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在水中如何辨別方向?

淡定來了

依靠身體的側線


【側線(lateral line)】:  

是皮膚感覺器官中最高度分化的構造,呈溝狀或管狀。側線是魚類和水生兩棲類所特有的感覺器官。側線在頭部分成若干分支:眶上管、眶下管、鰓蓋舌頜管、橫枕管。魚體兩側一般各有一條,少數魚類每側有2到3條或更多。  

【作用機制】:

側線管內充滿粘液,它的感覺器神經丘即浸潤在粘液中。當水流衝擊身體,水的壓力通過側線管上的小孔進入管內,傳遞於粘液,引起粘液流動,並 使感覺頂產生搖動,從而把感覺細胞獲得的外來刺激通過感覺神經纖維傳遞到神經中樞。  

【機械感覺】:  

水流感覺:  

Hofer(1908)年以狗魚為實驗材料首次肯定了側線的感覺水流機能及辨別和定位障礙物的機能。當用橡皮管等直接噴水到狗魚側線上時,會出現特殊的運動性反應,包括背鰭的展開和身體向另一側略微彎曲。當增加刺激強度時,狗魚所有的鰭均會進行運動,並且會改變自身的位置。但在破壞側線器官後這些反應便會全部消失。Hofer(1908)還觀察到狗魚在黑暗的環境下也不會碰到實驗室水槽壁,並可在0.5-1釐米處察覺到一把4釐米寬的尺子,但同樣在切除側線後這些反應消失。  

聽覺:  

一般認為,側線能對低頻聲起反應,而其可聽頻率範圍則依種類而不同。鯽魚的側線能感受1~25Hz的低頻聲,鯉魚的側線能感受5~25Hz的低頻聲,海鯰的側線器官能感覺到的聲波頻率為50~150Hz。有人認為,6~16Hz的低頻聲是魚類側線最適宜的聲刺激,對於過高或過低頻率的聲刺激,側線均不大敏感。  

與內耳相似,側線也具有辨別聲源方位的能力。有人曾運用條件反射方法進行過實驗,結果發現鯉魚和鯽魚依靠側線均能很好地將頻率、振幅相同而方位不同的兩個聲源辨別開來。  

觸覺:  

魚類的觸覺十分發達,但沒有專門的觸覺感受器。有人做過實驗,當用毛髮測觸計靠上側線的鱗片之一時,可得到相近於人類皮膚觸覺最敏感區的觸覺閾限。由此可見,側線感受器作為觸覺感受器也是相當靈敏的。  

【側線的作用】:  

由於側線具有許多重要的感覺機能,所以,它在魚類的索餌、洄游、集群、生殖及防禦等各種生活過程種均有一定的作用。  

許多實驗證明:側線既是魚類尋找餌料、發現敵害及同種個體間相互聯繫的感覺器官;也是它們判別自己是否接近礁石、岸壁等各種障礙物的感覺器官。


魚棠觀賞魚

魚辨別方向的器官有多個,比如腦、眼睛、側線等。這裡重點說說側線。

仔細觀察一下魚的身體,會發現兩側各有一條從頭到尾的、虛線樣、略微發黑的線。這就是側線。側線大部分魚一側一條,少數魚一側有兩條甚至三條。

側線是一條極細的管子,裡面充滿粘液,粘液裡包裹著感覺神經細胞。當水流過時,壓力的變化會傳遞給粘液,粘液隨後傳遞給感覺神經細胞,神經細胞再通過神經纖維傳遞給中樞神經系統。

有人做過實驗,魚的側線不但能感知方向、在一定距離上感覺障礙物,還能辨別一定頻率的聲音,有類似人的內耳的功能。

由於側線具有重要的感知功能,所以它在魚的洄游、生殖、尋食、防禦、集群等方面有重要的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