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力是其他能力的基礎

很多專家和學者都常常提到一個人應該重視提升自己諸多能力的問題,人們自然也都普遍較為重視,但是唯獨少有專家和學者提到閱讀力的重要性。就像早年很少有人在各級各類教育中重視思維邏輯能力培養的問題相類似。記得,在若干年前,在教育界就有關於邏輯思維教育問題的種種激烈的辯論。一些人認為思維邏輯是不需要教的,人們在學習自然科學學科知識的時候就已經自然而然地會得到了這方面知識的教育和相關能力的培養,而不需要單獨設立思維邏輯學科。與此問題相類似,現在也有很多人認為,一個人只要認識字就自然具有了閱讀力,而沒有必要單獨強調閱讀力的培養。事實上,學習自然科學並不能使學習者自然地獲得邏輯思維力的提升;多認識幾個字也並非等同於閱讀力,識字的多寡更不能自然地代表一個人自然地就具有了閱讀力和提升了閱讀力。

事實上,閱讀力是其它很多能力的基礎,閱讀力的低下也是造成其他能力無法獲得真正提升的根本原因。一個人要想提升其他能力,如,思考力、表達力(書面和口頭)、創造力、執行力等,就需要以閱讀力為基礎。

如何培養一個人的閱讀力?所有人都會想到要多讀書。當然,閱讀力一定要通過一定的閱讀量來實現的。但是,是否是讀的越多就越有效?答案是否定的。提升閱讀力的確需要有一定閱讀量的積累,但閱讀的質則更為關鍵。閱讀的質指什麼?簡單地概括一下與閱讀的質相關的因素有:1、閱讀的書自身的性質(閱讀的客體屬性);2、閱讀主體的性質(態度、方法、習慣、反思、內心、行為改變、自證);3、閱讀的環境(閱讀媒體、紙質、數字化)等。

我個人認為閱讀環境相對而言是次要一些的因素,最主要的是閱讀主體和閱讀客體方面的因素。在閱讀客體方面,我認為最重要的因素是要讀真正的經典(並非一定是學術意義上的,不要誤以為只有學術意義上的經典閱讀才有意義)。在閱讀的主體方面,我認為最重要的是以下幾個方面:1、自覺地養成讀經典的習慣;2、重視與作者之間的心靈溝通與交流;3、學會轉經典,而不要被經典所轉;4、要努力做到化理論為德性,並做到德行自證;5、自覺後的覺他(親民、菩薩行);6、自然而然的閱讀與功利性閱讀的統一。

一個人如何自證自我閱讀力的提升?我個人的體悟主要有以下幾點:1、閱讀已經成為像吃飯與睡覺一樣的本能生活方式之自覺行為;2、日常的閱讀都來自於內在和自發,而非由外在因素和自我之強迫所驅動;3、常常在閱讀中感受到精神上的愉悅(長久和餘味難消,絕非物質和肉身之短暫歡愉所能比擬);4、思考力、判斷力、分析力和解決問題等諸多能力之提升;5、自然獲得一種清淨無為的自在感和自足感;6、獲得了一種思想的深刻性、建立起反思和內省之習慣;7、遠離了偏見和偏激,深刻感受到自然與人類的整體性;8、真正驅除了內心的孤獨感,而找到了真正隨時可以與自己交流的偉大的朋友和人生導師;9、獲得了一種化煩惱為菩提的能力,進入到一種可以自我做主的幸福與快樂之美好境界。

我真誠地告訴朋友們:閱讀經典確實可獲得人生之大樂,朋友們,趕快行動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