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歲抄字典初中倒數高中成“學霸”,只因媽媽在教養路上三點裝傻

這是一本很溫暖的書。因為他不是教育專家在講“別人家的孩子”,而是一位媽媽在說自己孩子的成長故事。就像你身邊的老友,沒事了坐在一起談談天,說說地,聊聊自家孩子那點事兒。但是她自稱是“傻瓜媽媽”

從備孕到選幼兒園、小學、到青春期,再到孩子步入世界高等學府(美國茱莉亞音樂學院)成為“學霸”。這位聰明的“傻瓜媽媽”一點一滴地給你分享她的幽默和智慧。

三歲抄字典初中倒數高中成“學霸”,只因媽媽在教養路上三點裝傻

王爾清,這個孩子本身就是個傳奇。七個多月就開始歪歪扭扭走路,九個多月開始鸚鵡學舌,不到兩歲成為標準的話嘮。

對於正在養育小寶寶的我這個媽媽真心是個刺激。我家寶寶八個多月才學會往前爬。一週歲了還是在爬行階段。小嘴除了哈哈哈笑,不想說出一個讓老媽樂開花的詞兒。

看,在養娃的過程中,比較真是無處不在。看個書也要做個對比。

不過,對比完了之後,不是要你恨自己、恨孩子,抱怨孩子不如人。看書的目的是要學習,跟著這個智慧的“傻瓜媽媽”學到在對待孩子時的大度和大氣。

在孩子,尤其是精力旺盛的男孩子的成長中,他的想法簡直是層出不窮,讓你招架無功。所以他們有個統一的綽號叫“熊孩子”。面對熊孩子,咆哮和跺腳是媽媽們的常態。但老梅媽媽可不是這樣做的。

老梅媽媽採用“開放式引導”,不躲閃,不隱瞞,讓孩子自己探索,充分滿足孩子的好奇心。這是一傻。

男孩子喜歡玩“火”,那就“以毒攻毒”,凡是點火的事情都要孩子來完成,當他明白了這點事就那樣了。自然也不再好奇。

真是夠傻,如果老人肯定會嘮叨:咋能讓孩子摸呢,太危險!

在“性”這個問題上,老梅媽媽更是懶得絞盡腦汁給孩子撒謊,直接送給兒子一本書《嘿,青春期》讓兒子研讀,實事求是回答孩子的任何問題。幫助孩子平穩度過青春期。

三歲抄字典初中倒數高中成“學霸”,只因媽媽在教養路上三點裝傻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每個家長的心結。但是想要孩子優秀的時候,別忘了自己成長。看老梅媽媽的二傻。

爾清不到三歲就被媽媽送到幼兒園住宿。從此就開始了漫長的集體生活。三年幼兒園、五年小學、三年初中,十五歲又開始去美國紐約留學,之後開始大學生活。

這樣算下來,爾清生下來,在媽媽身邊耳鬢廝磨的時間滿打滿算也就三年。十個月在媽媽的宮中待著,一年在床上做“躺將軍”。這位媽媽不但傻,而且還狠心!

可是媽媽是這樣說的:孩子住校鍛鍊了他的個人生活能力,有較多的時間和同齡人玩。孩子住校,老梅不用做老師佈置的大量的需要家長 參與的家庭作業,真是感謝上蒼!我可以專心幹好自己的事。

住校,爾清開心,老梅也歡樂,各種事情全不耽誤。如此這般,很好。

如果你是媽媽,你能做到如此這般讓孩子一直住校嗎?我真是倒抽一口冷氣。

想我家老大時候,因為初中考上了重點中學,需要住校,卻生生讓我這個自以為“聰明”“愛子”的笨蛋媽媽拖到了自己身邊。

現在想想,後悔已晚。

孩子住校了。媽媽可以更多地做自己的事情。媽媽做到了永遠都是孩子引以為榮的重心。

初中,爾清成績一直是班級倒數,但是不影響他的心情。他可以在同學面前炫耀自己的媽媽是作家!老牛了!至於作文他總是拿不到高分,不是他不會,而是他懶得寫“考試體”作文。

絕不為了孩子,委屈自己的幸福。老梅媽媽的第三傻。

老梅媽媽離婚了,爾清只有十一歲。

二十年的婚姻,老梅媽媽為了自己活著的尊嚴,選擇分開。她沒有為了孩子選擇忍氣吞聲,毫無尊嚴地和一個不愛自己的男人生活在一起。

這個女人真的很傻。

剛剛,媽媽打電話給我,說到女人離婚的問題。她極力反對女人離婚。不管弟媳和弟弟如何鬧矛盾,反正為了孩子,這個家不能散,婚不能離!

老媽例舉了很多親戚朋友離婚後,女人的慘淡生活,甚至說到爺爺年輕時的糊塗事,奶奶照樣忍氣吞聲不離婚,那不照樣生活一輩子,活到八十多嘛!

在媽媽的心理,女人就是靠男人活的,女人就是為孩子活的。女人不能有自我,哪怕你有工作完全可以養活自己。

而媽媽的態度代表了現在社會很多很多婦女的想法。

老梅媽媽選擇了離婚。選擇正面給十一歲的爾清講講人生。在音樂會結束的夜晚,老梅給兒子講了一個多小時的人生。爾清對媽媽說:老梅,你放心吧,我沒事。你累了,睡吧!

老梅就是這樣一位“傻瓜”媽媽,在她這本《聰明的媽媽像傻瓜》這本書裡。她給你講述著兒子的點滴成長。給你溫暖,讓你感動。

三歲抄字典初中倒數高中成“學霸”,只因媽媽在教養路上三點裝傻

老梅是誰?全名:袁梅。作家、編劇、製片人見影視投資人,一個自認是“傻瓜”的開心媽媽。

她的著作有《好想好想談戀愛》《風車城堡》《摩梭人》《再高的雲彩也有一把梯子》等。

電影作品有《姨媽的後現代生活》《黃石的孩子》《黃金時代》等。

王爾清,老梅兒子。6歲學習鋼琴、小提琴等樂器。7歲自學作曲。2012年,舉辦個人交響音樂會。2016年考入美國新英格蘭音樂學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