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給孩子選擇的夏令營,也許是個坑!

夏令營越來越成為北上廣中產的標配,可是每年總有家長覺得被坑了……

有人說:帶孩子到美國,實際就在美加邊境一個村兒,行程各種變動……

還有人說:聽說讓孩子到劍橋學習,但實際上就是在劍橋草地上坐著啊,到了暑假,劍橋草地上烏泱泱都是中國孩子啊……還不如自己帶娃去,吃住玩得都更好!

你給孩子選擇的夏令營,也許是個坑!

今天的嘉賓趙蔚老師是一位媽媽,也是中國營地教育的先行者,從事營地教育已有10年的她從一位給自己孩子挑選夏令營的母親,到親歷親為創辦啟行營地教育,她的經驗值得看(回到文章頂部看完整視頻哦)!

你給孩子選擇的夏令營,也許是個坑!

孩子去營地,父母先學習

好多家長以為,把孩子送去營地“託管”,自己可以好好度假了。實際上,營地教育不僅僅是一日三餐、有書可讀;而是你們家庭生活的真實延伸,跟擇校一樣重要。

孩子到了營地,不僅僅學習知識,還會全天候受到老師價值觀的影響。選擇營地前,家長不妨問自己幾個問題:

我希望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他未來的方向可能是什麼樣的?你希望他的體能和安全狀況怎樣?

這樣一來,營地教育者的價值觀、營地課程、營地安全,都是必須考量的因素。

你給孩子選擇的夏令營,也許是個坑!

趙老師的兒子從3、4歲開始接受營地教育,她是一個很認真的媽媽,每次給兒子挑選營地教育,她都要在網絡上做很多功課,還會親自去和營地的創辦人/老師見面,和老師溝通聊天。”

為什麼要這麼拼?

趙老師說:因為營地教育是一種浸入式的教育,孩子們脫離家庭,全天候來到另一個空間裡面,很容易受到那個環境的影響。這個空間裡面的成年人,是否跟自己的家庭有同樣的價值觀,這個空間是否安全,都是特別重要的因素。

你給孩子選擇的夏令營,也許是個坑!

在營地,兒子變成了“暖男”

作為母親,趙老師也曾經歷兒子教育的焦慮,比如擇校。她的兒子從公立進入私立學校,她發現兩種教育都有優勢和不足。公立教育的孩子,缺乏和同伴一起發揮創意、動手做項目的機會;而私立學校的學生構成太精英了,感覺孩子脫離了真實生活。

營地教育剛好彌補了這兩個不足。既能夠做項目,同時有的項目還提供機會,讓孩子和不同階層的人在同一個空間裡面,接近更真實的社會生活。

趙老師的兒子,從小參加了國內外很多夏令營,從美國的夏令營,到汶川地震災區的援助營地(下集會重點介紹)。

趙老師發現,在這個過程中,兒子不僅獲得了知識,而且變成了一個懂得關懷別人的“暖男”。慢慢的,她從一位認真體驗夏令營的家長,變成了營地教育的堅定支持者。在兒子10歲那年,她創辦了啟行營地教育。兒子在啟行的營地度過青春期,之後赴美留學,還為營地項目擔任青年導師。

你給孩子選擇的夏令營,也許是個坑!

在美國,營地是幾代人的記憶

中國的營地教育還很年輕,在美國教育已經有150多年的歷史了。在很多家庭裡,祖父、爸爸和孩子,都曾在同一個營地長大,每年假期都會回到那裡。營地已經成為幾代人的共同記憶。

在一個好的營地項目裡面,導師有心理學教授、建築師、戲劇導師等各行業的人,而不是配幾個老師,帶著孩子們到著名景點留個影,到硅谷公司打個卡就結束了。

同時,國內外優秀的營地創辦人,一定會跟隨社會的發展,研發更能夠幫助孩子適應未來的項目。趙老師說:“現在的社會變革太大了。人工智能、大數據、太空航天……而教育永遠落後於真實社會的變革,好的教育者一定會敏銳捕捉到這些變化,認真完善教育的項目。”

因此,趙老師每年都會飛很多國家,尋找面向未來、優質的、並且三觀相合的營地教育者。

趙老師建議家長們在糾結時,不妨看向未來社會,然後倒推想想,孩子當下需要配置什麼樣的教育資源。

你給孩子選擇的夏令營,也許是個坑!

孩子年幼的時候,家長可以挑選符合你們長遠培養目標的日間營(父母早晚接送),不要一開始就寄宿;等到孩子對營地生活有了心理準備,家長們可以嘗試營地寄宿;

在營地體驗的初期,建議家長選擇一些讓孩子們全方位成長的項目,包括:英語能力、體能、心理健康、興趣培養、中外視野等。

等孩子到了一定程度,有了自己的興趣專注,家長可以挑選更適合自己孩子的專題營地,比如:STEM、太空、藝術等等。讓孩子實現從興趣到專長的過渡。

你給孩子選擇的夏令營,也許是個坑!

營地是一個特殊的社區,

孩子在那裡學習知識,

培養獨立性、鍛鍊體能、

探索、冒險並認知新的事物,

重新與大自然和自我聯結。

它延伸了孩子生活的半徑,

給他們放飛的未來,

這才是營地教育最獨特的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