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存錢還是放銀行比較安心

老人:存錢還是放銀行比較安心

圖片來源網絡

我們常常發現許多老人們在領取養老金後都喜歡存在銀行,喜歡存定期;但對於銀行理財、理財型保險、互聯網金融等金融產品都不太喜歡。這到底怎麼回事呢?

每天早上很多銀行營業部的門還沒開,就發現有很多老人都在外面排隊;老人們主要的財產除了房產基本都存在銀行。他們對銀行的信任是發自內心的,因此對它的安全性是毋庸置疑的。同時,隨著互聯網金融的崛起,對很多老人來說不大靠譜。

老人:存錢還是放銀行比較安心

圖片來源網絡

此外,老人們深受傳統觀念的影響,眾所周知,老年人都經歷過吃不飽、穿不暖的困難時期,令他們的思想意識中認為有錢就代表安心了。但把全部的財產放在家裡也不安全,再加上那個年代都是將錢存在銀行裡,因此讓他們養成了幾十年將錢存在銀行裡的習慣。他們認為銀行是屬於國家的,相對比較安全,銀行職員也是國家工作人員,辦事、說話都比較牢靠。其實,老人們無論將錢存定期還是活期都無所謂,他們已將銀行當成是“保險櫃”了。雖然存銀行回報太低,但對老年人的影響不大。

其次就是投資理財項目操作麻煩且有風險,近年有許多人都喜歡將錢放在餘額寶裡,餘額寶的收益也遠遠大於銀行活期,甚至超過銀行定期;這對於年輕人來說操作十分簡單,但對老人來說卻是難上加難。目前,大多老人都使用老年機,或使用兒女們過時不用的智能機;但無論兒女們再怎麼耐心地去教,他們還是經常將聲音變靜音,就連打電話要麼聽不到,要麼就無法接通。在這種情況下,別說父母們想用餘額寶,就是兒女們也不敢讓他們隨意操作;要不然一個意外,密碼忘了還是密碼被鎖,到最後還得去銀行去解,這樣多麻煩啊!

老人:存錢還是放銀行比較安心

圖片來源網絡

此外,我們時常會看到有老年人投資理財詐騙的案件發生。2016年10月,致城·北京老年維權服務工作站發佈的《老年人涉眾型犯罪北海風險調研報告》顯示,在老年人諮詢案件中,約21%為老年人涉眾型經濟犯罪,被騙老人經濟損失最高達300萬元人民幣,52%的老年人因為害怕被子女埋怨而不願意告訴子女。據瞭解,企業、理財、養老項目、藝術品等方面投資的涉眾型犯罪的共同特點是虛構收益、高回報來引誘老人上當受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