a survey has shown.

然而一項研究顯示,英國人對莎士比亞作品的瞭解和喜愛程度比國外的人少得多。

(恩恩,這條大概很接近題主的問題了)

Four in ten Britons claim they do not think Shakespeare’s works are relevant to the modern day, simple enough to grasp or even enjoy, according to the study for the British Council.

英國文化協會委託開展的這項研究稱,四成英國人表示,他們認為莎士比亞的作品和現代沒什麼關聯,理解起來比較費勁,更談不上喜愛。

Overall, 76 percent said they liked his plays and sonnets, 69 percent understood them and felt they were still relevant.

總體來看,76%的受訪者稱自己喜歡莎士比亞的戲劇和十四行詩,69%的人可以理解莎士比亞的作品並感到這些作品依然和時代相通。

好,到這時為止,我們能看到的是幾個事實:第一,英國人不是讀不懂,而是因為其作品和現在沒什麼關聯,理解費勁,並且不怎麼喜愛——這等於說什麼呢?等於在看這幾句話:“參差荇菜,左右毛之”,“

葛之覃兮,施於中谷,維葉莫莫”,“薄浣我衣。 害浣害否,歸寧父母”這些話,直接看理解起來比較費勁,並且裡面說的事情和今天沒關聯,所以不怎麼喜愛。——但不等於看不懂,如果說這種情形定義為看不懂,那麼所謂今天人對詩經,也屬於看不懂。——順便說一句,上面這些話,就是詩經裡的。

第二,整個歐洲,還是有76%的受訪者喜歡莎士比亞的作品的——注意!喜歡的前提是能看懂,這個邏輯總沒問題吧?也就是說,就算不算剩下的因為看懂莎士比亞但是討厭的人數,至少有7成以上的受訪者是能夠看懂莎士比亞的。

聽老師說的?朋友說的?做夢夢到的?還是源於心裡那個,“千方百計也要證明中國文化強”的潛意識心理?

為什麼我要這麼說?因為這裡面有一個我們都輕易會忽略的客觀現象:當我們論證一件事情時,(除非是嚴密的學術著作),我們的大腦工作模式其實是先有觀點,然後再根據這個觀點調動我們的知識體系及邏輯,繼而開始證明這個觀點的。換句話說,一個人的邏輯越緊密,他說的東西很可能與客觀事實差別越大。典型的案例是:每個朝代,對上一個朝代的幾乎所有否定言論。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如果你認定了某個東西不好,怎麼可能找不到理由?

所以,我有很深的懷疑,包括題主,以及各位答主,看到題目之後,讓自己認同這個問題,並願意為之找理由的那個最初的“潛意識”觀點是:不管這個題目是不是真的,但我寧願相信它是真的,並且願意為證明它而找理由——當然,我也只是懷疑,並不是確認,這點請各位瞭解。

注意!到現在為止,筆者沒有任何一句話,否認“英國人看不懂莎士比亞”這件事情,筆者表示的只是,在沒有找到具體的客觀報道之前,筆者不能妄下結論。

沒錯,英語語法體系和漢語語法體系特點非常鮮明,漢語的體系基於漢字的二維表意體系,以及分析語的語言體系,具有平均單字信息熵最高,同樣的表達內容漢字效率最高,同時同一個字不同讀音仍舊可以表達更多意思,甚至未來的可擴充性極佳的優點。——恩恩,僅憑著一段很多人看不懂的專有名詞,就可以輕易的忽悠很多人不明所以的認同題主的問題,即使這個論述與題主的問題完全沒有邏輯關係。

但我的目的不是通過專業術語忽悠你,滿足你的那顆民族自尊心,所以我打算解釋幾個上段話可能會有人不理解的詞彙,不想看的人可以跳過,不影響我的整盤文字的大邏輯:

1、 分析語:世界上的語言大致分為兩種,分析語和綜合語。簡單地說,分析語單純通過詞與詞之間的關係來表達不同的意思。而綜合語,則是通過改變次的形態來表達不同的意思。

舉個簡單的例子:

中文(分析語):我昨天告訴他了。

英文(綜合語):I told him yesterday。

首先,英文中時態發生變化,told和him發生了變形,一個表示時態,一個表示客體,而中文呢?壓根兒沒這麼麻煩,直接用了個昨天這個時間詞,既沒有變“他”的什麼客體形態,也沒有變“告訴”的過去形態。——這大概是很多人當年學英語的第一個噩夢吧……

2、信息熵:簡單可以理解為同樣的長度表達信息的能力。

以上,所有都是漢字體系比英語體系“優秀的地方”,也基本上,只要有類似的題目,對應的描述就會被拿出來說一遍——至於能說多少,就看那個人的文化水平,知識儲備了,我見過最差的水平是,不管什麼問題,都能用“博大精深”到“你不懂”一言以蔽之,如果說不過了再來一句你這樣崇洋媚外,不是中國人,進而打遍天下無敵手。

但是,英語體系最大的優勢,在於由於它是綜合語體系,同時大量詞彙是後造的,所以在行文過程中異常嚴謹,比較少有誤差。別說英文,其他類似的語言體系的文字,也有同樣的特點。

我舉兩個例子:

1、中國承諾不率先使用核武器。——這句話該怎麼理解?這句話的理解方式,至少有兩種:第一種,中國在未來的戰爭中,除非對方先使用核武器,中國才會使用核武器;第二種,中國在未來的戰爭中,自己使用的第一個武器,不是核武器(但第二個可以是核武器)。各位明白了麼?據說這句話,到現在為止,都沒有翻譯成英文,因為一旦翻譯,就只有一個意思。至於是不是,也請有心者考證了。當然我們有我們的小九九,但是在國際正常的合作過程中,如果使用這樣的雙方各有理解的含義籤合同,風險其實是比較大的,這也是為什麼大多數國際合作的合同,需要有英文本的原因。

2、舉個其他語言的例子吧:我們都讀過保爾柯察金的那句名言:每當回首往事的時候,能夠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恥,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各位讀的時候有沒有什麼感覺?這個保爾柯察金臉皮厚不厚?碌碌無為了,還不羞恥,虛度年華了,還不悔恨?這就像我們說自己,不因考零分而羞恥,不因倒數第一而悔恨一樣,這麼說估計會被爸媽打死。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情況?因為原文其實是一種“虛擬語態”,而這個虛擬語態在中文中是沒有的,如果強要翻譯,那就是:能夠因為“沒有碌碌無為”而不會羞恥,能夠因為“不曾虛度年華”而不會悔恨。為什麼不這麼翻譯?因為不夠美,而且也囉嗦。

所以,英語(或者叫綜合語)也有自己的優點。

既然雙方都有優點,我們根本沒有必要,在一個問題還沒有確定的時候,就急急忙忙的用自己的“民族自尊心”代替理性確定事實,就開始“理性”的漲自己志氣,滅他人威風了。

為什麼?

這與我們近百年的中外文化褒貶變化有關。

在清朝時,直到被打趴下之前,幾乎主流的知識分子,都認為中國的文化“博大精深”,中國的力量“令人吃驚”,直到被打趴下了,中國的主流聲音,仍然是中國還是很厲害的,只是XXX如何,而當時自大到什麼地步?道光問英國戰俘的問題可笑到什麼地步:英吉利至回疆各部,有無旱路可通?平素有無往來?俄羅斯是否接壤?有無貿易相通?”——各位不要以為這是道光應該有的水平,實際上在明朝的時候,就已經有坤輿萬國全圖》了,細緻到什麼地步?連美洲都已經標記了。為什麼道光時期整體水平傻成這個樣子?——幾百年的知識分子與上層不斷的告訴自己,中國文化最牛逼,中國物產最豐富,中國最如何如何,反正就沒有中國比不上外國的,如果有,那就是你這個人的問題。

然後到了民國時期,清末,民國初,整個思潮基本上是全盤否定中國文化的,什麼東西都是西方好(國外好),魯迅說中國的歷史就是吃人,是做穩了奴隸和做奴隸而不得的兩個時代交疊,當時的進步學子紛紛以割掉辮子,表示與舊的文化,傳統隔離——注意,這時候辜鴻銘說了一句名言:你們頭上的辮子是剪掉了,但是你們心裡的辮子卻沒有減掉。

這句話什麼意思?辜鴻銘其實說了一句大實話:你們現在如此否定中國文化,其實恰恰是因為你們原本過於篤定的中國文化而不得的報復式反應,你們剪掉這個辮子,恰恰是因為你們不敢正視這個辮子(中國文化)。

辜鴻銘這句話當時可能理解的人很少,但他看得很準,過去對中國文化的捧,是你們不敢正視,今天的踩,也是你們不敢正視,而未來有一天,你們會繼續不經證明的捧,更是你們不敢正視。——你們怕什麼呢?你們怕一旦這個辮子發生變化,你們就不是你們自己了。

然後時間轉到了近代,近代隨著中國的國力提升,民族自尊心提升的需要,開始了各種對中國文化的褒獎的教育運動,我們不說我們的課程,我們提一個人:南懷瑾。

此人是大師,但此人這個大師在當年給學生講課的時候,遇到的最大阻力是,學生由於過去對中國文化否定的思潮,拒絕學習中國傳統文化,所以南懷瑾講課之前的第一句話就是:各位同學,我知道大家認為中國傳統文化不是很好,但是我們做學問,總得仔細研究之後,再說他好還是不好,對不對?於是,南懷瑾靠著自己對中國文化的理解,一點點的扭轉了當時學子的觀念,並且自己也成為一代雜學大師。

但是今天,我覺得非常可惜的事情是,南懷瑾們矯枉過正,原本希望大家“仔細研究之後”,辯證的看中外文化,卻變成了一種危險的思潮,那就是不經判斷,絕對相信中國文化好的思潮。

我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有這個感覺的?一次看節目的時候,一位學者說了一句話:我現在已經不敢說中國不好了,因為現在的聽眾,只願聽中國好,不願聽中國不好,你一說中國不好,他們就和你急,很危險。

各位!這和我前面說的那兩種狀態,有什麼區別?當有人說外國不如中國時,我們就不加驗證和判斷的認同,並且用自己的知識體系來證明。但是當有人說中國不如外國好時(尤其是文化層面),我們就開始尋找漏洞,甚至人身攻擊。

有人說,這是因為我們國力上升了,很多事情確實好了。

是!我承認,國力強了,我們應該讚揚,但是問題不是到底我們該說誰好,而是我們現在,還有沒有南懷瑾老先生說的那句話:先研究客觀事實,再做判斷呢?

否則,從少做判斷到幾乎不做判斷,再到盲目自信,再到誰說中國不好就是裡通外國,這個路徑簡直就是清朝文化路徑的翻版,而清朝的康雍乾時期,國力不是沒有強勝過。

好,說到這裡,可能有人會說我跑題,沒有說為什麼英國人看不懂莎士比亞,中國人看得懂詩經的原因——實際上我已經講了,但是可能過於隱晦,我還是總結一下吧:

第一,就這個問題本身,由於本人並沒有確切的找到對應的說法,並且在尋找過程中更多的是對這個說法的存疑的報道和討論,所以本人並不認同這個問題是客觀事實。

第二,參考其他的答案,雖然對漢語與英語的發展,語法體系等非常多的分析,並且看起來有理有據,但是由於並沒有論證問題的真實性,所以筆者非常懷疑這是其他人因為個人情緒和“民族自尊心”而利用傳統的邏輯漏洞,做了只是擺“與此問題並沒有嚴格論證關係的”,但是情緒上非常能夠讓人認同的客觀事實,但這些客觀事實,是否是題主所提的問題的原因,筆者持懷疑態度。

第三,本著負責任的態度,筆者仍舊假設題主的問題是真的,英國人確實看不懂莎士比亞,筆者做以下幾種理由猜測:

a、英語的詞彙特徵,語法特徵變化導致——但這個原因並不嚴密,因為莎士比亞到現在這段時間並不長,歷史並沒有斷,就算有變化,但是如果要研究,不至於出現沒有學者能夠看懂。並且從前面找到的報道,歐洲其他國家仍舊可以看懂,則如果英國的學者們即使看不懂,如果想看懂,渠道還是不少,所以英國的專業學者沒有理由看不懂。

b、基於原因a,則問題變成有學者可以看得懂,但是大眾看不懂莎士比亞,而如果是這樣,也就是說不是學術層出了問題,而在民眾的需求供給層出現了斷層。

c、再結合筆者找到的資料,有證據表明英國民眾對莎士比亞的作品確實存在認為不能與時俱進,對其不感興趣的客觀事實,所以再次驗證了上一個“民眾需求供給層”出現問題的猜測:也就是說,民眾不喜歡了。

d、基於民眾不喜歡的推論,基本可以推出這麼一個事實(如果有),由於莎士比亞的作品對於英國民眾來說,既不喜歡,又落伍,而且還存在一定程度上的難以理解(參考猜測a),綜合因素導致知難而退,民眾的知難而退,導致市場上的需求甚至供給端減弱,久而久之,教莎士比亞作品的普通老師們也變少了,逐漸形成了英國民眾“讀不懂”莎士比亞作品的現象。

e、但與此同時,莎士比亞的作品在其他國家仍舊有很多人喜歡,並且有很多國家的人能夠對其發表看法,可見在這些有市場需求的同類型語言國家(同一個語言體系),莎士比亞的作品並沒有斷層式的,不可逾越的理解鴻溝。

——因此,所謂的由於漢語的語言體系優勢,與“所謂的”英語體系(包括與英語統一語言體系範疇的其他語種)的劣勢比較,並不能成為莎士比亞作品被英國人讀不懂的主要因素。

整個論證過程,既有客觀的調研事實,網上有對應資料,又有猜測與論證過程相符,並且整個邏輯過程並沒有大的,明顯的瑕疵與硬傷,因此個人認為,可信度較高。

因此,如果英國人看不懂莎士比亞的話,最可能的原因是:民眾不愛看而導致的供給方與需求方的互訓減弱問題,換言之,這是個市場行為。

實話實說,在寫這篇文字之前,筆者也沒想到會是這樣的結果,但是這就是調研-猜測-驗證-結論的邏輯關係,這個結果或許可以繼續被發現的新資料來修正,或許不如我們心中那份“民族自尊心”來的熱血,來的澎湃,來的豪邁,但我想,來的更真實。

文章的結尾,筆者還要再囉嗦一句,筆者不是在否定中國傳統文化,以及漢字等的天然優勢,恰恰相反,筆者在漢字,傳統文化上的喜愛,才促使筆者以一個計算機專業的理科生身份,自己去學習,去了解漢語的分析語以及英語等語言的綜合語的特點,包括那個“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恥,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的語言結果,也是筆者從懷疑,到自己查找,到最終發現原因的過程。

筆者想說的是,如果我們真的喜歡自己的文化,喜歡自己的歷史,我建議做的事情是辜鴻銘先生所想表達的,既不要因為這個“辮子”曾給自己帶來災難而剪掉(否定)它,也不要因為今天國力強大了而盲目戴上(吹捧)它,而應該正視它,它就是那根辮子,既不代表屈辱,也不代表驕傲,如果要驕傲,那也不是因為我們的祖先曾經把這根辮子變得有多麼強壯而驕傲,而是讓這根辮子在我們手裡,變得驕傲。

你問我們這代人,如果沒有能力把它變得驕傲呢?

我的答案是,那也不要因此,去尋找祖先令他有多驕傲,而是一代一代,讓它變得驕傲。

只有這樣,這根辮子,才不會因為無法與時俱進,而再次成為我們後代的恥辱,再被我們後代因為這個恥辱,而再次剪掉。

而這個做法的第一步,就是能夠看到外國人辮子裡的閃光點,學習之後,看怎麼樣讓我們的辮子變強。

我們不是總說自己的文化包容性很強,海納百川,有容乃大麼?

那我建議我們再加一條,不是包容性很強,而是學習性也很強,學習之後包容,不更好麼?


沐雨縱橫眾神聊齋

這除了有語言發展本身的原因以外,還和國家體制的延續有緊密的關係。只從語言特性去分析是不夠的。

首先,我們看一下語言特徵的原因。

English,我們一般喜歡叫英語。而寫的文章才稱英文。而Chinese,我們一般說中文。這在表音語言,如英法德俄等語言上沒有區別。而在中文中我們把口語稱為漢語,統稱中文。卻沒有中語這個詞。而用英語和英文區分口語和文章。

英語和中文的區別從兩個語言的名字就可以看出不同。中國的語言是表語文字。(既表音也有表意在同一文字符號裡。如:輪論倫綸淪…等都是左邊偏旁表意,右邊是表示發音的部分。)是以視覺神經為主導的語言。是世界上唯一的一個人類使用左腦認知的文字符號。左腦是理論腦。觀圖,推理都是使用左腦來完成的。這也就說明了漢字是視覺效果的文字符號。哪怕不知道讀音,我們仍然可以理解字本身的意思。在秦始皇統一中國以前,雖然各國的字體不同,但在交流上應該沒有太大的差別。否則,商鞅的變法在秦國就不會成功。因為語言將是交流的障礙。

而英語是表音文字。在大腦的認知過程裡使用音樂腦的右腦理解。在它的語詞結構上,可以看出詞性(如,act- actor-actress-active-actively-action 等,從act這個動詞發展出名詞、形容詞、副詞等不同詞性的詞彙。但卻不知道意思只表示發音的語言)。是以聽覺為主要理解方式的。英語的書寫也只是音聲的複製而已。因為各地的方言及受外來語言的影響,在同一詞彙的拼寫上就會出現許多不同的拼法。另一方面,隨著時間的流逝,在詞彙的發音上也發生著不斷的變化。隨著發音的變化,拼寫也會出現不斷的修改。加之,本身就沒有統一拼寫要求的英語,無論是從歷史上還是從地緣上,都很難找到一個系統性至始至終都貫穿到底的拼寫規則。因此,就產生了現在的英國人讀不懂莎士比亞著作原稿的情況。

但是,真正造成中國人和英國人對自己語言的歷史記載的理解差別,我下面要主張的第二點才是關鍵原因。

第二點就是國家體制的形成與延續的原因。

眾所周知,秦始皇統一了漢字。但這只是書寫問題。最主要的是西漢開啟了延續了一千多年的科舉制度。凡是當國家官吏的人都必須通過科舉考試。科舉考試的內容,又是國家統一規定的古代書籍。在讀寫和理解作文等方面進行了嚴格的規定。特別是西歐的歷史中很少見的,中國的皇帝也要進行書寫讀作的教育。(在西方,國王一般都是文盲。)這使得有嚴重方言干擾的中國,在國家的律令書寫上有了一個明確無誤的標準化格式。而這種國家制定的標準,無論漢族還是少數民族政權,都因它的效率性和完善性,延續了下來。也正是因為中國的這種制度的穩定性,日韓越等漢字圈的儒教國家都實行了中國的律令國體。

再看歐洲,在這裡我之所以不說英國,而用歐洲,是因為,現在的英國並不是歷史上意義的英國。過去的英國曾經在其它地區有它的領地不是殖民地意義上的殖民地國家。是傳統的有繼承權的領地制度)。反之也成立。因為歐洲是一個領地及邦國的國家概念。與我們中國的國家概念完全不同。(曾經英國還包括法國諾曼底地區。)

以上的原因就是造就了語言混亂的現象主要原因。現代的英語有40%的詞彙來自於法語。最早的歐洲通用語是《聖經》用語的拉丁語。那是上帝和教會才可以使用的語言。世俗人使用的就是千差萬別的地方方言。這也就造成了英語從一開始就是相互之間產生了隔閡的語言。到現在這種現象仍然存在。例如,美語和英語,澳大利亞的英語和英國劍橋英語。就是英國本土本身也有蘇格蘭英語,愛爾蘭英語等不同的英語差異。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差異會越來越大。

再過幾百年後,中文仍然是漢字。人們仍然可以讀懂四書五經。但那時候的英文會如何變化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世界文化播種機趙莉萍

這就要從《詩經》的體裁類型講了。《詩經》是中國第一部現實主義的詩歌,和屈原的《離騷》是第一部浪漫主義詩歌對應。

既然是現實主義那就是記錄當時的生活狀態,稍稍的加以修飾,就連修辭手法也很樸實常見。而且中國的文化傳承一直沒有斷過,牛人大佬層出不窮,各種對他的註釋多如牛毛。


你看不懂《詩經》沒關係,後世大佬給你注,注還看不懂,沒關係還有疏,疏還看不懂,還有補註,在後面還有各種文學宗師的傳記翻譯等等,舉例子就能把你的榆木腦袋敲開。

這是隻有中國才特有,啥叫五千年古國,這就叫底蘊。

英國不一樣啊,莎士比亞作為文藝復興後期的文學大佬思想是很超前複雜的,它的作品在當時有自己解釋還能還原,但沙翁一死就沒有人傳承下去自然隔了幾百年就不知所云。



所以為偉大的祖國和悠久的文化乾一杯!


禪雲的故事之家

這就是中華文化獨特的魅力所在,中國自古以來文化從未斷絕,秦始皇書同文車同軌以來,我們用的就是同一套文字標準,同一套語法規則,同一種文字,所以蘇軾讀的史記,跟我們讀的史記一模一樣,蘇軾讀完之後大發感慨,我們會產生跟蘇軾一樣的感受,這就是文化基因的傳承,這就是中國文化的精髓所在。

能讀懂詩經文字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們是表意文字,也就是象形文字,文字的演化讀音和意思是分離的,比如說山這個字,不管各地有多少種方言,只要是山這個字,不管讀什麼,不管各地讀音多麼不一樣,山所表達的意思都是一樣的,這就是表意文字的優勢。

英語是個表音文字,也就是讀音決定著單詞的意思,有點像“時間即所得”的感覺,文字是為了表示讀音,只有發這個音才是這個意思。當問題是,人類語言系統變化非常快,發音在各個時期幾乎是完全不一樣的,所以在沒有強力的組織統一標準文本的情況下,只要讀音一變,就幾乎沒有人能讀懂古英語了。

我們的語言和文字是分開的,秦朝人,漢朝人,唐朝人說話肯定不一樣,但是他們寫文章都是一樣的,都是文言文,都遵循同一套規則,因為有標準文本擺在那裡供所有讀書人模仿和學習。孔子整理五經為中國文化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昭烈名臣

這就是歐洲文字發展水平落後的典型表現。全世界的文字的發展都是從簡單到複雜,再到簡單。

我國的文字,在甲骨文時期已經相對複雜了。在此之前肯定有更初級的文字。隨著社會的發展,文字越來越多,尤其到了秦漢時期,我國進入了大一統時代,可謂是信息爆炸的時代。這可累壞了那些書寫文書的公務員,他們實在沒辦法,只好大量簡化漢字的書寫方法,將篆書的複雜筆畫簡化,將幾十甚至幾百個字用一個字代表,這就是對漢字發展起到決定性作用的隸變!使得漢字完成了從複雜到抽象簡化的過程。從此漢字再沒有出現大規模的變化,這就是我們現在還能看懂隸書,卻看不懂篆書的原因。

先說中國,是為了做個對比,再說歐洲文字的發展。歐洲文字都起源於羅馬時期的拉丁文。其發展過程在羅馬帝國之前,與漢字幾乎相同。並且巧合的是,與我國秦漢大一統時代幾乎同時,歐洲也處於統一的羅馬時代。同樣是大規模的統一,大量的事物和信息,羅馬也出現了信息的大爆炸。

但奇怪的是,拉丁文卻沒有出現大規模的抽象,提煉,歸納的簡化過程。這可能與字母文字本身的缺點有關。而更不幸的是,西羅馬帝國被東歐來的蠻族毀滅了,而這些蠻族文明落後,沒有文字,只能在拉丁文的基礎上,根據自己語言的發音一通亂改,就產生了法語,西班牙語,意大利語等拉丁語系的文字,後來又產生了德語,俄語。

這就使沒有完成升級的拉丁文,被人為的打回了原始狀態。分裂的國家更不可能實現文字的升級。

即使是最晚形成的英語,雖然在法語和德語的基礎上,做了很大的簡化和提升,形成了歐洲最簡單,最先進的文字系統,但仍然沒有完成真正的升級。依然停留在為每個新事物都單獨編碼的初級階段,至使單詞越來越多,莎士比亞時代詞彙量只有幾萬個,現在已經是幾百萬了。別說他了,就算掌握幾十萬詞彙量的丘吉爾,來今天也是文盲。現在普通的歐美人想看懂經典名著和專業文章,幾乎是不可能的。

而我們中國的普通人,隨便拿來2000年前的古文,也大概能知道在講什麼。這就是文明傳承不斷的好處,自豪吧?

有外國學著曾做過研究,為什麼中國在秦漢統一被蠻族打破後,經歷幾百年分裂,又再次形成了隋唐的統一。而歐洲在羅馬被蠻族入侵後,卻再沒統一起來?

他們認為,漢字的先進性至使當時所有的人,包括五胡的人,都學習使用漢字,大家都看同樣的的經典。文字的統一,引發了文化的統一,而文化的統一,又引發了國家的統一。

怎麼樣,更自豪了吧?


獵戶座火焰




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1.漢字和漢語的神奇。

漢字:自目前考古發現可證實的漢字產生以來,漢字有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隸書、草書、行書、楷書等多種字形的變化,但這些變化並不是完全的更新,而是有規律可循的逐漸變化,而且每次變化都有傳承和聯繫,並不是切斷兩者之間的聯繫,就是現在我們也可以隨時而便捷的查詢每個漢字字形變化的歷史軌跡。

漢字不但每次變形的軌跡脈絡清晰,而且漢字的數量相對穩定,常用漢字的數量在3500—5000個之間,除了異體字之外,很少有新的字被創造出來。正因為其穩定性,所以漢字的流傳變化不大,而新的概念往往通過單字的組合變化的詞產生,這樣即能適應時代的發展需要不至於落伍,又很容易辯識理解。譬如“計算機”這個詞,儘管是幾十年內才發明的新東西,但這三個單字不論簡體還是繁體都很好辨認,這種組合所表達的意思也十分容易理解。正是通過這種字的新組合不斷擴大我們的認知邊界。

漢語:漢語的表達簡潔,語法穩定,自春秋戰國漢文化繁榮以來,漢語也創造了十分燦爛的語言表達形式,詩詞歌賦散文等百花齊放,但每種語言形式句法相對穩定規範,即使由個別的超出常規的句法,但也有規律可循,而不是雜亂無章,讀兩千五百年前的《詩經》、《論語》並不比百年前的古文複雜到哪裡,甚至一千多年前的唐詩宋詞比百年前的古詩詞更膾炙人口。

反觀英語,自歐洲文藝復興和工業革命以來,科學的發展和社會的變革,各種新概念、新理論、新事物層出不窮,而英語新詞不像漢語那樣靠單字組合產生,而是要衍生或新造很多全新的單詞,其變化之大甚至相當於一種新語言的產生,所以今天的英國人要讀懂400多年前的莎士比亞談何容易。


2.思想傳承的連貫性。

自近百年的封建社會結束以來,中國社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而之前的兩千多年時間裡,封建社會除了改朝換代之外,以農耕文明為主體的社會組織方式和人們的日常生活變化較小,導致了中國社會的超穩定結構,思想文化也是以儒家為主的超穩定結構,除了宋代的理學和明代的心學吸收一些新元素對儒家思想進行改造之外,並沒有發生根本性變化,傳承遠遠大於變革的部分,這就使得今人理解古人的思想並不太困難。

3.一代代文人的努力。

除了以上兩點之外,與一代代文人飽學之士的努力和傳承也密不可分。就以一直流傳至今的五經四書為例,經過幾次大規模的註解和推廣,如西漢的董仲舒、東漢的鄭玄、唐代的陸德明、宋代的朱熹及清代一大批“樸學”學者,對這些文章進行“傳”、“箋”、“疏”、“證”、“釋”、“注”、“集”等,使這些文字、文章、思想流傳至今併為我們所理解和認識。

綜上所述,以上幾方面尤其是包含在漢字和漢語裡的神奇智慧是我們今人依然能夠讀懂兩千多年前的漢語詩文,而其他很多語言如英語則不具備這些優勢和條件,所以,英語國家的今人讀懂四百年前的莎士比亞都很困難。這也是我們中華文明一脈相承幾千年雖歷經磨難仍絃歌不輟的緣由。


歸去來76564325

你要是說中國人能讀懂四大名著,能讀懂三字經,那麼我贊同你。

偏偏你要舉《詩經》,我可以坦率地講,能讀懂《詩經》的人真沒幾個,除了一些研究的專家。

另外,英國莎士比亞的作品也沒“上古”到令英國人讀不懂的地步,他們在許多地方弄不懂,需要看專家的註解。而我們讀古籍時,何嘗不也是如此呢?

所以我說,你舉的例子不恰當!

我們和歐美人相比最大的優勢是文化延續了數千年,祖先給我們留下了許許多多寶貴的文化遺產,而且我們的語言文字是一以貫之的。我們跟西方人相比,最佔優勢的是漫長的時間跨度,我們在有商周文字傳承的時代(為了不挑起爭議,姑且不提之前的五帝和虞夏),問問西方是啥樣子鬼才知道。一方面我們很早就有詩經尚書山海經這樣的上古的古籍,而且都用漢字記載流傳至今;另一方面我們從古至今一直有良好的治史傳統,一代代歷史都有文獻記載;我們通過努力學習可以很好地繼承。

而西方能有什麼?歐洲幾個世紀刀兵相見,血流成河,各自堅持“自己的”文化和語言,即使勉強捏合在一起形成個“歐盟”也是個不尷不尬的“四不象”。他們有時也大言不慚地談“歷史”,許多“歷史”可以“精確”到年月日,他們憑什麼,其來路很可疑;西方人為了自家“有根”,他們只能搬弄“古希臘”、“古羅馬”,其實那時即使有文字,傳到他們那兒也已分裂成無數歐洲語言,他們哪有可以認同為“共同文化”的“共同祖先”?而且他們喜歡通過引用不明來源且動輒數十萬上百萬字的古代“偉人”的“鉅著”來給自己裝幌子,通過那些所謂“聖哲的著作”來給自己造勢和掌控輿論。

只有這樣比,我們才能說自己很優越。


bratskid

能不能不要這麼盲目自大呢朋友?我想問問你身邊的中國人,不靠註釋有幾個人能讀懂詩經?就算靠註釋明白了詩經每個字的意義,又有幾人能敢說自己懂得風雅之旨?孔子說:不學詩,無以言。我想提出這個問題的朋友就屬於不學詩,所以都不懂怎樣合理、得體地說話的;孔子還說:讀詩經可以多識草木鳥獸之名,更可以“正得失,動天地,感鬼神”,何其大也!詩經之大,恰是要讓讀詩的人學會謙卑,不自以為是。

那英國人是否就讀不懂莎士比亞呢?如果從專業的角度,的確普通人也真的未必就能讀懂莎士比亞的每一個典故、隱喻,尤其是他的歷史劇和十四行詩眾說紛紜,英美有專門研究莎士比亞的研究所、學刊,莎學比紅學還要複雜;但從普及的角度看,莎士比亞作為最偉大的英語劇作家,他的作品至今幾乎天天都有在英國乃至世界各地的劇院上演,並且有大量的改編、現代藝術手段的介入,讓這些劇作保持活力;電影取材自莎劇的作品,無論直接改編還是取某些人物原型發揮的,也非常多。莎士比亞的作品還被翻譯成各種語言,無疑比詩經要容易翻譯得多。

這些現代社會的藝術普及手段,絕對有助於普通的英國人對莎士比亞感到親切、能夠進入,當然也跟英語文學傳統從沒遭遇過一個大的斷裂有關,莎士比亞的作品一直在英國大學、中學的課本上是必讀作品,沒有被“革命”過,這是英國文學讀者的幸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