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是什麼?

大業散金秋

中國傳統文化淵源流長,肇始於文字產生之前的口口相傳的經驗總結,鼎盛於春秋戰國時期的百家爭鳴,中間又歷經幾次的儒家閹割與神洲陸沉,幸好典籍的傳承大多沒有斷絕,幸甚幸甚。

這也與傳統文化的兼收幷蓄的性質是分不開的。

如今,傳統文化又被人從角落中拎了出來,但又由於各方從自身的利益出發進行解讀,斷章取義,以偏概全者居多。其精髓到底是什麼,在此,我們從源頭和傳承上進行分析。

一、中國傳統文化的真正源頭在諸子百家。

春秋時期,由於社會變革和諸侯爭霸,各種思想並起,主要有儒、法、墨,三家顯學,以及道、陰陽、縱橫、名、兵、醫、農等諸子。

後來經過優勝劣汰,諸子之間又各自吸收了對方的長處,優化組合之下,主要有儒、法、道、兵四家。因此,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也就主要在這四家。

道家,的修身養性,卻病延年(含醫家);儒家的當仁不讓,中庸以及捨生取義(以孔孟為代表);法家的治政,兵家的衛國。

當然,他們之間有互通互用之處,相互間界限比較模糊。

二、傳統文化的傳承。

傳統文化在傳承中經歷了許多波折和災難,我在此大致敘述一下。一家之言,供大家參考。

道、法、兵,在傳承過程中曾被邊緣化,但從未斷絕,也很少被篡改,只有儒學成為唯一顯學後,歷經篡改,在此重點述說。

1、孔子根據個人喜好大肆刪減史料,就有了後來的儒家經典,書、禮;詩三千餘篇刪至三百零五篇;又以妖言惑眾之名誅少正卯,開莫須有之先河。

2、始皇帝因為儒生們是古非今,發佈反政府言論而焚書坑儒,對於其餘諸家之書並沒有如此嚴苛,應該與以正名。

3、董仲舒為了捧劉徹的臭腳丫子,首次曲解儒家經義,從此君權神授,三綱五常成為儒家行為準則,並大肆打壓異己,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4、囚父、弒兄、殺弟、滅子的李二,開始修改起居注,把自己美化成了千古一帝唐太宗,從此,歷史成了任人擺佈的小姑娘。

5、程朱理學主張存天理、滅人慾,使儒家思想脫離了實際,並且走向僵化。本來這些危害並不大,可惜朱熹有個趕著來認親的後人叫朱重八,建立了明朝。

從此程朱理學就成了儒學主流,儒家思想變得沒有了活力。雖有一代宗師陽明先生雄起,但卻無力和整個世俗抗爭。

6、清軍入關,留髮不留頭,留頭不留髮,有骨氣的文人被屠戮一空,又大興文字獄,收民間之書,大肆刪改後,編為《四庫全書》,儒家思想進一步跌入了落後的深淵。

7、鴉片戰爭後,東學西漸,以儒家思想為代表的中國傳統文化被社會主流認為是落後思想而摒棄。

8、四九年之後,由於破四舊運動,使中國傳統文化在國內幾乎失去了生存的土壤,徹底被歸入了故紙堆。

每個民族都是優秀的,特別是中華民族,中國傳統文化歷經幾千年而不衰亡,不僅是因為其獨到之處,更在於其兼收幷蓄的強大能力。因此,傳統文化又開始了復興之路。

由於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很難說精髓是什麼,大致以其顯學來講,就是以老莊之道、商韓之法,孔孟之儒、孫吳之兵為代表。

再參考先秦典籍,把後人歪曲過的愚忠、愚孝、愚民,滅絕人性的不當之處加以去蕪存精,基本上都是我們必須要繼承和發揚的。

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希望我們可以從傳統文化中吸取有益的東西為己用。

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


有書共讀

就是十二個字: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仁愛、和平!



中國傳統文化主要有三大家:

儒家:講倫理,講人與人之間自然的關係

道家:講道德,講宇宙的規律、人生的本質,和如何隨順自然規律去做,<

釋家:講因果,講事物之間的前因後果的關係。< 釋家現代在基本被佛家代替>

→此三類實為一體,只是三家突出重點不同而已。



→講到根本,就是教人們如何做一個正常的人,遵循宇宙恆常的規律去為人、處事、生活!

→文化,更多地是潛移默化人們的觀念行為,具有道德教化的功能!→這才是文化的真諦,能起到這樣作用的文化才是濃縮的精華→精髓!

→把<>吹成萬能的風精油,這是中國文化的精髓嗎?!



中國文化的精髓就是十二個字: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仁愛、和平!

如果做到了這十二字,那麼;

→就不會有人拿著<>去算命看相騙錢了,因為有廉而知恥!

→就不會有李一這的"假道家大師了"。

人,若踐行這十二個字,那就是一個純粹的人,高尚的人!

國,若踐行這十二個字,那就是全世界的示範國家;全世界做到了,世界就大同了!!



難得難行,才是精髓,,太容易,那隻不過是地攤文化而己→很多人恰恰把這些當作精髓!


月亮TA爹爹

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是老子的《道德經》。道是自然規律,德是人類社會的最高準則。人類社會規律離不開自然規律的變化,因人來直自然,依附自然而生存,自然中的任何變化都將影響人類的生存。所以《道德經》才是中華民族文華的精髓。而孔子的仁義禮信智是控制人類社會道德的規矩,人類社會的規律是從自然之道中演生出來的,是在德沉降後演生出的末法,即人道。

道德是綱,人道是末法。所以老子的《道德經》才是中華民族文華的精髓,孔子的中庸之道只是末法。我們不能捨本而求末,要依本而治末,而治又在重教化,從正面向德引道,若用阻壓打的方式,社會會越治越難。

老子重道德以道為本,以德為末。而孔子以仁為本以禮為末,

是當時的人世己背離了道德的情況下,天下己一片大亂,孔子只能捨本以求末了,力求恢復周禮,是降低了治理標準的末法。而現在大行其道的法制,法律,是在人類社會仁義禮信智的末法下的未法。法制法律是人類阻擋人類社會進入亂象的最後唯一一道底線。

因此,老子的《道德經》才是中華民族文化的精髓,是本,孔子的中庸之道是人類社會治世的末法,所以我們千萬不能捨本而一味求末,否則會造成人類道德的沉降。所以我們一定要持本治末,以防生亂。


墨核子



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是“氣”!

氣的象數符號是“7”數,以陰陽各半的方式輪動則為7/2=3.5象數語言解讀為“量子能”。古代的先賢則曰“三,五之道”。

精髓之“氣”文化體現在中華民族古代的《道德經》,《易經》兩大傳統文化的的主體之中,獨步千古,傲視群雄,與時俱進,歷久彌新,愈加光彩奪目!

顧名思義,精髓是是一切動物骨骼中心通道源源不斷的流汁(質)。是人體內在的精神及能量支撐。如球體內在的正方體,從二維平面圖像上看則為圓~⭕中的立稜形成的4方形,由1、4、7三數象組合而成。147數內在三元素和是12數象。1為點象,2是線形,形象組合成“射線”象數符號,是時空一切存在事物的動態基因象數,攜147象數自然形成為表裡一體的尤物,內蘊無限玄機!

精髓是有形物質,為能量凝聚生成,為潛在的無形“氣”量能輻射顯象。是三,五之道的實在演繹!

“氣”幅射形象是人體無形的經絡網象構成,自然形成741個穴位點,與射線自然形成741——147映射的陰陽因果效應,對應表現⭕內四方形結構支撐現象的實在性!

有形的精髓文化表現在以自然現象論述為主體的《道德經》中,以其自然形成的序數“21”(線體象數符號)章中論述為:“孔德之容……道之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以閱眾甫……以此”。這裡我們看到老子所謂的“道”實際就是“氣”的現象表述。也就是說“氣”就是“道”,就是“道法自然”,就是《道德經》的主要精義!“精”則是其中的主體,或者曰“精氣”!

無形的精髓文化乃集中表現在《易經》“氣”象的結構和基本的符號上:

⭕是時空一切存在的表象,⭕中心的一點以數字1表象,其幅射線自⭕邊上的交點為2數形➡1……2象形自然形成射線態,相應12數字則理所當然然形成為“射線”符號象數,在《易經》內演繹為陰陽二氣象升降消息卦,也就是《易經》內在結構的12闢卦:復、臨、泰、壯、夬、乾、垢、遁、否、觀、剝、坤卦對應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等12月時氣象,是《易經》64卦象的主體結構“氣”象卦!

射線經過1……2為兩點連線,蘊意量“2”為線、為經的符號象數,同時也自然形成《易經》基本爻象的符號。經為經脈,故自然形成“易”的文章曰《易經》的根本原因,表象“氣”在易象中的運動軌跡!

《易經》的12氣象消息卦與《道德經》的21章論述二者自然組合形成了精髓的無形與有形的整體文化表現。12——21也相應自然形成了精髓先天,後天存在的陰陽映射一體存在關係,表現了同一個主題:1+2=2+1=3。3是時空一切宏觀與微觀物質存在必須具備的基本“量”,

因此1,2兩數兩情相悅,糾纏不休的合成一體基本量3~⭕,以其根本形象自然形成了貨真價實的量子糾纏自然實際現象!相比量子知識的量子糾纏理論要實在千萬倍!如果條件具備我們要做的量子糾纏試驗更比量子計算機所做的試驗將更加精彩和完美!

量子計算機所作的量子糾纏試驗是建立在兩個物質粒子的基礎上的,而我們如果有條件所作的量子糾纏試驗則完全建立在“氣”感應的基礎上的!二者不是同一個時空層次的事物運動現象!

我們如果所能作量子糾纏試驗的話那麼它體現的量子糾纏現象則是二維世界信息的感應現象!量子在二維世界的身份是3*3=9數,體現在時間的流動帶來的效應之中,名之“量子”。

量子計算機所作的量子糾纏試驗是三維世界微觀物質光量子體的信息交流!屬於電磁輻射現象而不是氣感應現象!這時的量子的身份是3*3*3=27,謂之“光量子”~信息(象數符號27)。二者以一個“光”字相區別。

由此看來科學頂峰的量子理論發展已經把現代科學逼到了二維世界的前沿,二,三維世界的交會已成必然的趨勢,量子糾纏試驗為我們展示了一個陰陽交融的廣闊天地,可以為有抱負的有識之仕縱情馳聘,翱翔!

堪擔此大任者是何方人士?無疑西方的科學精英是無門了!唯有數千年東方《易經》精髓~象數流淌澆灌成長起來的中華民族子孫是其不二的主力,整體形象思維為其血液裡固存的稟性,象數語言則為其必然的用運工具,從現在起一個象數語言文化的浪潮必將風彌全球,2045年將初見成果,2080年必走進千家萬戶及世界的各個角落!這不是作者在玩弄文字,譁眾取寵!它是一個年近古稀老人一輩子痴迷《易經》“象數”,殫精竭慮體悟所得的心血凝聚!是中華民族文化精髓~“氣”文化的光芒閃耀必然現象,為三,五之道的延續!其中也蘊含一定的象數語言奧秘!讓我們暢開心扉高舉雙臂,迎接這一天的到來吧!


易境2

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是“易經”還有“陰陽五行”和“天干地支”還有“河圖洛書”只有易經才能說的上是不讀不是中國人,因為你不懂易經你就不會有中國人的思維。不管是儒家還是道家都是從易經裡分支出來的,我們常說要講道理講道理什麼是道理?易經就是道理,陰陽五行就是道理,河圖洛書就是道理!西方文明講科學,中國文化講道理,西方文明講的都是形而下的看得見的,中國文化講的是形而上的看不到的,所以都說中國文化太虛了,中國文化就是講玄的講虛的。西方文化講物理就是形而下,根據物理發明了手機,發明了飛機等等,中國人講道理就是形而上,所以發明了風水,發明了算命,發明了中醫,都是虛的,別說中國文化不管用,不管你承不承認,風水就是管用,算命就是準確,中醫就是能治本,說中國文化是偽科學的就是沒讀過易經,或者是讀了沒讀懂,不懂中國文化的妙處,什麼都要鑽研學中國文化也是,你抱著懷疑的態度去學你就學不好,學易經,先把你在學校裡學的那一套科學放下來,認真拜讀古聖先賢的智慧,你會上癮的,真的。所以說是中國人還是要裝一套中國的正版系統,易經就是正版的中國系統,否則你表面上看著是中國人,實際上你的思維方式不是中國人,“黃皮白心”易經為什麼可以算卦?就是因為易經講出了規律!算卦只是易經的一個小分支,因為易經無所不包,中醫也講易經,風水也講易經,為人處世也講易經,就算是科學也逃脫不了規律,易經講“福兮禍所依”,現在我們的科學是發達了,人民幸福了,可是環境汙染,氣候變暖,西方文明才流行了幾天,地球眼看就要被掏空了!這不就是禍嗎?


寤擗有摽

中國的傳統文化,本人認為是指從前流貫下來的儒、釋、道、三家的文章。據我所知,這是文壇掀起國學熱以後才面世的系列討論。時間前後不過十年吧?以前沒有這種古文看到。拜讀後,方曉古人治學之嚴俊,心態之專注,造就之高妙,精神之可貴。

儒、釋、道、三家的文章,最通俗易通的是老子的《道德經》,讀懂《道德經》,讀釋家文章,禪宗六祖慧能的《六祖壇經》一讀便懂,也很通俗易懂。我就知道什麼才叫真知,真知就是能懂。不能懂的,作者在表達上有障礙,很可能沒有弄懂。本人認為,只有通俗易懂的,才是真正弄懂的,功夫之深,令人驚訝。

儒、釋、道、三家的文化,本人認為,釋家文化才是中國文化的頂峰。成就最高,最大。作為人類意識,人類精神,已經達到了徹底究竟的地步。讀懂佛理,無書可讀。剩下的生命時間,可以用來實踐和傳承。


李198588733

中國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數千年來文化的綜合,是中國文化自信的源泉,是推進中華民族實現民族崛起和偉大復興的源頭活水,更是實現中國夢的根本動力。一個民族有一個民族的文化,一個不懂得珍惜愛護繼承發揚自己民族文化的民族是沒有未來的,所以,在這個時代,我們必須樹立高度的文化自信,樹立更大的文化擔當,去挖掘、繼承和發揚我們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

既然要繼承和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我們就要明白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精髓到底是什麼,我們的態度應該是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下面,簡單介紹一下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

1.中國傳統文化是多種哲學思想完美融合的文化,具有高度的包容性,而包容性就意味著這是一種有生命力和創造力的文化,中國文化有強大的同化和改造外來文化的能力,將外來文化的精華,吸收為中國固有的文化。這是中國文化的強大的再造改造和吸收的特點。中國傳統文化中,有道家的自然,有儒家的仁愛,有墨家的無私大愛,有法家的嚴謹,有佛家慈愛和奉獻等,這些都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優秀因子。

2.中國文化中有溫情脈脈的仁愛文化。這是以儒家學說為中心的仁者愛人的文化。儒家文化更注重集體與個人的關係,更注重人倫之間的關係,他所倡導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己欲達而達人己欲立而立人的忠恕之道,是中國人處理人際關係的金科玉律。在當前,仍然有用!

3.中國傳統文化是注重現實的、強調腳踏實地的文化,中國傳統文化更注重人的精神境界的提升。相對於印度哲學的神學化,相對於西方的自然哲學,中國文化具有強調精神境界追求人的身心和諧的特徵。

4.中國傳統文化有以民為本的優秀傳統。在西周時期,以民為本的思想已經開始出現了萌芽,到了儒家學說的第二號人物,孟子那裡,以民為本的思想達到了頂峰。孟子的仁政和王道理想,就是建立在以民為本的思想上的。

5.中國傳統文化中有崇尚誠信的有點。中國人推崇誠實,在論語、中庸、大學和孟子等儒家的典籍中,誠是一種自然法則,而追求誠則是人的做人的法則。因此,誠信是中國文化中的人倫法則。

6.中國傳統文化崇尚正義。中國哲學歷來倡導義為上,要做符合社會道義正道的事情,在利益面前,要選擇正義,而不是利益。所以,義利之辨一直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焦點所在。

7、中國文化倡導個人融於集體的家國意識。傳統文化認為,個人價值要在國家和社會中才能體現,所以中國人有濃厚的愛國主義思想和家國意識,正所謂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正所謂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8.中國傳統文化崇尚致中和的精神。中國人在人倫關係上,在世界觀和方法論上是追求中庸之道的,中庸之道不是瞎搞,也不是和稀泥,而是要實現和的狀態,所謂和合與共。所以中華民族又是一個熱愛和平的民族,是一個心懷天下的民族,是追求和合與共美美與共的民族!


好玩的國學

我認為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就是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但是在長期的封建社會中,佔據主導地位的始終是儒家思想。從西漢時的董仲舒倡導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開始,儒家思想便統治了中國兩千多年。對中國文化的影響之深,是其它任何哲學思想都無法匹敵的。儒家思想所倡導的忠孝仁愛,信義和平。靜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這些儒家思想的主要成份都充滿了正能量。對於鼓勵人們學習上進,提升人們的精氣神都發揮了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孔子更是作為文化交流的使者,影響遍及全世界。對於傳播中國傳統文化,促進國際交流做出了偉大的貢獻。


滄海一滴

中華五千年,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古文化,是中國屹立世界的品牌。

中國傳統文化是勞動人民的勞動經驗積累 ,是中國歷史的沉澱。中國傳統文化始於河洛,春秋時期發展為儒道法兵等流派,每個派有許多分支。其中只有儒家發展成傳統文化正統。儒家思想是以孔子為首,包括他的弟子孟子,曾子等人發揚光大的,提倡仁政,愛民。核心思想是禮義仁智信,精髓是孝廉。

為什麼說這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呢?無論儒道法兵各家,均不能否認這兩點,理家治國均靠這兩字支撐 。俗話說,大眾的眼光是雪亮的。小到一個人一個家庭,大到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世世代代都必須謹記慎用這個詞。這是人生的真諦。

古人也是智慧的,古人留下來的許多東西都是我們指導性理論。從帝王將相到凡夫俗子,數千年追求治理的中華民族大舞臺,集中表現在孝廉二字。為什麼呢,這既有方法論也有價值觀,是家富國強的核心理念。古代富國強兵和今天富強民主文明都集中體現在孝廉。

舉孝廉是源於漢代朝廷任免官員的重要渠道。漢劉邦經歷鴻門宴,在張良韓信幫助下,迫使項羽自刎烏江,奪得天下。武能奪天下,治國又是一道難題,特別劉邦北擊匈奴被圍困,讓他苦苦思索富國強民的對策。以後的漢天子逐步重視開國功臣以外的人選拔為國效勞。這些人大都貧賤,幹事聽話賣力,要求不高。並且素質好。孝順父母,勤儉節約。逐漸成為漢代重要的官員選拔渠道。

經歷兩晉南北朝,士族沒落,隋唐時期,開始採用科舉考試,選拔真才實學的人進政府。科舉制用儒家四書五經為經典教材,所以思想精髓仍然是孝廉。既儒家思想的孝悌忠信禮義廉恥。很像今天的八榮八恥。


做人要懂得感恩,感激父母養育之恩,不孝敬老人的人,道德是有問題的,怎麼能立身處世呢?孝是大愛,愛祖國,愛人民,熱愛中國共產黨。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在孝的激勵下,這個人就會愛崗敬業,勤勤勉勉,把工作做的出色,收入高了,生活自然富裕,家庭和睦。孝的感化下,人會自覺和黨中央看齊,響應號召,踐行黨的宗旨,為人民服務。並且養成勤儉節約好習慣,不吃喝嫖賭,不攀比,不鋪張浪費。不違法亂紀,不貪汙,自覺抵制腐敗。


牛牛文化觀

中國傳統文化包括儒家、道家、法家等等各家各派的文化,甚至佛家,尤其是禪宗智慧和民間不成派系的優秀傳承,例如節日、茶藝、花藝、戲曲、風俗等,都屬於傳統文化。那麼多內容很難三言兩表達精髓是什麼,但有一個共同的核心追求,就是“和與順”。“和與順”包括天地、自然、人文、政治、秩序、規矩、身心靈、精氣神等的“和與順”。例如儒家的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仁愛和平,都是為了“和與順”,其他各家各派也類似。“和”是多樣化的融合與包容,“順”是順天道、順自然、順規律、順人心、順自己。至於如何傳承和發揚,存在即有天然的合理性。一定是力爭最全面、完善、真實的保留並呈現給後人,隨著時代的進步,人們自然會去各取所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