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現在看來“辣眼睛”的唐代女性妝容?

手機用戶99329051055

下圖是一張現代日本節慶日中, 婦女們的裝容。不少人會大呼:怎麼打扮得這麼醜?一點也沒有審美能力!平常日本婦女的穿著,給人一種知性,時尚的感覺。怎麼到節假日時,打扮成這個樣子,讓人大為不解。如果我說,此時此刻日本婦女的裝扮穿著,頗有些我大唐盛世的影子,估計會讓不少人大罵筆者為博眼球,胡編亂造了。

這真的冤枉死筆者了。筆者是有據可查的:日本奈良時代服飾中的唐風:《大寶律令》明文“衣服仿效大陸式樣、穿衣用冠也須合乎大陸著裝”的規定後,養老三年(719),天皇又“初令天下百姓右襟”;天平寶字六年(762),遣唐使節吉備真備更是“監造棉製襖胄20250件”、“完全效仿唐式、並按五行配色”……

不說他們了,咱們回到大唐盛世,看看咱們的唐人是如何裝扮的吧。首先,我們先要明白幾個字:”大唐胡風盛“。有人看了大唐侍女的妝容後,大呼”辣眼“。這個裝束穿越回現代,簡直是......

我們在電視中影劇、娛樂節目中看到的唐代妝容,我感覺最好的也是形似,至於神似,似乎還要差一些。

上圖這個妝容才僅僅是大唐一段時期內流行的妝容。不單單是這樣,單單是眉妝一種,在大唐各個時期就有:

我們現代復原唐代的妝容的依據,一是根據史載、二是根據出土的唐俑。復原後的情形是這樣的:

我覺得此時還能稍感順眼。感覺唯一的要求就是先天底子良佳。而畫風轉到了貞元末年時,開始流行一種桂葉眉,畫風就突轉直下了,這對婦人的要求急劇升高。為什麼這樣說呢?我去擦眼睛了,太辣了。圖你們自行觀賞吧。這得需要多大的底盤才能HOLD住的桂葉眉啊!那口紅我能理解是櫻桃小口的淑女形象。可是這所謂的桂葉眉就恕我真的......

具元代伊世珍《琅嬛記》引《採蘭雜誌》說:唐代著名美女楊玉環:“膏神曰雁娘,黛神曰天軼,粉神曰子佔,脂神曰興贅,首飾神曰妙好,衣服神曰厭多。昔楊太真裝束,每件呼之,人謂之”神妝“。” 想那時的玉環娘娘,如果放在今天,那豈不是天天在爆款,天天在直播。就連她的妝容也都被世人稱為“神妝”!那麼,貴妃娘娘會是這樣的嗎?

但是我要說,你真的想多了。真正的玉環娘娘可能會是這樣子的:

唐代美妹們還喜歡對鏡貼花鈿。《木蘭辭》中就有”對鏡貼花黃“的詞句。不僅滿臉花花草草,還有雞鴨魚鵝。簡直就是一個大自然重現在臉部。但打開腦洞細細一想,這得要多大的盤子才能承載住這沉沉的美啊。

如果此間美女們一臉魚蟲花鳥,兩道”修圓“的桂葉眉,櫻桃小口,一步一搖地走出家門。人們肯定會認為她是一個”網紅“,正在做直播呢!

對了,忘了一個最關鍵的妝容:面靨。面靨起初並不是為了妝飾, 而是皇宮深處的一種特潛規則。當某皇妃來例假,不能受帝王御幸,就在臉頰處上點上一個小紅點,俗稱點痣,也叫點“的”。後宮侍從見了,便不將該妃上牌。後來流傳到民間,逐漸成為一種妝飾,專門在嘴角邊所點的,即是面靨。

其實每個時代婦人們都會流行各種時尚、妝容。在當時所處的社會中,她們都會認為這種妝容是美、是時尚。但同樣的妝容到了另一個時代中,可能就會被認為是醜、老土的感覺。就象我們現代,認為美的煙燻妝、雀斑妝......,估計放到唐朝,也會被認為是”辣眼睛的“。

該文僅表述個人觀點,因本人學識有限,文章有諸多錯誤之處,還請各位友友批評指正。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恆實說”。更多精彩,盡在恆實說!謝謝支持。

恆實說

唐朝既當“盛世”二字,除政治、經濟上的繁盛之外,社會氛圍也富有雍容之氣象。面部作為人體最為明顯的展示區域,人們對其的修飾常常可以展現出整個時代的風貌。唐代女性妝容,也別具一格的繁瑣華麗,富有特色。但時隔千年的我們咋眼一看, 有時常會感到難以接受,甚至笑言“辣眼睛”。

 唐代流行的短眉


武周至盛唐時期,酒暈妝是當時的流行妝容。顧名思義,“酒暈妝”即為模仿酒醉後嬌態的妝容,面部化妝大面積運用色塊,濃麗中透出唐代特有的熱情與率真之美。唐宇文氏 《妝臺記》 中寫得很是清楚 :“美人妝, 面既敷粉, 復以胭脂調勻掌中, 施之兩頰 。”


“酒暈妝”的靈魂在於滿面的胭脂。抹胭脂在唐朝可以說是最常見的美容內容。自從張騫出師西域引入胭脂後 ,一直受到中原女子的喜愛,到了隋唐時期,胭脂已經成了女性化妝時必不可少的一個工具。



唐朝女性搽胭脂的時候, 習慣把整個面頰塗滿,紅紅的一大片,許多貴婦甚至將整個面頰, 包括上眼瞼乃至半個耳朵都敷以胭脂, 如此的大膽與對紅色的偏愛 ,在其他朝代是絕無僅有的 。所謂“歸到院中重洗面 ,金盆水裡潑紅泥” ,說的是宮女洗漱之後, 臉盆裡就多了一層紅色的泥漿。其妝容的厚重程度可見一斑。



唐中期以後,大面積紅妝暈染的妝容已不復存在,代之以凸顯愁態的妝容。血暈妝、時世妝是這一時期的典型代表。“血暈妝”,光聽名字就非常獵奇。據《唐語林》載,為“婦人去眉,以丹紫三四橫約之目上下”。剃光眉毛,用紅色或紫色在眼睛上下畫成條狀。趙逸公墓內發現的壁畫較為近似血暈妝,諸君感受一下。



至於“時世妝”,聽名字似乎還好。然而《全唐詩》裡對這一妝容的描繪是怎樣的呢?“腮不施朱面無粉,烏膏注唇唇如泥,雙眉畫作八字低。”不化底妝,不打腮紅,單在唇部畫上烏青如泥土的顏色,八字眉。真真是達到了“妝成盡似含悲啼”的效果。

其實,唐代妝容的影子在今天也並非全不可聞。現在流行的日系“宿醉妝”,在臉頰上部打滿腮紅,同樣營造出醉酒後自然的嬌憨形態。無論審美意趣怎麼變化,人們對“美”的追求有其相通之處。


參考文獻:

[1]陳天心,《唐代女性妝容初探》,北京服裝學院2016年碩士論文。

[2]葛蓓、喬楠:《解析唐代妝容對當今時尚界的影響》,《鄭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8年第2期。

[3]田苗,《唐詩中女性特徵物事研究》西北大學2005年碩士論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