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酸奶蓋上會有很濃稠的酸奶?

reedaijin

有以下幾種說法:

1酸奶中的脂肪類營養成分,密度比水小,所以會飄在最上層,導致粘在蓋子上,這和牛奶上面的奶皮是一個道理的。不過很多酸奶是用脫脂牛奶製作的,但是也有酸奶蓋,所以個解釋有一定的侷限性。因為酸奶是密封的,不會有水分蒸發。酸奶粘度高,合格的酸奶也不會有脂肪分離出來。出現這種情況的大多是攪拌型酸奶,一般凝固型酸奶不會有這樣的情況。特地請教了曾經在實驗室裡做過酸奶的朋友。他說即便用的是脫脂奶,也是會出現這樣的情況的。

2膠類物質,酸奶裡有很多添加劑,尤其是明膠等增稠物質,這些東東有可能會附著在酸奶蓋上,尤其是添加劑過多的話,酸奶液體裡面無法溶解那麼多明膠,就有可能析出這種物質。

3有人說微生物喜歡貼著壁生長,不僅蓋子上有,杯壁杯底也都有。聽著怪嚇人的,有人還整出個生物學名詞叫“菌璞”。

4還有一種原因是這樣說的,酸奶比較粘稠,因此只要粘到蓋子上就不那麼容易流下來。而酸奶的成分主要是:水,乳清蛋白,酪蛋白,乳脂,乳糖,乳酸菌,糖……而酸奶沾到蓋子上後,發生的事情就是由於酸奶裡的水和乳清蛋白粘性低比重大,於是慢慢滴下來,所以剩下的那部分就是以酪蛋白為主的質地濃稠的酸奶蓋!同時剛出廠的酸奶蓋子上是沒有酸奶附著的,也從側面證實是運輸過程中搖晃導致黏著在蓋子上的。


鑑於,只要是發酵的酸奶,無論脫脂還是全脂,額外添加糖還是不甜加糖,無論包裝是不是金屬箔蓋子還是塑料蓋子,只要酸奶晃動後並粘到蓋子上,都會有這麼一層粘稠的酸奶壁形成更穩定的酸奶蓋,所以第四種說法目前比較能被大家接受。

酸奶蓋的本質仍然是杯中的酸奶,主要成分是蛋白質和脂肪,其營養和杯中餘下的酸奶沒有差異。由於它的水分含量較少,粘稠度更高一些,因此口感更為香醇,很多人喜歡吃。

還要強調的是:只有攪拌型酸奶的杯蓋上會有一層“乳”。在酸奶運輸過程中,攪拌型酸奶質地較軟、流動性強,難免會在杯裡晃來晃去,其中的一部分酸奶就會被“甩”到蓋子上,並且粘在上面。相比之下,凝固型酸奶由於其整體呈塊狀,通常蓋子上比較乾淨,不會粘附太多的酸奶。

多少人喜歡舔酸奶蓋,但日本廠家卻發明出了不沾蓋的酸奶。這個酸奶蓋的內側就是模仿了荷葉不沾水的原理,揭開蓋子乾乾淨淨,但是這個發明一點都不令人喜歡,簡直剝奪了人生一大樂趣。

不舔酸奶蓋就浪費了酸奶的精華”這一說法還是蠻有道理的!


科幻直通車馮志剛

不知道你有沒有這樣的體會,喝酸奶的時候最好喝的,就是酸奶蓋上的那層香醇濃厚的酸奶,因此很多人喝酸奶都有舔酸奶蓋的癖好。

你喜歡舔酸奶蓋上的那層酸奶嗎?

你知道為什麼酸奶蓋上會有很濃稠的酸奶嗎?

答案搶先看:

這層酸奶一般是在運輸過程中晃上去的,因為質地粘稠,所以只要沾到蓋子上就不那麼容易流下來。

從營養方面來說,酸奶蓋酸奶比瓶中普通酸奶蛋白質含量相對更高、但鈣含量相對較低。

【易沾蓋的酸奶多是凝固型酸奶】

酸奶有兩種:攪拌型和凝固型。

攪拌型酸奶是在發酵好的酸奶里加水果之類的配料做成的,口感較為稀薄;凝固型酸奶的發酵過程是在包裝裡進行的,蛋白質含量高,更粘稠。

因此,容易沾蓋的酸奶,多是質地更為粘稠的凝固型酸奶。

【酸奶質地粘稠、金屬膜導熱比塑料快是關鍵】

因為酸奶粘稠,所以只要粘到蓋子上就不那麼容易流下來,當然原始質地越稠的酸奶就越容易形成更穩定的酸奶蓋。

大多數情況下,這層酸奶是在運輸過程中晃上去的。酸奶蓋一般都是金屬膜的,而盒子則是塑料的,由於金屬膜導熱比塑料快,而導熱越快的地方越容易出現類似的凝結現象,所以酸奶就賴在蓋子上不走了[1]。

這也是為什麼玻璃瓶裝的酸奶不容易沾蓋的原因。

【酸奶蓋酸奶相對瓶中酸奶蛋白含量更高】

酸奶的成分主要是:水,乳清蛋白,酪蛋白,乳脂,乳糖,乳酸菌等,部分酸奶晃到蓋子上後,蓋子上的酸奶裡的水和乳清蛋白就會慢慢滴下來,最終剩下以酪蛋白為主的、質地更濃稠的酸奶蓋酸奶。

在流失了水分和乳清蛋白(部分礦物質也會隨水而流失)後,酸奶蓋上的酸奶相對於瓶中的酸奶,蛋白質相對含量上升,總營養密度上升,但由於蓋上的遊離鈣會隨乳清蛋白和水一同流失,所以酸奶蓋酸奶的鈣含量相對瓶中普通酸奶鈣含量更少[1]。

【酸奶“出水”現象與此類似】

要注意的是:

不光是掛在杯蓋上的酸奶會變濃稠,其實靜置比較久的任何酸奶都會有一定程度的乳清蛋白和水析出現象,也就是傳說中的酸奶“出水”。

簡單來講,“出水”就是時間久了酸奶當中的可溶性乳清蛋白,從較穩定的蛋白質膠體體系中逃出的過程。

【總結】

酸奶蓋上的酸奶一般是在運輸過程中晃上去的,因為質地粘稠,所以只要粘到蓋子上就不那麼容易流下來。

從營養價值方面來說,酸奶蓋酸奶比瓶中普通酸奶蛋白質含量相對更高、但鈣相對較低。

至於有沒有必要舔酸奶蓋,超哥覺得就見仁見智啦!

參考文獻

[1]為什麼酸奶蓋上總沾著一層酸奶?[J].科學大眾:小諾貝爾,2016(6):14.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