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國的動員兵:59-2A主戰坦克背後的故事(上)

作為位於洛陽的中國第一拖拉機制造廠的子弟,筆者是在廠裡一輛輛“東方紅”拖拉機的轟鳴聲中漸漸長大,歲月在那些重型履帶碾過的印跡中絲絲流走,父輩們曾經奮鬥的故事和建設的輝煌早已不在,只有廠門外高大而永遠挺拔站立的毛主席雕像,似乎還向人們訴說著當年的崢嶸歲月。在這個充滿回憶的地方,廠裡投資20 00餘萬元動工建設了東方紅農耕博物館,在博物館中靜靜地停放著一輛塗有中國陸軍標準迷彩的59式中型坦克,與一般59式坦克不同的是,這是一輛安裝了105毫米線膛炮、車首推土鏟、炮長微光觀瞄鏡、煙霧彈發射器和後屏蔽格柵的坦克,揭開了隱藏在第一拖拉機廠身後的坦克生產秘密。

共和國的動員兵:59-2A主戰坦克背後的故事(上)

動員生產

拖拉機廠怎麼和坦克聯繫起來的呢?這要從國家兵器動員生產說起,這是國防動員體制的重要組成部分,簡單說是在民用工業企業中組織軍品生產的一種形式,也是兵器工業生產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任務是和平時期進行軍品生產的“練兵”,生產一部分缺門、短線的武器裝備,戰時則成為武器裝備的重要來源之一。

根據《當代中國兵器工業》記載,1950年代中期,在編制“二五”計劃時,國家計劃委員會牽頭組織有關部門開始研究探索動員民用工業生產軍品的途徑。1956年,經周恩來總理批准,在18個工業經濟部門建立了動員生產管理機構,並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制定了動員生產規劃。1958年,部分省和工業部門先後組織少數企業進行軍品動員生產試點,主要集中在輕武器和彈藥的生產。1960年代後,根據備戰緊急需要,我國先後開展了三次兵器動員生產。

第一次動員生產是在1962年,主要為了粉碎臺灣國民黨軍隊企圖進犯東南沿海地區的圖謀,組織了一批動員生產線。第二次動員生產是在1965年後,為了支援越南抗美救國鬥爭,在工業基礎較好的15個省市組建了43條生產線,生產高射機槍、高射炮、光學器材和火炸藥等越南急需的軍用物資。第三次動員生產是在1969年“珍寶島事件”之後,為了作好抗擊蘇聯可能發動的大規模武裝進攻準備,在25個省(市、自治區)18個工業部門的3 000多個企業,組織起500多條動員生產線,其中步槍生產線140條,反坦克武器生產線66條,此外還有坦克、艦炮、岸炮、反坦克炮彈、高射炮、高射機槍、防毒面具和防彈衣生產線等,新建的生產線多采取“一廠一角(件)、百廠成線”的大協作方式建立。

共和國的動員兵:59-2A主戰坦克背後的故事(上)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根據“調整、改革、整頓、提高”的方針,對動員生產線進行了全面調整。1979年11月,國家計委、國務院國防工辦、總參謀部和總後勤部聯合召開了兵器動員生產線調整會議,爾後國家計委制定了《軍品動員生產線調整方案》和《關於軍品動員生產管理暫行規定》。從1980年開始,歷時四年,調整後保留和儲備生產能力的生產線190條,撤銷與合併的生產線106條,移交兵器工業部門的生產線11條。三十多年來,兵器動員生產線生產了大量武器裝備,基本上滿足了備戰的需要,增強了民用企業生產能力,為擴大民品生產奠定了基礎。擔負兵器動員生產任務的各級管理部門和生產單位通過動員生產實踐,也進一步增強了國防意識,探索出了一套“軍民結合、平戰結合”的經驗。

一拖廠新建坦克生產線就是第三次動員大生產中的故事。拖拉機廠造坦克並不罕見,其典型標誌就是蘇聯在“一五”時期建設的斯大林格勒拖拉機廠,該廠屬於平戰結合的國有大型企業,曾為蘇聯集體農莊提供了大量拖拉機,戰時具備生產坦克裝甲車輛的能力,先後生產製造了T-34中型坦克和KV重型坦克,在大戰期間為蘇軍提供了有力支持。在斯大林格勒戰役最危急的時刻,斯大林格勒拖拉機廠的工人們駕駛著剛剛造好的坦克直接出廠迎戰逼近的德軍。而一拖廠建廠原型的哈爾科夫拖拉機廠更是戰後蘇聯重要的履帶式裝甲車輛生產基地(一拖廠建設初期很多設備是直接從哈爾科夫廠拆卸下來的老舊設備)。

“珍寶島”事件後,國家計委組織了第三次民用工業動員生產。1970年4月11日,在國家計委主持下,五機部(兵器工業)和一機部(民用機械)等共同商定,以一拖廠和洛陽礦山機器廠為核心,組織大協作,動員生產中型坦克。根據國家生產布點規劃,在一拖廠建設七〇四分廠(產品代號亦為704產品,即1970年4月的意思),主要承擔坦克特殊工藝部分的加工製造和整車總裝任務,包括甲板的下料、成型、熱處理;車體的焊接、加工;變速箱、傳動箱、扭力軸、側減速器等總成零部件的加工、熱處理、裝配試驗;整車的總裝和試驗。其餘零部件由五省(河南、河北、湖北、陝西、甘肅)、一市(上海)的71個工廠共同協作。

共和國的動員兵:59-2A主戰坦克背後的故事(上)

1971年8月27日確定七〇四分廠廠址,同年11月12日破土動工。在進行建廠籌備的同時,為熟悉坦克生產工藝,一拖廠還組織開展技術練兵,於1970年5~9月期間,在相關單位配合下試製了WZ-121型坦克樣車(即69式中型坦克)7輛,1970年10月至1972年5月研製“704產品”坦克樣車4輛。1972年9月,一機部召開產品動員生產會議,正式確定生產WZ-120型坦克。此後,按照定型產品修改設計進行了廠房建造,安裝設備,設計製造非標準設備和工藝裝備等。1974年12月31日試製出第一輛WZ-120型中型坦克,1976年粉碎“四人幫”後,特別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工廠建設進度加快。1977年到1981年先後結束了基建尾工和設備安裝,進行了調整、試製、產品試驗和工藝驗證。1977年10月、1979年8月至1980年1月,按照試車大綱,在東北、華北等地先後對七〇四分廠試製的WZ-120型坦克樣車進行了1 000千米和6 000千米試車。1983年1~8月,又對1982年批量生產的產品進行了3000千米試車,證明產品質量好,性能可靠。1983年2月,轉產鑑定委員會在北京召開轉產鑑定會議,4月18日,機械工業部和有關單位正式批准轉入批量生產。

一拖廠七〇四分廠的59式坦克生產線到底生產到什麼時候,只是聽廠里老工人說到了1980年代末期坦克就不再生產了,總共生產多少不得而知,但有部分通過相關軍貿公司出口國外。再然後,隨著國防政策的變化和經濟發展的需要,建成的坦克組裝車間陷入了僵局,只好從新組合搞工程機械。但從農耕博物館中這輛59-2A坦克身上,至少證明了在1980年代後期該廠仍然保留有坦克生產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