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三亞那麼多東北人?


去過三亞的朋友都有一個親身感受,就是不管打車、吃飯,還是買東西,對方十有八九張口都是東北口音,以至於現在三亞有個叫法,叫“東北省三亞市”。有統計說,海南島800萬海南人,100萬東北人。而在整個海南島,又屬在三亞的東北人最多。


為什麼三亞那麼多東北人?最主要的原因當然是三亞的氣候比東北適宜居住和生活。

人的第一大需求當然是生存,如今整個地球的人類居住分佈也是從遠古時代,人類不停地在尋找適合居住的環境而慢慢形成的,否則就不會有從歐亞大陸跨過白令海峽到美洲的土著,就不會有遊牧民族不停的遷徙,也就不會有現代社會的眾多移民們。所以尋找更舒適、更宜居、更體面、更易賺錢生活的地方永遠是人類的追求。

在冬天,東北的氣候和三亞比是不言而喻的,誰也不願意天天只窩在屋子裡,出門凍成冰棍,啥戶外活動都幹不了地方。你說雪鄉的雪景特別美,還可以滑雪什麼的多好,但旅遊和長期居住是不同的,天天讓你看沒有變化的雪景,天天讓你滑雪用不了一週你就會崩潰,況且老年人根本就不能滑雪,寒冷和被汙染的空氣給老年人帶來的只有疾病和縮短壽命。所以,據三亞市異地養老老年人協會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11月,在海南三亞養老的異地老人近40萬,其中哈爾濱籍的老人佔20萬,而三亞市戶籍人口只有58萬多。


除了老人,三亞的東北年輕人也很多,自從東北的重工業沒落後,年輕人也都跑出來掙錢,三亞除了氣候好、空氣好、水乾淨,也是全國著名的海濱旅遊城市,雖不能媲美世界級的海島,但在國內的海水、海灘景緻中都屬上品,所以這裡賺旅遊者的錢也很容易。

小娘子在三亞旅行打滴滴時,就碰上了不少司機是東北人,冬季來三亞過冬,同時開滴滴。冬季是三亞的旅遊旺季,打車的人很多,他們一個月基本就可以把半年的房租掙回來了。優質生活和輕鬆賺錢兩不誤啊!

雖說一個城市的發展離不開外來人口,可利益面前,不少人都被燻了心,也就導致了眾多的遊客在三亞被黑、被宰事件,三亞旅遊的口碑也日益漸差。三亞帶給了東北人優質的生活,真心希望東北人也珍惜這片土地和大海,不要毀了當地原有的淳樸,不要毀了全國最好的海邊度假地,更不要毀了自己的形象!


饕餮小娘子

北緯18度的三亞號稱東方夏威夷,不過,如今“黑龍江省三亞市”的名氣更大。


每年都有幾十萬東北老人到海南過冬,人們稱這些老人為“候鳥老人”。三亞市異地養老老年人協會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11月,在海南三亞養老的異地老人,近40萬,其中東北哈爾濱籍的老人就佔20萬。而截至2014年末,三亞市戶籍人口有58.56萬。


更大的背景是,2000年海南接待過夜遊客人數達到1000萬人次,到了2014年,這一數據已突破4000萬。

作為國際旅遊城市的三亞,如今給人的印象是東北人和俄羅斯人比本地人常見,外地人已經是三亞的主力,土生土長的三亞人反而不容易見到。

相對應的,是東北人口淨流出。由於產業衰退等原因,據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東三省每年淨流出的總人口約200萬。


東三省尤其是黑龍江,冬天氣溫通常零下二三十度。天氣太冷,老人容易得關節疼痛,風溼病和呼吸系統疾患。在發現三亞這座“沒有冬天的城市”適宜養老後,選擇南下的老人也越來越多。

不少身體有疾患的中老年,只要經濟條件允許,大都會選擇在三亞生活,老人們背井離鄉花錢來三亞過冬最大的好處就是,“身體比以前好多了”。

不過氣候宜人和養老並不是東北人進軍三亞最開始的原因。


事情要從解放戰爭時期說起,林彪的四野從東北一路打到海南島。解放海南島以後,很多部隊就地轉業,組建農場,開墾戍邊,這是東北幹部植根海南的開始,也是東北人植根海南最重要的一步。海南整個農墾系統、黨政機關和解放軍武警部隊,東北人都很常見,自爺輩、父輩就在海南的也很多。


1988年海南建省,海南急需人才,大力提拔年輕幹部,很多人南下海南,其中就包括了很多東北人。據澎湃新聞,海南省和三亞市最初注入新鮮的血液,是在建省和設地級市之後,各級外地官員被調來任職海南。

從海南建省之後,已有9任省委書記和7任省長了(共12人),其中,第四任杜青林為吉林人,另外有一半人為北方人。另外,還有許多其他層級幹部,以及三亞市的地級幹部,其中不乏來自北方籍和有北方工作經歷的領導。


除了候鳥老人、南下的幹部,還有大量普通勞動者被吸引到三亞這座旅遊城市工作,創業。原因正是前面提到的時代背景,一邊三亞作為國際旅遊城市飛速發展,一邊是東北老工業基地的持續沒落。

今天幾乎在每個行當,都有東北人的身影,開餐館,開旅館,開出租,開公交,賣房子……三亞市副市長李柏青說過,“如果北方的幾十萬外來人口撤出三亞的話,這個城市可能一夜之間變為一座空城。”


按照中國指數研究院2014年發佈的4月百城房價指數,三亞的房價高達24726元/平方米,比一線城市的廣州還高出6200多元。而全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25460元,僅夠買1平方米商品房。

2014年1月,三亞的平均租金為100.42元/月/平方米,環比上漲31.78%,同比上漲18.84%,一舉超過了北京,成為租金最高的城市。由於東北遊客的季節性湧入,當地的社會資源、如公交、醫療、文體娛樂等變得緊張,當地人的舒適度下降。


另一方面在相處上,南北方人性格差異也導致隔閡。在南方人眼裡,東北人的特點不只是有喜劇天賦,更是認強勢不講理,野蠻目無法紀,暴力犯罪多。生於吉林的羅永浩就曾在課堂上說,作為誠實的東北人,不能否認全國的很多大案要案就是東北人犯下的。黑龍江晨報曾引述北京某報的報道,2005年有人在北京為了搶劫專門練習東北口音,冒充東北人,可見東北人根深蒂固的形象。

這些年每到旅遊黃金週,三亞經常上頭條,很多遊客抱怨,從來沒有哪一個地方能把宰客變成一種大眾行為,從飯館到出租車一條龍,防不勝防。有人指責是因為大排檔、出租車這兩個直接面對終端遊客的服務行業,被東北人壟斷了。


“三亞空氣很好,人氣很差,自然環境很好,人文環境很糟。”這不是三亞人說的,這是東北人說的。2013年黑龍江晨報做了專題討論,黑龍江省社會科學院副研究員、法學博士朱南平這樣說。

其實不只是本地人抱怨,東北移民也在抱怨,三亞沒有好的基礎教育,沒有戶籍的東北孩子讀書升學很麻煩,高等教育幾乎沒大學,基礎交通很差,公交車20多30分鐘一輛很正常,擠不上去也很正常,候鳥老人醫保社保報銷麻煩,人與人之間缺少信任、賣東西的亂開價,基本殺價1/5,每到春節前後3個月,房租等生活成本暴漲10倍……

東北文化能對這些都負責嗎?顯然不能,這是移民城市問題。

移民城市問題不只存在於一個三亞。在很多地方已漸漸不成問題,原因在於城市本身的管理水平、包容力,和在融合過程中形成的健康強大的城市價值觀,強大到能讓快速湧入的外來者馬上認同它,尊重它,維護它。

很多走南闖北的普通東北人對三亞是有感情的,這是“混到最差,也不擔心自己會大半夜挨凍”的地方。這個地方是如此的好,如果要讓所有走進它的每一個人珍惜它,那麼應該讓他們有一顆安穩下來的恆心。


二言三拍

這兩天幫阿姨看店,偶爾無聊看看報紙,就看到這麼一條新聞"三亞一女子將清潔工打得頭破血流"。

事情的起因是清潔工阿姨打掃時不小心把水濺灑到了女子的鞋子上,女子便破口大罵"你還不起!",隨後對阿姨一頓暴打,直到被圍觀救護車來將阿姨帶走,後來一經調查,該女子為東北人。近幾年這種新聞分別以不同的形式層出不窮,"三亞人沒素質""三亞海鮮宰客""三亞被東北佔領""東北候鳥式養老"等等,新聞只要一出來,東北人總能與三亞人吵個熱翻天,也常常上熱搜。每當看到這種新聞,我的心情總是充滿了無奈又無言。一方面希望自己的家鄉越來越好,但又不想它失去了原來最真的本質。所以,我想把我的感想寫一寫……

這幾年三亞的發展有目共睹,從一個小小的漁民村變成旅遊城市,湧進大量的東北人,靠的是國家的政策,國際旅遊島、經濟開發特區等等,也靠著外地遊客和房地產的發展。

但是到了現在,海南已經依靠這些發展起來了,它需要達到更好的一個層次,讓城市再升級,這是正常的,但是在這個時候,候鳥老人只是在這住,消費水平並不高,更深層次地來說,他們並沒有給三亞做任何的稅收貢獻,反而更多的是佔用城市資源,比如坐公交不花錢。

從長遠來看,這種候鳥式養老對於三亞的發展是不可取的,不利於城市的升級建設。比如不久前的京津翼一體化,減少低端資源,三亞也同樣出臺政策:外地人買房也要提供一年的在當地交納個稅和社保的有關證明。

我曾經看過一個脫口秀這樣調侃:"很多東北人過年到三亞想感受當地風土人地,結果到那一看,三亞的鍋包肉、小雞燉蘑菇那比東北的還地道呢,而且語言交流毫無障礙,跟在東北沒啥差別。"網上也常常調侃黑龍江省三亞市。有曾媒體拜訪過當地人,其實他們挺牴觸外地人。

來到三亞,你會發現其實本地人更多還是住在三亞下面的鎮上,更多的還是農民,他們大多沒有什麼文化,一年的收入都靠種些熱帶瓜果做點生意維持生活,因為地理位置的關係,常常遭到颱風的破壞。與此同時,我也常常看到這樣的新聞"外地人開著車偷農民瓜果""外地人與三亞農民發生爭執……"而這些外地人大多指的也還是東北人。

其實我對東北人沒有什麼牴觸,也不討厭,甚至還挺喜歡他們,喜歡他們的小品,喜歡他們的二人轉和冰城哈爾濱與南方完全不一樣的景象,平常沒事也特別喜歡模仿他們的口音。

但是隨著越來越多的不好的新聞被曝光,我的內心多多少少還是意味深長地長嘆一口氣"唉……"作為一名當地人,我很歡迎外來人口,都說"天南地北是一家",大量的外來人口會帶動當地的發展這是事實,三亞作為一個剛剛發展起來的小城市很需要這也是事實。

這兩年建立起的九所新區,出現了許多的房地產,大多買房的也是外地人,出門喝茶遇到的都是外地人。那來海南的外地人這麼多,為什麼招黑的只有東北人,各地這麼多旅遊城市,為什麼招黑最多的還是三亞,原因我想不言而喻。

過去的三亞確實是依靠著服務業、旅遊業、房地產而發展起來,未來也可能還會繼續把這些當做"第一生產力"來建設城市。但是,現如今三亞已經慢慢地在國內外站起來,它更多需要的是高端人群和資源來站穩腳跟,單純地依靠候鳥式養老維持房地產業嗎?答案當然不是!

當年深圳和珠三角也同樣在發展的初期湧入大批人群,但是在這群人中百分之九十是年輕人,他們為城市的建設和城市稅收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也為戶口城市化奠定了基礎。如今的三亞如果單純被當做養老勝地,我想這必定不可取。

寫下這些,沒有想要說明什麼,我還是很喜歡各地的人來這旅遊,和我們一起感受這裡的溫暖與熱情。但是,我希望在你們來的同時,別給這座城市招黑……


剛行路上

不止三亞市,整個海南島內東北人都異常的多。涉及的各行各業都有東北人的身影,在三亞東北口音隨處可聞。餐飲業、服務業、旅遊業都有都有他們的足跡。三亞如此龐大的東北人群體,不單單的是旅遊度假和定居養老,原因主要有三個:

解放海南四野一路南下

有些歷史常識的人都清楚,海南島的解放主要是解放軍第四野戰軍的功績,而第四野戰軍的前身是由東北的八路軍和東北新四軍,以及東北抗日聯軍組成的,所以兵員多為東北籍。 林彪羅榮桓帶領四野解放海南島後,許多軍人就地轉業就地安置。這些人就是海南最早一批的東北拓荒人。


80年代海南建省網羅人才

上世紀80年代末期,海南脫離廣東的管轄成立海南省,成立之初廣納人才。許多老一輩的海南東北人的後代及遠在東北的親戚,及時抓住了機會,將自己的根扎得更深了。直到現在三亞市甚至整個海南省政府的東北籍的官員也不少。




90年代下崗趕上房產泡沫

就在海南建省的十年後,東北作為中國工業中心,實行大規模的改制下崗,而此時剛好趕上海南的“房地產泡沫”現象。許多下崗家庭索性就用下崗買斷的錢舉家遷往海南買房定居和擇業。至此東北人已完全在海南三亞根深蒂固。




海南屬於旅遊勝地,所以更多的東北人由海南各地蜂擁而至,條件好的開個酒店餐廳,條件一般的開個出租車或旅遊車,再加上怡人的氣候環境適合養老,別說東北人現在甚至地處大西北的新疆人,也越來越多的前往三亞置業興業,度假養老!


棟哥曰

上世紀九十年代,中國發生了兩件看似毫不相干的事。

一是國企職工下崗潮;二是海南的房產熱。

1997年底,東北國企員工下崗的數量達到了259萬,同比全國下崗人數佔到了22%,近四分之一的下崗職工都是東北人,觸目驚心。

此後,東北雖然經過一系列國家的大力扶持,但經濟起色不大,大量的人口外流。

在這個當口,海南的房地產垮了,每平米300元的房子無人問津。聞聲而來的東北下崗工人拿著手裡的遣散費,在三亞為自己和家人添置了第一套房產,這是三亞迎來一次東北潮。

但不是第一次迎接東北人,第一次東北人進三亞應該是在解放初期,來自東北的四野在解放完東北後,一路南下去解放海南,解放後,他們就地駐紮,墾邊戍邊。

嚴格意義上說,東北與三亞的聯繫,早在幾十年前就已經千絲萬縷了,這也是之後大規模遷徙的基礎。

至2000年前後,前期來三亞的東北人,很多漸漸成了社會中堅力量,對後來者而言,這無疑充滿了誘惑。雖說當時房地產經濟破裂,但三亞作為無可比擬的旅遊城市的價值和地位也不能忽視,有點腦子的東北人自然看到了其經濟價值。

最早進軍三亞的東北人,隨著三亞旅遊業的發展,站穩了腳,之後隨著父輩們追加投資房產的,佔得了在三亞發展的先機,標準的東北話成了東北年輕人在三亞站穩腳的契機。

此時,口齒清晰,並且自帶幽默的東北人也抓住了機會,越來越多的東北人進入海南。形成一個個生意群落,從餐廳到住宿,再到關於旅遊的一切,三亞的成功成就了東北人。累計了資本之後的東北人,繼續買房。

對東北人來說,三亞仿似天堂。

另一個使三亞成為東北人天堂的原因是溫度。

對東北來說,過冬有著神聖的地位。南方城市裡,三亞的冬天最暖。面朝大海、春暖花開對東北人來說有些奢望,但三亞滿足了他們,就像廣東人對漫天飛雪的夢想類似。

從古至今,人類對溫暖的渴望,似乎不會允許發達的文明出現在苦寒之地。

東北的寒冷雖然意味著緩慢和堅毅,但也伴隨著殘酷與脆弱。沒有比三亞更為理想的東北人的避寒之地了。

為了迎合東北人,三亞本身也開始直面東北人,這是旅遊城市不得不做出的改變。

在樓盤的廣告盤中,地產商直言:哪個東北人沒有套海南房?

簡明扼要,直勾勾的吸引著攀比之風盛行的東北人的眼球。此時,出租車司機問及東北人想在哪過冬,他們首選的答案多半是三亞。

至於為什麼,東北人也怕冷。


大唐雷音寺


​近日,一個房地產廣告在國內社交網絡中流行開來,在這幅海南某地的房地產廣告中,地產商打出了“哪個東北人沒有套海南房?”的廣告語。

在海南,尤其是在三亞的東北人非常密集,以至於很多人調侃三亞是“黑龍江省三亞市”,在海南買房對於東北人的意義就和穿貂一樣。三亞市副市長李伯清也說過:“如果北方的幾十萬外來人口撤出三亞的話,這個城市可能一夜之間變成一座空城。”有趣的是,這位三亞副市長來自遼寧大連,也是個東北人。

吸引東北人到三亞定居最為明顯的原因是海南優秀的光熱條件,並且,在以熱帶風光聞名的度假區中,海南的價格比較親民。在這一點上,俄羅斯人、北京人都與東北人的偏好相同,海南的北京購房者和俄羅斯遊客都不少。相比於中國東北、華北地區和俄羅斯嚴寒的冬季,海南溫暖的冬天對這些寒冷地區的外來者來說無異於天堂。俄羅斯人前往熱帶、亞熱帶地區度假的第一目標本來是黑海沿岸或土耳其,但由於政治衝突以及俄羅斯90年代的經濟下行,海南旅遊變得比這些地區更有吸引力。根據俄羅斯最大的旅行社PEGAS統計,早在2011年,俄羅斯到三亞的遊客就突破了20萬人次。而三亞的大街上,用俄文標註的招牌也不鮮見。

海南優秀的自然條件對東北人來說一個拉力因素,而歷史上的東北下崗潮和近些年不太令人樂觀的經濟形勢,則是東北人南下的推力因素。

與東北人相比,身在首都的北京人又少了很多外遷的動力。東三省近年來以每年超過200萬人口的速度向外流失人口,這一趨勢的開端要追溯到90年代的國有企業下崗潮。東北地區曾經是中國現代工業最為發達,最為集中的區域,東北地區的城市化率也在相當長的時間內領跑全國,這樣的優勢在經濟結構的重大調整中變成了劣勢,東北地區在下崗潮中所受到的衝擊非常嚴重。1997年底,東三省國企員工下崗的數量達到了259萬,佔比超過全國下崗人數的22%,接近四分之一的下崗職工都在東北。90年代國企員工下崗之後的主要安置方法可分為市場化和集體化兩種方式。市場化的安置方法主要指企業一次性買斷員工工齡,向員工支付一定的補償費用,今後雙方不再存在僱傭關係,下崗職工自謀生路。集體化的安置方法主要為允許員工內退下崗或待業下崗,這兩種方式分別向員工以月為單位支付一筆數量較少的退休金或津貼,沒有完全剪斷下崗員工與原單位之間的關係。根據96年6月對哈爾濱等城市的調查,88%的下崗職工沒有經過單位化的安排,但有40%的下崗人員已經不同程度的就業了。

九十年代,海南曾有過一輪驚心動魄的房地產過山車,地產泡沫破裂的時間恰巧和下崗潮對應,海南成了東北打工者眼中的好去處。

而和90代末東北下崗潮遙相呼應,在當時的海南一次規模空前的房地產泡沫破裂了。1988年8月23日,海南省從廣東省脫離,單獨設省,並一舉成為中國最大的經濟特區。當年就有大量淘金者從全國各地湧來,寄希望於海南能成為第二個深圳。91年,國務院發佈了《關於全面推進城鎮住房制度改革的意見》,住房改革深化。92年鄧小平南巡講話之後,更多投資資金來到了中國南方。

1991年,海口房價1400元/每平米,僅僅相隔一年,1992年海口房價就漲到了超過5000元/每平米,1993年上半年房價達到頂峰的7500元/每平米,少數樓盤的單價甚至超過了10000元/每平米。這個價格甚至超過了今天許多地級市的商品房售價。於此同時,海南的配套產業並沒有太多發展的空間,一窩蜂湧來的資金和人力幾乎全部擠進了房地產市場。總人口不到700萬,城市人口100萬出頭的海南省一時間竟然擁有了超過13000家的房地產公司。當時無論是炒房者還是開發商,幾乎沒有人打算長期定居下來,不清楚未來誰來住這些房子,但是建設項目一個接一個的上馬。海口的地價也從不到100萬元/畝,飆升至超過600萬/畝。海南形成了中國改革開發後的第一次房地產熱。

1993年6月是個轉折點,時任國務院副總理朱鎔基發表講話,宣佈停止房地產公司上市,並且收縮銀行資金,控制資金進入房地產市場。在一系列的宏觀經濟政策壓迫之下,海南的房地產行業快速衰退,房地產泡沫破裂了。無數在建的商品房項目停工,絕大多數的海南房地產公司破產。當時的調侃是,海南有三大景觀“天涯、海角、爛尾樓”,僅佔全國0.6%人口的海南省承擔了全國10%的商品房庫存。1996年初,海口地價跌回100萬/畝。1998年,在北方國有企業下崗潮最為嚴重的時候,海南隨處可見500元一平米的房子。也正是在這個時期,來自東北的打工者開始出現在三亞的出租車、餐飲、零售等等各行各業,對於前來打拼的東北人來說,海南無疑是個氣候宜人就業寬鬆的好地方。


小皇后地盤

東北人多的主要原因是三亞在建省以後有個黑龍江鶴崗的人調到三亞當副市長,鶴崗許多人來三亞謀生,開出租和黑車的都是鶴崗和附近佳木斯或牡丹江人。都是混社會的。王富玉當三亞書記時,修了一條叫三亞灣的沿海之路,房地產業開始冒頭。加之二千年中國老百姓開始富裕起來,來三亞渡假買房的開始多起來。

黑龍江最富的是省會哈爾濱,各路先富的人士和敢於冒險的窮人紛紛飛來,東北部分老年人也為了治病來海南,九五年,幾萬人的三亞變成現在的七八十萬。如果有人說東北人素質低,其實東北年輕人很少來海南,多數是老年人。不管是東北老年人還是南方老年人,他們文化低,經歷舊中國和困難時期,行為舉止讓海南人接受又了,因此東北人在海南不受歡迎。


洗了弧度

這個問題問的好,我是一個地地道道的東北遼寧人,每年去三亞至少5次,剛剛三月還去了一次。為什麼東北人喜歡三亞,為什麼三亞都叫東北第四個省?作為東北人最有發言權,回答一下網友的好奇吧。

不可否認現在的三亞,已經商業化和高消費已經根深蒂固大家的心中,可是作為一個東北人經常去三亞,還是可以找到很多好玩,性價比好的地方,這也是很多東北人依然選擇去三亞,經商的東北人咱們就不說了,就說去旅行或者度假的東北人,來三亞都是什麼心態。

東北人來三亞有幾個願意,第一個原因就是親戚多,特別是老人做候鳥以後,每次來三亞都像是回家一樣,可以看親戚走朋友,這是其它地方無法比的。第二就是氣候原因,東北的寒冷時間太長,越長就越想忘暖和的地方,三亞一年四季都是夏天,這樣很多東北人比較喜歡。第三是海,東北除了遼寧有海,其它兩個省都是沒海的,越是沒有才越嚮往。第四是美食,三亞的美食現在更偏向東北的口味,可能是東北人開店多的原因,在三亞沒有飲食差異,所以吃貨們就原因來三亞。

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東北大媽喜歡廣場舞,眾所周知北方的天氣一年只有幾個月才能跳舞,那麼在三亞就不一樣了,可以365天每天都在廣場舞,當你來到三亞灣,一眼望去都是東北大媽的舞姿,所以東北人特別喜歡三亞,出國又不方便,三亞就成了最好的選擇。


旅行者的季憶

先說說東北人吧。其實東北的漢人很少,更多的原住民應該是滿族等少數民族。很多東北漢人往上面尋祖的話都是當年闖關東過來的,在我們安土重遷的傳統文化裡,可以說他們的骨子裡就有闖蕩天下的基因。建國後,東北作為我國重要的工業基地,年年都有大批源源不斷的院校畢業生作為新生力量從祖國各地被輸送到東北各大國企,並在此落地生根、開枝散葉。

當時間輪轉到上個世紀的90年代,我們整個國家迎來了大國企的沒落和大量國企職工的下崗潮,曾經輝煌的瀋陽、長春等一大批工業城市也隨著大國企的沒落而變得風光不再。如果你看過《鋼的琴》等以東北沒落大國企為背景的影片就會略有感受,但更加不敢想象的是,1997、1998年前後全國將近1/4的國企下崗職工,都集中在東三省!

國企頹勢已起回天乏術,而大量下崗的人們為了生活下去必須要自己尋找出路,於是他們開始了不斷的外流。與其他地區流出的務工人口很不一樣的是,東北的外流人口大多是擁有較高職業技能的下崗職工。相對比於離開山村外出打工的人來說,這些城市下崗者更加的無依無靠,他們連一塊土地都沒有,靠奮鬥改變人生的願望也更強烈。

於此同時,第一浪的海南開發熱潮退卻,曾經被惡炒的房地產幾乎垮掉,爛尾樓低價樓比比皆是。而東北9、10月份即開始下雪的嚴寒氣候,讓很多痛恨苦寒、生計困難的東北下崗工人選擇在拿到遣散費後南下海南,買房定居。也許這就是改革開發後海南迎來的第一波東北定居者吧。其實彼時的海南,還遠沒有今天的模樣。

再後來,海南開始打造“國際旅遊島”,也循序漸進的進入到現代化建設和發展階段。隨著三亞日臻完善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東北人為了讓老人能夠享受到溫暖晴朗的冬天和清新的空氣,選擇到海南過冬;而經濟條件好一些的,也會考慮在三亞買房讓老人長居於此。相比於其他省市有此心的人,東北人只是更早一步動心、更早一步行動了而已。

很多人笑說三亞是“黑龍江省三亞市”,誰又能知道這背後曾有過多少東北人的辛酸和奮鬥?也有人把三亞旅遊亂象歸結於遍地的東北人,誰又能體會那些接近於普通話的東北話曾經溫暖過多少聽不懂海南方言的旅行者的心?

無論是當年的被迫南下謀生,還是如今的候鳥型遷徙小住,如今海南遍地的東北人,其實都是人們自己用腳投票的結果。也祝願三亞越來越好。


長腿叔叔

在海南,尤其是在三亞的東北人非常密集,以至於很多人調侃三亞是“黑龍江省三亞市”,在海南買房對於東北人的意義就和穿貂一樣。三亞市副市長李伯清也說過:“如果北方的幾十萬外來人口撤出三亞的話,這個城市可能一夜之間變成一座空城。”有趣的是,這位三亞副市長來自遼寧大連,也是個東北人。

2014年海南全省的流動人口服務管理工作現場會上將海南省的流動人口分為四類,其中就包括數量龐大的三亞居住半年型人群,又稱為“候鳥”人群。不包含短期旅遊者,海南省外來流動人口數量在2013年底才突破100萬,而根據澎湃新聞的統計,截至2014年11月,在三亞養老的異地老人就有接近40萬人,其中哈爾濱籍老人就佔到20萬左右。

海南的東北人多,近幾年北京、河北、俄羅斯的遊客和住戶也越來越多,吸引北方候鳥們的第一個驅動力當然是海南溫暖的冬天。

吸引東北人到三亞定居最為明顯的原因是海南優秀的光熱條件,並且,在以熱帶風光聞名的度假區中,海南的價格比較親民。在這一點上,俄羅斯人、北京人都與東北人的偏好相同,海南的北京購房者和俄羅斯遊客都不少。相比於中國東北、華北地區和俄羅斯嚴寒的冬季,海南溫暖的冬天對這些寒冷地區的外來者來說無異於天堂。俄羅斯人前往熱帶、亞熱帶地區度假的第一目標本來是黑海沿岸或土耳其,但由於政治衝突以及俄羅斯90年代的經濟下行,海南旅遊變得比這些地區更有吸引力。根據俄羅斯最大的旅行社PEGAS統計,早在2011年,俄羅斯到三亞的遊客就突破了20萬人次。而三亞的大街上,用俄文標註的招牌也不鮮見。

海南優秀的自然條件對東北人來說一個拉力因素,而歷史上的東北下崗潮和近些年不太令人樂觀的經濟形勢,則是東北人南下的推力因素。

與東北人相比,身在首都的北京人又少了很多外遷的動力。東三省近年來以每年超過200萬人口的速度向外流失人口,這一趨勢的開端要追溯到90年代的國有企業下崗潮。東北地區曾經是中國現代工業最為發達,最為集中的區域,東北地區的城市化率也在相當長的時間內領跑全國,這樣的優勢在經濟結構的重大調整中變成了劣勢,東北地區在下崗潮中所受到的衝擊非常嚴重。1997年底,東三省國企員工下崗的數量達到了259萬,佔比超過全國下崗人數的22%,接近四分之一的下崗職工都在東北。90年代國企員工下崗之後的主要安置方法可分為市場化和集體化兩種方式。市場化的安置方法主要指企業一次性買斷員工工齡,向員工支付一定的補償費用,今後雙方不再存在僱傭關係,下崗職工自謀生路。集體化的安置方法主要為允許員工內退下崗或待業下崗,這兩種方式分別向員工以月為單位支付一筆數量較少的退休金或津貼,沒有完全剪斷下崗員工與原單位之間的關係。根據96年6月對哈爾濱等城市的調查,88%的下崗職工沒有經過單位化的安排,但有40%的下崗人員已經不同程度的就業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