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德軍有勝利的可能性嗎?

姑娘與戰爭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襲珍珠港大獲全勝,重創美國海軍,美軍死傷數千人,無數的戰艦被炸燬擊沉。

希特勒得知消息後,按耐不住心中的情緒,半夜衝出地堡仰望天空,破口大罵:這頭沒吃飽的笨牛!笨牛!愚蠢的笨牛!

在希特勒看來,德軍有能力征服歐洲,征服蘇聯,進而大軍經蘇聯南下進入中東地區,隨後大軍揮師印度。

希特勒參加過一戰,對於美國的實力瞭解的很深刻,美國的工業生產能力遠超德國蘇聯,所以德國一直不敢招惹美國。


如果僅僅是蘇聯這一個敵人呢?德軍是有希望的,德軍的失敗在於沒有貫徹執行閃電戰。

德軍的時間被耽誤了兩次。第一次,意大利入侵希臘,戰事不利,德國只好派兵支援盟友,雖然最終取得了勝利,但是浪費了幾個月的時間。

第二次,入侵蘇聯開始後,主攻莫斯科的中央集團軍群進展順利,但是南方集團軍群卻被蘇軍阻擋在基輔,為了前面進軍,希特勒命令中央集團軍群的古德里安裝甲軍南下向西支援基輔會戰的德軍。



基輔會戰以德軍消滅了蘇軍60多萬人告終,但是德軍再次浪費了時間,當德軍準備好進攻莫斯科時,已經到了寒冬臘月,而德軍沒有足夠的冬裝。另外,西伯利亞的蘇軍也趕到了莫斯科城下。

如果沒有這兩次,德軍很可能取得勝利。


綠色落日

《祖國》這部懸疑科幻小說裡,德國獲得了二戰的勝利。而且建立起以德國為中心的歐洲聯盟,與美國展開了長期冷戰。

小說中德軍獲勝的原因放到現實中,也是很有可能的。

即設法南北夾擊,奪取蘇聯賴以生存的油田,在美國參戰前迫使蘇聯退出戰爭。

接著頂住盟軍對歐洲的登陸,實現事實上的停戰。

小說中的1942年,德軍在高加索戰役裡獲勝,李斯特的A集團軍群向南繼續進攻,與北非的隆美爾軍團在中東會師,將蘇聯的絕大部分石油供應切斷,失去歐洲地區和能源供應的蘇聯不得不退往西伯利亞,失去了大國的地位。

隨後的1944年,全殲諾曼底登陸的盟軍,德國歐洲霸主的地位得以穩固。和美國幾乎同時研製出原子彈,雙方進入對峙階段。

(小說中德國獲勝後的版圖,下圖為阿拉道234噴氣式轟炸機)


從技術上來說,儘管德國勝利的可能性存在,但美國的參戰始終是一個決定性因素。鑑於美國當時巨大的工業生產潛力,不能儘快結束對蘇作戰的話,兩線作戰的德國無論如何都會失敗。

要取勝只能參照以下條件:

  1. 在1943年以前,儘早擊敗或迫使蘇聯退出戰爭。

  2. 二戰開始便及早總動員,進入總體戰,提高國內生產力。

  3. 改變民族政策,部分放棄對佔領區的歧視。

  4. 放棄和日本同盟,儘可能延遲美國參戰時間。

  5. 守住歐洲海岸線,防止美國等盟軍登陸。


其實參照歷史,我們會知道第三帝國很難做到以上幾點。因為它自誕生起就帶有太深的民族烙印和擴張基因。

也正是帝國熱衷於擴張侵略,忘記了“戰爭是政治的延續”而導致陷入孤立,最終失敗。


文史小茶館

可以很負責任的說,有的。 但是 有很多前提。

首先是德軍不該放走敦刻爾克的34萬英法聯軍,這為日後英國反攻保留了大量有生力量。

第二,希特勒不該聽取戈林的意見,應該堅持轟炸英軍的機場和雷達站,而不是為了復仇盲目的改變戰略。原本的戰略再堅持一段時間,英國空軍就抵抗不了多久了。

第三,不該在沒打下來英國之前雙線作戰閃擊蘇聯。

第四,不該派兵援助巴爾幹被希臘打的鼻青臉腫的意大利軍隊,白白浪費那麼久的時間。 如果有這麼一段時間,攻打莫斯科就能提前很久,說不定就能在蘇聯的寒冬之前打下莫斯科。

第五,不該隨意調整巴巴羅薩計劃,抽調中央集團軍旗下的幾個最有戰鬥力的坦克集團軍南下包圍基輔,這使颱風計劃推遲了一個多月,而蘇聯的雨季已經來了,蘇聯的交通線很原始,道路泥濘不堪,大大減緩了德軍進軍速度。

第六,不該對烏克蘭等地區的蘇聯人進行屠殺。其實德軍剛開始進攻蘇聯的時候這些地區的人還是歡迎德國人的。唉,極端的民族主義。。。

最重要的是,日本這個好隊友偷襲了珍珠港。哈哈,這一下子就涼了。

其實,在日軍偷襲珍珠港、蘇軍取得莫斯科保衛戰勝利的那一刻,德國就已經失去了勝利。就算打贏了斯大林格勒戰役,佔領了高加索獲得了石油,那也只是能讓德國在較有利的條件下和同盟國談和罷了。

個人比較敬佩曼施坦因元帥、古德里安將軍、隆美爾元帥。還有救火隊長莫德爾。

1944年冬季的“守望萊茵”行動是帝國軍隊最後的反撲,雖然它失敗了,但不得不說這是德軍最後的絕唱。

柏林之戰結束了,蘇軍的紅旗插在了國會大廈,帝國毀滅了。希特勒如果不發動戰爭,或者在佔領捷克後就收手,那麼他或許會被後人歌頌。人啊,貪慾無窮無盡。。。

推薦朋友們觀看《帝國的毀滅》、《決戰斯大林格勒》1993德版、《拯救大兵瑞恩》、《鐵十字勳章》、《我們的父輩》德版、《兵臨城下》、《白色虎式》、《從海底出擊》、…… 這些都是經典電影,很好看的。 美日戰爭的就不說了吧,《太平洋戰爭》、《硫磺島來信》、《虎虎虎》、《珍珠港》、《中途島海戰》、《望鄉》、《血戰鋼鋸嶺》、《細細的紅線》……太多太多





光和白鳥

也許有這種可能,但前提是蘇美不加入戰鬥,沒有形成反法西斯同盟。

客觀的說,二戰中德國是敗於進攻前蘇聯。當時德國在歐洲戰場,已經取得決定性勝利,如果仍然保持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全力對付英國,那麼大半個歐洲應該盡屬德國版圖了。

這個結果還需要日本的配合,日本在亞洲戰場,不可去侵犯美國的利益,不發動太平洋戰爭,儘量促使美國保持中立。在南亞戰場也只驅逐英國法國的勢利,可保持戰場優勢。

如果是這樣,或許現在的世界歷史就要改寫。歐洲成了德國的版圖,即使中國取得抗戰勝利,而南亞就可能成為日本的勢力範圍。


無奈且向上

德軍勝利的可能性是有的,前提是要指導有方。德軍不應該那麼早的入侵蘇聯從而陷入了東西兩線作戰的困境犯了兵家大忌。希特勒犯了冒進和急躁毛病對當時的局勢也出現了錯誤的判斷和估計更不該上墨索里尼的賊船。入侵蘇聯時機不成熟,能力也欠缺。拿下法國就該見好就收了。然後再圖英國,蘇聯最後再消滅美國。戰略的錯誤最終導致失敗。


連君846

二戰的德國是有機會的,就是中期被膨脹了。在加上戈林的豬腦,獨權,沒有拿下英國。在攤上倆個隊友,豬一樣的隊友意大利,不去入侵北非,全力支援德國,德國就可以拿下高加索地區的油田。還有一個偽武士道精神的日本,一個諾門坎就被打服了,不配合德國兩面夾擊蘇聯;反而去惹工業強國美國。希特勒和將軍們也是被二戰前期的投機勝利衝昏頭腦,沒穩著點。


風隨心動130680262

二戰德軍取勝的前提必須是日軍緊密配合,貫徹雷德爾的地中海戰略和黑島的西進戰略,簡而言之,就是日本聯合艦隊挺進印度洋向西直逼蘇伊士運河,配合非洲軍團進抵中東。聯合德軍潛艇部隊封鎖地中海,將英國逐出戰場。只有幹掉英國,美國才不會有空間介入歐洲戰場,這樣才有勝利的可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