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同學群裡說話的永遠是那幾個人,而大部分人選擇沉默?

小子影

這大概是因為個人原因吧!首先,我自己就屬於沉默的那種人,因為無話可講啊,說話的那幾個人正在談天論地聊的歡呢,怎麼好意思突然插入一句呢,既然之前就選擇了沉默,乾脆一直沉默下去吧,我是這樣想,不知道大家是怎樣做的。

而且,同學群,裡面說話的那幾個人,往往都是哈 牛 皮飛起的幾個人,不是討論遊戲,就是討論一些什麼無關痛癢的事,我真的不想和他們瞎扯,做同學的時候,都沒有多深的感情,就憑在群裡的幾句瞎扯感情就加深咯?不可能的。

大部分人都是有自己的事做的,誰天天無聊的看著同學群發的什麼,就是看,也是自己事情做完了,什麼處理結束了,翻看一下同學聊天的記錄,看看有沒有什麼重要的通知,信息,等等吧,一般到了這個時候,同學群也就歸於平靜了,那幾個聊天的人也都散了,就算你有什麼想說的,估計也不好意思發了吧,那麼平靜的一個群,你突兀來了一句,你們人呢?相信一般都不會收到回覆吧!所以,這個時間,看看他們的聊天記錄就好,沒必要再發了。

隨著年紀的增長,諸事纏身,學業,工作,婚姻,家庭,等等吧,這些事情已經讓一個人頭疼不已了,相信他們有閒工夫,也就是找點搞笑的視頻看看,舒展一下自己的心情,同學呢,有想聯繫的,自然就打電話聊天了,那還去一一都關注同學群啊。

還有就是,有些同學已經屏蔽了同學群,他們不好意思退出,畢竟怕其他同學對自己有看法啊,就默默的屏蔽了,至於原因,肯定是覺得那幾個話多的煩人唄,一般話多的那幾個人,聊著聊著就會鬥圖什麼,信息一條接一條,不一會就99+,真是誰看誰煩啊,不回覆已經是最大尊敬,屏蔽了也無可厚非。

最後,如果和同學真的玩的好的話,那就打電話問問吧,人的一生有那麼多的同學,不可能每一個人都記得,都聯繫吧,比如我,現在我上大三,初中高中的那些同學,大部分我都忘了,玩的好的自然經常聯繫,那些淡的,也就隨他淡吧,很正常,並不是說我對同學情不看重,只是一個人的精力實在有限,不可能對每一個人都面面俱到,所以,那就一切隨緣吧!

最後,經常說話的那幾個人,你們不覺得他們很無聊嗎?

最後,附帶同學照片兩張。天各一方,各自安好。



小幸福的萌萌雷

沉默的永遠是大多數,不止同學群。

但是沉默者不代表就是傻鳥,反而整天嘰嘰喳喳的倒像一群麻雀,我就看著你們,到什麼時候才能消停下來。

我是喻派胡言,愛財如命的人力資源大叔,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可以回答一切有關職場和社會問題的雜家,歡迎關注和我交流!

同學群裡說話的永遠是那幾個人,因為那幾個人本來就是個小圈子,十有八九在學生時代就是臭味相投的死黨或同盟。

如果在說話活躍的人當中,有在學生時代不聲不響籍籍無名者,要麼是突然成了暴發戶或名人,要麼就是性生活不和諧的怨婦怨男,妄圖在同學群裡尋求心理安慰。

小圈裡的人,總得在大圈裡刷點存在感,如果沒有觀眾,他們哪裡能聊的那麼起勁呢?只不過,他們常常把沉默者當做背景板或白噪音而已。

而大部分人選擇沉默者,無非是以下幾種情形:

一、反感。

整天群裡消息閃阿閃,發的都是些毫無營養價值的東西,有的還在群裡發葷段子,打情罵俏,或者臭不要臉,直接上黃圖,發黃色視頻,感覺變了味。你還在想,怎麼同學都這素質啊?能不反感嗎。尤其每次見到學生時代的情敵在群裡說一些不著調的話,你就恨不得上去揍他丫的,哪裡還有心情聊天。

二、純粹沒空。

聊天的要麼是有錢,要麼是有閒,要麼二者兼而有之。但多數人都很忙,各有各的事情,各有各的生活,哪裡有那麼多閒工夫看群裡面瞎掰扯?

三、看笑話。

有些人不說話,只是瞅兩眼,看說話人的那些邏輯,不禁會心的笑了,一瞬間覺得自己又增長了不少優越感。學習成績好的,一般都不太愛說話,不是混得差,而是低調,做人,總還是得夾起尾巴的,不管你是不是有錢人,這一點,還是得有點共識。


喻派胡言


如今的同學群裡,少了昔日的天真與真誠……如今剩下的只有虛偽與炫耀。為什麼現在的同學群說話的越來越少,甚至有的退群,可見那曾經純真的面對,如今只是一道只得回憶的風景了。十幾年幾十年的鉅變,讓昔日風雨同窗的感情,只能變成了一種回憶。而現實中同學間的差距,讓情感變成了一種不可逾越的鴻溝……

別說同學聊天少了,就是同學聚會也少了許多。有權有能力的同學,願意出現在這種場合。以顯示自己的不同。而那些平民大眾的同學,只能默默的望著滿桌的酒菜,看著幾個組織者們興高采烈地推杯換盞,炫耀著自己事業的成功……



人,是一種高級動物。而不妥之處,就是特別喜歡炫耀。這裡指的是某些人。特別是取得了成功之後,在親戚朋友同學面前,更是不可一世。這種做法,讓那些本就生活平淡無能力的同學,感到一種無形的壓力。也感到了同學間的那種代溝。

幾十年前,十幾年前,也許還是同學。可如今呢?是什麼?同學的再相會,帶來的並不是喜慶,還有一種難以述說的壓力。

而最終的結局是,選擇沉默,退群。終止了同學的聚會。這就是現在同學會的現實表現。

我們不要現在,但我們更懷念昨天。我們希望昨天的同學,是我們的將來,而不是高高在上的現在……


這片白樺林

俗話說: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畢業之後,每個人都要各奔東西,都有各自的生活了。社會的磨練和時間的沉澱,也許讓每個人的層次都不一樣了。圈子不同,不必強融。所以也沒什麼話題可聊的了。

其實同學情只代表著自己的過去,人不能單靠懷念過去生活,還是要向前看的。



至於為什麼同學群裡說話的永遠是那幾個人,而大部分卻都是沉默的?我覺得不外乎以下幾點:

第一,真正混得好的人,再看同學群這種圈子,就看得比較淡了。

混得好的人,他們相信自己的成功,只能靠自己的雙手努力換來。每天在群裡吹牛打炮,傷春悲秋,發搞笑段子並不能給自己的事業帶來任何幫助。並不是看不起其他人,只是同學之間的感情看得淡了,只適合埋藏在心裡。

所以,他們其實不願花太多的時間去關注同學群裡那些傷春悲秋的負能量,或者那些只為博君一笑的搞笑段子。

第二,混得差的人,再看同學群這種圈子,就看得比較淡了。

混得差的人,他們本身經濟條件就不太好。再看同學群裡那些旅遊照,方向盤照,大餐照或許會感嘆命運的不公吧。覺得自己的圈子跟他們不同了,抹不下臉面來去湊熱鬧了。再看那些傷春悲秋的娛樂段子,也覺得跟自己沒什麼關係了吧。


所以,混的差的人,只想找個黑暗的角落,然後靜靜地,靜靜地呆在那裡,直到被所有人都遺忘。

第三,那些混的中等的,或者自認為混的很好的人,就是群裡的活躍份子人。

其實一個群裡也就那麼幾個,群裡的消息大多數都是他們貢獻的。有什麼同學之間的活動,也大多數都是他們組織的。

混的中等的人,他們喜歡讓大家知道他們混的比大部分人都好。他們喜歡讓大家知道他們是很重視同學之情的。他們往往會在群裡發一些不經意間的炫富舉動。

所以,真正混得好的人看淡了混同學群。混的差的人害怕混同學群。只有那些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的人才有空每天傷春悲秋,或發發段子博君一笑。

其實同學情只代表了自己的過去。志同道合的人當然應該保持聯繫,但如果是泛泛之交的話,就算了吧。


離小小呆瓜

為什麼同學群裡說話的永遠是那幾個人,而大部分人選擇沉默?

這個題目問得好,大家都是深有體會的人。我就結合不少網友的看法,來談現在所謂的同學群是怎麼建起來的,又為什麼多數選擇沉默,以及同學群的前世今生吧?

很早很早以前,同窗同學們都年輕率真,手足情深。畢業後走向社會各奔東西,那個時候沒有網絡沒有手機,關係好的彼此聯繫都靠筆紙寫信,字裡行間感情真摯。

再後來十年一晃過了,大家都混得有點人模狗樣了,辦公室相對固定了,開始有電話聯繫了,出息了當上大官的同學們開始電話聯繫組織同學畢業十週年大慶了。費用有辦法解決,闊別相思情深,聚會火熱成功。

再後來畢業二十週年轉眼也到了,電腦普及到幾乎人手一臺了,手機人人都有,同學聚會依然少不了。牽頭組織的依然是混得有頭有臉的官場同學們,反正吃喝不用自理,大家樂得個久別重逢,相聚有緣。

這個時候因為有了網絡有了手機,聯繫也就方便多了,發短信建QQ群,俗話說,新挖的茅坑三天香。聚會完了群裡因為感謝因為捧場,客話套話真真假假的玩笑話,熱鬧了幾天就因為各種距離的遙遠而慢慢冷清了起來。

最後,歡迎大家關注《山人的生活感悟》探討人生,感悟生活,共話養生,閒聊文學,共同學習進步。


山人的生活感悟

我曾經是一個同學群的群主,剛開始建立同學群的初衷是聯繫老同學,增進同學情誼,很多人十幾年沒見了,確實也挺想念的。群建立的一開始,大家都在群裡積極發言,每天都有說不完的話,每天打開群都是一堆未讀信息,聊盡了上學時的點點滴滴。慢慢的,那股新鮮勁過了,說話的人越來越少,大家都自己忙自己的,我經常在群裡找些話題跟大家聊,想改變這種尷尬沉默的狀況。


但是我發現無論怎麼努力,說話的永遠只有那麼三五個人,一發紅包很多人搶,但是搶了也不說一句話。過了半年,我發現大家已經不再需要這個群了,甚至覺得這個群的存在毫無意義,最後解散了群。其實我們並沒有那麼多感情要去聯繫,也沒有那麼多話要說,時間過去了,感情已經變的很淡了,你想著去尋找曾經的同學情誼,但發現真的找到了卻不再是曾經的樣子。從學校分開後的這十幾年,我們經歷了不同的事情,有了不同的身份,每個人的距離也拉的越來越遠。混的好的會有一種優越感,出手闊綽,沒有混出個樣子的自卑,也不想往同學群裡湊,就算你拉他進去他也只是呆在裡面,不說話,過了不久就會自動退群。


其實當我們冷靜下來再來看同學群,發現其實它的存在毫無意義,連裡面聊都話題都是沒話找話型的,每天還要花費很多精力在上面,在這個該奮鬥的年齡,不應該把多餘的精力用在這上面。況且現在很多同學群都有不少歪風邪氣,有人是為了找事業上的關係,有人是為了聯繫曾經的戀人,有人只是為了來炫富。所以同學群到最後都會覺得很沒有意思,不是群裡潛水了就是都沉默了,各自忙各自的生活工作去了。說話那幾個人也不是真的有很多話要說,有的人是礙於群主的面子,你發現經常說話那幾個人多半是群主玩的好的朋友,當然也不能排除有些“話精”的存在。

過去的回不來,回來的不再是過去,有的東西,緬懷就好!


墨采薇

和性格有關係

外向的人說的多

簡單的人說的多

單純的人說的多

深情重情的人說的多

心裡有陽光的人說的多

幼稚的人也說的多

自戀的人說的多

張揚的人說的多

需要被關注的人

需要被認可的人

都說的多


除外沉默者都是觀望,有事就說,沒事就看看。

這樣的人多是

理性的人

穩重的人

慎重的人

聰明的人

忙碌的人

少說多做的人

內涵的人


同學群裡,和上學的時候一樣啊,有人到講臺亂喊,班裡站起來大叫,有人沉默寡言。

只是現在搬到網絡裡,群裡了。沒什麼不可理解的。

祝福同學。人生+心岸姐姐=正能量


心岸姐姐

我也一個同學群,開始大家很想一起聚聚,畢竟三十多年不見了,可隨著時間推移,怎知道有個別人故作,在這基礎上又建一個同學群,本來當時的本意是那家有白事,同學群拿錢去慰問,讓同學這份感情永固長存。可後來隨著某些個人意願,拉了一些同學進來,大家也不走動,更不認識,群裡面互相吹捧這個那個人,剋意奉承這個那個人,要麼發些怎樣做人等等所轉發的文章,好象自己怎麼優秀,看了都煩心,於是自己就潛水了。還有某些同學得病了也不去看,有的同學呢認為自己美,整天曬個人到處遊玩的照片,有的無聊半夜半夜曬兩個人喝酒照片,簡直無聊之極,還有的人認為別人不說話,盡發一些抄襲譏諷的文章,顯示自己高大,還有人說某某老大,整天屁顛屁顛的,令人作嘔。唉,三十多年了,人心都變了,聊著聊著都變味道了,真真有情的同學還是小範圍的,有情有義的聚聚多好,大家既開心又快樂,沒必要在同學群裡瞎鬧,也沒那閒心了,五十多歲人了,活個自在,享受安靜,圖個健康。幾個真情實義的同學時常小聚多麼爽朗,朋友不在多而在於精,同學也一樣,到不了一起的,何必強求,豆腐多了是水,實實在在比什麼都好!我曾經退出同學群,又被拉進去,我就設置了,這謹以此我個人觀點吧。


手機用戶3056976428

1.新奇感,同學之間的瞭解還保持在學生時代,本來有群了同學們又重新能聚在一起聊天了,本來大家天南海北的難得見一次,偶爾聚個會當然都熱情挺高,但天天聚在一起聊天吹牛時間久了自然沒有了新奇感。

2、沒有共同話題。畢業之後大家各奔東西,沒有共同的生活環境,自然沒有共同話題,當初的清純,經過這麼多年的社會磨礪,性格、社會地位還有思想也都變化很大。

3.身份地位的不同,有的同學混的好位高權重,高高在上、還有的同學卻身份卑微,有的人工作太忙,還有的人不高不低很悠閒的過日子,有的人平靜淡漠與世無爭、還有的人脾氣暴躁斤斤計較,說實話身份地位不同的人在一起沒辦法正常相處和聊天的。混得好的一般會沉默寡言,擔心別人求他辦事,混得不好的,人微言輕,即使說幾句,也沒人理會,同學會很少參與,自然也不會多說話。

3、群大了人也多,但同學關係也有好壞之分,說話有顧忌。有的同學說的話不願意讓其中的一些同學看到,好多人就選擇建個小群,把那些關係好的弄到一起聊天。



北冥ZZY

縱觀我初中、高中、大學群裡踴躍發言的同學來看,確實如提問所說,基本都是那麼幾個人。這幾個人,只有三種人群:

1、在上學時,就是話多的人。我初中群裡說話的人少一點,但集中在那幾個人身上,初中他們都是關係比較好,話比較多,而且,我還發現一點,無論是初中還是高中,話多的,大多數是成績當時不咋樣的。高中時,我是我們班的歷史課代表(19年前的高考,全縣歷史最高),跟其他幾個課代表(基本是班上的尖子生),基本是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備戰高考,成績不好的,跟成績不好的玩、混,成績好的,也成為一個群體,報團學習考大學。

所以,成績不咋樣的,話多,畢業後或工作後,同樣話多。

2、刷存在感。還有一種人,初中高中大學話不多,但成績也不怎麼樣,畢業工作後,突然變得多了起來。主要在於,上學時候,基本都是班上被邊緣化的人,畢業後,為了找回曾經被邊緣化,找回存在感,重塑在同學們心目中的形象和存在,所以開始變得話多。

3、混的還不錯。還有一種情況,說話的之所以永遠是那麼幾個人,是因為他們畢業工作後,混的都還不錯。班裡群裡說話的,比較積極的幾個人,一般來說,在社會上混的都還不錯,我們初中群裡發言積極的幾個人,據說都是在外面做生意還不錯(具體情況不得而知)。

高中同學群裡,發言積極的,也差不多是開公司,或者是縣城各部門的小領導,副科級幹部,算是有點小成就。 我一個堂弟,十幾年前,大學畢業後去廣州開了一個公司,現在一年有七八百萬(利潤)收入,在我們縣城興建了一個大酒店,平常開路虎攬勝,在縣城比較威風,經常組織班裡活動,不用說,那肯定是班裡發言最積極的,我哥是縣城一個副科級幹部,一年要組織兩次初中同學聚會,不用說,肯定是班裡發言最積極的。

說了發言積極的,再來說說沉默的大多數,我想,大家之所以沉默,有以下幾個因素:

1、做人一直比較低調,過好自己的小日子,不願意出風頭。一個班級群裡,高調的畢竟還是少數,大多數都是比較沉默型的,多數人甚至認為,把自己的小日子過好了,就行了,不去聊那些沒啥意義的話題。

2、實在沒時間。現在生活壓力比較大,不要說組織活動了,就是群裡說話,也沒有那麼多閒工夫去一天看群討論說話。因為在這個年齡,孩子還小,上有老下有小,每天忙忙碌碌,根本就沒時間去去閒聊。我每天上班後,跟打仗一樣,一直到中午下班有兩個小時候休息時間,之後就是到晚上9點才下班。所以,我們班上,經常發紅包幾個小時後,我才看到,基本沒有時間去看群裡留言討論發紅包。

3、覺得沒有意義。大多數時候,認為待群裡,是班裡大家庭的一員,但會堅持不發言、不組織活動,也不退群“三不”原則,最為主要的是,覺得群裡說的好多都是廢話,很無聊,在浪費自己的時間,有這個時間,還不如上上今日頭條或者悟空有答,跟大家分享話題、交流知識,寫點東西,倒是對自己一個提升和學習的機會。


我高中班裡最近的發言,無實質內容

4、沒有共同話題。在班級群裡,大家沉默的很大一個原因是,群裡發的信息很無聊,很多人一天發一些心靈雞湯讓人反感,或者說,剛開始覺得還行,但後來就覺得很無聊了,還有一些人,不斷髮自己或者孩子取得成績、成就的內容,或者是廣告,或者假消息。更有甚者,直接在群裡拉票。

群裡只有一種情況會出現大家發言很積極,那就是意外情況,如班上那個同學或老師得癌症了、出車禍了、得重症了等等,才會引發大家心靈的共鳴。

前年,我們大學班上,一個同學得癌症,因為這個同學跟我關係好,又是在我生活的這座城市治病,所以,我經常去看他,還會發些動態信息,大家都很關注,那一段時間,是好多年來,群裡說話最多的時候。直到這個同學去世後,還有同學組織去他徐州老家給他燒紙。

5、混的不咋樣。跟混的好的、發言積極的行成對比的是,大多數沉默的,基本上混的都不是太好,或者都比較一般。因為大家都是單位的普通人,即便工作十幾二十年了,也是單位的普通職工或者小領導,所以,算是混的不咋樣,群裡比較沉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