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學案”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語文“教學案”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教學案”是是指教師的教案、學生的學案及分層次的評價練習為一體的師生共用的一種文本。除學習目標外,還包括預習導學、整體感知、探究活動、拓展延伸、隨堂檢測諸多環節,主要有學生課前預習的具體要求、課堂探究的操作方法和檢驗課堂效果的隨堂檢測。實施教學案教學後,傳統的講授型課堂發生了根本性轉變。

但使用語文教學案也存在一些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一是教師預設過多。教師單方面設計學案,忽視學生學習需要和問題生成,導致學習被動的學生形成依賴,學習積極主動的學生感到機械單調。這種學案教學長期實施後,學生便成了新型學習方式下的新機械學習者。

二是學生書寫過多。教學案從預習導學、整體感知、探究活動、拓展延伸到當堂訓練各個環節全是填空題、簡答題,有“練習題”傾向。教師在課堂上使用教學案,不是上語文新課,而是上“講評課”,教起來耗時費力,總怕完成不了教學任務,總感覺課時不夠;學生也疲憊不堪,一些學生馬虎應付,抄襲嚴重。

三是語文味不足。教師設計學案往往形成固定模塊,時間一長,便形成相對固定的流程模式。為了體現要素,為了完成教學流程,沒有時間讓學生充分地自主學習,思考討論,合作探究,還失去了朗讀、品味等語文獨特的環節。

四是針對性缺失。教師教學任務較重,有的時候來不及查閱學生的學案,使教學缺乏針對性,達不到預期的效果。

當代傑出的教學設計理論家加涅和布里格斯認為,教學設計是運用系統方法分析教學問題與確定教學目標,建立解決教學問題的策略方案與試行解決方案,評價試行結果和對方案進行修改的過程。結合近幾年的初中語文教學實踐,我覺得,在教學案設計與使用中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進行改進,從而優化教學效果。

一是精心做好教學案的問題設計。好的課堂教學源於精彩的教學設計。教學案中,探究活動環節問題的設置很重要,學生帶著問題去思考、探究,能充分發揮其主觀能動性和探究性,培養其思維能力。任何一篇教學案設計都是建立在有明確教學目標的基礎上的,語文課堂設計的問題要有針對性,教師設計的這個問題,要解決什麼問題,達到什麼目的,應當做到心中有數。問題有針對性,吸引學生積極探討文本,學習效果就能大大增強。

二是釐清教學案導學與校本作業導練的關係。雖說作業批改形式可以多樣,但教師對教學案、校本作業的檢查與批改無法兼顧,所以有必要進一步釐清教學案導學和校本作業導練的關係,為師生減負。教學案導學,重點是指導預習,瞭解學情。這部分重點有背景介紹,落實字詞,課文整體感知的任務,至於為落實課文重點難點設置合作探究問題,這些內容可以在課堂討論交流、小組探究中完成,不必再讓學生把答案寫在教學案上。同時可以把教學案中的當堂訓練和課後作業環節放到校本作業中。校本作業是課內重要知識點的再現和遷移,通過練習達到知識鞏固和能力提高的目的。內容分為語言積累運用和閱讀,語言積累運用涉及課文字、詞、句、文學常識等,而閱讀一般是與課文內容或寫法相關的課外閱讀,通過閱讀達到知識能力遷移的目的。教師重點批改校本作業,檢測反饋教學效果。

三是處理好課內閱讀與課外拓展的關係。精心做好教學案的問題設計,可以騰出更多的時間誦讀課文,達到積累、感受、領悟、運用的目的。教育心理學家、認知心理學家布魯納提倡在學習過程中鼓勵學生充滿自信地進行發現學習,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產生有價值的頓悟。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閱讀教學應引導學生鑽研文本,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在預習導學環節,教師除了設置“生字、新詞學習”“瞭解作者與寫作背景”外,還可以設置“精彩句段摘抄及初步賞析”“質疑問難”欄目,讓學生在學習中有獨特的閱讀體驗和問題意識。這兩個環節是真正檢驗學生是否深入文本閱讀的關鍵環節。這個環節有的問題是要通過相互討論才能解決的,這樣可以培養學生合作學習的精神;有的問題是要通過教師的幫助來解決的,這樣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此外,學好語文要有大語文觀。處理好課內閱讀與課外拓展的關係,既要學生有良好的閱讀習慣,更需要教師提供閱讀與交流的平臺。教師可以利用好教學案,在拓展延伸環節印發“類文閱讀”材料。挑選與文本內容相近、寫法相似的美文讓學生閱讀、思考、圈批、交流,甚至還可以留下一道思考題讓學生完成,從而激發學生閱讀興趣,拓展閱讀面,提高學生閱讀欣賞能力。這樣,以延伸內容為教學內容服務,幫助學生更好地解讀文本,提高閱讀能力,以延伸內容的“ 外”來“養”文本學習的“內”,才是閱讀教學中課外延伸的最根本原則。

四是利用學習小組進行評價,檢查教學案完成情況,落實訂正。教學案、校本作業批改有時無法兼顧,如何有效批改與有效講評是教師要解決的新問題。近幾年來發現學生在閱讀題答題時語言不規範,不懂得踩點答題等問題,我覺得要反思講評的效果。應注意將教師的評價、學生的自我評價及學生之間的相互評價相結合,加強學生的自我評價和相互評價,促進學生主動學習,自我反思。評價要理解和尊重學生的自我評價與相互評價。教師可以讓學習小組長在教學案的預習導學環節的完成和訂正方面幫助老師,檢查預習完成情況、組織交流、彙總預習過程無法解決的問題和落實訂正。老師可以部分批改,發現問題,指導交流探究,做好評價,師生在集中探討中解決預習問題。

任何一種教學只是一種探索。只有轉變觀念,加強學習,深入研究,不斷總結經驗,在探索中不斷彌補和改進,在教學中不斷完善和補充,教學案才能更好地發揮好它的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